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產業發展需要優秀人才,人才培養呼喚職業教育。

©深響原創 · 作者|趙宇

新職業教育現在儼然成了政府、企業和從業者都想做好,卻總也做不好的一件事。

尤其在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很需要提升技能,但抽不出時間和精力參加線下培訓,而知識付費能提供的幫助很有限,往往和產業實際嚴重脫鉤。

就這樣,新職業教育在“嗷嗷待哺”的在職人群和優質供給嚴重不足的市場之間陷入兩難。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家公司可以為這些在職人群服務:提供難易適中的課程,切實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本領,甚至更進一步獲得加薪、升職的機會?

開課吧正在做的就是這件事:幫助泛互聯網從業者實現職業提升。

2010年8月,方業昌帶頭創辦了慧科教育,最早佈局的是B端,為高校提供產業學院共建、實驗室及訓練營等不同形態的教育解決方案。3年後,慧科教育成立了泛IT在線教育平臺“開課吧”,開始涉足C端業務。

"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產業發展需要優秀人才,人才培養呼喚職業教育。

©深響原創 · 作者|趙宇

新職業教育現在儼然成了政府、企業和從業者都想做好,卻總也做不好的一件事。

尤其在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很需要提升技能,但抽不出時間和精力參加線下培訓,而知識付費能提供的幫助很有限,往往和產業實際嚴重脫鉤。

就這樣,新職業教育在“嗷嗷待哺”的在職人群和優質供給嚴重不足的市場之間陷入兩難。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家公司可以為這些在職人群服務:提供難易適中的課程,切實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本領,甚至更進一步獲得加薪、升職的機會?

開課吧正在做的就是這件事:幫助泛互聯網從業者實現職業提升。

2010年8月,方業昌帶頭創辦了慧科教育,最早佈局的是B端,為高校提供產業學院共建、實驗室及訓練營等不同形態的教育解決方案。3年後,慧科教育成立了泛IT在線教育平臺“開課吧”,開始涉足C端業務。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開課吧成立至今,已經有6年的時間

現在,開課吧的單月營收已突破5000萬元,在實現規模化盈利的同時成了在線新職業教育賽道的“獨角獸”。

產學連接器

開課吧的定位是泛互聯網人職業提升平臺,從模式上看,也是新職業教育領域的“產學連接器”。

先來看他們的解決方案:

從產品功能上來說,開課吧主要想解決兩個痛點。

第一個痛點是各細分領域的業界大牛和普通從業者之間缺乏聯繫和溝通渠道,知識和技能無法有效傳授。

做教育,師資是關鍵。開課吧的導師團隊中有超過50名業界的風向人物,包括Python專家廖雪峰、前IBM中國總部數據科學家高民權、58集團首席架構師孫玄,以及來自阿里、騰訊、百度等一線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專家。

"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產業發展需要優秀人才,人才培養呼喚職業教育。

©深響原創 · 作者|趙宇

新職業教育現在儼然成了政府、企業和從業者都想做好,卻總也做不好的一件事。

尤其在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很需要提升技能,但抽不出時間和精力參加線下培訓,而知識付費能提供的幫助很有限,往往和產業實際嚴重脫鉤。

就這樣,新職業教育在“嗷嗷待哺”的在職人群和優質供給嚴重不足的市場之間陷入兩難。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家公司可以為這些在職人群服務:提供難易適中的課程,切實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本領,甚至更進一步獲得加薪、升職的機會?

開課吧正在做的就是這件事:幫助泛互聯網從業者實現職業提升。

2010年8月,方業昌帶頭創辦了慧科教育,最早佈局的是B端,為高校提供產業學院共建、實驗室及訓練營等不同形態的教育解決方案。3年後,慧科教育成立了泛IT在線教育平臺“開課吧”,開始涉足C端業務。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開課吧成立至今,已經有6年的時間

現在,開課吧的單月營收已突破5000萬元,在實現規模化盈利的同時成了在線新職業教育賽道的“獨角獸”。

產學連接器

開課吧的定位是泛互聯網人職業提升平臺,從模式上看,也是新職業教育領域的“產學連接器”。

先來看他們的解決方案:

