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很成功

(三)司馬昭逼反諸葛誕

諸葛誕在平定第二次淮南之叛的時候立下大功,戰後由他出鎮淮南都督揚州。然而隨著司馬昭魏晉嬗代進程的加速,諸葛誕又成了司馬昭的絆腳石。

如果說王凌和毌丘儉都是主動而起,反抗司馬氏的話,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在曹魏晚期的政局中,諸葛誕其實是一個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的人,他最初被曹爽安排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意圖是牽制王凌。諸葛誕和曹爽集團的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絕對是曹爽黨人。但是諸葛誕又和自己所監視的王凌有姻親關係,然而和諸葛誕有姻親關係的不止王凌,還有司馬懿。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則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是少年之好,兩家關係其實算得上非常親密。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很成功

(三)司馬昭逼反諸葛誕

諸葛誕在平定第二次淮南之叛的時候立下大功,戰後由他出鎮淮南都督揚州。然而隨著司馬昭魏晉嬗代進程的加速,諸葛誕又成了司馬昭的絆腳石。

如果說王凌和毌丘儉都是主動而起,反抗司馬氏的話,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在曹魏晚期的政局中,諸葛誕其實是一個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的人,他最初被曹爽安排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意圖是牽制王凌。諸葛誕和曹爽集團的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絕對是曹爽黨人。但是諸葛誕又和自己所監視的王凌有姻親關係,然而和諸葛誕有姻親關係的不止王凌,還有司馬懿。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則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是少年之好,兩家關係其實算得上非常親密。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賈充是逼反諸葛誕的關鍵性人物

因為諸葛誕有著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司馬昭在魏晉嬗代的前夕,曾經派賈充去試探他的態度和立場。

《魏末傳》:

“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

諸葛誕在這裡立場鮮明地表示反對嬗代,很可能是司馬昭決意對他做“最後解決”的原因之一。這裡值得再稍作分析的是,司馬昭想要“解決”諸葛誕,原因應該遠比這複雜。諸葛誕本人是否真的反對魏晉嬗代,聯繫起他在淮南前兩次叛亂中的表現來看,其實也頗有些疑竇。《魏末傳》的說法確有存疑之處,而且從來後來還聯絡東吳的事情來看,“忠魏”之說,恐怕成色也略有不足。促使司馬昭一定要解決諸葛誕的原因,還有諸葛誕因為王凌、毌丘儉相繼覆滅,導致自己“懼不自安”,在淮南有所動作,以及賈充和揚州刺史樂綝的建言的因素。

《三國志·諸葛誕傳》:

“誕既與玄、颺等至親,又王淩、毌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

賈充認為諸葛誕在淮南樹大根深極具實力,確實是一個隱患,必須先加以解決。

《魏晉世語》:

“誕再任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另外,揚州刺史樂綝可能出於覬覦諸葛誕的位置的原因,也曾經上書司馬昭,說諸葛誕暗通東吳。

《魏末傳》:

“臣(諸葛誕)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綝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決定逼反諸葛誕。

《三國志·諸葛誕傳》:

“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

諸葛誕當然不敢應徵,被迫在魏甘露二年(257年)五月起兵造反。然而事實上諸葛誕本無叛心,所以舉兵之後呈現出來的情況就和王凌、毌丘儉完全不同。淮南之前的兩次叛亂都兵向洛陽,諸葛誕卻盤踞壽春,一心等待東吳的援軍。然而這次司馬昭挾持魏帝和太后親自東征,徵四方之兵達二十六萬來進剿諸葛誕。司馬昭先是對諸葛誕圍而不攻,多行離間之策。東吳的援軍被阻擋在外圍,而城內的全懌、文欽等人又和諸葛誕矛盾重重。最後諸葛誕困守壽春糧盡,軍心渙散,司馬昭才不失時機地“四面進兵”,幾乎不攻而克。諸葛誕就擒,被滅三族。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很成功

(三)司馬昭逼反諸葛誕

諸葛誕在平定第二次淮南之叛的時候立下大功,戰後由他出鎮淮南都督揚州。然而隨著司馬昭魏晉嬗代進程的加速,諸葛誕又成了司馬昭的絆腳石。

如果說王凌和毌丘儉都是主動而起,反抗司馬氏的話,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在曹魏晚期的政局中,諸葛誕其實是一個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的人,他最初被曹爽安排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意圖是牽制王凌。諸葛誕和曹爽集團的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絕對是曹爽黨人。但是諸葛誕又和自己所監視的王凌有姻親關係,然而和諸葛誕有姻親關係的不止王凌,還有司馬懿。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則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是少年之好,兩家關係其實算得上非常親密。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賈充是逼反諸葛誕的關鍵性人物

因為諸葛誕有著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司馬昭在魏晉嬗代的前夕,曾經派賈充去試探他的態度和立場。

《魏末傳》:

“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

諸葛誕在這裡立場鮮明地表示反對嬗代,很可能是司馬昭決意對他做“最後解決”的原因之一。這裡值得再稍作分析的是,司馬昭想要“解決”諸葛誕,原因應該遠比這複雜。諸葛誕本人是否真的反對魏晉嬗代,聯繫起他在淮南前兩次叛亂中的表現來看,其實也頗有些疑竇。《魏末傳》的說法確有存疑之處,而且從來後來還聯絡東吳的事情來看,“忠魏”之說,恐怕成色也略有不足。促使司馬昭一定要解決諸葛誕的原因,還有諸葛誕因為王凌、毌丘儉相繼覆滅,導致自己“懼不自安”,在淮南有所動作,以及賈充和揚州刺史樂綝的建言的因素。

《三國志·諸葛誕傳》:

“誕既與玄、颺等至親,又王淩、毌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

賈充認為諸葛誕在淮南樹大根深極具實力,確實是一個隱患,必須先加以解決。

《魏晉世語》:

“誕再任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另外,揚州刺史樂綝可能出於覬覦諸葛誕的位置的原因,也曾經上書司馬昭,說諸葛誕暗通東吳。

《魏末傳》:

“臣(諸葛誕)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綝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決定逼反諸葛誕。

《三國志·諸葛誕傳》:

“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

諸葛誕當然不敢應徵,被迫在魏甘露二年(257年)五月起兵造反。然而事實上諸葛誕本無叛心,所以舉兵之後呈現出來的情況就和王凌、毌丘儉完全不同。淮南之前的兩次叛亂都兵向洛陽,諸葛誕卻盤踞壽春,一心等待東吳的援軍。然而這次司馬昭挾持魏帝和太后親自東征,徵四方之兵達二十六萬來進剿諸葛誕。司馬昭先是對諸葛誕圍而不攻,多行離間之策。東吳的援軍被阻擋在外圍,而城內的全懌、文欽等人又和諸葛誕矛盾重重。最後諸葛誕困守壽春糧盡,軍心渙散,司馬昭才不失時機地“四面進兵”,幾乎不攻而克。諸葛誕就擒,被滅三族。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

