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是摸得著的國防課

政治 馬克思主義 中國軍情 軍事 解放軍報融媒體 2017-06-08

5月上旬,中國軍網推出的2017年徵兵宣傳片《中國力量》火爆刷屏,成為“現象級”的社會熱點,發佈僅24小時,全網播放量超過了8000萬次,短短几天就破億次。

筆者以為,靠“大片”感染大學生參軍報國是手段,靠政策吸引大學生獻身國防是根本。近年來,退役大學生士兵就業安置成為熱門話題。在國家兵役政策還不完善的背景下,確實存在“一般性優惠政策多,具有根本突破性的政策少”“算經濟賬多,算就業賬少”等問題。眼下,今年徵兵工作已經全面展開,如何以政策為牽引,大力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應引起各級高度重視。

軍人保家衛國奉獻青春,甚至拋灑熱血是天職和本分,但我黨我軍也從不諱談報國者的正當利益。血雨腥風的戰爭年代,一聲“上戰場打鬼子”,熱血男兒應者如雲、追隨者眾,除了政治上充分宣傳發動外,力所能及地予以優待撫卹也是原因之一。早在80多年前,在生產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的蘇區,優撫工作也做得有聲有色,蘇維埃政府組織群眾免費為紅軍家屬代耕,軍屬在蘇區購物有5%的優待等等。如今,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而在有些地方,國防意識有所淡化、優撫安置有所滯後。

馬克思主義的義利統一觀告訴我們,愛國責任與正當利益訴求從來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有機統一的。尤其是在當前青年一代價值取向多元多樣的新形勢下,從政策層面破解國防觀念缺失、國防氛圍淡化等問題,是利國利軍利民的時代課題。

近年來,江蘇出臺的《關於完善擁軍政策、增強軍人榮譽感的意見》、河北制訂的《河北省〈軍人子女教育優待辦法〉實施細則》、江西頒佈的《江西省軍人軍屬權益保障條例》等,之所以能凸顯出良好的政治、國防和社會效應,根本原因在於政策機制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穩定性。一位部隊領導感慨地說,一條看得見摸得著的好政策頂得上幾十堂國防教育課。

隨著市場經濟深入發展,地方行政體制和勞動人事制度深化改革,軍人優撫優待面臨一定矛盾困難。這些矛盾困難既有體制機制等層面的原因,也與少數地方黨政領導的國防觀念淡化、對軍人感情弱化有關。事實證明,每一條好政策的背後,都離不開對國防建設大局的家國情懷,都離不開對軍人軍屬的深情厚愛。

改革強軍這場時代大考,考部隊也考地方,軍隊瘦身轉型任務艱鉅,地方在復轉軍人安置就業、子女就學等各種保障的擔子也不輕。後路後院後代關乎前方前沿前線,發自肺腑地關心軍隊、關心軍人,設身處地分憂解難,就是為國防事業壘爐添薪、為強軍興軍貢獻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