從產品功能上來說,開課吧主要想解決兩個痛點。

第一個痛點是各細分領域的業界大牛和普通從業者之間缺乏聯繫和溝通渠道,知識和技能無法有效傳授。

做教育,師資是關鍵。開課吧的導師團隊中有超過50名業界的風向人物,包括Python專家廖雪峰、前IBM中國總部數據科學家高民權、58集團首席架構師孫玄,以及來自阿里、騰訊、百度等一線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專家。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開課吧的產學研師資較為深厚

開課吧組建了一支研發團隊,他們負責帶著用戶需求與導師溝通,用自研的課程方法論打磨出適合泛互聯網人的課程。

方業昌曾表示,開課吧很重視供給側能力的建設。他認為,“互聯網在教育裡面的應用,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供給側的師資、教學教研和產品技術,而不是流量。”

為了提升供給側能力,開課吧在人才梯隊建設上下了不少功夫。「深響」瞭解到,教學教研與產品研發團隊佔開課吧全員的55%,比同行高出一到兩成,其中40%的成員來自於一線大廠和頂尖高校,如阿里、騰訊、百度及清華等。

目前開課吧的團隊成員已經超過了500人,但一年前的開課吧因為“忍痛”砍掉了線下業務只有20多人的規模,方業昌對媒體表示,“雖然砍掉線下業務很疼,但是必須砍,因為不破不立,我們要把這件事情從零開始再做一遍”。

第二個痛點是傳統的線上教育體系不能給學員提供良好的體驗,學員對技能掌握得不紮實,或者乾脆學不會的現象比比皆是。

做在線新職業教育,能否在產品端做持續的優化升級決定了用戶體驗。

傳統在線教育的授課模式就存在著教育方式單一、互動性有限、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很多職場人士在接觸一兩次這樣的課程之後就果斷放棄,認為它並不能滿足自己提升職業技能的需求。

開課吧通過打造系統化課程、開發人才賦能系統和建設教學運營服務體系三種方式來提升用戶體驗。例如一門大數據挖掘課程,開課吧會找到阿里雲的大數據研發人員,拿到真實的數據並做清洗、脫敏和結構化,再以數據沙箱的形式提供給學員。

「深響」瞭解到,在產品形態方面,開課吧目前主流的產品形態是“大課”,這種課程的價格一般在10000元左右,主要針對職場小白和骨幹人群,授課週期為2-4個月,授課形式包括直播、錄播、在線實驗、評測和答疑等。除大課外,開課吧還推出了公開課、小課、微課和廠課等多種課程,以滿足用戶多層次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開課吧也會做課前和課後的測評,前者是為了摸清學員的基礎水平,後者則可以對學習效果做出評估。課程的中期,開課吧通過分組教學、在線實驗、企業實戰等方式儘量貼近實際場景,增強學員的學習效率和獲得感。此外,開課吧還會在課程結束後給到學員一些工作發展和職業選擇方面的輔助服務。

最近,開課吧孵化了面向泛互聯網領域高端人才的後廠理工學院,定位專注於前沿互聯網技術領域的創新實戰大學,通過與阿里、騰訊、百度、華為、滴滴、微軟等互聯網企業合作,共同打造的高端實戰課程目前涵蓋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等領域。

探索新職業教育的成長路徑

最近幾年,產業升級的趨勢更加明顯,數據挖掘、雲端架構開發等新的技術種類給從業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相應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也更高。例如,在汽車出行領域,滴滴遇到的一些問題可能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需要集中攻關,但國內技術人才的供給卻嚴重不足。

"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產業發展需要優秀人才,人才培養呼喚職業教育。

©深響原創 · 作者|趙宇

新職業教育現在儼然成了政府、企業和從業者都想做好,卻總也做不好的一件事。

尤其在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很需要提升技能,但抽不出時間和精力參加線下培訓,而知識付費能提供的幫助很有限,往往和產業實際嚴重脫鉤。

就這樣,新職業教育在“嗷嗷待哺”的在職人群和優質供給嚴重不足的市場之間陷入兩難。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家公司可以為這些在職人群服務:提供難易適中的課程,切實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本領,甚至更進一步獲得加薪、升職的機會?

