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新規”出爐引發全網關注,傳媒板塊迎來新一輪利好

浙報集團 投資 李大霄 IPO 藍鯨財經記者工作平臺 2017-05-31
“減持新規”出爐引發全網關注,傳媒板塊迎來新一輪利好

為記者量身打造的行業資訊平臺

最快的傳媒要聞、最全面的財經輿情、最敏銳的傳媒投資風聲、最前沿的媒介變革趨勢,是資訊門戶也是工作平臺,近萬名財經記者註冊、二十萬主流財經人群實時關注。

文 | 藍鯨傳媒 張馳

5月27日晚間,備受市場關注的《減持新規》終於出爐。《若干規定》對減持制度進行了補充、完善,並對交易所加強減持監管提出了明確要求。在減持新規中,重點包括進一步完善大宗交易制度,防範“過橋減持”等。隨後,上交所、深交所紛紛發佈了減持新規實施細則。

新華社:野蠻減持挑戰監管底線,李大霄直呼:特大利好!

股份減持直接涉及二級市場的股票交易秩序,關係到市場穩健運行,此輪規則剛出爐,就引發了全網熱議:

新華社5月28日評論指出,證監會27日發佈新的減持規定,從大宗交易“過橋減持”的監管、非公開發行股份解禁後的減持規範、完善協議轉讓規則等方面進一步規範上市公司減持行為。

新華社這篇評論談到,證監會2016年1月發佈實施《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在規範上市公司股東減持行為,促進上市公司穩健經營,支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借道大宗交易規避相關監管的“過橋減持”頻頻發生,無視監管層三令五申的違規減持也絕非個案。形形色色的野蠻減持挑戰著市場的承受能力,以及包括監管機構在內各方的底線。

此次修改完善減持制度,對當前實踐中存在的、社會反響強烈的突出問題做了有針對性的制度安排,有利於避免集中、大幅、無序減持擾亂二級市場秩序、衝擊市場信心。

據各家財經媒體梳理,5月27日的《實施細則》做了四個方面的制度完善,其中有兩項格外引人注目:

一是擴大了適用範圍。在規範大股東(即控股股東或持股5%以上股東)減持行為的基礎上,將其他股東減持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股份、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以下統稱特定股份)的行為納入監管。

二是細化了減持限制。新增規定包括:減持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在解禁後12個月內不得超過其持股量的50%;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在連續90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且受讓方在受讓後6個月內不得轉讓;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導致喪失大股東身份的,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6個月內繼續遵守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董監高辭職的,仍須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

27日深夜,英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在連發微博,表示此為特大利好,“支持堅持新規,保護中小投資者!”

李大霄分析,規範減持的新政意義和亮點主要在:堵住了大宗交易、過橋減持、清倉式減持、辭職減持等諸多漏洞。新政屬重大利好消息,利於市場穩定,利於投資者信心回暖。

具體來看,新政細則堵住了四個超級大漏洞:

1)90天內集中競價減持不超1%;

2)大宗交易減持不超2%;

3)離職半年不準減持,每年不超過25%;

4)減持前後要公告使大股東再也不能偷偷摸摸地減持。

傳媒板塊減持普遍,各有各的目的

在傳媒上市公司領域,減持現象相當普遍,從浙報集團到華數傳媒再到萬家傳媒,這些年來,傳媒類上市公司往往因為各種原因“非常規”減持。自2011年以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鼓勵傳媒企業上市、3至5年內重點培育6至7家資產、銷售均超百億元的大型傳媒出版企業。各大傳媒企業追求速度的背後,無非是資本卡位戰。

其中,2011年,浙江日報報業集團謀劃上市時,作價5648萬,公開掛牌出讓財新傳媒近19.77%股權,彼時財新傳媒勢頭正猛,浙報的減持舉動受外界關注,據當時浙江日報報業集團社長助理龐承向媒體透露,這是為了避免同業競爭而為上市鋪路。按照公告顯示,浙報集團應該是在當年6月份通過了重組委的審核,但為了迴避主業競爭,所以對財新公司做了一個正常的股權調整。

同業競爭是指上市公司所從事的業務與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企業所從事的業務相同或近似,雙方構成或可能構成直接或間接的競爭關係。根據披露的公開信息,浙報集團原持有財新傳媒40%的股紛,減持後,持股比例將低於30%,失去控股地位,而同時20.23%的股權又是當前股東中比例最大的。因此19.77%的減持比例對浙報集團來說是十分有利的。

另據媒體分析,近年來通過大宗交易減持的案例呈上升趨勢:

此前據廣州日報報道,2016年,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除了在二級市場上減持,以及協議減持之外,通過大宗交易減持佔了將近一半,9月1日以來,已有53家公司公告股東減持情況,累計套現約63.46億元。尤其是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為了將來在二級市場上減持不用再出減持公告,通過大宗交易把持股比例降到5%以下,而隨後的減持行為則變成了“霧裡看花”,讓投資者無從得知。

這其中,以華數傳媒的減持案例為代表:

2016年8月,華數傳媒發佈關於大股東關於持股比例降到5%的公告稱:華數傳媒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於2016年8月18日收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浙江省二輕集團公司提供的《簡式權益變動報告書》和情況說明。2016年4月13日至8月17日,二輕集團通過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無限售條件股份28,500,000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9883%。本次減持後,二輕集團持有公司股份70,585,821股,佔公司總股本的4.9245%,不再是持有公司5%以上股份的股東。

面對華數傳媒大股東這一非常規減持公告,外界有聲音評價到:“大股東現在都學精了,用大宗交易走後門減持,股民根本不清楚他們真正的減持動向”。

此外,利用槓桿併購未遂之際宣佈大量減持,這樣的案例在傳媒板塊也有:

2016年年底,趙薇旗下的龍薇傳媒,擬耗資30億元收購上市公司萬家文化。今年2月14日,萬家文化發佈公告稱,原計劃入主萬家文化的龍薇傳媒,在按期支付第一期 2.5 億元轉讓款後,表示後續融資是否能按期完成存在重大不確定性。交易股份數量由原先的1.85億股驟減至3200萬股,收購金額也減少至5.29億元。

“減持新規”出爐引發全網關注,傳媒板塊迎來新一輪利好

嚴監管時代,“妖精們”興風作浪的成本越來越高

事實上,早在2016年1月,為規範二級市場的股份減持行為,中國證監會發布了《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上交所配套制定了《關於落實<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相關事項的通知》。

據媒體報道,一年來,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例如大股東通過大宗交易減持後,受讓方立即通過二級市場大量賣出;又如,部分股東進行“清倉式”減持,一些董監高人員通過辭職來實施減持等,市場對此較為關注。

今年4月8日,證監會主席劉士餘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第二屆會員大會上再次敲打“吃相”難看的大股東們。“有的上市公司根本沒有市場競爭力和主營業務,但其大股東和董監高拉抬股價高位套現,超比例減持甚至清倉式減持,被套的廣大中小投資者有苦難言。”

保護投資者利益,穩定二級市場,促進證券市場健康穩定發展,平衡兼顧二級市場投資者與市場的流動性以及原始股東利益......減持新規帶來的利好有很多,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傳媒板塊能否實現健康發展,不僅需要更多其他規範性政策的出臺,還需要整個行業基本面的調整。

「 精彩回顧 」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臺

行業資訊 | 傳媒大咖 | 傳媒動態

“減持新規”出爐引發全網關注,傳媒板塊迎來新一輪利好

微信勾搭小助理:lanjingzhuli商務合作:

上海:13262550281

北京:18515503093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