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欠佳機構大比例贖回 凱石首隻公募產品或清盤

任威,夏欣

凱石基金旗下首隻基金成立不足一年,就直面“觸發清盤”的風險。

如果不幸真的被清盤,也將成為私募轉公募清盤的第一例。其背後亦凸顯出小基金公司的壓力與困境。

規模縮水或將清盤

凱石基金公告顯示,根據凱石淳行業精選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以下簡稱“凱石淳混合”)《基金合同》的規定,《基金合同》生效後,連續60個工作日出現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或者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情形的,基金管理人應當根據基金合同約定進入清算程序並終止基金合同,而無需召開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

截至2019年6月6日,凱石淳混合已連續40個工作日基金資產淨值低於5000萬元。

另外,公告中說明,若出現基金合同終止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和《基金合同》的約定成立基金財產清算小組,履行基金財產清算程序。本基金進入清算程序後將不再辦理申購、贖回等業務,敬請投資者關注相應的流動性風險,妥善做好投資安排。

凱石基金相關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基金目前運作正常。存續基金持續營銷壓力大是行業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我司目前在為持續營銷做努力,後續會繼續嚴格按照合同約定進行投資運作及信息披露。

根據同花順數據,凱石淳混合分為A、C兩個份額,其中凱石淳混合A成立時間為2018年7月19日,是凱石基金“私轉公”後成立的首隻公募產品。凱石淳混合C成立於2019年1月18日。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6月12日,凱石淳混合A、凱石淳混合C近三個月以來的收益率分為-26.48%、-26.62%,同類排名靠後,分別為3414/3415、3415/3415。

從凱石淳混合的持有人結構來看,根據同花順數據,截至2018年末,凱石淳混合A規模為1.75億元,機構持有比例為52.26%,到了2019年,規模驟降,在一季度末A、C份額累計也不過0.53億元。

關於該只基金規模迷你的原因,格上財富研究員張婷分析,大概率是機構投資者在一季度市場上漲之後獲利了結,以至於在4、5月份市場調整之後,基金規模縮水,持續低於5000萬元,從而或將清盤。

“基金清盤,資產在清算結束之後,會按照最後一個交易日的淨值,將錢退回給投資者,雖然投資者不會產生額外的損失,但由於清盤需要時間,會佔用資金,這會形成一定的機會成本。”張婷補充道。

濟安金信研究員陳洋表示,基金轉型、清算期間,投資者不能正常申購,受到規模限制,基金也不能再按照既定投資策略正常運作以實現投資目標。

凸顯小基金公司困境

公開資料顯示,凱石基金是全國首家全自然人持股的“私轉公”基金管理公司,於2017年5月10日正式成立。公司經營範圍為公募基金管理,涉及基金募集、基金銷售、資產管理、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和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業務。註冊資本金1億元人民幣,總部設於上海外灘。

目前來看,凱石基金產品線較為單一,旗下在運作期的僅有9只(份額分開計算)混合型基金,分別為凱石湛混合A/C、凱石涵行業精選混合A/C、凱石淳混合A/C、凱石浩品質經營混合A/C、凱石瀾龍頭經濟定開混合。

作為剛滿兩週歲的“年輕”公募基金公司,凱石基金目前僅有混合型基金這一類產品,產品線較為單一。

該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目前公募產品以混合型基金為主,是出於公司自身在權益類投資上有多年經驗積累的特點進行的聚焦佈局。凱石基金的發展目標是“以產業研究為核心,逐漸成為一家綜合性資管公司”。從目標出發,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入貫徹“產業研究”的核心理念,全面覆蓋股票研究領域和債券研究領域,為全產品線佈局打下基礎,滿足投資者投資需求。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包括凱石基金在內的還有24家基金公司管理規模未超過10億元,其中大多數為2016年後成立的新公司。年輕公募基金規模小,產品線單一,也是一直以來的困擾。

張婷表示新公司可能會面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基金公司如何突圍,發展方向如何確定;第二,如何利用自身的優勢,快速且持續地獲得投資者的認可;第三,新成立的基金公司需要管理層以及員工之前的磨合以及摸索,甚至於股東和管理層之間方針政策的協同,這也需要時間;第四,對於一些股東背景不深厚且整體資金不充沛的基金公司,在某個小領域的能力的集中顯得很重要,而大股東比較有能力的基金公司,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藉助股東的力量。

“小型公募基金公司的發展方向在於特色化以及服務化,在某一個特色領域做到行業的突出水平,先進行點突破,再進行範圍的擴大,這也許是小基金公司更好實現突圍的方向。”張婷強調。

凱石基金相關人士表示,公司未來將全面覆蓋股票研究領域和債券研究領域,為全產品線佈局打下基礎,滿足投資者投資需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