清人何焯認為諸葛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閉城自守,過分依賴東吳的援軍,“儉、欽猶出至項,誕閉城自守,專倚吳救,彌為下矣”,其實只強調了軍事上的失策,卻忽視了諸葛誕其實本無反心只想自保而已,舉兵反抗其實完全是被司馬昭逼迫的結果

二、淮南三叛失敗的原因

淮南三叛每次的規模和聲勢都很大,然而都被司馬氏父子三人從容平定。其中的原因每次都不盡相同,在上面我們對三叛過程的簡單回顧裡,其實已經略有所涉及,下面我們就來對三叛失敗的一些共同性原因做一個總結。

(一)淮南三叛基本都沒有合理的政治訴求

很多研究者把淮南三叛視為曹魏勢力的最後反抗,誠然三次叛亂雖然都是針對司馬氏的軍事行動,但是三次叛亂卻都沒有站得住腳的政治訴求,這就直接導致了道義上的劣勢。王凌起兵是因為想要自立新君,這本身就給人包藏禍心之感。他投降司馬懿時竟然說“今遣掾送印綬,頃至,當如詔書自縛歸命”(《魏略》),王凌自認為是奉曹芳詔令才投降,但是起兵卻是因為要另立新君,這裡的政治邏輯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難怪乎司馬懿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對王凌說“我寧負卿,不負國家”。這裡儼然司馬懿才是魏之忠臣,王凌不過一反賊耳。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很成功

(三)司馬昭逼反諸葛誕

諸葛誕在平定第二次淮南之叛的時候立下大功,戰後由他出鎮淮南都督揚州。然而隨著司馬昭魏晉嬗代進程的加速,諸葛誕又成了司馬昭的絆腳石。

如果說王凌和毌丘儉都是主動而起,反抗司馬氏的話,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在曹魏晚期的政局中,諸葛誕其實是一個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的人,他最初被曹爽安排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意圖是牽制王凌。諸葛誕和曹爽集團的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絕對是曹爽黨人。但是諸葛誕又和自己所監視的王凌有姻親關係,然而和諸葛誕有姻親關係的不止王凌,還有司馬懿。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則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是少年之好,兩家關係其實算得上非常親密。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賈充是逼反諸葛誕的關鍵性人物

因為諸葛誕有著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司馬昭在魏晉嬗代的前夕,曾經派賈充去試探他的態度和立場。

《魏末傳》:

“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

諸葛誕在這裡立場鮮明地表示反對嬗代,很可能是司馬昭決意對他做“最後解決”的原因之一。這裡值得再稍作分析的是,司馬昭想要“解決”諸葛誕,原因應該遠比這複雜。諸葛誕本人是否真的反對魏晉嬗代,聯繫起他在淮南前兩次叛亂中的表現來看,其實也頗有些疑竇。《魏末傳》的說法確有存疑之處,而且從來後來還聯絡東吳的事情來看,“忠魏”之說,恐怕成色也略有不足。促使司馬昭一定要解決諸葛誕的原因,還有諸葛誕因為王凌、毌丘儉相繼覆滅,導致自己“懼不自安”,在淮南有所動作,以及賈充和揚州刺史樂綝的建言的因素。

《三國志·諸葛誕傳》:

“誕既與玄、颺等至親,又王淩、毌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

賈充認為諸葛誕在淮南樹大根深極具實力,確實是一個隱患,必須先加以解決。

《魏晉世語》:

“誕再任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另外,揚州刺史樂綝可能出於覬覦諸葛誕的位置的原因,也曾經上書司馬昭,說諸葛誕暗通東吳。

《魏末傳》:

“臣(諸葛誕)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綝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決定逼反諸葛誕。

《三國志·諸葛誕傳》:

“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

諸葛誕當然不敢應徵,被迫在魏甘露二年(257年)五月起兵造反。然而事實上諸葛誕本無叛心,所以舉兵之後呈現出來的情況就和王凌、毌丘儉完全不同。淮南之前的兩次叛亂都兵向洛陽,諸葛誕卻盤踞壽春,一心等待東吳的援軍。然而這次司馬昭挾持魏帝和太后親自東征,徵四方之兵達二十六萬來進剿諸葛誕。司馬昭先是對諸葛誕圍而不攻,多行離間之策。東吳的援軍被阻擋在外圍,而城內的全懌、文欽等人又和諸葛誕矛盾重重。最後諸葛誕困守壽春糧盡,軍心渙散,司馬昭才不失時機地“四面進兵”,幾乎不攻而克。諸葛誕就擒,被滅三族。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

清人何焯認為諸葛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閉城自守,過分依賴東吳的援軍,“儉、欽猶出至項,誕閉城自守,專倚吳救,彌為下矣”,其實只強調了軍事上的失策,卻忽視了諸葛誕其實本無反心只想自保而已,舉兵反抗其實完全是被司馬昭逼迫的結果

二、淮南三叛失敗的原因

淮南三叛每次的規模和聲勢都很大,然而都被司馬氏父子三人從容平定。其中的原因每次都不盡相同,在上面我們對三叛過程的簡單回顧裡,其實已經略有所涉及,下面我們就來對三叛失敗的一些共同性原因做一個總結。

(一)淮南三叛基本都沒有合理的政治訴求

很多研究者把淮南三叛視為曹魏勢力的最後反抗,誠然三次叛亂雖然都是針對司馬氏的軍事行動,但是三次叛亂卻都沒有站得住腳的政治訴求,這就直接導致了道義上的劣勢。王凌起兵是因為想要自立新君,這本身就給人包藏禍心之感。他投降司馬懿時竟然說“今遣掾送印綬,頃至,當如詔書自縛歸命”(《魏略》),王凌自認為是奉曹芳詔令才投降,但是起兵卻是因為要另立新君,這裡的政治邏輯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難怪乎司馬懿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對王凌說“我寧負卿,不負國家”。這裡儼然司馬懿才是魏之忠臣,王凌不過一反賊耳。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懿事先給王凌寫信勸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客觀的講,在淮南的三次起兵裡,毌丘儉在道義上是相對比較站得住腳的。清朝學者姜宸英甚至認為只有毌丘儉才算是曹魏忠臣,“魏之忠臣,惟毋丘仲恭一人而已”,這種看法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毌丘儉的《罪狀司馬師表》裡,他在政治上的訴求上依然顯得模糊不清,並且在政治邏輯上還有很多荒謬之處,這顯然同樣會影響時人對他起兵目的的感觀。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很成功

