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張二人在電影界殺出一片天,真不容易。

饒有意味的是,兩個人的28歲,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

經過幾番波折,張藝謀以28歲高齡被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張二人在電影界殺出一片天,真不容易。

饒有意味的是,兩個人的28歲,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

經過幾番波折,張藝謀以28歲高齡被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張藝謀未能如願留在北京,被分派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張藝謀心中有個目標,一定要做出成績,有朝一日殺回北京。

機會很快就來了。

高幹子弟出身的陳凱歌要拍新片。他對廠長提了個要求,希望攝影師是張藝謀。

廠長說,沒問題。

張藝謀如願回到北京。

那一年,張藝謀33歲,陳凱歌31歲,注入極大的熱情拍片。

兩人似乎意識到中國電影的新時代,因為他們的存在,要變了。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張二人在電影界殺出一片天,真不容易。

饒有意味的是,兩個人的28歲,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

經過幾番波折,張藝謀以28歲高齡被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張藝謀未能如願留在北京,被分派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張藝謀心中有個目標,一定要做出成績,有朝一日殺回北京。

機會很快就來了。

高幹子弟出身的陳凱歌要拍新片。他對廠長提了個要求,希望攝影師是張藝謀。

廠長說,沒問題。

張藝謀如願回到北京。

那一年,張藝謀33歲,陳凱歌31歲,注入極大的熱情拍片。

兩人似乎意識到中國電影的新時代,因為他們的存在,要變了。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部電影就是《黃土地》。

在第二年的金雞獎上,《黃土地》拿到了最佳攝影,張藝謀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它讓張藝謀成功留在了北京,同時也改變了賈樟柯的命運。

1991年的一個週六,在太原學習繪畫的賈樟柯,與朋友相約在山西大學門口。

等了一個多小時,他發現自己被鴿了。閒極無聊,賈樟柯進了一家經常放映老電影的電影院。

他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黃土地》的票。

觀看後,小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找到了人生夢想。

看完電影出來後,我突然就開始變得有事幹了,我想當導演。過了幾天,越想越要當導演,那時候,電影怎麼拍我根本不知道。《一個人的電影》,中信出版社


同樣是28歲,賈樟柯則相對春風得意。

《小武》證明了他的導演才華,一口氣拿到8項大獎。《電影手冊》稱讚賈樟柯:亞洲電影希望之光。

影片版權賣得好,賈樟柯的銀行卡有了500萬,終於可以告訴他家老爺子,不用開肉店也可以謀生了。

然而,就在第二年,賈樟柯被約談了。

在《賈想》中,賈樟柯用《迷茫記》一文詳聊了被約談的經歷。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我不能相信,想我與你何干?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做人要厚道,為何要說同行的壞話!迷茫啊,迷茫!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北京大學出版社

圈重點,告密者有兩個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第五代能稱為大師的,也就倆:張藝謀和陳凱歌。

某大師是陳凱歌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不用文化策劃。

所以過去20年,張藝謀一直是懷疑對象。他當時的文學策劃還不是周曉楓,而是王斌。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張二人在電影界殺出一片天,真不容易。

饒有意味的是,兩個人的28歲,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

經過幾番波折,張藝謀以28歲高齡被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張藝謀未能如願留在北京,被分派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張藝謀心中有個目標,一定要做出成績,有朝一日殺回北京。

機會很快就來了。

高幹子弟出身的陳凱歌要拍新片。他對廠長提了個要求,希望攝影師是張藝謀。

廠長說,沒問題。

張藝謀如願回到北京。

那一年,張藝謀33歲,陳凱歌31歲,注入極大的熱情拍片。

兩人似乎意識到中國電影的新時代,因為他們的存在,要變了。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部電影就是《黃土地》。

在第二年的金雞獎上,《黃土地》拿到了最佳攝影,張藝謀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它讓張藝謀成功留在了北京,同時也改變了賈樟柯的命運。

