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提起趙雲,我們腦海中總會有一個幾乎固定的形象。

白馬銀槍,年少英俊,忠肝義膽, 武藝絕倫。

幾乎所有古代男子的正面形象,都在趙雲的身上有所體現。

一句“吾乃常山趙子龍”,就能讓多少青春期的少年熱血澎湃。

但在驚歎於趙雲之完美的同時,我們也要明白一點,如今趙雲在我們腦海之中的印象,主要都是來源於歷朝歷代評書演義的藝術加工,並非是歷史上真正的趙雲。

那麼在史料記載中,歷史上真實的趙雲是什麼樣子的呢?演義中又有哪些故事,是歷史上真正發生的呢?

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趙雲像

早年經歷,結識劉備

趙雲第一次登上歷史的舞臺,是在漢獻帝初平二年,也就是公元191年左右。

這一年的天下已經大亂,諸侯並起,群雄割據。

常山真定的趙雲,此時已經長大成人,並且素以勇武著稱。

有道是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此時正當亂世,男兒要想博得一個出身,自然是要投奔一位優秀的主公。

當時在整個河北地區,要數冀州袁紹勢力最大,周圍地區一些有能力有抱負的人,都去投奔袁紹。但趙雲覺得袁紹並非是一位明主,於是在就在常山郡百姓的推舉下,帶領郡中願意和自己一起去投軍的小夥伴們,一起去投奔了幽州公孫瓚。

公孫瓚所在的幽州,毗鄰冀州,也屬於河北地區。

因此有很多公孫瓚地盤上的人才也會去投奔袁紹,公孫瓚正為這事苦惱呢,正好趙雲就帶著人來投奔公孫瓚了。

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趙雲劇照

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袁紹地盤上的人才來投奔自己,公孫瓚不但沒有禮賢下士,反而嘲弄趙雲,問趙雲,人們都因為袁紹勢大而去投奔袁紹,怎麼你就知道來投奔我公孫瓚呢?

結果趙雲義正言辭的把公孫瓚對了回去。

“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懸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這下公孫瓚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趙雲從此就跟在公孫瓚麾下東征西討。但這主臣二人最後的分道揚鑣,恐怕在這第一次見面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在趙雲效力與公孫瓚的期間,公孫瓚以前的同學劉備也來投奔公孫瓚。

不久公孫瓚與袁紹交戰,劉備奉命去阻擋袁紹的進攻,此時趙雲就跟隨在劉備的軍中,為劉備掌管騎兵。這樣一來二去,劉備和趙雲之間的關係就變得非常好。

後來趙雲的親哥哥去世,為了回家給兄長奔喪,不得已只能離開公孫瓚。

劉備知道趙雲這一走,估計就不會回來了,於是就拉著趙雲的手依依惜別。趙雲顯然也很對得起劉備,向劉備許諾說自己絕對不會背離劉備。

從此趙雲就徹底告別了公孫瓚。

關於趙雲離開公孫瓚的具體原因,《三國志》中根本沒提,《雲別傳》中也只是說趙雲要回家奔喪,並沒有說為什麼不再回來。

那麼我們有理由猜測,趙雲在公孫瓚的手下並不如意,或許是不受公孫瓚的重用,或許是與公孫瓚的理念不合。總之我們有理由相信,所謂的回家奔喪,極有可能是趙雲離開公孫瓚的一個理由。

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河北正定縣子龍廣場趙雲像

追隨劉備,兩扶少主

趙雲再次出現,就是建安五年了,也就是公元200年。

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

袁紹出鄴城二百里迎接劉備入城,趙雲與劉備就是在鄴城想見。在鄴城的這段期間,趙雲與劉備的關係開始急劇升溫,每天晚上大被同眠,就差穿一條褲子了。

也就在鄴城,趙雲正是開始效力於劉備,並且在鄴城偷偷為劉備招募一些兵勇。後來劉備離開了袁紹,趙雲也就帶著這些人追隨劉備來到了荊州。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軍南下荊州,劉琮投降,劉備兵寡將微,難以抵擋,便率眾出逃,與關羽相約會於江陵。

結果剛走到當陽,劉備就被曹軍追上了。

慌亂之下,劉備也顧不上自己的妻子孩子,奪路而逃。結果趙雲懷中抱著後主劉禪,保護者甘夫人,其實他們全都平安脫險。

根據《雲別傳》記載,劉備往南逃,趙雲卻往北走,劉備的其他部曲都懷疑趙雲的忠誠,只有劉備對趙雲深信不疑,並給擲地有聲的說道:“子龍不棄我走也”。

果然,沒過多久,趙雲就帶著劉備的老婆孩子回來了。

赤壁之戰後,劉備攻取荊南四郡,讓趙雲領桂陽太守,代替原本的桂陽太守趙範。

趙範有一位寡嫂,生得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趙範就想將自己的嫂子嫁給趙雲,從而和這位劉備手下猛將攀親。