開課吧正在做的就是這件事:幫助泛互聯網從業者實現職業提升。

2010年8月,方業昌帶頭創辦了慧科教育,最早佈局的是B端,為高校提供產業學院共建、實驗室及訓練營等不同形態的教育解決方案。3年後,慧科教育成立了泛IT在線教育平臺“開課吧”,開始涉足C端業務。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開課吧成立至今,已經有6年的時間

現在,開課吧的單月營收已突破5000萬元,在實現規模化盈利的同時成了在線新職業教育賽道的“獨角獸”。

產學連接器

開課吧的定位是泛互聯網人職業提升平臺,從模式上看,也是新職業教育領域的“產學連接器”。

先來看他們的解決方案:

從產品功能上來說,開課吧主要想解決兩個痛點。

第一個痛點是各細分領域的業界大牛和普通從業者之間缺乏聯繫和溝通渠道,知識和技能無法有效傳授。

做教育,師資是關鍵。開課吧的導師團隊中有超過50名業界的風向人物,包括Python專家廖雪峰、前IBM中國總部數據科學家高民權、58集團首席架構師孫玄,以及來自阿里、騰訊、百度等一線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專家。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開課吧的產學研師資較為深厚

開課吧組建了一支研發團隊,他們負責帶著用戶需求與導師溝通,用自研的課程方法論打磨出適合泛互聯網人的課程。

方業昌曾表示,開課吧很重視供給側能力的建設。他認為,“互聯網在教育裡面的應用,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供給側的師資、教學教研和產品技術,而不是流量。”

為了提升供給側能力,開課吧在人才梯隊建設上下了不少功夫。「深響」瞭解到,教學教研與產品研發團隊佔開課吧全員的55%,比同行高出一到兩成,其中40%的成員來自於一線大廠和頂尖高校,如阿里、騰訊、百度及清華等。

目前開課吧的團隊成員已經超過了500人,但一年前的開課吧因為“忍痛”砍掉了線下業務只有20多人的規模,方業昌對媒體表示,“雖然砍掉線下業務很疼,但是必須砍,因為不破不立,我們要把這件事情從零開始再做一遍”。

第二個痛點是傳統的線上教育體系不能給學員提供良好的體驗,學員對技能掌握得不紮實,或者乾脆學不會的現象比比皆是。

做在線新職業教育,能否在產品端做持續的優化升級決定了用戶體驗。

傳統在線教育的授課模式就存在著教育方式單一、互動性有限、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很多職場人士在接觸一兩次這樣的課程之後就果斷放棄,認為它並不能滿足自己提升職業技能的需求。

開課吧通過打造系統化課程、開發人才賦能系統和建設教學運營服務體系三種方式來提升用戶體驗。例如一門大數據挖掘課程,開課吧會找到阿里雲的大數據研發人員,拿到真實的數據並做清洗、脫敏和結構化,再以數據沙箱的形式提供給學員。

「深響」瞭解到,在產品形態方面,開課吧目前主流的產品形態是“大課”,這種課程的價格一般在10000元左右,主要針對職場小白和骨幹人群,授課週期為2-4個月,授課形式包括直播、錄播、在線實驗、評測和答疑等。除大課外,開課吧還推出了公開課、小課、微課和廠課等多種課程,以滿足用戶多層次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開課吧也會做課前和課後的測評,前者是為了摸清學員的基礎水平,後者則可以對學習效果做出評估。課程的中期,開課吧通過分組教學、在線實驗、企業實戰等方式儘量貼近實際場景,增強學員的學習效率和獲得感。此外,開課吧還會在課程結束後給到學員一些工作發展和職業選擇方面的輔助服務。

最近,開課吧孵化了面向泛互聯網領域高端人才的後廠理工學院,定位專注於前沿互聯網技術領域的創新實戰大學,通過與阿里、騰訊、百度、華為、滴滴、微軟等互聯網企業合作,共同打造的高端實戰課程目前涵蓋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等領域。

探索新職業教育的成長路徑

最近幾年,產業升級的趨勢更加明顯,數據挖掘、雲端架構開發等新的技術種類給從業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相應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也更高。例如,在汽車出行領域,滴滴遇到的一些問題可能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需要集中攻關,但國內技術人才的供給卻嚴重不足。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產業端的應用逐步鋪開

