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智庫和有關專家向其提出了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

1. 區別對待中亞各國,優先考慮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

2. 承認並接受他國在地區事務中的貢獻與能力,可以考慮與俄羅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美國利益。

3. 如果不是必須的話,不要在中亞國家推動變革,尤其是為了傳播民主而進行的變革。

4. 開展安全合作時,不要苛責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

5. 不要誇大地區極端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避免中亞政策軍事化。

可以說,這是美國智庫和專家從保持美國中亞戰略延續性的角度提出來的。

"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智庫和有關專家向其提出了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

1. 區別對待中亞各國,優先考慮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

2. 承認並接受他國在地區事務中的貢獻與能力,可以考慮與俄羅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美國利益。

3. 如果不是必須的話,不要在中亞國家推動變革,尤其是為了傳播民主而進行的變革。

4. 開展安全合作時,不要苛責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

5. 不要誇大地區極端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避免中亞政策軍事化。

可以說,這是美國智庫和專家從保持美國中亞戰略延續性的角度提出來的。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

  • 駐吉爾吉斯斯坦軍事基地被關閉後,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減弱。
  • 強行推廣民主引起中亞國家警惕,美國與中亞國家關係遇冷。
  • 阿富汗戰事膠著,美國無力在中亞地區與俄羅斯展開大規模爭奪。

無論是否承認,當時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的確在不斷下降。上述建議就是為了保持美國中亞政策的延續性,守住美國進入中亞二十多年來的成果,等待時機成熟時再重返中亞。畢竟,中亞地區在牽制俄羅斯、中國、伊朗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無法放棄。


從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中亞的一系列動作看,美國政府顯然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來走,而是突出了特朗普風格。

一是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大幅減少。

美國自從進入中亞以來,從來都很捨得花錢。無論是通過國務院、外交機構還是非政府組織渠道,美國對中亞國家多個領域都保持了持續投入,以換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劇減。最近幾年美國對中亞地區投入的“鉅款”,可能還要追溯到2016年奧巴馬政府為“C5+1”(美國與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所撥的1500萬美元。而在七八年前,美國對中亞一個國家的投入都可能達到上億美元。2009年,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物資轉運中心年租金就高達6000萬美元。

"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智庫和有關專家向其提出了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

1. 區別對待中亞各國,優先考慮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

2. 承認並接受他國在地區事務中的貢獻與能力,可以考慮與俄羅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美國利益。

3. 如果不是必須的話,不要在中亞國家推動變革,尤其是為了傳播民主而進行的變革。

4. 開展安全合作時,不要苛責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

5. 不要誇大地區極端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避免中亞政策軍事化。

可以說,這是美國智庫和專家從保持美國中亞戰略延續性的角度提出來的。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

  • 駐吉爾吉斯斯坦軍事基地被關閉後,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減弱。
  • 強行推廣民主引起中亞國家警惕,美國與中亞國家關係遇冷。
  • 阿富汗戰事膠著,美國無力在中亞地區與俄羅斯展開大規模爭奪。

無論是否承認,當時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的確在不斷下降。上述建議就是為了保持美國中亞政策的延續性,守住美國進入中亞二十多年來的成果,等待時機成熟時再重返中亞。畢竟,中亞地區在牽制俄羅斯、中國、伊朗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無法放棄。


從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中亞的一系列動作看,美國政府顯然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來走,而是突出了特朗普風格。

一是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大幅減少。

美國自從進入中亞以來,從來都很捨得花錢。無論是通過國務院、外交機構還是非政府組織渠道,美國對中亞國家多個領域都保持了持續投入,以換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劇減。最近幾年美國對中亞地區投入的“鉅款”,可能還要追溯到2016年奧巴馬政府為“C5+1”(美國與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所撥的1500萬美元。而在七八年前,美國對中亞一個國家的投入都可能達到上億美元。2009年,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物資轉運中心年租金就高達6000萬美元。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5 + 1 會晤機制

二是熱衷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項目。

不好說特朗普政府更喜歡“大中亞戰略”還是“新絲路計劃”,但積極推動的始終是與經濟有關的項目,比如從中亞向南亞“北電南輸” 的“CASA-1000”項目,從土庫曼斯坦向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輸出天然氣的“TAPI”項目。

當然,經濟項目仍然出於政治目的,無非是建設繞過俄羅斯的中亞能源出口管線,或者是幫助中國能源合作伙伴開闢多元化能源出口渠道。


"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智庫和有關專家向其提出了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

