站在歷史新起點上的黑龍江省職業教育

職業教育 經濟 三農 智能家居 東北網 2017-05-06

創新創業不忘初心 精準扶貧服務民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職業教育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關於職業教育重要批示和對黑龍江兩次重要講話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持續推進黨的建設、服務經濟發展、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我省職業教育事業開啟了改革發展新徵程,煥發出前所未有的蓬勃活力,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績,實現了人力資本的快速積累,推進了區域發展,促進了社會公平,助推了經濟增長,為我省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高水平多樣化的人才保障。截止2016年底,我省共有各類中高等職業和成人院校431所,其中高職(專科)院校42所,成人高等學校21所,中等職業學校368所;其中高職(專科)在校生22.19萬人,成人高等教育學生12.58萬人,中等職業教育學生27.9萬人;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比例為3:7。

2012至2016年的5年間,省委、省政府力克經濟下行的壓力,保障職業教育經費逐年遞增(2012至2016年分別為66.9億元,65.1億元,75.8億元,84億元,84.05億元),全省職業教育經費總投入375.55億元,為我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我省職業院校每年輸送近23萬技術技能人才,進入農業、工業、交通、通訊、建築、商業服務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與行業,以及教育、文化、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的第一線,成為支撐實體經濟持續發展產業大軍中的主體力量。全省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連續三年穩定在95%以上。2012年至2016年全省培養中高技能人才113.38萬人,“十二五”期間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3.7年增加到14.7年。完成高技能人才培訓35.92萬人,就業技能培訓226.22萬人,培訓後實現就業人數154.54萬人,崗位技能提升培訓152.97萬人,在崗農民工培訓17.81萬人;新型職業農民和現代農業創業與互聯網+骨幹培訓2.6萬餘人。職業教育在培養落地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上做出了積極貢獻,在穩定就業、促進公平、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一、戰略凸顯,構建體系,打造龍江職教升級版

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批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我省“五大規劃”、“十大重點產業”“龍江絲路帶”發展戰略,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作為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戰略切入點、突破口和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的戰略支點。

政府履責,職業教育與經濟發展“三同步”。2015年1月,省政府召開全省職業教育工作會議,出臺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關於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全省公辦職業院校經費保障機制的實施意見》和《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建立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將職業教育納入我省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與省域經濟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建立生均經費保障機制,確定高職院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提高到1.2萬元,公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最低不少於3000元的標準。強化督導評估,把職業教育發展情況作為各級政府主要領導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有效保障了我省現代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同時通過省人大開展執法檢查、政協專項研討和政府專項督導等形式,宣傳引導、凝聚共識、更新觀念、優化環境,轉變了一些地方、部門以及社會對職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的傳統陳舊觀念,營造了促進全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全省各市(地)把職業教育作為重要的發展工程和民生工程來抓,擺在突出位置。

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主動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主體責任,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抓、負總責,把職業教育改革納入全市農村“四項重點改革”,納入市委重點工作督辦事項,納入對縣(市)區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之中,形成了全市上下齊抓職業教育的新局面。2016年齊齊哈爾市招收中職學生16083人,較上一年增加1002人,2016年全市職普比達到4.5:5.5,齊齊哈爾市龍江縣職普比達到4.7:5.3。

哈爾濱市先後出臺了《哈爾濱市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劃(2014—2020年)》和《關於促進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為促進職業教育加快發展提供組織領導和政策制度保障。佳木斯市樺南縣下發《職業教育學校招生暫行辦法》,實行中職招生與重點高中招生配額掛鉤等優惠政策,2016年在籍學生數達到3080人。

通過一系列的行之有效政策措施,使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戰略方針得到進一步落實,通過職業教育培養大批高素質技能型人才、推進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思路進一步明確,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深入人心。

