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人會為你的傾訴而買單

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人會為你的傾訴而買單

曾在朋友圈看見這樣一句話:

“快樂分享錯了人,就成了顯擺。難過傾訴錯了人,就成了矯情!”

事實上這種情況,我們每個人都會遇見。

1.在成年人的世界裡,沒人聽你傾訴,很正常。

上週日,我炸了。

因為在工作中遇見了煩心事,就想找人傾訴。根據以往的經驗,這些話如果跟同事說無異於給自己挖坑,所以我就把希望寄託在了幾位朋友身上。

可當我滿懷期待,去找幾位覺得關係不錯的朋友想跟他們聊聊天時,發出的微信就像石沉大海般沒有了動靜。

過了半天,只得到了幾句很敷衍的回答。當我再準備打字時,手指卻按不下去。因為這時我想起,已經很久都沒有人願意聽我傾訴了。算了,不發了。

我放棄了找人傾訴,卻沒放棄掉糟糕情緒。此時壓抑許久的情緒,彷彿像火山噴發一樣,直接炸了出來!

我氣憤的直敲桌子!“這個世界怎麼了!為什麼沒有人肯聽我傾訴!”

帶著這種極度失望的情緒,在晚上回到家當我把這件事,講給姐姐聽時,沒想到卻遭了姐姐的怒懟!

她對我說:“你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聽你去傾訴?”

“當你情緒特別糟時,人家可能正開心呢,或者家裡忙的不行,總之很多事都趕在一起。即便在對方難過傷心欲絕時你排除萬難去陪伴傾聽,可當你崩潰時他們沒辦法風雨無阻的來安慰你也是正常的事。”

“成年人的世界裡,沒有人會為你的傾訴而買單。!”

隨後姐姐跟我分享了她曾經的經歷:

在剛開始工作時,姐姐遇見了煩心事,很多話只能憋在心裡,這讓她特別難受。當時就想著等休息時約朋友出來散散心。

在這之前,這些朋友有了情緒想找人傾訴,都是姐姐在耐心開導與幫助。可當姐姐需要找人傾訴時,她們卻翻臉不認人。

甚至其中一人竟然還說:“好不容易輕鬆一下,你就別跟我們傳遞負能量了。”這讓姐姐的心都快碎了

最後姐姐總結道:

“以上這些事就是現實,與其把自己的精力浪費在那些無關緊要的人身上,倒不如去好好珍惜那些肯聽你傾訴的人,他們才是真正的朋友!”

2.憋著不去傾訴,等同於慢性自殺。

如今很多雞湯都在講:成功註定要忍受孤獨,話不能隨便講給別人聽,等等類似理念。這些話自然有正確的道理,但並非全部。

之前自己曾參加過一次線下課程,在那個環境中每個人都可以上臺講自己的故事,而臺下其餘人都是傾聽者。

第一位上臺的是位很有氣質的姐姐,看起來就像偶像劇中的女主角。但沒想到她一開口就說自己患有抑鬱症,這讓我驚呆了!

原因是在她生完孩子後,在家照顧孩子期間,過上了近乎“與世隔絕”的生活。她丈夫因為工作忙與她的溝通很少,很多話沒人可以訴說,只能憋在心裡,久而久之就患上了抑鬱症。

可隨著講述內容的深入,她的聲音逐漸變得顫抖,淚水也如雨滴般流了下來,最後忍不住了就抱起旁邊的女老師痛哭了一場。

當時我才明白:

一個人光鮮亮麗的外表不過就是副盔甲,無論盔甲多麼堅固,都無法彌補內心的脆弱。

在心理學中,傾訴是緩解自己內心焦慮,預防抑鬱症的有效方法。就像《讀者文摘》裡寫的那樣:“許多人想傾訴心聲的時候,都會給他們的醫生打電話。”

美國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林肯在南北戰爭最黑暗的時期,就曾寫信邀請一位老友到華盛頓來,想跟他一起探討些問題。

可當林肯的老友來到華盛頓與他見面後,卻一直在扮演傾聽者的角色,耐心的聽林肯的傾訴。

而林肯就這樣自言自語講了好幾個小時,包括解放農奴的聲明,支持者與反對者建議的總結,以及自己在這當中受到的委屈。

吐出心聲後,林肯的頭腦變得越來越清晰,最終找到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心理學家佛洛伊德就曾說過:

“隨著時間延長,心裡能量不斷聚集,以至於肌體內部張度太高而不能忍受,因此當能量釋放時,緊張度下降,人隨之會感受到快樂。”

這也證明了傾訴對於人們的重要意義。

3.相互傾訴,是當今社會最高的社交禮儀。

美國股神沃倫巴菲特的盛名享譽全球,2018年更是以883億美元位列《福布斯》雜誌“美國400富豪榜”第三位。

巴菲特能取得如此成就,離不開一位摯友兼合夥人的協助,他就是查理?芒格。

兩人之所以能在相識後一拍即合就開始合作,這離不開傾訴的力量。

巴菲特與芒格第一次見面是在1959年一場晚宴上,那時芒格才剛剛度過人生低谷期。

迫於撫養子女的壓力,芒格除了律師的本職工作外,還在運作投資股票和房地產,在與巴菲特見面的那年,他已經是百萬富翁。

兩人一見面便開始熱烈的交談,從科學到歷史,從商業到金融......如果兩人誰在某方面的知識比較豐富都會主動講,另一方就會很專注的去傾聽。

初次見面,就是在這樣互相切換傾聽者的角色當中,巴菲特與芒格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此後在巴菲特發展事業中,每當遇見困難疑惑,芒格總會耐心的聽他傾訴並且交心長談,兩人正是在這樣的彼此成就中,創造出瞭如今的成績。

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想說的話,當這些話積累到一定程度就容易令自己陷入困境。

而傾訴的過程就是卸下負擔,及時清理緩存,讓自己的內心找回平靜。

在社交場合中初次見面,專心傾聽對方的訴說,遠比任何客套話都要更加有效,這也是建立彼此間關係的最好方法。

哈佛大學第21任校長查爾斯·艾略特也曾說過:“傾聽對方講話,就是最好的恭維。”而他本人,就是一名精通傾聽藝術的大師。

艾略特的好友,美國19世紀著名小說家亨利·詹姆斯曾在回憶錄中寫道:

“艾略特博士在傾聽時,總會筆直的坐著,雙手交叉放在腿上,除了大拇指輕輕晃動之外沒有任何多餘動作。”

“每次他都是很用心的在聽,積極思考對方的每一句話,當對方講完後對艾略特的印象都會出奇的好。”

正是依靠傾訴的力量,讓艾略特結識到了許許多多像亨利?詹姆斯這樣優質的人脈,為自己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肯聽你傾訴的人,請深交。

在這種快節奏時代,想優秀的人都在拼命用閒暇時間充電學習,而甘願普通的人都在玩命用閒暇時間嗨皮消遣。

無論怎麼選擇,聽人傾訴的成本都會越來越高。

因此當別人拒絕了你的傾訴,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很忙。

記得自己在跟一位讀者朋友聊天時,她說了句令我特別印象深刻的話:

“人都有表達慾望,但有時刻意找人傾訴也成了一件打擾他人的事,所以當無人傾訴時,選擇與日記本交談心聲加上酒精帶來的薰醉朦朧,也是個緩解壓力的好辦法,只是你要接受日記本常常被淚水浸溼的現實。”

如果此時你擁有可以聽你傾訴的人,那麼你是幸運的,請一定要加倍珍惜! 只有這樣的人,才是值得你去深交的朋友。

當一個人肯花自己時間傾聽你訴說,並非是對方時間過於廉價,而是跟時間相比,對方更在乎你。

最後引用作家沈三廢老師在《每個人都是一座孤島》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願你終有一天,所有壓抑的煩惱,說不出的痛楚,難於表達的情感,都能毫不掩蓋發洩出來。你會發現,原來生活也能這麼美麗,就連那些不堪的東西,都變得越發璀璨起來。”

參考資料:

1.《人性的弱點》作者:戴爾·卡耐基。

2.《查理·芒格傳》作者:珍妮特·洛爾。

3.《查理·芒格 | 巴菲特說:我對他的感激無以言表!》作者:哲思者。

4.《精神分析引論》作者:佛洛伊德。

5.《林肯傳》作者:大衛·赫伯特·唐納德。

6.《他締造了哈弗 | 查爾斯·艾略特傳》作者:亨利·詹姆斯。

  • 作者簡介: 晉良&蓋蕾

作者:  王俸良

簡介:  作者簡介: 王俸良,堅持自學MBA四年的行動派踐行者,當抱怨與失望不足以扭轉敗局,能拯救自己的,就只有行動。 個人微信a1219523276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