1991年的一個週六,在太原學習繪畫的賈樟柯,與朋友相約在山西大學門口。

等了一個多小時,他發現自己被鴿了。閒極無聊,賈樟柯進了一家經常放映老電影的電影院。

他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黃土地》的票。

觀看後,小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找到了人生夢想。

看完電影出來後,我突然就開始變得有事幹了,我想當導演。過了幾天,越想越要當導演,那時候,電影怎麼拍我根本不知道。《一個人的電影》,中信出版社


同樣是28歲,賈樟柯則相對春風得意。

《小武》證明了他的導演才華,一口氣拿到8項大獎。《電影手冊》稱讚賈樟柯:亞洲電影希望之光。

影片版權賣得好,賈樟柯的銀行卡有了500萬,終於可以告訴他家老爺子,不用開肉店也可以謀生了。

然而,就在第二年,賈樟柯被約談了。

在《賈想》中,賈樟柯用《迷茫記》一文詳聊了被約談的經歷。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我不能相信,想我與你何干?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做人要厚道,為何要說同行的壞話!迷茫啊,迷茫!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北京大學出版社

圈重點,告密者有兩個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第五代能稱為大師的,也就倆:張藝謀和陳凱歌。

某大師是陳凱歌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不用文化策劃。

所以過去20年,張藝謀一直是懷疑對象。他當時的文學策劃還不是周曉楓,而是王斌。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封告密信,讓賈樟柯當了5年的地下導演。

2000年,《站臺》,長達三小時。一邊被金獅獎提名,一邊在地下盜版店流傳。

就在2002年的某一天,賈樟柯在小西天的影碟店,被老闆問起,最近有個叫“賈科長”的人拍了部《站臺》,挺不錯,你需要嗎?

沒有觀眾的電影,真寂寞。

2005年4月,賈樟柯的第四部作品《世界》開發佈會,他說了一句話,讓人落淚。

“我拍了8年電影,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公映。”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張二人在電影界殺出一片天,真不容易。

饒有意味的是,兩個人的28歲,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

經過幾番波折,張藝謀以28歲高齡被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張藝謀未能如願留在北京,被分派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張藝謀心中有個目標,一定要做出成績,有朝一日殺回北京。

機會很快就來了。

高幹子弟出身的陳凱歌要拍新片。他對廠長提了個要求,希望攝影師是張藝謀。

廠長說,沒問題。

張藝謀如願回到北京。

那一年,張藝謀33歲,陳凱歌31歲,注入極大的熱情拍片。

兩人似乎意識到中國電影的新時代,因為他們的存在,要變了。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部電影就是《黃土地》。

在第二年的金雞獎上,《黃土地》拿到了最佳攝影,張藝謀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它讓張藝謀成功留在了北京,同時也改變了賈樟柯的命運。

1991年的一個週六,在太原學習繪畫的賈樟柯,與朋友相約在山西大學門口。

等了一個多小時,他發現自己被鴿了。閒極無聊,賈樟柯進了一家經常放映老電影的電影院。

他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黃土地》的票。

觀看後,小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找到了人生夢想。

看完電影出來後,我突然就開始變得有事幹了,我想當導演。過了幾天,越想越要當導演,那時候,電影怎麼拍我根本不知道。《一個人的電影》,中信出版社


同樣是28歲,賈樟柯則相對春風得意。

《小武》證明了他的導演才華,一口氣拿到8項大獎。《電影手冊》稱讚賈樟柯:亞洲電影希望之光。

影片版權賣得好,賈樟柯的銀行卡有了500萬,終於可以告訴他家老爺子,不用開肉店也可以謀生了。

然而,就在第二年,賈樟柯被約談了。

在《賈想》中,賈樟柯用《迷茫記》一文詳聊了被約談的經歷。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我不能相信,想我與你何干?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做人要厚道,為何要說同行的壞話!迷茫啊,迷茫!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北京大學出版社

圈重點,告密者有兩個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第五代能稱為大師的,也就倆:張藝謀和陳凱歌。

某大師是陳凱歌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不用文化策劃。

所以過去20年,張藝謀一直是懷疑對象。他當時的文學策劃還不是周曉楓,而是王斌。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封告密信,讓賈樟柯當了5年的地下導演。

2000年,《站臺》,長達三小時。一邊被金獅獎提名,一邊在地下盜版店流傳。

就在2002年的某一天,賈樟柯在小西天的影碟店,被老闆問起,最近有個叫“賈科長”的人拍了部《站臺》,挺不錯,你需要嗎?