後廠理工學院目前設由前沿技術骨幹實訓營、技術精英特訓營以及CTO大師班組成,相比過去傳統的泛IT教學案例,後廠理工學院的教學更強調對前沿互聯網技術領域一線實戰案例的引入,包括無人車車道智能檢測、印刷體數學公式智能識別、校園監控行為智能識別等產業熱門技術案例。

不久前,後廠理工學院與百度聯合推出了基於百度PaddlePaddle飛槳開源深度學習平臺的2個試點班——《資深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工程師》、《資深計算機視覺算法工程師》。首批學員中既有來自騰訊、百度、新浪、華為等頂尖IT和互聯網企業的技術精英,也有來自清華大學、紐約大學等高校的碩士和博士。

開課吧總裁、後廠理工學院院長張高博士對「深響」表示,後廠理工學院的成立,主要是為了解決三個需求: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頂尖企業對既具備紮實技術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需求,以及技術人才轉型新技術賽道的人才需求。

可以說,以上提到的三個需求中,每一個需求的解決都頗有難度,很多都是前人還沒有做過的,開課吧正在探索一條新職業教育的嶄新成長路徑。

最開始涉足職業教育時,開課吧用的是MOOC的形態做知識付費。但方業昌近期對媒體表示,“知識付費更多是在賣內容,而教育的本質是服務”,兩者是存在區別的,而開課吧想做的是服務。在轉型過程中,開課吧也曾犯過錯誤,比如2016年併購了三家相對小型的教育企業,並把新業務模式起名為OMO(線上線下融合)。當時開課吧本身的模式還沒跑通,自然無法“消化吸收”新業務,於是經歷了“最大的戰略延誤和戰略挫折”。

"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產業發展需要優秀人才,人才培養呼喚職業教育。

©深響原創 · 作者|趙宇

新職業教育現在儼然成了政府、企業和從業者都想做好,卻總也做不好的一件事。

尤其在互聯網行業,從業者很需要提升技能,但抽不出時間和精力參加線下培訓,而知識付費能提供的幫助很有限,往往和產業實際嚴重脫鉤。

就這樣,新職業教育在“嗷嗷待哺”的在職人群和優質供給嚴重不足的市場之間陷入兩難。

那麼,有沒有這樣一家公司可以為這些在職人群服務:提供難易適中的課程,切實幫助他們掌握工作所需要的本領,甚至更進一步獲得加薪、升職的機會?

開課吧正在做的就是這件事:幫助泛互聯網從業者實現職業提升。

2010年8月,方業昌帶頭創辦了慧科教育,最早佈局的是B端,為高校提供產業學院共建、實驗室及訓練營等不同形態的教育解決方案。3年後,慧科教育成立了泛IT在線教育平臺“開課吧”,開始涉足C端業務。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開課吧成立至今,已經有6年的時間

現在,開課吧的單月營收已突破5000萬元,在實現規模化盈利的同時成了在線新職業教育賽道的“獨角獸”。

產學連接器

開課吧的定位是泛互聯網人職業提升平臺,從模式上看,也是新職業教育領域的“產學連接器”。

先來看他們的解決方案:

從產品功能上來說,開課吧主要想解決兩個痛點。

第一個痛點是各細分領域的業界大牛和普通從業者之間缺乏聯繫和溝通渠道,知識和技能無法有效傳授。

做教育,師資是關鍵。開課吧的導師團隊中有超過50名業界的風向人物,包括Python專家廖雪峰、前IBM中國總部數據科學家高民權、58集團首席架構師孫玄,以及來自阿里、騰訊、百度等一線互聯網企業的技術專家。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開課吧的產學研師資較為深厚

開課吧組建了一支研發團隊,他們負責帶著用戶需求與導師溝通,用自研的課程方法論打磨出適合泛互聯網人的課程。

方業昌曾表示,開課吧很重視供給側能力的建設。他認為,“互聯網在教育裡面的應用,最大的核心競爭力是供給側的師資、教學教研和產品技術,而不是流量。”