1. 區別對待中亞各國,優先考慮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

2. 承認並接受他國在地區事務中的貢獻與能力,可以考慮與俄羅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美國利益。

3. 如果不是必須的話,不要在中亞國家推動變革,尤其是為了傳播民主而進行的變革。

4. 開展安全合作時,不要苛責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

5. 不要誇大地區極端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避免中亞政策軍事化。

可以說,這是美國智庫和專家從保持美國中亞戰略延續性的角度提出來的。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

  • 駐吉爾吉斯斯坦軍事基地被關閉後,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減弱。
  • 強行推廣民主引起中亞國家警惕,美國與中亞國家關係遇冷。
  • 阿富汗戰事膠著,美國無力在中亞地區與俄羅斯展開大規模爭奪。

無論是否承認,當時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的確在不斷下降。上述建議就是為了保持美國中亞政策的延續性,守住美國進入中亞二十多年來的成果,等待時機成熟時再重返中亞。畢竟,中亞地區在牽制俄羅斯、中國、伊朗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無法放棄。


從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中亞的一系列動作看,美國政府顯然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來走,而是突出了特朗普風格。

一是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大幅減少。

美國自從進入中亞以來,從來都很捨得花錢。無論是通過國務院、外交機構還是非政府組織渠道,美國對中亞國家多個領域都保持了持續投入,以換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劇減。最近幾年美國對中亞地區投入的“鉅款”,可能還要追溯到2016年奧巴馬政府為“C5+1”(美國與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所撥的1500萬美元。而在七八年前,美國對中亞一個國家的投入都可能達到上億美元。2009年,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物資轉運中心年租金就高達6000萬美元。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5 + 1 會晤機制

二是熱衷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項目。

不好說特朗普政府更喜歡“大中亞戰略”還是“新絲路計劃”,但積極推動的始終是與經濟有關的項目,比如從中亞向南亞“北電南輸” 的“CASA-1000”項目,從土庫曼斯坦向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輸出天然氣的“TAPI”項目。

當然,經濟項目仍然出於政治目的,無非是建設繞過俄羅斯的中亞能源出口管線,或者是幫助中國能源合作伙伴開闢多元化能源出口渠道。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ASA - 1000 北電南輸項目

特朗普的中亞政策面臨兩大缺陷,難以推進。

一是地緣政治目的過分依賴阿富汗,前景不明。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與談判問題上的舉棋不定,使中亞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越來越低。美軍撤出阿富汗後會保留多大程度的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對中亞國家的安全保障能達到什麼程度?中亞國家心裡沒數,所以寧可靠近俄羅斯也不願意跟著美國冒險。


"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智庫和有關專家向其提出了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

1. 區別對待中亞各國,優先考慮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

2. 承認並接受他國在地區事務中的貢獻與能力,可以考慮與俄羅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美國利益。

3. 如果不是必須的話,不要在中亞國家推動變革,尤其是為了傳播民主而進行的變革。

4. 開展安全合作時,不要苛責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

5. 不要誇大地區極端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避免中亞政策軍事化。

可以說,這是美國智庫和專家從保持美國中亞戰略延續性的角度提出來的。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

  • 駐吉爾吉斯斯坦軍事基地被關閉後,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減弱。
  • 強行推廣民主引起中亞國家警惕,美國與中亞國家關係遇冷。
  • 阿富汗戰事膠著,美國無力在中亞地區與俄羅斯展開大規模爭奪。

無論是否承認,當時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的確在不斷下降。上述建議就是為了保持美國中亞政策的延續性,守住美國進入中亞二十多年來的成果,等待時機成熟時再重返中亞。畢竟,中亞地區在牽制俄羅斯、中國、伊朗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無法放棄。


從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中亞的一系列動作看,美國政府顯然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來走,而是突出了特朗普風格。

一是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大幅減少。

美國自從進入中亞以來,從來都很捨得花錢。無論是通過國務院、外交機構還是非政府組織渠道,美國對中亞國家多個領域都保持了持續投入,以換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劇減。最近幾年美國對中亞地區投入的“鉅款”,可能還要追溯到2016年奧巴馬政府為“C5+1”(美國與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所撥的1500萬美元。而在七八年前,美國對中亞一個國家的投入都可能達到上億美元。2009年,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物資轉運中心年租金就高達6000萬美元。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5 + 1 會晤機制

二是熱衷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項目。

不好說特朗普政府更喜歡“大中亞戰略”還是“新絲路計劃”,但積極推動的始終是與經濟有關的項目,比如從中亞向南亞“北電南輸” 的“CASA-1000”項目,從土庫曼斯坦向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輸出天然氣的“TAPI”項目。