打破壁壘,做強中高職協同發展的大職教格局。“十三五”開局伊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認真落實《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國製造2025》的工作部署,總結過去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與挑戰,確定今後工作的總體思路。省教育廳進行了處室職能調整,將原來分開的中、高職合併管理。同時,加強與職教相關部門合作,為職業教育發展營造更好氛圍、拓展更大空間。以中高職銜接培養為切入點,實施高職引領中職共同發展策略。2013年我省積極探索中高職兩個層次的學歷銜接貫通,以涉農專業為突破口,率先在14所高職學院與85所中職學校開展中高職銜接貫通培養“3+2”試點工作(即高職三年,中職二年),編制了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的專業教學標準,初步構建起“十個銜接”的貫通培養模式,有效地帶動了中職專業建設和服務能力的提升。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在6個涉農專業開展貫通試點,拉動了20所中職招生740人。2015年開展試點的高職院校增加到19所,中職學校126所。2016年,中高職貫通培養工作進入了全面總結階段,以求更好地統籌規劃管理,達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深度貫通融合。全省高職院校與各市縣、墾區職教中心和中等職業學校密切合作,實施了“校校共建”、“場校共建”、“校地共建”、“校社共建”等合作形式,推進校校對接、強化實踐育人、強化雙師培養,在辦學體制機制建設,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產教融合企校合作、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協同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十二五”期間,我省8項職業教育重點項目中有3項由高職院校牽頭研究,中職學校共同參與建設,充分發揮了高職院校,尤其是國家級骨幹高職院校的科研引領作用。

優化佈局,步入優質資源引領發展快車道。2014年開始,我省優化職業院校佈局,整合職業教育資源,積極開展中職辦學能力評估、高職服務社會能力評估及職業院校教學診改工作,推進3所全國診改試點院校建設,建成一批高水平的示範骨幹院校。截止至2017年,全省基本建成國家、省兩級示範骨幹院校體系,其中國家級示範骨幹高職院校7所,省級示範骨幹高職院校13所;國家級中職改革發展示範校25所,省級中職改革發展示範校9所。全省統籌規劃、合理佈局,示範骨幹院校建設基本涵蓋全省各地市。距離大城市較遠的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牡丹江市溫春鎮)、黑龍江農墾機械化學校(黑河市北安市趙光鎮前進村)和五大連池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黑河市五大連池市青山鎮)3所學校,因辦學規模大、質量高、改革發展意識強烈,也相繼成為國家級示範院校,切實提高了我省基層職教辦學水平。通過撤銷、合併、轉型、停辦等方式,優化了全省中等職業教育佈局,基本形成了一個縣(區)建一所職教中心的辦學格局。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省高等職業院校精簡到42所,僅教育部門主管的中職學校已由361所減至237所。優化資源、合理佈局的同時辦學質量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湧現出黑龍江職業學院和黑龍江林業衛生學校這樣有特色、規模大、質量高、資源優的“萬人強校”。建設了全國唯一以冰雪體育為主要特色的高等職業院校——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

對接需求,專業服務產業轉型發展。長期以來,我省遵循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和內在要求,主動服務地方經濟,依託省內自身資源稟賦,區位優勢和產業結構佈局規範專業設置管理,專業隨著產業轉,實現人才培養與產業,特別是與區域產業集群的緊密對接,為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技術技能人才。近年來,我省職業院校始終堅持需求導向,撤銷或停辦高職專業點216個,新增緊密對接我省重大產業需要的雲計算、對俄經貿、現代智能農機裝備技術、老年服務與管理、家政、智能家居安保等中高職專業點370個,優先服務中國製造2025、互聯網+、對俄經貿、“龍江絲路帶”、振興老工業基地及公共服務等重大戰略,不斷增強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提質增效和創新驅動新常態下所需的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重點建設國家級、省級中職示範校專業點116個,重點建設專業49個。雙鴨山市委、市政府印發《關於加快發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順應城市轉型發展方向,優化專業服務產業佈局,重點發展煤電化工、商貿物流等市場需求好、發展與產業結合緊密的專業。