為了提升供給側能力,開課吧在人才梯隊建設上下了不少功夫。「深響」瞭解到,教學教研與產品研發團隊佔開課吧全員的55%,比同行高出一到兩成,其中40%的成員來自於一線大廠和頂尖高校,如阿里、騰訊、百度及清華等。

目前開課吧的團隊成員已經超過了500人,但一年前的開課吧因為“忍痛”砍掉了線下業務只有20多人的規模,方業昌對媒體表示,“雖然砍掉線下業務很疼,但是必須砍,因為不破不立,我們要把這件事情從零開始再做一遍”。

第二個痛點是傳統的線上教育體系不能給學員提供良好的體驗,學員對技能掌握得不紮實,或者乾脆學不會的現象比比皆是。

做在線新職業教育,能否在產品端做持續的優化升級決定了用戶體驗。

傳統在線教育的授課模式就存在著教育方式單一、互動性有限、學習效果不理想的問題,很多職場人士在接觸一兩次這樣的課程之後就果斷放棄,認為它並不能滿足自己提升職業技能的需求。

開課吧通過打造系統化課程、開發人才賦能系統和建設教學運營服務體系三種方式來提升用戶體驗。例如一門大數據挖掘課程,開課吧會找到阿里雲的大數據研發人員,拿到真實的數據並做清洗、脫敏和結構化,再以數據沙箱的形式提供給學員。

「深響」瞭解到,在產品形態方面,開課吧目前主流的產品形態是“大課”,這種課程的價格一般在10000元左右,主要針對職場小白和骨幹人群,授課週期為2-4個月,授課形式包括直播、錄播、在線實驗、評測和答疑等。除大課外,開課吧還推出了公開課、小課、微課和廠課等多種課程,以滿足用戶多層次和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開課吧也會做課前和課後的測評,前者是為了摸清學員的基礎水平,後者則可以對學習效果做出評估。課程的中期,開課吧通過分組教學、在線實驗、企業實戰等方式儘量貼近實際場景,增強學員的學習效率和獲得感。此外,開課吧還會在課程結束後給到學員一些工作發展和職業選擇方面的輔助服務。

最近,開課吧孵化了面向泛互聯網領域高端人才的後廠理工學院,定位專注於前沿互聯網技術領域的創新實戰大學,通過與阿里、騰訊、百度、華為、滴滴、微軟等互聯網企業合作,共同打造的高端實戰課程目前涵蓋了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和邊緣計算等領域。

探索新職業教育的成長路徑

最近幾年,產業升級的趨勢更加明顯,數據挖掘、雲端架構開發等新的技術種類給從業者帶來了更大的挑戰,相應對職業教育的要求也更高。例如,在汽車出行領域,滴滴遇到的一些問題可能在世界範圍內都沒有現成的解決方案,需要集中攻關,但國內技術人才的供給卻嚴重不足。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興技術在產業端的應用逐步鋪開

後廠理工學院目前設由前沿技術骨幹實訓營、技術精英特訓營以及CTO大師班組成,相比過去傳統的泛IT教學案例,後廠理工學院的教學更強調對前沿互聯網技術領域一線實戰案例的引入,包括無人車車道智能檢測、印刷體數學公式智能識別、校園監控行為智能識別等產業熱門技術案例。

不久前,後廠理工學院與百度聯合推出了基於百度PaddlePaddle飛槳開源深度學習平臺的2個試點班——《資深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工程師》、《資深計算機視覺算法工程師》。首批學員中既有來自騰訊、百度、新浪、華為等頂尖IT和互聯網企業的技術精英,也有來自清華大學、紐約大學等高校的碩士和博士。

開課吧總裁、後廠理工學院院長張高博士對「深響」表示,後廠理工學院的成立,主要是為了解決三個需求:產業升級帶來的人才需求、頂尖企業對既具備紮實技術又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才需求,以及技術人才轉型新技術賽道的人才需求。

可以說,以上提到的三個需求中,每一個需求的解決都頗有難度,很多都是前人還沒有做過的,開課吧正在探索一條新職業教育的嶄新成長路徑。

最開始涉足職業教育時,開課吧用的是MOOC的形態做知識付費。但方業昌近期對媒體表示,“知識付費更多是在賣內容,而教育的本質是服務”,兩者是存在區別的,而開課吧想做的是服務。在轉型過程中,開課吧也曾犯過錯誤,比如2016年併購了三家相對小型的教育企業,並把新業務模式起名為OMO(線上線下融合)。當時開課吧本身的模式還沒跑通,自然無法“消化吸收”新業務,於是經歷了“最大的戰略延誤和戰略挫折”。

“多元化供給+在線化”能否解決職業教育的難題?