當然,經濟項目仍然出於政治目的,無非是建設繞過俄羅斯的中亞能源出口管線,或者是幫助中國能源合作伙伴開闢多元化能源出口渠道。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ASA - 1000 北電南輸項目

特朗普的中亞政策面臨兩大缺陷,難以推進。

一是地緣政治目的過分依賴阿富汗,前景不明。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與談判問題上的舉棋不定,使中亞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越來越低。美軍撤出阿富汗後會保留多大程度的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對中亞國家的安全保障能達到什麼程度?中亞國家心裡沒數,所以寧可靠近俄羅斯也不願意跟著美國冒險。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二是經濟項目過分依賴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鉅額投資。經濟項目所涉及的國家大多都需要外部注入資金,而美國又不願意出錢。所以,目前除了美國在哈薩克斯坦的油氣項目外,很多涉及區域多國的項目推進都很慢。隨著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部分與之衝突的項目難以避免地陷入了尷尬境地。


"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智庫和有關專家向其提出了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

1. 區別對待中亞各國,優先考慮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

2. 承認並接受他國在地區事務中的貢獻與能力,可以考慮與俄羅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美國利益。

3. 如果不是必須的話,不要在中亞國家推動變革,尤其是為了傳播民主而進行的變革。

4. 開展安全合作時,不要苛責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

5. 不要誇大地區極端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避免中亞政策軍事化。

可以說,這是美國智庫和專家從保持美國中亞戰略延續性的角度提出來的。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

  • 駐吉爾吉斯斯坦軍事基地被關閉後,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減弱。
  • 強行推廣民主引起中亞國家警惕,美國與中亞國家關係遇冷。
  • 阿富汗戰事膠著,美國無力在中亞地區與俄羅斯展開大規模爭奪。

無論是否承認,當時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的確在不斷下降。上述建議就是為了保持美國中亞政策的延續性,守住美國進入中亞二十多年來的成果,等待時機成熟時再重返中亞。畢竟,中亞地區在牽制俄羅斯、中國、伊朗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無法放棄。


從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中亞的一系列動作看,美國政府顯然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來走,而是突出了特朗普風格。

一是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大幅減少。

美國自從進入中亞以來,從來都很捨得花錢。無論是通過國務院、外交機構還是非政府組織渠道,美國對中亞國家多個領域都保持了持續投入,以換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劇減。最近幾年美國對中亞地區投入的“鉅款”,可能還要追溯到2016年奧巴馬政府為“C5+1”(美國與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所撥的1500萬美元。而在七八年前,美國對中亞一個國家的投入都可能達到上億美元。2009年,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物資轉運中心年租金就高達6000萬美元。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5 + 1 會晤機制

二是熱衷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項目。

不好說特朗普政府更喜歡“大中亞戰略”還是“新絲路計劃”,但積極推動的始終是與經濟有關的項目,比如從中亞向南亞“北電南輸” 的“CASA-1000”項目,從土庫曼斯坦向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輸出天然氣的“TAPI”項目。

當然,經濟項目仍然出於政治目的,無非是建設繞過俄羅斯的中亞能源出口管線,或者是幫助中國能源合作伙伴開闢多元化能源出口渠道。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ASA - 1000 北電南輸項目

特朗普的中亞政策面臨兩大缺陷,難以推進。

一是地緣政治目的過分依賴阿富汗,前景不明。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與談判問題上的舉棋不定,使中亞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越來越低。美軍撤出阿富汗後會保留多大程度的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對中亞國家的安全保障能達到什麼程度?中亞國家心裡沒數,所以寧可靠近俄羅斯也不願意跟著美國冒險。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二是經濟項目過分依賴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鉅額投資。經濟項目所涉及的國家大多都需要外部注入資金,而美國又不願意出錢。所以,目前除了美國在哈薩克斯坦的油氣項目外,很多涉及區域多國的項目推進都很慢。隨著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部分與之衝突的項目難以避免地陷入了尷尬境地。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鷹派人物博爾頓的離開,如何影響美國的中亞政策走向?