2015年,我省向教育部及相關部委推薦全國職業院校養老服務類、健康服務類、民族文化傳承類示範專業點15個,其中養老護理、老年康復等4個專業被確定為全國職業院校專業示範點。2017年,又向教育部及相關部委推薦了機械加工類、郵政和快遞類、交通運輸類、旅遊類示範專業點28個。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旅遊服務與管理、焊接技術及自動化、農業裝備技術專業等4個專業先後獲批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項目,職業院校重點專業建設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錘鍊隊伍,打造“雙師”團隊。技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新竹高於舊竹枝,全憑老幹為扶持”。優秀的學生離不開優秀的教師, “十二五”期間,我省下大力氣提高職教教師隊伍素質。通過骨幹教師、專業帶頭人、青年教師企業實踐、出國進修四種培訓形式,完成專業骨幹教師國家級培訓3009人,省級培訓7991人。截至2016年12月,中職學校參加國家、省級專業骨幹教師培訓10815人,佔專任教師總數的76.5%,骨幹教師受訓率100%。各職業學校採取掛職、頂崗等方式培訓“雙師型”教師5699人,佔專任教師比例達到42%;2017年,組織職業院校高級管理人員赴瑞士學習國外先進的職教理念和辦學模式,拓寬了管理者國際視野,提升了辦學治校能力。2017年,原本分設的中學、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被統一為初、中、高級,並設置正高級職稱,打破了基層的中職教師的職業“天花板”,讓中職老師也有機會評上“教授級”職稱,拓展了職業發展空間、提升了職業地位。職教教師隊伍的師德素質、思想政治素質、職業教育專業素質、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素質以及法律和職業精神素質得到大幅提高,在學校立德樹人、專業建設、示範院校建設以及技能大賽、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中,突出展示了職教人的風采。近三年,我省職業院校教師在全國教師信息化大賽中取得一等獎12項36人、二等獎30項90人、三等獎61項183人的好成績。他們以“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為己任,既做學生的好老師,也做未來工匠的好師傅,不斷提高“雙師”素質,積極投身培養未來合格勞動者和接班人的偉大事業。

企校合作,實現人才培養與就業崗位零距離對接。職業教育的跨界性決定了其與產業、行業、企業的天然聯繫。國家的振興離不開企業的做強做優做大,企業的做強做優做大離不開職業教育的發展,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企校合作。近五年來,我省職教專項資金重點用於改善辦學條件和實訓條件,職業院校基礎能力水平顯著提升。哈爾濱市政府把產教融合作為發展職業教育的根本途徑,先後建成專業性實訓基地47個。同時,爭取世行貸款,投資6億元支持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進行哈爾濱現代綜合性開放式職業教育園區建設。齊齊哈爾市政府投資6800萬元,支持齊齊哈爾市衛生學校建設建築面積16500平方米的失能老人康復中心,集培訓、實訓、實習、養老、醫療、康復為一體,構建老年護理培訓體系,引領老年護理專業建設。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投資5000餘萬元與寶馬、ABB、德瑪吉、中興通訊等國際知名企業深度合作,建設現代製造人才培養基地和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服務我省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黑龍江農墾工業學校立足墾區,與寶泉嶺農場(北大荒股份有限公司寶泉嶺分公司)簽訂校企合作共建協議,校企共建農業科技示範園區,建成佔地252畝設施農業示範園區和信息化現代農機服務中心,建立了農業機械使用與維護、現代農藝技術兩個專業校外實訓基地,實現“場中校”辦學模式,改善了涉農專業實習實訓條件。哈爾濱市第一職業高級中學校“把企業搬進校園”,與用友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傾力打造建築面積7900m2的“哈一職用友新道財貿全景仿真實訓基地”,成為中職財會專業東北地區企校深度合作和培訓實訓運營的示範。哈爾濱市現代應用技術中等職業學校築巢引鳳,堅持產教一體化的發展理念,按照國家一級一類維修企業標準與4S店建店標準對應,分層整體規劃設計和建設汽車維修專業產教融合一體化實訓基地,實現了廠中校、校中廠,奠定學生在校走入職業角色基礎。2016年,我省3所高職院校和7所中職學校獲批國家級產教融合發展工程項目,2所院校獲批教育部工業機器人領域職業教育項目,共獲得中央資金、設備支持近1.5億元,目前部分項目已投入建設,項目單位的基礎條件和產教融合水平進一步得到提升。

國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推動職教人才培養模式改革。2015年,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哈爾濱鐵道職業學院和大慶市蒙妮坦職業高級中學4所學校入選國家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探索實施了“忙工閒學”工學結合、工學交替雙循環等人才培養模式,探索構建“入校即入廠,招生即招工,畢業即就業”的招生招工一體化的長效運行機制,2017年試點院校將進入招生運行階段。目前,我省已啟動了近20個國家現代學徒制專業試點,齊齊哈爾、黑河等地已有14所中職學校和近700名學生參與。2016年經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批覆,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市成為國家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技術技能人才雙元培育改革試點市項目建設單位。