(三)司馬昭逼反諸葛誕

諸葛誕在平定第二次淮南之叛的時候立下大功,戰後由他出鎮淮南都督揚州。然而隨著司馬昭魏晉嬗代進程的加速,諸葛誕又成了司馬昭的絆腳石。

如果說王凌和毌丘儉都是主動而起,反抗司馬氏的話,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在曹魏晚期的政局中,諸葛誕其實是一個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的人,他最初被曹爽安排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意圖是牽制王凌。諸葛誕和曹爽集團的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絕對是曹爽黨人。但是諸葛誕又和自己所監視的王凌有姻親關係,然而和諸葛誕有姻親關係的不止王凌,還有司馬懿。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則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是少年之好,兩家關係其實算得上非常親密。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賈充是逼反諸葛誕的關鍵性人物

因為諸葛誕有著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司馬昭在魏晉嬗代的前夕,曾經派賈充去試探他的態度和立場。

《魏末傳》:

“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

諸葛誕在這裡立場鮮明地表示反對嬗代,很可能是司馬昭決意對他做“最後解決”的原因之一。這裡值得再稍作分析的是,司馬昭想要“解決”諸葛誕,原因應該遠比這複雜。諸葛誕本人是否真的反對魏晉嬗代,聯繫起他在淮南前兩次叛亂中的表現來看,其實也頗有些疑竇。《魏末傳》的說法確有存疑之處,而且從來後來還聯絡東吳的事情來看,“忠魏”之說,恐怕成色也略有不足。促使司馬昭一定要解決諸葛誕的原因,還有諸葛誕因為王凌、毌丘儉相繼覆滅,導致自己“懼不自安”,在淮南有所動作,以及賈充和揚州刺史樂綝的建言的因素。

《三國志·諸葛誕傳》:

“誕既與玄、颺等至親,又王淩、毌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

賈充認為諸葛誕在淮南樹大根深極具實力,確實是一個隱患,必須先加以解決。

《魏晉世語》:

“誕再任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另外,揚州刺史樂綝可能出於覬覦諸葛誕的位置的原因,也曾經上書司馬昭,說諸葛誕暗通東吳。

《魏末傳》:

“臣(諸葛誕)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綝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決定逼反諸葛誕。

《三國志·諸葛誕傳》:

“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

諸葛誕當然不敢應徵,被迫在魏甘露二年(257年)五月起兵造反。然而事實上諸葛誕本無叛心,所以舉兵之後呈現出來的情況就和王凌、毌丘儉完全不同。淮南之前的兩次叛亂都兵向洛陽,諸葛誕卻盤踞壽春,一心等待東吳的援軍。然而這次司馬昭挾持魏帝和太后親自東征,徵四方之兵達二十六萬來進剿諸葛誕。司馬昭先是對諸葛誕圍而不攻,多行離間之策。東吳的援軍被阻擋在外圍,而城內的全懌、文欽等人又和諸葛誕矛盾重重。最後諸葛誕困守壽春糧盡,軍心渙散,司馬昭才不失時機地“四面進兵”,幾乎不攻而克。諸葛誕就擒,被滅三族。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

清人何焯認為諸葛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閉城自守,過分依賴東吳的援軍,“儉、欽猶出至項,誕閉城自守,專倚吳救,彌為下矣”,其實只強調了軍事上的失策,卻忽視了諸葛誕其實本無反心只想自保而已,舉兵反抗其實完全是被司馬昭逼迫的結果

二、淮南三叛失敗的原因

淮南三叛每次的規模和聲勢都很大,然而都被司馬氏父子三人從容平定。其中的原因每次都不盡相同,在上面我們對三叛過程的簡單回顧裡,其實已經略有所涉及,下面我們就來對三叛失敗的一些共同性原因做一個總結。

(一)淮南三叛基本都沒有合理的政治訴求

很多研究者把淮南三叛視為曹魏勢力的最後反抗,誠然三次叛亂雖然都是針對司馬氏的軍事行動,但是三次叛亂卻都沒有站得住腳的政治訴求,這就直接導致了道義上的劣勢。王凌起兵是因為想要自立新君,這本身就給人包藏禍心之感。他投降司馬懿時竟然說“今遣掾送印綬,頃至,當如詔書自縛歸命”(《魏略》),王凌自認為是奉曹芳詔令才投降,但是起兵卻是因為要另立新君,這裡的政治邏輯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難怪乎司馬懿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對王凌說“我寧負卿,不負國家”。這裡儼然司馬懿才是魏之忠臣,王凌不過一反賊耳。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懿事先給王凌寫信勸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客觀的講,在淮南的三次起兵裡,毌丘儉在道義上是相對比較站得住腳的。清朝學者姜宸英甚至認為只有毌丘儉才算是曹魏忠臣,“魏之忠臣,惟毋丘仲恭一人而已”,這種看法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毌丘儉的《罪狀司馬師表》裡,他在政治上的訴求上依然顯得模糊不清,並且在政治邏輯上還有很多荒謬之處,這顯然同樣會影響時人對他起兵目的的感觀。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投降了司馬懿,然而司馬懿沒有放過他

表文裡數落司馬師的第一條罪狀竟然不是痛斥他擅廢天子,不忠國家,而是說司馬師年輕力壯卻裝病,這算個什麼罪名呢?實在不知所云,況且司馬師本來就有眼疾,這是世所共知的;第二條又說司馬師作為司馬懿的兒子,不出兵討伐吳蜀是為不孝,這同樣讓人摸不著頭腦,兵者國之大事也,沒聽說過要為了盡孝擅開徵伐的;而且,在這封表文裡,毌丘儉甚至把夏侯玄之死排在了廢曹芳之前,這難免會讓人覺得毌丘儉有“報私仇”的嫌疑;然而這些都不是最荒唐,在歷數司馬師的“罪狀”之後,毌丘儉得出了一個什麼結論呢?他竟然大力頌揚司馬懿、司馬孚和司馬昭,並說“弟昭,忠肅寬明,樂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誠為國,不與師同。臣等碎首所保,可以代師輔導聖躬。”毌丘儉要求以司馬昭來替代司馬師輔政,實在讓人啼笑皆非。難道淮南十萬將士浴血奮戰就是為了換個司馬家的人主政嗎?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很成功

(三)司馬昭逼反諸葛誕

諸葛誕在平定第二次淮南之叛的時候立下大功,戰後由他出鎮淮南都督揚州。然而隨著司馬昭魏晉嬗代進程的加速,諸葛誕又成了司馬昭的絆腳石。

如果說王凌和毌丘儉都是主動而起,反抗司馬氏的話,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在曹魏晚期的政局中,諸葛誕其實是一個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的人,他最初被曹爽安排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意圖是牽制王凌。諸葛誕和曹爽集團的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絕對是曹爽黨人。但是諸葛誕又和自己所監視的王凌有姻親關係,然而和諸葛誕有姻親關係的不止王凌,還有司馬懿。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則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是少年之好,兩家關係其實算得上非常親密。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賈充是逼反諸葛誕的關鍵性人物

因為諸葛誕有著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司馬昭在魏晉嬗代的前夕,曾經派賈充去試探他的態度和立場。

《魏末傳》:

“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

諸葛誕在這裡立場鮮明地表示反對嬗代,很可能是司馬昭決意對他做“最後解決”的原因之一。這裡值得再稍作分析的是,司馬昭想要“解決”諸葛誕,原因應該遠比這複雜。諸葛誕本人是否真的反對魏晉嬗代,聯繫起他在淮南前兩次叛亂中的表現來看,其實也頗有些疑竇。《魏末傳》的說法確有存疑之處,而且從來後來還聯絡東吳的事情來看,“忠魏”之說,恐怕成色也略有不足。促使司馬昭一定要解決諸葛誕的原因,還有諸葛誕因為王凌、毌丘儉相繼覆滅,導致自己“懼不自安”,在淮南有所動作,以及賈充和揚州刺史樂綝的建言的因素。

《三國志·諸葛誕傳》:

“誕既與玄、颺等至親,又王淩、毌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

賈充認為諸葛誕在淮南樹大根深極具實力,確實是一個隱患,必須先加以解決。

《魏晉世語》:

“誕再任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另外,揚州刺史樂綝可能出於覬覦諸葛誕的位置的原因,也曾經上書司馬昭,說諸葛誕暗通東吳。

《魏末傳》:

“臣(諸葛誕)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綝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決定逼反諸葛誕。

《三國志·諸葛誕傳》:

“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

諸葛誕當然不敢應徵,被迫在魏甘露二年(257年)五月起兵造反。然而事實上諸葛誕本無叛心,所以舉兵之後呈現出來的情況就和王凌、毌丘儉完全不同。淮南之前的兩次叛亂都兵向洛陽,諸葛誕卻盤踞壽春,一心等待東吳的援軍。然而這次司馬昭挾持魏帝和太后親自東征,徵四方之兵達二十六萬來進剿諸葛誕。司馬昭先是對諸葛誕圍而不攻,多行離間之策。東吳的援軍被阻擋在外圍,而城內的全懌、文欽等人又和諸葛誕矛盾重重。最後諸葛誕困守壽春糧盡,軍心渙散,司馬昭才不失時機地“四面進兵”,幾乎不攻而克。諸葛誕就擒,被滅三族。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

清人何焯認為諸葛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閉城自守,過分依賴東吳的援軍,“儉、欽猶出至項,誕閉城自守,專倚吳救,彌為下矣”,其實只強調了軍事上的失策,卻忽視了諸葛誕其實本無反心只想自保而已,舉兵反抗其實完全是被司馬昭逼迫的結果

二、淮南三叛失敗的原因

淮南三叛每次的規模和聲勢都很大,然而都被司馬氏父子三人從容平定。其中的原因每次都不盡相同,在上面我們對三叛過程的簡單回顧裡,其實已經略有所涉及,下面我們就來對三叛失敗的一些共同性原因做一個總結。

(一)淮南三叛基本都沒有合理的政治訴求

很多研究者把淮南三叛視為曹魏勢力的最後反抗,誠然三次叛亂雖然都是針對司馬氏的軍事行動,但是三次叛亂卻都沒有站得住腳的政治訴求,這就直接導致了道義上的劣勢。王凌起兵是因為想要自立新君,這本身就給人包藏禍心之感。他投降司馬懿時竟然說“今遣掾送印綬,頃至,當如詔書自縛歸命”(《魏略》),王凌自認為是奉曹芳詔令才投降,但是起兵卻是因為要另立新君,這裡的政治邏輯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難怪乎司馬懿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對王凌說“我寧負卿,不負國家”。這裡儼然司馬懿才是魏之忠臣,王凌不過一反賊耳。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懿事先給王凌寫信勸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客觀的講,在淮南的三次起兵裡,毌丘儉在道義上是相對比較站得住腳的。清朝學者姜宸英甚至認為只有毌丘儉才算是曹魏忠臣,“魏之忠臣,惟毋丘仲恭一人而已”,這種看法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毌丘儉的《罪狀司馬師表》裡,他在政治上的訴求上依然顯得模糊不清,並且在政治邏輯上還有很多荒謬之處,這顯然同樣會影響時人對他起兵目的的感觀。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投降了司馬懿,然而司馬懿沒有放過他

表文裡數落司馬師的第一條罪狀竟然不是痛斥他擅廢天子,不忠國家,而是說司馬師年輕力壯卻裝病,這算個什麼罪名呢?實在不知所云,況且司馬師本來就有眼疾,這是世所共知的;第二條又說司馬師作為司馬懿的兒子,不出兵討伐吳蜀是為不孝,這同樣讓人摸不著頭腦,兵者國之大事也,沒聽說過要為了盡孝擅開徵伐的;而且,在這封表文裡,毌丘儉甚至把夏侯玄之死排在了廢曹芳之前,這難免會讓人覺得毌丘儉有“報私仇”的嫌疑;然而這些都不是最荒唐,在歷數司馬師的“罪狀”之後,毌丘儉得出了一個什麼結論呢?他竟然大力頌揚司馬懿、司馬孚和司馬昭,並說“弟昭,忠肅寬明,樂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誠為國,不與師同。臣等碎首所保,可以代師輔導聖躬。”毌丘儉要求以司馬昭來替代司馬師輔政,實在讓人啼笑皆非。難道淮南十萬將士浴血奮戰就是為了換個司馬家的人主政嗎?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粉碎了夏侯玄的政變企圖

至於諸葛誕,就更不需要多講了,在前文我們介紹他的起兵過程的時候就已經分析過了。諸葛誕完全是被司馬昭逼反的,他是因為自保而不是真正的反對司馬昭,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政治訴求了。

名不正而言不順,淮南三叛都面臨師出無名的尷尬,這必然嚴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更何況司馬氏還具有軍事上壓倒性的優勢。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很成功

(三)司馬昭逼反諸葛誕

諸葛誕在平定第二次淮南之叛的時候立下大功,戰後由他出鎮淮南都督揚州。然而隨著司馬昭魏晉嬗代進程的加速,諸葛誕又成了司馬昭的絆腳石。

如果說王凌和毌丘儉都是主動而起,反抗司馬氏的話,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在曹魏晚期的政局中,諸葛誕其實是一個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的人,他最初被曹爽安排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意圖是牽制王凌。諸葛誕和曹爽集團的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絕對是曹爽黨人。但是諸葛誕又和自己所監視的王凌有姻親關係,然而和諸葛誕有姻親關係的不止王凌,還有司馬懿。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則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是少年之好,兩家關係其實算得上非常親密。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賈充是逼反諸葛誕的關鍵性人物

因為諸葛誕有著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司馬昭在魏晉嬗代的前夕,曾經派賈充去試探他的態度和立場。

《魏末傳》:

“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

諸葛誕在這裡立場鮮明地表示反對嬗代,很可能是司馬昭決意對他做“最後解決”的原因之一。這裡值得再稍作分析的是,司馬昭想要“解決”諸葛誕,原因應該遠比這複雜。諸葛誕本人是否真的反對魏晉嬗代,聯繫起他在淮南前兩次叛亂中的表現來看,其實也頗有些疑竇。《魏末傳》的說法確有存疑之處,而且從來後來還聯絡東吳的事情來看,“忠魏”之說,恐怕成色也略有不足。促使司馬昭一定要解決諸葛誕的原因,還有諸葛誕因為王凌、毌丘儉相繼覆滅,導致自己“懼不自安”,在淮南有所動作,以及賈充和揚州刺史樂綝的建言的因素。

《三國志·諸葛誕傳》:

“誕既與玄、颺等至親,又王淩、毌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

賈充認為諸葛誕在淮南樹大根深極具實力,確實是一個隱患,必須先加以解決。

《魏晉世語》:

“誕再任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另外,揚州刺史樂綝可能出於覬覦諸葛誕的位置的原因,也曾經上書司馬昭,說諸葛誕暗通東吳。

《魏末傳》:

“臣(諸葛誕)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綝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決定逼反諸葛誕。

《三國志·諸葛誕傳》:

“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

諸葛誕當然不敢應徵,被迫在魏甘露二年(257年)五月起兵造反。然而事實上諸葛誕本無叛心,所以舉兵之後呈現出來的情況就和王凌、毌丘儉完全不同。淮南之前的兩次叛亂都兵向洛陽,諸葛誕卻盤踞壽春,一心等待東吳的援軍。然而這次司馬昭挾持魏帝和太后親自東征,徵四方之兵達二十六萬來進剿諸葛誕。司馬昭先是對諸葛誕圍而不攻,多行離間之策。東吳的援軍被阻擋在外圍,而城內的全懌、文欽等人又和諸葛誕矛盾重重。最後諸葛誕困守壽春糧盡,軍心渙散,司馬昭才不失時機地“四面進兵”,幾乎不攻而克。諸葛誕就擒,被滅三族。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

清人何焯認為諸葛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閉城自守,過分依賴東吳的援軍,“儉、欽猶出至項,誕閉城自守,專倚吳救,彌為下矣”,其實只強調了軍事上的失策,卻忽視了諸葛誕其實本無反心只想自保而已,舉兵反抗其實完全是被司馬昭逼迫的結果

二、淮南三叛失敗的原因

淮南三叛每次的規模和聲勢都很大,然而都被司馬氏父子三人從容平定。其中的原因每次都不盡相同,在上面我們對三叛過程的簡單回顧裡,其實已經略有所涉及,下面我們就來對三叛失敗的一些共同性原因做一個總結。

(一)淮南三叛基本都沒有合理的政治訴求

很多研究者把淮南三叛視為曹魏勢力的最後反抗,誠然三次叛亂雖然都是針對司馬氏的軍事行動,但是三次叛亂卻都沒有站得住腳的政治訴求,這就直接導致了道義上的劣勢。王凌起兵是因為想要自立新君,這本身就給人包藏禍心之感。他投降司馬懿時竟然說“今遣掾送印綬,頃至,當如詔書自縛歸命”(《魏略》),王凌自認為是奉曹芳詔令才投降,但是起兵卻是因為要另立新君,這裡的政治邏輯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難怪乎司馬懿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對王凌說“我寧負卿,不負國家”。這裡儼然司馬懿才是魏之忠臣,王凌不過一反賊耳。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懿事先給王凌寫信勸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客觀的講,在淮南的三次起兵裡,毌丘儉在道義上是相對比較站得住腳的。清朝學者姜宸英甚至認為只有毌丘儉才算是曹魏忠臣,“魏之忠臣,惟毋丘仲恭一人而已”,這種看法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毌丘儉的《罪狀司馬師表》裡,他在政治上的訴求上依然顯得模糊不清,並且在政治邏輯上還有很多荒謬之處,這顯然同樣會影響時人對他起兵目的的感觀。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投降了司馬懿,然而司馬懿沒有放過他

表文裡數落司馬師的第一條罪狀竟然不是痛斥他擅廢天子,不忠國家,而是說司馬師年輕力壯卻裝病,這算個什麼罪名呢?實在不知所云,況且司馬師本來就有眼疾,這是世所共知的;第二條又說司馬師作為司馬懿的兒子,不出兵討伐吳蜀是為不孝,這同樣讓人摸不著頭腦,兵者國之大事也,沒聽說過要為了盡孝擅開徵伐的;而且,在這封表文裡,毌丘儉甚至把夏侯玄之死排在了廢曹芳之前,這難免會讓人覺得毌丘儉有“報私仇”的嫌疑;然而這些都不是最荒唐,在歷數司馬師的“罪狀”之後,毌丘儉得出了一個什麼結論呢?他竟然大力頌揚司馬懿、司馬孚和司馬昭,並說“弟昭,忠肅寬明,樂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誠為國,不與師同。臣等碎首所保,可以代師輔導聖躬。”毌丘儉要求以司馬昭來替代司馬師輔政,實在讓人啼笑皆非。難道淮南十萬將士浴血奮戰就是為了換個司馬家的人主政嗎?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粉碎了夏侯玄的政變企圖

至於諸葛誕,就更不需要多講了,在前文我們介紹他的起兵過程的時候就已經分析過了。諸葛誕完全是被司馬昭逼反的,他是因為自保而不是真正的反對司馬昭,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政治訴求了。

名不正而言不順,淮南三叛都面臨師出無名的尷尬,這必然嚴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更何況司馬氏還具有軍事上壓倒性的優勢。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懿反倒顯得理直氣壯

(二)雙方的軍事實力懸殊

這一點其實無需做過多分析,掌握了曹魏中央政權的司馬氏在軍事實力上自然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以淮南最後一叛諸葛誕為例,諸葛誕起兵達到了十五萬之多,還有東吳的援軍,但是加總不過十八萬左右,而且這些部隊“新附”者多,並沒有強大的戰鬥力。反觀司馬昭“中外諸軍”有二十六萬,這其中還包括曹魏最精銳的中軍。在這種實力高下立判的情況下,勝負結局其實不難預料。

淮南三叛起事者,本來就缺乏政治上的號召力,再加之自身軍事實力有限,戰端未開就先輸一著。然而更要命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淮南自身的內部矛盾還特別巨大,這可謂是壓倒淮南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淮南內部矛盾巨大