9月10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被特朗普解僱,隨後離開了白宮。雖然博爾頓很少就中亞問題發表公開言論,但其離任對特朗普的中亞政策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智庫和有關專家向其提出了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

1. 區別對待中亞各國,優先考慮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

2. 承認並接受他國在地區事務中的貢獻與能力,可以考慮與俄羅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美國利益。

3. 如果不是必須的話,不要在中亞國家推動變革,尤其是為了傳播民主而進行的變革。

4. 開展安全合作時,不要苛責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

5. 不要誇大地區極端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避免中亞政策軍事化。

可以說,這是美國智庫和專家從保持美國中亞戰略延續性的角度提出來的。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

  • 駐吉爾吉斯斯坦軍事基地被關閉後,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減弱。
  • 強行推廣民主引起中亞國家警惕,美國與中亞國家關係遇冷。
  • 阿富汗戰事膠著,美國無力在中亞地區與俄羅斯展開大規模爭奪。

無論是否承認,當時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的確在不斷下降。上述建議就是為了保持美國中亞政策的延續性,守住美國進入中亞二十多年來的成果,等待時機成熟時再重返中亞。畢竟,中亞地區在牽制俄羅斯、中國、伊朗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無法放棄。


從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中亞的一系列動作看,美國政府顯然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來走,而是突出了特朗普風格。

一是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大幅減少。

美國自從進入中亞以來,從來都很捨得花錢。無論是通過國務院、外交機構還是非政府組織渠道,美國對中亞國家多個領域都保持了持續投入,以換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劇減。最近幾年美國對中亞地區投入的“鉅款”,可能還要追溯到2016年奧巴馬政府為“C5+1”(美國與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所撥的1500萬美元。而在七八年前,美國對中亞一個國家的投入都可能達到上億美元。2009年,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物資轉運中心年租金就高達6000萬美元。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5 + 1 會晤機制

二是熱衷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項目。

不好說特朗普政府更喜歡“大中亞戰略”還是“新絲路計劃”,但積極推動的始終是與經濟有關的項目,比如從中亞向南亞“北電南輸” 的“CASA-1000”項目,從土庫曼斯坦向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輸出天然氣的“TAPI”項目。

當然,經濟項目仍然出於政治目的,無非是建設繞過俄羅斯的中亞能源出口管線,或者是幫助中國能源合作伙伴開闢多元化能源出口渠道。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ASA - 1000 北電南輸項目

特朗普的中亞政策面臨兩大缺陷,難以推進。

一是地緣政治目的過分依賴阿富汗,前景不明。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與談判問題上的舉棋不定,使中亞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越來越低。美軍撤出阿富汗後會保留多大程度的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對中亞國家的安全保障能達到什麼程度?中亞國家心裡沒數,所以寧可靠近俄羅斯也不願意跟著美國冒險。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二是經濟項目過分依賴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鉅額投資。經濟項目所涉及的國家大多都需要外部注入資金,而美國又不願意出錢。所以,目前除了美國在哈薩克斯坦的油氣項目外,很多涉及區域多國的項目推進都很慢。隨著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部分與之衝突的項目難以避免地陷入了尷尬境地。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鷹派人物博爾頓的離開,如何影響美國的中亞政策走向?

9月10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被特朗普解僱,隨後離開了白宮。雖然博爾頓很少就中亞問題發表公開言論,但其離任對特朗普的中亞政策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一方面,美國中亞政策的核心在於阿富汗,而博爾頓在阿富汗問題上對特朗普政府的決策有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博爾頓是一個“戰爭瘋子”,所以他更多地盯著阿富汗,而沒有特別關注中亞,因而使中亞地區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一段時間難得的平靜。

另一方面,俄羅斯在中亞地區有著很強的影響力,作為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對俄羅斯的態度直接影響大國在中亞地區的爭奪態勢。在中亞地區,博爾頓更重視俄羅斯,將俄美爭奪放在首位;而特朗普更看重經濟,常常對中國“多看一眼”。


"

特朗普就任總統後,美國智庫和有關專家向其提出了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

1. 區別對待中亞各國,優先考慮與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合作。

2. 承認並接受他國在地區事務中的貢獻與能力,可以考慮與俄羅斯、中國在中亞地區開展一定程度的合作以實現美國利益。

3. 如果不是必須的話,不要在中亞國家推動變革,尤其是為了傳播民主而進行的變革。

4. 開展安全合作時,不要苛責中亞國家的人權狀況。

5. 不要誇大地區極端勢力對美國的安全威脅,避免中亞政策軍事化。

可以說,這是美國智庫和專家從保持美國中亞戰略延續性的角度提出來的。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實際情況是:

  • 駐吉爾吉斯斯坦軍事基地被關閉後,美國在中亞的軍事存在減弱。
  • 強行推廣民主引起中亞國家警惕,美國與中亞國家關係遇冷。
  • 阿富汗戰事膠著,美國無力在中亞地區與俄羅斯展開大規模爭奪。

無論是否承認,當時美國在中亞地區的影響力的確在不斷下降。上述建議就是為了保持美國中亞政策的延續性,守住美國進入中亞二十多年來的成果,等待時機成熟時再重返中亞。畢竟,中亞地區在牽制俄羅斯、中國、伊朗方面具有獨一無二的地緣政治地位,美國無法放棄。


從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中亞的一系列動作看,美國政府顯然沒有按照既定的路線來走,而是突出了特朗普風格。

一是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大幅減少。

美國自從進入中亞以來,從來都很捨得花錢。無論是通過國務院、外交機構還是非政府組織渠道,美國對中亞國家多個領域都保持了持續投入,以換取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對中亞地區的經費投入劇減。最近幾年美國對中亞地區投入的“鉅款”,可能還要追溯到2016年奧巴馬政府為“C5+1”(美國與中亞五國外長會晤機制)所撥的1500萬美元。而在七八年前,美國對中亞一個國家的投入都可能達到上億美元。2009年,美國在吉爾吉斯斯坦的物資轉運中心年租金就高達6000萬美元。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5 + 1 會晤機制

二是熱衷於推動區域經濟合作項目。

不好說特朗普政府更喜歡“大中亞戰略”還是“新絲路計劃”,但積極推動的始終是與經濟有關的項目,比如從中亞向南亞“北電南輸” 的“CASA-1000”項目,從土庫曼斯坦向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輸出天然氣的“TAPI”項目。

當然,經濟項目仍然出於政治目的,無非是建設繞過俄羅斯的中亞能源出口管線,或者是幫助中國能源合作伙伴開闢多元化能源出口渠道。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CASA - 1000 北電南輸項目

特朗普的中亞政策面臨兩大缺陷,難以推進。

一是地緣政治目的過分依賴阿富汗,前景不明。美國在阿富汗撤軍與談判問題上的舉棋不定,使中亞國家對美國的信任度越來越低。美軍撤出阿富汗後會保留多大程度的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對中亞國家的安全保障能達到什麼程度?中亞國家心裡沒數,所以寧可靠近俄羅斯也不願意跟著美國冒險。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二是經濟項目過分依賴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鉅額投資。經濟項目所涉及的國家大多都需要外部注入資金,而美國又不願意出錢。所以,目前除了美國在哈薩克斯坦的油氣項目外,很多涉及區域多國的項目推進都很慢。隨著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部分與之衝突的項目難以避免地陷入了尷尬境地。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鷹派人物博爾頓的離開,如何影響美國的中亞政策走向?

9月10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約翰·博爾頓被特朗普解僱,隨後離開了白宮。雖然博爾頓很少就中亞問題發表公開言論,但其離任對特朗普的中亞政策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一方面,美國中亞政策的核心在於阿富汗,而博爾頓在阿富汗問題上對特朗普政府的決策有過舉足輕重的作用。博爾頓是一個“戰爭瘋子”,所以他更多地盯著阿富汗,而沒有特別關注中亞,因而使中亞地區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一段時間難得的平靜。

另一方面,俄羅斯在中亞地區有著很強的影響力,作為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對俄羅斯的態度直接影響大國在中亞地區的爭奪態勢。在中亞地區,博爾頓更重視俄羅斯,將俄美爭奪放在首位;而特朗普更看重經濟,常常對中國“多看一眼”。


鷹派人物博爾頓被解僱,對特朗普政府的美國中亞政策有什麼影響?


結論

單就中亞地區而言,博爾頓的存在並沒有帶來太多的危險,因為博爾頓不是戰略家,他不太關心阿富汗之外的中亞。而離開了博爾頓的特朗普政府,其中亞政策更值得我們重視,因為其關注的重點可能是經濟、能源,甚至是“一帶一路”上的中國企業。近來中亞一些國家接連發生針對中資企業的抗議活動,或許就是一個信號。


【原創聲明】

1. 文章由 @絲路觀察家 於 @今日頭條 平臺原創首發,嚴禁轉載。

2. 文中美國智庫對特朗普關於中亞政策的五條建議,源自 М.Т. Лаумулин 發表於ISCA的一篇公開文章《地緣政治動盪不斷加劇條件下的中亞與哈薩克斯坦》(原文為俄文)。

3. 由於資料與水平有限,觀點難免偏頗,僅供討論,勿作參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