二、培育工匠,扶貧扶智,創新創業成就精彩人生

“工匠精神”是現代職業教育的精神標杆,是職業教育的靈魂。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工人到工匠,一字之差,天壤之別!工匠是對於傳統手工藝的傳承發揚,是對於現代加工技術的精益求精,是精雕細琢,是極致鑽研,是專注執著,這其中凝聚著追求技術技能卓越的精氣神。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繫最緊密、最直接的一種教育類型,是培養中國工匠的主要陣地。多年來,我省廣大職教工作者不忘初心,始終保持對人民群眾的赤子之心,全心全意地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為學生髮展服務。將培育“工匠精神”貫穿於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過程,強化“工匠精神”的教育和養成,使“工匠精神”與技術活動、技能培育有機結合,內化於學生的職業精神之中,外化於學生的職業操守之中。各職業院校以賽促練,通過學生專業技能大賽,強化學生職業技能向高、精、尖發展,培養工匠型技能人才。

職業教育不僅要培養愛迪生、魯班這樣的閃耀“星雲”,更要培養像許振超、高鳳林這樣的“滿天繁星”。技能大賽就是培養繁星施展技能才華的舞臺。今天的賽場,明天的職場。近三年,隨著我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參與度逐年提高,貼近企業工位的實戰成績逐年提高,各類大賽共獲得一等獎15項、二等獎66項、三等獎196項。2013年榮獲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技能大賽中部地區最佳進步獎。2015和2016年兩度蟬聯“最佳組織獎”。職業教育是培養能工巧匠不可或缺的搖籃。時代賦予了職校學生無比廣闊的發展前景,以及與祖國共同成長的機會。這些從大賽走出的工匠型人才正逐步成為全省不同企業的技術骨幹、技術能手、技術大師、大國工匠。牡丹江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汽修專業學生曲兆進,成為牡丹江市中信汽車集團技術總監;黑龍江農墾機械化學校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學生馬成,曾兩次代表學校參加全省中職學生技能大賽並獲得優異成績,2013年以工程師身份被哈爾濱汽輪機機械設備製造有限公司該聘用,操作西門子系統大型龍門銑床,專門加工核電廠、國防和軍工設備的大件;哈爾濱第二職業高中學生閆芊彤,榮獲全國中職生烹飪專業技能大賽中一等獎,對口升學考入哈爾濱商業大學烹飪與營養教育專業繼續深造學習,大學畢業後,自主創業開辦CUPCAKE紙杯蛋糕西餐店;大慶職業學院化學工程系學生、高級操作工馬新慶,直聘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路晨、趙俞瑞、林巖等三位同學,在校期間,分別獲得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工業產品造型設計與快速成型”賽項一等獎、黑龍江省數控技能大賽數控車工第一名,走上工作崗後,始終堅守“工匠”之心,多次參加特殊工件加工難題攻關,分別獲得第42屆世界數控技能大賽選拔賽優秀獎、中航工業“東安新人秀”大賽二等獎等獎項,路晨還獲得“全國技術能手”稱號,成為中航工業公司唯一的“90”後“工匠”;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傢俱設計與製造專業2014級4班學生徐顏,入學就加入了魯班工匠班,在傳承中國傳統木作技藝的同時,也對中國木作文化產生濃厚興趣。由於他刻苦訓練,掌握了紮實的木工技藝,2016年7月在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木工項目全國選拔賽上成功奪冠,入選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木工項目中國國家集訓隊,並獲得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頒發中國大能手榮譽稱號和木工二級技師證,將代表國家參加在芬蘭舉行的世界技能大賽。

加強與發展中國家職業教育國際合作交流。2016年,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入選教育部有色金屬行業職業教育“走出去”首批試點項目學校。第一批4名教師赴非洲贊比亞,通過境外“魯班坊”工匠培養方式,針對中資企業用工需求開展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為企業走出去培養現代工匠,提升了我省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職業教育與培訓是促進就業和消除貧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一代窮,代代窮”,貧困現象的代際傳遞,是讓習總書記揪心的社會痛點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幾乎走遍了我國最貧困的地區,把大量心血用在了打贏脫貧攻堅戰上,多次在重要場合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鉅的任務在貧困地區,我們必須補上這個短板。扶貧必先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也把消除貧困作為職業教育功能定位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我省中等職業學校學生80%來源於農村,其餘20%的學生大多是城市低收入家庭。廣大職教一線教師秉承心繫國家、艱苦奮鬥的精神,面向未來,迎接挑戰,培養數十萬的貧困家庭孩子通過接受職業教育,掌握就業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實現了有效就業、體面就業。