應該說,淮南起兵是孤立的,沒有外援不說,自身的矛盾還特別巨大。

王凌起兵時,文欽和諸葛誕都倒向了司馬懿,對王凌起到了很大的牽制作用。王凌的兒子當時在魏廷做官,也不支持王凌起兵,甚至還隨司馬懿一起出徵王凌,並寫信勸降王凌。毌丘儉和文欽起兵時,也曾派遣使者勸說諸葛誕希望能夠一起舉事,結果諸葛誕不但沒有加入他們,反而斬其使,露布天下明確站在司馬師一邊,並積極參與剿滅毌文兩人的軍事行動。這裡還需要補充一下的是,文欽和諸葛誕的矛盾由來已久,淮南二叛諸葛誕的態度無疑加深了這種矛盾,更為後來諸葛誕舉兵反叛司馬昭時,和文欽的合作埋下了隱患。在司馬昭大軍圍城的生死關頭,諸葛誕和文欽不同舟共濟以圖自救,反而繼續相互猜忌,又上演了一幕幕火拼大戲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後,獨攬曹魏中央的軍政大權。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司馬氏的魏晉嬗代之路就一帆風順,司馬氏又經過了父子兩代三人十六年的不斷努力,才最終完成了亡魏成晉的局面。這是因為司馬氏篡魏相比起曹丕篡漢來說,實際上還有著很大的不同,甚至更為艱難。曹丕代漢之際,漢室早已衰微。而司馬氏發動政變上臺之時,曹魏並未失德,國勢正盛,不僅在曹魏中央存在著反對司馬氏的強大勢力,比如擁護曹氏的夏侯玄等人,在地方上也還存在著諸多擁兵自重的實力派,這些地方實力派也是司馬氏想要改朝換代潛在的巨大障礙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高平陵之變後,司馬懿控制曹魏軍政大權

高平陵之變後不久,淮南數年間發生的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兵變,這就是所謂的“淮南三叛”。“淮南三叛”每次都聲勢很大,特別是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不僅舉兵達到了十五萬之眾,還取得了東吳的軍事支持。但是“淮南三叛”都無一例外的失敗了,第一次王凌的叛亂被司馬懿兵不血刃地解決了;第二次毌丘儉的叛亂,前後只持續了月餘即告失敗;最後一次諸葛誕的叛亂聲勢滔天,也只是困守壽春而已,堅持了一年多也全軍覆沒了。

那麼,為什麼司馬氏上臺之後淮南地區會屢發叛亂,卻又旋即失敗?“淮南三叛”對後世又產生了哪些深遠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就來和大家一起來全面瞭解一下“淮南三叛”,希望通過對這段史實的回顧和分析,能一窺“淮南三叛”的實質

一、淮南三叛的起因和大致經過

(一)司馬懿兵不血刃解決王凌

淮南首先發難的是王凌,王凌是淮南的老牌地方實力派,他起兵對抗司馬懿的時候,經略淮南已經長達十年時間。曹爽執政的時候,就覺得王凌頗有威脅,對他嚴加防範,使用文欽為廬江太守,諸葛誕為揚州刺史對他進行牽制。後來司馬懿誅滅曹爽,卻巧妙地把曹爽牽制王凌的部署全盤繼承下來,並進一步加封王凌為太尉,司馬懿這個舉動,盧弼解讀為是有想要削奪王凌的兵權的意思,這和後來司馬懿徵諸葛誕圍司空的意圖如出一轍。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起兵的目的很可能是為了爭權

其實,在《三國志·王凌傳》裡,王凌起兵的立場非常模糊。有人認為他是為了維護曹魏皇權;也有人說他實則是另外一個司馬懿,想要通過另立新君來和司馬懿分庭抗禮;也有人說他是單純地為了自保;筆者比較傾向於陳寅恪先生關於王凌其實是司馬氏政敵這個觀點,從後來司馬懿臨死前還夢到王凌作祟這個記載來看,兩人的對立應該是由來已久。

也許正是因為王凌的立場模糊,所以王凌後來的一系列操作也有點讓人看不明白。王凌想要擁立曹操的兒子楚王曹彪為新君,並且都於許昌和洛陽的司馬懿對抗。然而曹彪的合法性卻並不夠高,已經是曹芳的祖輩,按照仇鹿鳴老師的說法“以祖代孫,甚為不倫”。王夫之也直接評價王凌其實算不得曹魏的忠臣,不過是想當另外一個司馬懿而不得者也。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想另立新君

王凌聯絡楚王曹彪的人物是兗州刺史令狐愚,不過這中間歷史開了王凌一個玩笑,本來要和王凌共同起兵的令狐愚在嘉平元年(249年)十一月突然病死了。因為這個原因王凌起兵拖延了一年多,最後因為其計劃遭到了洩露,司馬懿早有準備而告失敗。

司馬懿平定王凌可謂兵不血刃,王凌事洩後基本算是直接投降司馬懿了,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波瀾。這裡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可能王凌叛亂的立場實在過於模稜兩可,而司馬懿平叛的過程可能又實在太過於平淡了,羅貫中創作《三國演義》的時候竟然都沒有把王凌的叛亂寫進去。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後來自殺身亡

(二)司馬師平定毌丘儉和文欽之叛

相比起王凌的政治立場模糊不清,毌丘儉的起兵就旗幟鮮明得多了。王凌想廢掉齊王芳其實顯得有點莫名其妙,而毌丘儉起兵則是直接針對司馬師的廢帝之舉。

《三國志·毌丘儉傳》載《罪狀司馬師表》:

“豐等為大臣,帝王腹心,擅加酷暴,死無罪名,師有無君之心,其罪五也……師自知奸慝,人神所不祐,矯廢君主,加之以罪。孚,師之叔父,性甚仁孝,追送齊王,悲不自勝。”

應該說,毌丘儉這個表文還是表現出了一定的政治水平的,裡面明確地指出司馬師“矯廢君主”是不忠於國家社稷的表現,這無疑具有一定的號召力。在表文中,毌丘儉還歷數司馬師的罪狀,達到了十一條之多,又注意把他和司馬家族的其他人切割,表文裡甚至還稱讚了司馬懿和司馬孚忠於國家的表現,企圖在政治上對司馬師進行孤立。

當然,這些都是毌丘儉起兵的託辭,他起兵的真正原因其實在表文裡也有透露。那就是因為和他有著良好關係的夏侯玄等人因為發動了針對司馬師的政變被誅,導致毌丘儉在淮南心不自安。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廢掉了齊王芳,另立曹髦

毌丘儉起兵還拉上了我們前文提到的原廬江太守文欽,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在淮南牽制王凌的人,和毌丘儉一起舉事反抗司馬師順理成章。但是問題出在文欽和淮南的另外一個巨頭諸葛誕素有矛盾,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本來有可能加入毌丘儉的諸葛誕(諸葛誕和夏侯玄關係也很好)拒絕了此事,反而使得諸葛誕站在了這次反叛的對立面,成為為司馬師攻打淮南的先鋒。

應該說,毌丘儉的失敗,主要還是軍事上的。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非常得當,以荊州刺史王基進軍南頓,以青徐諸軍斷其後路,以兗州刺史鄧艾充當誘餌吸引毌丘儉攻城,最關鍵的就是諸葛誕一軍,直接攻入壽春,抄了毌丘儉的老巢。最後文欽亡命東吳,毌丘儉身死。司馬師討平毌丘儉,也傾盡了全力,自己隨後也病死在回師的路上。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針對毌丘儉的軍事部署很成功

