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家公募基金獲轉融通資格 6000億元基金產品有望增加收益'

"

■本報見習記者 王明山

獲得轉融通資格的公募基金快速擴容。繼首批7家基金公司獲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資格後,再有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3家基金公司獲該資格,目前有轉融通資格的基金公司已有10家。

《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公募基金參與轉融通除了能彌補轉融通業務中券源不足的問題外,還能進一步提高基金產品的收益,轉融通業務也很好地契合公募基金的長期投資理念,當前,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積極準備,申請轉融通資格。

根據證監會此前發佈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指引》,處於封閉期的偏股基金、股票ETF及其聯接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可參與轉融通業務,這些產品有望進一步增厚收益,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上述3類基金的總規模為6043.58億元。

10家公募基金

先後獲得轉融通資格

轉融通業務,實則是券商、投資者、證券金融公司三者之間發生的借貸關係:券商給投資者融券時,如果手上沒有足夠多的券,就需要向其他證券公司去借,這項業務此前一直是證金公司、券商互相之間的業務參與。

直到2015年,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了《基金參與融資融券及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指引》,意味著公募基金有望“上位”,參與轉融通業務。不過,在此後近三年的時間內,一直未有公募基金獲得轉融通業務資格,直到今年7月20日,首批7家基金公司獲得轉融通業務資格,近日,第二批基金公司也快速獲該資格。

截至7月31日,共有10家公募基金具備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資格,分別是: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華安基金、博時基金、富國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基金、招商基金和華泰柏瑞基金。而在7月20日獲得轉融通資格的7家基金公司,均在7月22日快速開展了轉融通業務。

公募基金參與轉融通業務的具體形式,是符合條件的基金把自己持有的個券通過證金公司向券商進行出借,出借到期後,借入方對公募基金進行還券,從中收取一定的利息。作為專門開展轉融通業務的金融機構,中證金融公司再為下游的證券公司提供融資融券配套服務。

《證券日報》記者瞭解到,公募基金參與轉融通業務對權益基金收益率的提升相對有限,但對於指數基金收益的提升會十分明顯,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指數基金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目前,多家基金公司都在積極準備、申請轉融通業務,力圖增厚旗下基金產品的收益。

6000億元產品有望受益

指數基金被“寄予厚望”

事實上,根據今年6月份證監會發布的《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指引》,公募基金產品中可以參與轉融通業務的基金產品有:處於封閉期的偏股基金、股票ETF及其聯接基金和戰略配售基金。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符合證監會認定資格的基金產品規模高達6043.58億元。具體來看,處於封閉期的偏股基金共有961.68億元,股票ETF及其聯接基金共有3790.36億元,戰略配售基金1291.54億元。

不過,公募基金參與轉融通業務,一旦資產出借比例過高,在遇到大額的贖回後可能會沒有足夠的資產變賣去應對,基金淨值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為此,監管也在公募基金參與轉融通業務制定了一定的標準,包括“出借證券資產不得超過基金資產淨值的30%”、“證券出借的平均剩餘期限不得超過30天”等。

從首批7家基金公司開展轉融通業務的具體情況來看,指數基金被“寄予厚望”。

7月22日當日,嘉實基金旗下共有5只指數基金完成了轉融通交易。對此,嘉實基金表示,站在當下市場結構角度,預期ETF和其他類型的指數基金將是公募基金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主力:指數基金因其被動跟蹤指數策略的緣故,沉澱了大量股票,是天然的“票倉”;被動型基金追求最小化跟蹤誤差,證券出借所獲收益即使在0.4%-0.6%之間也十分重要,將為投資者帶來額外收益和更佳的投資體驗。

易方達基金相關負責人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轉融通為公募基金提升投資收益提供了新的手段,尤其對指數基金而言尤為明顯。另外,公募基金參與轉融通,也為市場提供了大量的新增券源,券源的增加,投資者可以採用的風險管理手段將更加多樣,有助於提升對應資產流動性和市場價格發現效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