我省是邊疆大省,有18個邊境縣;經濟欠發達,有28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其中國家級14個、省級14個;有11個集中連片特殊困難縣,脫貧攻堅任務相當艱鉅。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將職業教育作為“造血式”教育扶貧的重要手段。通過落實職業院校生均撥款制度,貧困學生全免學費、提供助學金、獎學金、生活補助等政策,落實職業教育幫扶計劃和職業教育圓夢專項行動。實現“四個精準”:“精準改變”,讓貧困戶子女不僅有學可上,而且能上好學校;“精準資助”讓貧困戶子女不僅上得起學,而且免費上學;“精準就業”,讓貧困戶子女不僅有業可就,而且能夠持續發展;“精準培訓”,讓貧困農民擁有一技之長,提升貧困家庭自我發展的“造血”能力,能夠脫貧致富,實現“培訓一人,脫貧一戶,帶動一片”的目標。

“精準資助”,保障貧困學生有學上、上好學。近年來,職業教育資助實現了中職學生免學費政策全覆蓋。所有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可以享受免學費政策。從2007年秋季學期至2015年春季學期,我省高職院校發放國家助學金36.77萬人次、8.04億元,資助比例佔在校生的26%;發放國家獎學金2549人、2039萬元;發放勵志獎學金46734人、2.34億元;中職學校學生享受國家助學金總人數為74.7萬人,資助金額近11.27億元,資助比例佔在校生的26%;享受國家免學費總人數為33.48萬人,資助金額為7.82億元,資助比例佔在校生的90%。各級政府也積極創造條件,加大職業教育學生資助力度,如嘉蔭縣委縣政府從2012年開始,在全省率先實現中等職業教育學生100%免費,高一、高二所有職校在校生100%免學費,高三在校生50%免學費,縣本級財政承擔剩餘50%學費,免除了貧困學生上學的後顧之憂。

“精準就業”,貧困戶子女不僅有業可就,而且能夠持續發展。牡丹江職教中心學生丁野,因家庭困難享受國家和學校的政策扶持,刻苦學習,自強自立,利用業餘時間打工,堅持完成學業,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哈爾濱華德學院汽車服務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後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理想的工作,讓相依為命的母親享受到了晚年的幸福。齊齊哈爾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數控專業學生王強,2014年被學校分配到寧波博曼特集團成為一名車工,經過一年的不懈努力和嚴格的考試,晉升為技術員,工資豐厚,使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擺脫困境。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學生李有香,經全國統一高考被學院護理專業錄取。學習期間,學院為其開闢綠色通道,幫助她辦理學費緩交、享受國家助學金,畢業後恰逢黑龍江省鄉鎮衛生院公開招聘醫學畢業生,由於業務精、能力強,被青岡縣中醫院錄為急診科護士,徹底幫助家庭解決經濟困難。李有香脫貧不忘回報社會,2016年結婚後,主動響應國家號召,支持愛人遠赴新疆支援邊疆醫療建設,服務西部建設,為更為貧困的地區脫貧貢獻力量。

“精準培訓”,瞄準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寧安市蘭崗鎮蘭崗村農民高波,在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參加農民創業培訓後,投資1200萬元,成立了古塔田源家庭農場,註冊了“古塔田源”商標,年產值達345萬元,純收入達127萬元,輻射帶動了10多個鄉鎮、200多個村屯,僅蘭崗鎮棚室就增加10000棟以上,年增加產值超過3億元,她本人被評為“全國青年致富帶頭人”,成為農民致富的領頭雁。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與延壽縣中和鎮勝利村結成幫扶對子,投入近15萬元,幫助21戶貧困戶改造泥草房。更換了65盞太陽能路燈,改善了基礎設施建設。購買800只鵝雛,發放到50戶貧困戶手中,支持發展特色養殖業。佳木斯市樺南縣打造精良育嬰師、養老護理員和廚師等八大品牌培訓,近三年共培訓育嬰師1339人,就業258人,月薪平均7000元至13000元。培訓養老護理員673人,就業的126人,月薪均在6000元以上,受訓學員的脫貧能力大幅提高。黑龍江農墾機械化學校鄒作陽同學,出身貧困家庭,畢業幾年後籌集資金,建立長嶺騰達汽車維修站、長嶺金盃汽車售後服務站、雙遼金盃汽車售後服務4S店,現有員工50餘人,累計資產600萬元。