沒有觀眾的電影,真寂寞。

2005年4月,賈樟柯的第四部作品《世界》開發佈會,他說了一句話,讓人落淚。

“我拍了8年電影,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公映。”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有時候,讓電影消失,不只因為某種制度,也可能因為人心叵測。


04、同病相憐


來到2019年,中國電影頗不平靜。

2月份,柏林電影節上,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緊急撤檔,稱因技術原因無法放映。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張二人在電影界殺出一片天,真不容易。

饒有意味的是,兩個人的28歲,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

經過幾番波折,張藝謀以28歲高齡被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張藝謀未能如願留在北京,被分派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張藝謀心中有個目標,一定要做出成績,有朝一日殺回北京。

機會很快就來了。

高幹子弟出身的陳凱歌要拍新片。他對廠長提了個要求,希望攝影師是張藝謀。

廠長說,沒問題。

張藝謀如願回到北京。

那一年,張藝謀33歲,陳凱歌31歲,注入極大的熱情拍片。

兩人似乎意識到中國電影的新時代,因為他們的存在,要變了。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部電影就是《黃土地》。

在第二年的金雞獎上,《黃土地》拿到了最佳攝影,張藝謀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它讓張藝謀成功留在了北京,同時也改變了賈樟柯的命運。

1991年的一個週六,在太原學習繪畫的賈樟柯,與朋友相約在山西大學門口。

等了一個多小時,他發現自己被鴿了。閒極無聊,賈樟柯進了一家經常放映老電影的電影院。

他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黃土地》的票。

觀看後,小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找到了人生夢想。

看完電影出來後,我突然就開始變得有事幹了,我想當導演。過了幾天,越想越要當導演,那時候,電影怎麼拍我根本不知道。《一個人的電影》,中信出版社


同樣是28歲,賈樟柯則相對春風得意。

《小武》證明了他的導演才華,一口氣拿到8項大獎。《電影手冊》稱讚賈樟柯:亞洲電影希望之光。

影片版權賣得好,賈樟柯的銀行卡有了500萬,終於可以告訴他家老爺子,不用開肉店也可以謀生了。

然而,就在第二年,賈樟柯被約談了。

在《賈想》中,賈樟柯用《迷茫記》一文詳聊了被約談的經歷。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我不能相信,想我與你何干?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做人要厚道,為何要說同行的壞話!迷茫啊,迷茫!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北京大學出版社

圈重點,告密者有兩個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第五代能稱為大師的,也就倆:張藝謀和陳凱歌。

某大師是陳凱歌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不用文化策劃。

所以過去20年,張藝謀一直是懷疑對象。他當時的文學策劃還不是周曉楓,而是王斌。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封告密信,讓賈樟柯當了5年的地下導演。

2000年,《站臺》,長達三小時。一邊被金獅獎提名,一邊在地下盜版店流傳。

就在2002年的某一天,賈樟柯在小西天的影碟店,被老闆問起,最近有個叫“賈科長”的人拍了部《站臺》,挺不錯,你需要嗎?

沒有觀眾的電影,真寂寞。

2005年4月,賈樟柯的第四部作品《世界》開發佈會,他說了一句話,讓人落淚。

“我拍了8年電影,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公映。”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有時候,讓電影消失,不只因為某種制度,也可能因為人心叵測。


04、同病相憐


來到2019年,中國電影頗不平靜。

2月份,柏林電影節上,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緊急撤檔,稱因技術原因無法放映。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或許沒有多少人想到,在今年的暑期檔,技術原因會成為國產片無法攻破的疑難雜症。

誰碰誰消失。

管虎的《八佰》,曾國祥的《少年的你》,田羽生的《小小的願望》,徐浩峰的《刀背藏身》……

不同的作品遭遇同樣的困境,大家同病相憐。

被稱為“國師”的張藝謀也不例外。

別人的災難也會是你的,正如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所說,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走,歐洲就會減少一點;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損,因為我與人類難解難分。所以,千萬不要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這話在2019年的國產電影中尤為明顯。

當年賈樟柯經歷的困境,張藝謀也不能避免。張藝謀沒有避免的,更多的導演同樣遭遇了。

電影事業,不能這麼搞。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張二人在電影界殺出一片天,真不容易。

饒有意味的是,兩個人的28歲,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

經過幾番波折,張藝謀以28歲高齡被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張藝謀未能如願留在北京,被分派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張藝謀心中有個目標,一定要做出成績,有朝一日殺回北京。

機會很快就來了。

高幹子弟出身的陳凱歌要拍新片。他對廠長提了個要求,希望攝影師是張藝謀。

廠長說,沒問題。

張藝謀如願回到北京。

那一年,張藝謀33歲,陳凱歌31歲,注入極大的熱情拍片。

兩人似乎意識到中國電影的新時代,因為他們的存在,要變了。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部電影就是《黃土地》。