趙雲果斷的就拒絕了,並且很明確的表示,趙範是被迫投降,居心叵測,天下女人有的是,沒必要因此和趙範攪在一起。果然沒過多久,趙範就叛逃了。

劉備率軍入蜀之後,趙雲奉命留守在荊州。

劉備佔據荊州之後,便與東吳的孫權結親,取了孫權的妹妹孫夫人。劉備率軍入蜀後,孫權那邊就起了歪心思,打算派人將孫夫人接回來,順便將劉備的兒子一起帶回來。

趙雲聞信之後,趕緊和張飛一起率軍追趕,最終在孫夫人上船之前,將後主劉禪帶了回來。

《三國演義》中有一首詩是這樣寫的。

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

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雄世無雙。

很多人都以為趙雲這兩個最值得驕傲的戰績都是虛構的,實際上在史料中確實有相關的記載,由此可以看出,趙雲即使在真實的歷史上,其勇武也是可見一斑的。

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趙雲救阿斗

隨軍入蜀,漢水揚威

建安十八年,劉備圖窮匕見,正式開始向劉璋發動了全面的進攻。

諸葛亮、趙雲、張飛奉命率軍入川支援,留關羽鎮守荊州。

劉備攻破成都之後,冊封趙雲為翊軍將軍。

益州平定之後,劉備打算封賞眾將,將成都周圍的土地和屋舍分給有功的將士,趙雲卻直接進諫道:“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劉備欣然接納了趙雲的諫言。

建安二十四年,漢中之戰爆發。

黃忠怒斬夏侯淵,曹公大怒,親率大軍與劉備會獵於漢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曹操大軍至漢中,糧草運送有數千萬袋,黃忠認為這些糧草可取,便率軍前去劫糧,並與趙雲約定了返回的時間。

到了約定的時間,黃忠並沒有回來,

趙雲沒有任何猶豫,率領十餘輕騎出去迎接黃忠。

結果剛走出不遠,迎面就遇到了曹操的大軍。趙雲毫無懼色,率十餘騎迎戰,幾次殺散曹軍。

等到趙雲殺回營寨之後,發現部將張著受傷,任陷在曹軍之中,便又衝入敵軍,將張著救回了營中。營中守將張翼準備關閉寨門以拒曹軍,但趙雲卻下令大開營門,偃旗息鼓,讓曹軍誤以為營中有伏兵。

結果曹軍果然上當,開始退兵。

結果這邊趙雲立刻就命令擊鼓,並且讓將士們在後面用弓弩射向曹軍。曹軍以為伏兵追出來了,慌亂的逃竄,自相踩踏,死傷無數,浮屍飄滿漢水。

此戰之後,營中將士皆稱趙雲為“虎威將軍”,劉備也因此稱讚趙雲“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漢水之戰,可以說是史料中所記載的,趙雲一生中最輝煌的戰役,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戰,徹底向我們展現了龍膽趙雲的風采。

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趙雲劇照

老當益壯,隨軍北伐

章武元年,張飛遇害,劉備決定東征孫權,趙雲極力勸阻,劉備不聽,起大軍伐吳。

趙雲留鎮江州。

次年劉備夷陵大敗,倉狂退軍,逃至永安,趙雲率軍前往永安,吳軍退兵。

不久之後,劉備駕崩於永安宮,享年六十三歲。

劉備之子劉禪即位,改元建興。

建興元年,趙雲官拜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亭侯,後來官升至鎮東將軍。

建興六年,諸葛亮命趙雲、鄧芝疑兵斜谷,吸引曹軍主力的注意力,自己則率大軍出祁山,開始了第一次北伐。

曹軍大都督曹真中計,以為蜀軍要兵出斜谷,便親率大軍阻攔。

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趙雲劇照

趙雲、鄧芝兵危將寡,難以抵擋,只能固守本陣,且戰且退,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

但諸葛亮所主導的主戰場,因為馬謖痛失街亭,所以難以為繼,第一次北伐只能無疾而終。

返回成都後,諸葛亮上表自降一級,趙雲也因此被降為鎮軍將軍。

建興七年,公元229年,趙雲病逝於成都。

由於趙雲出生年月不詳,因此也不知道趙雲去世時的年級。

但從公元191年,趙雲投靠公孫瓚算起,到公元229年去世,這其中已經過去了三十八年。

就算趙雲投軍的時候只有十八歲,那麼也是五十六歲。

在平均年齡不到四十的古代,已經算是高壽了。在臨死的前一年,趙雲居然還能隨軍出征,絕對算得上是真正意義的老當益壯了。

蜀後主景耀四年,公元261年,後蜀劉禪下詔。

“雲昔從先帝,功積既著。朕以幼衝,涉塗艱難,賴恃忠順,濟於危險。夫諡所以敘元勳也,外議雲宜諡。”

謹按諡法,柔賢慈惠曰順,執事有班曰平,克定禍亂曰平。

於是追諡趙雲為順平侯。

趙雲有兩個兒子,長子趙統,繼承趙雲爵位,官職虎賁中郎,都行領軍;次子趙廣,官拜牙門將,隨姜維鎮守沓中,戰死。

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趙雲故里

結語

因為政治因素,陳壽在《三國志》中對於蜀國人物的記載,基本上可以用簡略來形容。如果按照《三國志·關張馬黃趙傳》中的說法,趙雲的一生不過寥寥數語。因此本文大量採納了《雲別傳》中的說法。

關於趙雲的一生,其實整體上與演義中記載的相差不大,諸如單騎救主、截江救阿斗的故事橋段,史書中都有記載。

只不過小說家們在他們原有基礎上,對趙雲的實際進行了誇大的藝術加工,從而增加了故事可讀性,也豐富了趙雲的人物形象。

雖然無從考證趙雲是否白馬銀槍,是否英氣奪人,但不可否認,真實歷史上的趙雲基本是符合我們的整體印象的,絕對是三國時期一位難得的英雄人物。

演義中的趙雲到底幾分虛構?1分鐘帶你瞭解三國曆史上真正的趙雲

趙雲劇照

我是@盜帥夜留香YE,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歷史話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