近年來,我省職業教育面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採取送教下鄉、訂單培養等形式,走鄉入戶,精準對接,開展農業新技術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依靠技能脫貧,變“輸血”為“造血”,讓貧困群眾由“伸手要”轉為“動手幹”,共培養致富帶頭人350餘名、各類農業技術人才26萬人、農業科技推廣人員2.7萬人,培訓農村黨員幹部近12萬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299.54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625.57萬人次,推廣農村實用技術300餘項。

智慧職教,職校生是全民創新創業的主力軍。習近平總書記到黑龍江考察調研,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深化改革開放,優化發展環境,激發創新活力”,闖出一條新形勢下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新路,為我省全面發展迎來新機遇。全省職業院校深入落實《關於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若干意見》,將創新創業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深入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每年支持項目達1429項,以每校100萬元的額度,重點建設一批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實習示範基地。哈爾濱華南城有限公司等社會力量搭建在校大學生創業實踐平臺首期3.5萬平方米已投入使用,入駐各類創業型企業55個。每年舉辦或支持舉辦各級各類職業院校學生參加的創新創業類比賽200項以上,為學生將奇思妙想轉化為現實產品提供舞臺,搭建平臺。黑龍江農墾機械化學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王玲,畢業後去上海打拼,從銷售員做起,現成為年薪150萬的上海愛譜華頓電子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牡丹江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金融財會專業李守敬,對口升學考入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畢業後到蘇州東和光電有限公司工作,2014年自己創建了蘇州明俊儀器科技有限公司,年銷售額上千萬元,擔任總經理。哈爾濱第一職業高級中學財會專業畢業生杜紅凱,白手起家,鑽研牛油精煉技術,創辦年營業額上千萬的黑龍江綠莊園食品有限公司,成為海底撈、張亮麻辣燙、肥牛火鍋等全國知名大企業指定原料基地。黑龍江職業學院2015屆工程造價專業學生李一鳴,從大三實習期間就開始組建團隊,創建了哈爾濱昌鳴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公司已成功簽下中航工業哈飛航站樓、哈藥集團、理工大學等弱電工程項目,逐漸發展壯大。其創新項目“昌鳴宜居智能家居”在黑龍江省首屆創客活動周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榮獲一等獎, 2016年,被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為“哈爾濱市大學生創業先進個人”,並獲得2萬元“創業種子資金”。

三、堅持面向,對接發展,服務引領龍江經濟新常態

服務冰雪旅遊文化,建設冰雪經濟強省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兩會”提出“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這一論斷為我省利用冰雪生態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提供了新方向和新思路。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獨具匠心的冰雪藝術、美不勝收的冰雪風光為黑龍江贏得了“冰雪之冠”的美名。2017春晚哈爾濱分會場上令人驚豔的“天壇祈年殿”大型冰雪景觀表演更成為“冰雪之冠·黑龍江”冬季旅遊品牌的重要廣告。職業教育加快冰雪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接我省大冰雪旅遊文化需求培養人才。哈爾濱現代服務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旅遊專業牽頭全國18所中高職院校、20家旅遊行業企業、中國國際旅行社等全國13家知名企業,主持國家級旅遊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據統計,我省現有97所中、高職院校開設旅遊服務類專業,近兩年累計培養旅遊專業畢業生9376人,一次性就業率97.66%,有效地服務了龍江冰雪旅遊文化產業快速發展。

2015年,經黑龍江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備案,我省建立了全國唯一以冰雪體育為主要特色的高等職業院校——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學院專業建設以冰雪運動特色項目為突破口,堅持從惠及我省體育經濟發展,滿足我省體育公共服務及全國體育產業發展需求出發,牢牢把握髮展機遇,擔當發展冰雪產業和龍江體育職業教育的重任。目前,學校招生1000餘人,滿足冰雪運動、冰雪機械、滑雪教練、壓造雪技術、雪場維護、運動創傷防護、康復治療技術等產業需求,並與2022年北京冬奧會組委會簽約提供賽會專業崗位人才培養。