新職業教育領域誕生了很多企業,圖片來源:多鯨資本

在在線新職業教育的這個賽道中,還有三節課、網易雲課堂、饅頭商學院、插座學院等公司,幾年前在線教育的爆發也誕生了一大批企業。但其他公司要麼只在某個垂直領域深耕,要麼更偏重於產品經理、互聯網運營、品牌營銷等領域,對人工智能、邊緣計算等前沿技術的探索相對較少,師資積累也相對不足。

目前,開課吧的體量規模是泛互聯網人在線新職業教育賽道內最大的,也是發展前景最明晰的。對此,方業昌表示,“我們所有的學科要充分面對職業提升,而不是知識的傳輸”,師資的積累加上有特色的學習形式,則構成了開課吧佔據行業頭部的最重要的原因。[E2]

採訪實錄

以下是「深響」整理後的對開課吧總裁、後廠理工學院院長張高博士和開課吧合夥人、CTO王海明採訪的部分實錄:

關於開課吧的現狀與未來

Q:開課吧如何通過課程的開發和具體設置,來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產品開發的一般週期是多久?

王海明:首先是依據目標人群分類。比如大數據課程,就包括金融大數據、物流大數據、道路大數據等。其次是課程的深淺度,一門課可能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等幾種。最後是分模塊,方便學員之後做碎片化和模塊化的學習。因為有的時候某些學員不能從頭跟到尾,於是我們就需要在對課程做全貌設計的同時也做一些模塊化的拆分,讓學員有機會去捕捉他漏掉的東西。

在產品的研發方面,每個學院的進度不一樣,比如說IT學院相對簡單,與行業相關的學院會複雜一些,所以沒有辦法統一來界定。

Q:慧科本身是一個To B基因很強的公司,而開課吧是一個全面To C的平臺,這對開課吧的發展會不會造成影響?

王海明:不會,因為慧科在高教方向和職業方面做雙驅動,與開課吧之間會有配合,但是不會有衝突。如果說我們開課吧是To C,做的是泛互聯網人的職業提升,實際上在校的孩子們也需要具備這個能力,而不是到了社會再回爐和重造,我們會有很好的銜接。

開課吧現在和慧科的高教體系已經有了一些配合,比如一些實訓課程。高校邦之前就有訓練營這個概念,內容是找優秀的孩子們參與一些實訓的課程,而開課吧也可以找一些互聯網大廠為這些課程提供支持。

Q:開課吧的系統已經積累了很多學員的數據,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做改進產品?

王海明:從產品角度來講,第一要看學員學習的連貫性,在某個地方有沒有反覆觀看;第二要看學員在學習的過程中是不是有波動性,如果有就說明我們教研的內容存在不平滑的問題,這些都可以給產品功能的升級和改造提供參考。

例如我們有一個直播課,課程直播結束之後有很多人反覆來看。這可能存在兩種可能,一種可能是他真的感興趣,每次都能有新的發現;另一種可能是他一直都沒有聽懂。我們就是通過這樣的數據反饋來改進產品的功能和教研的內容,最終做出一個是好用、真的能從中學到東西的線上教育產品。

Q:除了高校邦,母公司慧科還可以在哪些方面為開課吧提供支持?

張高:在整個底層平臺層面,集團應該完全是打通的。過去幾年,慧科集團在與合作伙伴合作的過程中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實踐平臺,這些平臺都建設在慧科雲上面,它可以同時支持高教、開課吧以及未來新的形態。除了高校邦,還有一些雲平臺也會打通,包括海豚大數據、慧科雲等。

Q:後廠理工學院比較強調“大廠實戰”,希望知名的互聯網公司以開放分享的姿態與我們合作,能夠吸引他們的動力是什麼?