(三)司馬昭逼反諸葛誕

諸葛誕在平定第二次淮南之叛的時候立下大功,戰後由他出鎮淮南都督揚州。然而隨著司馬昭魏晉嬗代進程的加速,諸葛誕又成了司馬昭的絆腳石。

如果說王凌和毌丘儉都是主動而起,反抗司馬氏的話,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在曹魏晚期的政局中,諸葛誕其實是一個政治立場非常曖昧的人,他最初被曹爽安排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意圖是牽制王凌。諸葛誕和曹爽集團的夏侯玄、鄧颺等人關係密切,從這個角度來講,諸葛誕絕對是曹爽黨人。但是諸葛誕又和自己所監視的王凌有姻親關係,然而和諸葛誕有姻親關係的不止王凌,還有司馬懿。諸葛誕的女兒嫁給了司馬懿的兒子司馬伷,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則和諸葛誕的兒子諸葛靚是少年之好,兩家關係其實算得上非常親密。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賈充是逼反諸葛誕的關鍵性人物

因為諸葛誕有著這樣複雜的人際關係網絡,司馬昭在魏晉嬗代的前夕,曾經派賈充去試探他的態度和立場。

《魏末傳》:

“賈充與誕相見,談說時事,因謂誕曰:‘洛中諸賢,皆願禪代,君所知也。君以為云何?’誕厲色曰:‘卿非賈豫州子?世受魏恩,如何負國,欲以魏室輸人乎?非吾所忍聞。若洛中有難,吾當死之。’”

諸葛誕在這裡立場鮮明地表示反對嬗代,很可能是司馬昭決意對他做“最後解決”的原因之一。這裡值得再稍作分析的是,司馬昭想要“解決”諸葛誕,原因應該遠比這複雜。諸葛誕本人是否真的反對魏晉嬗代,聯繫起他在淮南前兩次叛亂中的表現來看,其實也頗有些疑竇。《魏末傳》的說法確有存疑之處,而且從來後來還聯絡東吳的事情來看,“忠魏”之說,恐怕成色也略有不足。促使司馬昭一定要解決諸葛誕的原因,還有諸葛誕因為王凌、毌丘儉相繼覆滅,導致自己“懼不自安”,在淮南有所動作,以及賈充和揚州刺史樂綝的建言的因素。

《三國志·諸葛誕傳》:

“誕既與玄、颺等至親,又王淩、毌丘儉累見夷滅,懼不自安,傾帑藏振施以結眾心,厚養親附及揚州輕俠者數千人為死士。計誕所督兵馬足以待之,而復請十萬眾守壽春,又求臨淮築城以備寇,內欲保有淮南。”

賈充認為諸葛誕在淮南樹大根深極具實力,確實是一個隱患,必須先加以解決。

《魏晉世語》:

“誕再任揚州,有威名,民望所歸。今徵,必不來,禍小事淺;不徵,事遲禍大。”

另外,揚州刺史樂綝可能出於覬覦諸葛誕的位置的原因,也曾經上書司馬昭,說諸葛誕暗通東吳。

《魏末傳》:

“臣(諸葛誕)受國重任,統兵在東。揚州刺史樂綝專詐,說臣與吳交通,又言被詔當代臣位,無狀日久。”

在這種情況下,司馬昭決定逼反諸葛誕。

《三國志·諸葛誕傳》:

“朝廷微知誕有自疑心,以誕舊臣,欲入度之。二年五月,徵為司空。”

諸葛誕當然不敢應徵,被迫在魏甘露二年(257年)五月起兵造反。然而事實上諸葛誕本無叛心,所以舉兵之後呈現出來的情況就和王凌、毌丘儉完全不同。淮南之前的兩次叛亂都兵向洛陽,諸葛誕卻盤踞壽春,一心等待東吳的援軍。然而這次司馬昭挾持魏帝和太后親自東征,徵四方之兵達二十六萬來進剿諸葛誕。司馬昭先是對諸葛誕圍而不攻,多行離間之策。東吳的援軍被阻擋在外圍,而城內的全懌、文欽等人又和諸葛誕矛盾重重。最後諸葛誕困守壽春糧盡,軍心渙散,司馬昭才不失時機地“四面進兵”,幾乎不攻而克。諸葛誕就擒,被滅三族。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諸葛誕其實是被司馬昭逼反的

清人何焯認為諸葛誕失敗的主要原因是閉城自守,過分依賴東吳的援軍,“儉、欽猶出至項,誕閉城自守,專倚吳救,彌為下矣”,其實只強調了軍事上的失策,卻忽視了諸葛誕其實本無反心只想自保而已,舉兵反抗其實完全是被司馬昭逼迫的結果

二、淮南三叛失敗的原因

淮南三叛每次的規模和聲勢都很大,然而都被司馬氏父子三人從容平定。其中的原因每次都不盡相同,在上面我們對三叛過程的簡單回顧裡,其實已經略有所涉及,下面我們就來對三叛失敗的一些共同性原因做一個總結。

(一)淮南三叛基本都沒有合理的政治訴求

很多研究者把淮南三叛視為曹魏勢力的最後反抗,誠然三次叛亂雖然都是針對司馬氏的軍事行動,但是三次叛亂卻都沒有站得住腳的政治訴求,這就直接導致了道義上的劣勢。王凌起兵是因為想要自立新君,這本身就給人包藏禍心之感。他投降司馬懿時竟然說“今遣掾送印綬,頃至,當如詔書自縛歸命”(《魏略》),王凌自認為是奉曹芳詔令才投降,但是起兵卻是因為要另立新君,這裡的政治邏輯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難怪乎司馬懿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對王凌說“我寧負卿,不負國家”。這裡儼然司馬懿才是魏之忠臣,王凌不過一反賊耳。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懿事先給王凌寫信勸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客觀的講,在淮南的三次起兵裡,毌丘儉在道義上是相對比較站得住腳的。清朝學者姜宸英甚至認為只有毌丘儉才算是曹魏忠臣,“魏之忠臣,惟毋丘仲恭一人而已”,這種看法應該說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毌丘儉的《罪狀司馬師表》裡,他在政治上的訴求上依然顯得模糊不清,並且在政治邏輯上還有很多荒謬之處,這顯然同樣會影響時人對他起兵目的的感觀。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王凌投降了司馬懿,然而司馬懿沒有放過他