服務三農,省部共建國家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我省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國家“兩大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省份,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探索農業現代化路子的重要責任和使命。2012年7月,省政府與教育部簽署了《省部共建國家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協議》,成為全國唯一以農村現代職業教育改革為主題的省部共建試驗區。省政府先後印發了《省部共建國家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黑政發〔2014〕27號)、《黑龍江省現代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試點縣實施意見》等一系列相關制度文件。各試點市、試點縣出臺了100餘個指導性強的地方性政策文件,如《中共齊齊哈爾市委辦公廳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農村四項改革推進措施的通知》(齊政發〔2014〕15號)。訥河市整合市直部門、鄉鎮培訓項目、職業教育資源,將各類培訓項目統一歸口到職教中心學校;將電大併入職教中心學校,使職教中心一套班子、一塊牌子、七項職能。

構建現代農村職教體系。試驗區建設按照“目標引領、試點探索、政策指導、階段評估、完善方案、持續改進”的建設路徑,投入7.2億,建設試驗區試點市1個,試點縣17個,其中10個縣被確定為國家級示範縣項目建設單位、3個縣被認定為國家級示範縣;打造了17個職教集團,其中涉農省級職教集團6個;建設涉農類中高職國家級示範(骨幹)校7所、省級示範(骨幹)校15所;推進了21所高等院校50個卓越農業人才教育培養項目建設;在25個專業實施了中高職貫通培養試點,探索涉農技術技能人才系統培養;全省涉農類中高職院校達116所,涉農類專業54個,在校生近5萬人;涉農類職業院校與各市縣、墾區各農牧場、企業、科研院所廣泛合作,建設標準化核心農業科技示範園區34處、科技示範園469處、示範田5287塊。2014年國務院副總理汪洋、省長陸昊視察了東寧職教中心食用菌示範基地暨東寧國家級黑木耳示範園區。試驗區試點單位與105個農場開展場縣共建,推廣高產栽培模式1032萬畝,科技進步對農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70%以上,試驗區建設有力推進了農村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

2015年,我省開始啟動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工作,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作為10個重點項目之一進行建設,項目建設的牽頭單位確定為省農委,截止2016年11月末,全省已有20個縣(市)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養工作,已註冊新型職業農民學員20090人,其中2016年新註冊8519名學員,17個“試驗區試點縣”在籍新型職業農民學員11072人,為新農村建設培養了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有力推進了黑龍江農業強省建設和糧食千億斤產能工程順利實施。

四、肩負使命,紮實作為,立足新起點共築職教夢

困難與希望並存,機遇與挑戰同在。職業教育,作為與經濟社會發展聯繫最為緊密的教育類型,無論是推動經濟發展、契合產業升級、保障改善民生,還是服務人的全面發展方面,都大有可為也必須大有作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們要對當前的成績客觀評價和分析,尤其應該準確把握我國現代化發展對職業教育提出的新任務、新要求。要清醒地看到職教人才培養還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職業教育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與黨和人民對職業教育的期望相比,發展水平應該更高,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應該更大。面對當前和今後我省經濟社會與國內外職業教育發展形勢,職業教育在管理體制、辦學體制、行業企業參與等方面,需要與時俱進做出調整。一方面職業教育必須擺在重要戰略位置,瞄準教育現代化目標,堅持方向要穩、目標要穩、陣地要穩,牢牢把握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加大力度打牢基礎、補齊短板。另一方面,發揚爬坡過坎、滾石上山的精神,堅持服務要進、內涵要進、隊伍要進,緊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努力打造職業教育更高的質量、更緊的合作、更優的資源、更好的開放和更健全的體系,形成具有龍江特色現代職教創新發展格局。

把握髮展趨勢,突出職教戰略地位。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在產業升級、區域發展、繁榮文化、改善民生中,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必須作為優先安排的基礎性工程,推動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同步規劃、同步發展。各地各部門要依法履行發展職業教育的職責,對職業教育都要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多幫一點,在發展規劃、資源投入、改革政策上真正體現傾斜,把職業教育放在促進我省紮實做好“三篇大文章”,創新實施“五大規劃”,加快發展十大重點產業,深入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的戰略格局中去謀篇佈局,著力做好省部共建現代農村職業教育試驗區、現代學徒制試點、老工業基地產業轉型技術技能人才雙元培育改革試點等有示範引領作用的改革項目,積極優化職業院校和專業結構,穩定職業教育規模,進一步做強中職、做優高職、做大培訓、做好職業啟蒙,完善人才多樣化成長管道,暢通終身學習的“立交橋”。完善各類制度和標準,強化督導評估,健全以改革和績效為導向的績效獎補及問責機制,確保中央、省決策部署落地生根。發揮好職業教育活動周、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文明風采”競賽等重大活動宣傳作用,展示職業教育發展成果,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的良好氛圍,消除社會的誤解和偏見,消除對職業院校畢業生的歧視,使全社會了解職教、體驗職教、參與職教、共享職教改革發展成果,讓職業教育受到尊重,讓勞動者受到尊重!