張高:目前已經有五家互聯網“大廠”,包括百度、阿里、滴滴、微軟、創新工場等同時跟後廠理工學院發佈了聯合課程計劃,這與產業的發展是息息相關的。在智能互聯時代,“開放”成為關鍵詞,不然一家公司很難自成體系。因此很多公司都需要把自己的技術和能力開放給更多人,讓大家到他們的平臺上做開發。這項工作靠他們自己遠遠不夠,而開課吧在人才培養方面可以給他們提供幫助,從而形成互聯網大廠、學員和開課吧三方共贏的局面。這也是開課吧看準了產業升級的契機,在正確的時間做了正確的事情。

Q:目前提供職業教育的開課吧和慧科集團旗下的其他高等教育業務有沒有業務上的交叉性,如何實現協同?

王海明:在技術平臺層面,我們的底座是慧科雲,無論是在線實踐、在線評測系還是直播平臺,都是可以互通,可以複用的。

在產品結構層面,高教業務和職教業務也有很好的銜接性。現在大學生就是未來的職場人,如果我知道現在的職場人有什麼需求,就可以更好地培養大學生,讓他們適應未來的職場。目前與我們建立合作關係的互聯網大廠中,大部分在高教領域也有合作。

Q:今年開課吧的目標是什麼?

張高:開課吧目前處在高速發展期,最重要的事情還是打好基礎。今年的目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關於馭風系統。對於開課吧以及後廠理工學院來說,馭風系統會成為整個教學體驗方面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們希望通過自然流暢的線上教學環節,讓學員無論在家裡還是出差,都能非常容易的完成學習,進而形成競爭壁壘,這是今年最重要的工作。

二是師資的建設。如果想要教出很好的學生,一定要有很好的老師。開課吧已經站在新職業教育,特別是IT互聯網的前沿,我們要大力加強師資和教研能力的建設,這是教育裡面最重要的一環。

三是和知名企業加強合作,這也是後廠理工學院承載著的最重要的功能。當技術體驗和師資同樣優秀的時候,我們教的東西才可以和產業一線息息相關。

關於在線教育行業的模式與趨勢

Q:剛剛過去的暑假進行了一場在線教育燒錢戰,有些公司的獲客成本已經炒到了上千元,開課吧如何看待這個現象?

張高:暑期的“戰爭”在K12領域表現得更為明顯,因為在線教育整個熱度主要集中在K12這個領域。這釋放出了一個信號,即有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到這個市場,供給更多會讓進化速度加快。

但只要是教育,無論是運用了互聯網的教育,還是傳統的教育,核心還是在效果。一家公司的營銷成本增加,對於產品的投入就必然減少,因此暑期大戰並不是一個良性的商業形態。最後真正能生存下來或者佔領市場的,一定是認真做教研、打品牌的公司。

我們呼籲在教育行業的從業者,不要把錢都砸在營銷上,而是真正做出有效果的教育產品。教育是一個需要情懷的領域,要對得起每個學員的信任。

Q:一些在線教育項目始終不能盈利,您覺得背後的的原因是什麼?

王海明:可以盈利的公司還是蠻多的,那些在線教育不盈利的原因主要是在市場和廣告方面很燒錢。

如果要做到盈利,首先要保證課程、產品形態以及用戶介入的學習方式幾方面都足夠好,然後依靠口碑傳播而不僅僅是靠錢砸市場。很多在線教育創業公司實際上是在拿了投資之後,用錢砸市場,以此來拱大投資人和創業者本身的預期。真正做的好的,還是有很多盈利的,開課吧、跟誰學,以及老牌的新東方和好未來等。

Q:在您看來,在線教育是不是線下教育的補充?它的定位應該如何理解?

王海明:未來的教育,線上線下是不分彼此的。但針對一些具有強烈互動性的課程,線上線下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正因如此,在線教育目前仍然以技術和語言課程的品類居多。想通過互聯網做一個有關機械操作的教育就很困難,因為實操性很差。況且教育行業具有一定的滯後性,由於它更加謹慎和專業,即使是已經成熟的技術,也往往不會首先被應用在教育行業。

線下教育也具有其不可磨滅的一部分功能,例如實訓。開課吧的大課,以及後廠理工學院的課程中就有很多線下的實訓,組織學員進入互聯網大廠做一些實際的操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