表文裡數落司馬師的第一條罪狀竟然不是痛斥他擅廢天子,不忠國家,而是說司馬師年輕力壯卻裝病,這算個什麼罪名呢?實在不知所云,況且司馬師本來就有眼疾,這是世所共知的;第二條又說司馬師作為司馬懿的兒子,不出兵討伐吳蜀是為不孝,這同樣讓人摸不著頭腦,兵者國之大事也,沒聽說過要為了盡孝擅開徵伐的;而且,在這封表文裡,毌丘儉甚至把夏侯玄之死排在了廢曹芳之前,這難免會讓人覺得毌丘儉有“報私仇”的嫌疑;然而這些都不是最荒唐,在歷數司馬師的“罪狀”之後,毌丘儉得出了一個什麼結論呢?他竟然大力頌揚司馬懿、司馬孚和司馬昭,並說“弟昭,忠肅寬明,樂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誠為國,不與師同。臣等碎首所保,可以代師輔導聖躬。”毌丘儉要求以司馬昭來替代司馬師輔政,實在讓人啼笑皆非。難道淮南十萬將士浴血奮戰就是為了換個司馬家的人主政嗎?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師粉碎了夏侯玄的政變企圖

至於諸葛誕,就更不需要多講了,在前文我們介紹他的起兵過程的時候就已經分析過了。諸葛誕完全是被司馬昭逼反的,他是因為自保而不是真正的反對司馬昭,所以也就談不上什麼政治訴求了。

名不正而言不順,淮南三叛都面臨師出無名的尷尬,這必然嚴重影響軍隊的戰鬥力,更何況司馬氏還具有軍事上壓倒性的優勢。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司馬懿反倒顯得理直氣壯

(二)雙方的軍事實力懸殊

這一點其實無需做過多分析,掌握了曹魏中央政權的司馬氏在軍事實力上自然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以淮南最後一叛諸葛誕為例,諸葛誕起兵達到了十五萬之多,還有東吳的援軍,但是加總不過十八萬左右,而且這些部隊“新附”者多,並沒有強大的戰鬥力。反觀司馬昭“中外諸軍”有二十六萬,這其中還包括曹魏最精銳的中軍。在這種實力高下立判的情況下,勝負結局其實不難預料。

淮南三叛起事者,本來就缺乏政治上的號召力,再加之自身軍事實力有限,戰端未開就先輸一著。然而更要命的是,在這種情況下,淮南自身的內部矛盾還特別巨大,這可謂是壓倒淮南的最後一根稻草。

(三)淮南內部矛盾巨大

應該說,淮南起兵是孤立的,沒有外援不說,自身的矛盾還特別巨大。

王凌起兵時,文欽和諸葛誕都倒向了司馬懿,對王凌起到了很大的牽制作用。王凌的兒子當時在魏廷做官,也不支持王凌起兵,甚至還隨司馬懿一起出徵王凌,並寫信勸降王凌。毌丘儉和文欽起兵時,也曾派遣使者勸說諸葛誕希望能夠一起舉事,結果諸葛誕不但沒有加入他們,反而斬其使,露布天下明確站在司馬師一邊,並積極參與剿滅毌文兩人的軍事行動。這裡還需要補充一下的是,文欽和諸葛誕的矛盾由來已久,淮南二叛諸葛誕的態度無疑加深了這種矛盾,更為後來諸葛誕舉兵反叛司馬昭時,和文欽的合作埋下了隱患。在司馬昭大軍圍城的生死關頭,諸葛誕和文欽不同舟共濟以圖自救,反而繼續相互猜忌,又上演了一幕幕火拼大戲

曹魏帝國最後的輓歌,帶你全面瞭解“淮南三叛”

文欽本來是曹爽安排到淮南牽制王凌的

《晉書·文帝紀》:

“初,誕、欽內不相協,及至窮蹙,轉相疑貳。會欽計事與誕忤,誕手刃殺欽。”

諸葛誕在內訌中手刃文欽,結果導致文欽之子投降司馬昭,並反攻諸葛誕。這個時候司馬昭再次大玩攻心戰,封賞了文欽之子,並讓他們帶著數百騎繞城高喊:“文欽之子猶不見殺,其餘何懼?”由此壽春城軍心士氣完全崩潰,以致於“持弓者不發”,胡三省語“知其眾無據守之心也”,最終被司馬昭不攻而克。仇鹿鳴老師關於淮南的內部矛盾,曾經有一番精彩的論述“在三次起兵過程中,反對司馬氏的淮南諸將本身就矛盾重重,目的不一,始終未能形成合力,甚至出現了後一次叛亂的發動者是前一次叛亂的鎮壓者這樣詭異的現象。”確實是精彩而又深刻的洞見。

隨著淮南三叛的最終失敗,司馬氏代魏的歷史進程已經無法阻擋,標誌著“亡魏成晉”局面的最終到來。

然而,淮南三叛的影響卻是深遠的。

三、淮南三叛的後世影響

在曹魏晚期,淮南之所以成為屢屢興兵對抗司馬氏的策源地,並不是偶然的。淮南是曹魏備吳的前線,這裡駐有重兵,並且需要熟悉情況的宿將長期鎮守,這就給形成地方勢力提供了條件。與此可以類比的是雍涼的情況,司馬懿自己在雍涼專制多年,在雍涼形成了龐大的權勢網絡,這成為他後來在曹魏政治中一個重要的籌碼。但是,司馬氏的勢力沒有深入到同樣具有強大軍事實力的淮南地區,是導致魏晉嬗代之際,淮南屢叛的重要原因

淮南的三次叛亂雖然被司馬氏因勢利導擊破了,司馬氏最終控制住了淮南的局面,成功地沒讓淮南問題影響魏晉嬗代。但是淮南的問題卻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直到晉武帝時期,留駐淮南的宿將石苞因為司馬炎的猜忌,還差點引起淮南的第四次叛亂。而石苞本人則是司馬氏的親信,是西晉的開國元勳。由此可見,淮南的問題根本上還是地方勢力和中央關係問題

司馬氏鑑於淮南的深刻教訓不得不有所動作,所以西晉建立後就形成了宗室出鎮地方的局面。後來以宗室出鎮來控制地方的辦法,在整個南朝也被廣泛使用。諸葛誕被平定後,揚州都督區被一分為二,分出了揚州都督和淮北都督。把地方強藩進行拆分,也成了淮南三叛後,司馬氏抑制地方勢力的一個常用辦法。與此類似的還有雍涼都督被拆分為關中和隴右都督;荊州都督被拆分為新野都督和襄陽都督;青徐都督被拆分為青州都督和徐州都督;這項政策影響深遠,同樣地被南朝廣泛借鑑和使用。

結語

淮南三叛是曹魏後期最為重要的政治事件之一。但這三次叛亂的政治訴求都相當模糊,“叛軍”軍事力量較之司馬氏又嚴重不足,再加上自身矛盾重重,最終被司馬氏殘酷地鎮壓下去了。淮南三叛表面上是“扶曹”和“反馬”的問題,然而本質上卻是地方勢力和中央政權的較量。司馬氏鑑於淮南三叛的深刻教訓,在後來廣泛採取宗室出鎮地方的政策,並拆分強藩以削弱地方勢力,這一手段在後來的南朝也得到了普遍的使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