承載職教使命,助力龍江全面振興。職業教育只有自覺服務於改革發展大局,只有在現代化建設的主戰場上奮發有為,才能得到認同,才能實現大的發展。對我省而言,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既是應對新一輪技術革命、產業變革的內在要求,也是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生成新一輪市場主體的重要路徑,更是釋放龍江人力資源活力和創造力、留住人才的有效舉措。我們要把職業教育深度融入到“中國製造2025”、“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準扶貧和我省創新實施“五大規劃”發展戰略,深入推進“龍江絲路帶”建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重大戰略實施中。實施好高水平職業院校與骨幹專業建設工程。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15所,中職學校20所,建設高水平中高職專業200個,重點提升職業院校面向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領域的人才培養能力,深化教育鏈和產業鏈的有機融合,為實現龍江全面振興戰略目標奠定堅實技術技能人才基礎。實施好龍江職教助推精準扶貧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支持我省連片貧困地區和貧困縣建好一批發展急需的中等職業學校,推進高職院校與貧困地區職業院校結對合作,採取送教下鄉、訂單培養和講座等形式,資助、引導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接受職業教育和各類技能培訓,推廣“教育+產業+就業”、“學校+合作社+農戶”等扶貧模式,確保貧困地區有需求的青少年都至少能掌握一門實用技能,為脫貧攻堅、人人出彩提供更多機會。實施好“龍江絲路帶”配套人才培養工程。加強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借鑑國際先進辦學經驗,重點支持優質職業教育配合行業企業走出去,開展多層次的職業教育和培訓,為當地和我國培養急需的具有國際視野、通曉國際規則的技術技能人才。同時,探索職業教育參與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和都柏林協議的國際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提升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話語權。

聯動產業升級,實現企校無縫對接。辦好職業教育必須用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深化產教融合、企校合作,把專業建在產業鏈上,把學校建在開發區裡。重點支持3-5所高職院校、40所左右中職院校開展深度產教融合,改善基本辦學和實習實訓條件,推動形成企業主導的實踐教學模式,探索行業企業參與、“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提升的有效形式,使辦好職業教育成為教育界和產業界的共同行動。鼓勵和引導國際領軍及規模以上企業深度參與學校教育教學,與企業聯合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和試點專業建設,進一步探索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資源整合、文化融合、產學結合”的協同育人模式,推動專業人才培養與企業崗位需求緊密對接。進一步完善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體制機制,建立行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和就業狀況定期發佈制度,積極探索行業企業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形式參與職業教育辦學,探索發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職業院校、二級學院和股份合作制工作室,切實發揮好學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導作用和企業在協同育人中的重要作用。

堅持內涵發展,提升職教育人質量。職業教育必須從省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深化對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律的認識,堅持立德樹人,著眼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貫穿於教育教學全過程,加強愛國主義、法治與安全、中華傳統文化、美育和體育衛生教育,強化生態文明和國防素質教育。創新職業精神培育機制,著力培養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於創新的工匠精神。以“教什麼”、“怎麼教”、“用什麼教”的問題導向,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緊跟產業變革優化專業設置、健全教學標準、更新課程內容,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工學結合、企校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積極推動企校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育,支持學生創業,提升學生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實踐能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加大教學基本建設和設施設備投入力度,鼓勵職業院校以PPP模式或校企合作模式建設一批生產性實訓基地或兼具生產、教學功能的專業化實訓基地。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暢通校企人員雙向流動管道,建立固定崗位與流動崗位相結合、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用人機制,提高教師“雙師”素質、優化隊伍結構。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常態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可持續的診斷與改進機制,規範和提高職業院校的育人質量。

戰鼓催築職教夢,咬住青山不放鬆!我們正處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弘揚工匠精神重任在肩,打造技能強省正當其時!站在歷史發展的新起點上,龍江職教以工匠精神鑄職教之魂,以人才質量強職教之骨,以實幹為民塑職教之軀。主動作為、服務民生、攻堅克難,以培養新一代龍江的建設者和勞動者向黨的十九大獻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