在第二年的金雞獎上,《黃土地》拿到了最佳攝影,張藝謀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它讓張藝謀成功留在了北京,同時也改變了賈樟柯的命運。

1991年的一個週六,在太原學習繪畫的賈樟柯,與朋友相約在山西大學門口。

等了一個多小時,他發現自己被鴿了。閒極無聊,賈樟柯進了一家經常放映老電影的電影院。

他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黃土地》的票。

觀看後,小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找到了人生夢想。

看完電影出來後,我突然就開始變得有事幹了,我想當導演。過了幾天,越想越要當導演,那時候,電影怎麼拍我根本不知道。《一個人的電影》,中信出版社


同樣是28歲,賈樟柯則相對春風得意。

《小武》證明了他的導演才華,一口氣拿到8項大獎。《電影手冊》稱讚賈樟柯:亞洲電影希望之光。

影片版權賣得好,賈樟柯的銀行卡有了500萬,終於可以告訴他家老爺子,不用開肉店也可以謀生了。

然而,就在第二年,賈樟柯被約談了。

在《賈想》中,賈樟柯用《迷茫記》一文詳聊了被約談的經歷。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我不能相信,想我與你何干?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做人要厚道,為何要說同行的壞話!迷茫啊,迷茫!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北京大學出版社

圈重點,告密者有兩個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第五代能稱為大師的,也就倆:張藝謀和陳凱歌。

某大師是陳凱歌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不用文化策劃。

所以過去20年,張藝謀一直是懷疑對象。他當時的文學策劃還不是周曉楓,而是王斌。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封告密信,讓賈樟柯當了5年的地下導演。

2000年,《站臺》,長達三小時。一邊被金獅獎提名,一邊在地下盜版店流傳。

就在2002年的某一天,賈樟柯在小西天的影碟店,被老闆問起,最近有個叫“賈科長”的人拍了部《站臺》,挺不錯,你需要嗎?

沒有觀眾的電影,真寂寞。

2005年4月,賈樟柯的第四部作品《世界》開發佈會,他說了一句話,讓人落淚。

“我拍了8年電影,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公映。”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有時候,讓電影消失,不只因為某種制度,也可能因為人心叵測。


04、同病相憐


來到2019年,中國電影頗不平靜。

2月份,柏林電影節上,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緊急撤檔,稱因技術原因無法放映。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或許沒有多少人想到,在今年的暑期檔,技術原因會成為國產片無法攻破的疑難雜症。

誰碰誰消失。

管虎的《八佰》,曾國祥的《少年的你》,田羽生的《小小的願望》,徐浩峰的《刀背藏身》……

不同的作品遭遇同樣的困境,大家同病相憐。

被稱為“國師”的張藝謀也不例外。

別人的災難也會是你的,正如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所說,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走,歐洲就會減少一點;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損,因為我與人類難解難分。所以,千萬不要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這話在2019年的國產電影中尤為明顯。

當年賈樟柯經歷的困境,張藝謀也不能避免。張藝謀沒有避免的,更多的導演同樣遭遇了。

電影事業,不能這麼搞。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風聲鶴唳,甚至有人開玩笑,賈樟柯和張藝謀的大師班也會因“技術原因”而取消。

"

昨天提到,今年13歲的FIRST電影展終於拿到“身份證”,可喜可賀。

另一邊,3歲的平遙電影展也有重磅新聞:

張藝謀將出席平遙電影展,並和賈樟柯一起,進行一場以“為了電影的每一秒”為主題的大師班活動。

套用張藝謀的一個片名。

電影,一秒都不能少。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消息一出,很多人會心一笑。

不由想起了那樁影史懸案《迷茫記》(後面細說)。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單說這倆人,也確實很有戲。

一個是第五代的佼佼者,一個是第六代的領頭羊。

一個投身商業大製作,喜歡拍英雄王者。

一個關注被時代碾壓的小人物,為底層民眾邊緣人立傳。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打個比方,如果說張藝謀喜歡趙子龍的傳奇,那麼賈樟柯則會將視角放在死在趙子龍刀下的小兵小卒。

在他的鏡頭中,我們會思考這些不被人注意的小兵,用史鐵生的話講

他曾有怎樣的家,其家人是在怎樣的時刻得到了他的死訊,或者連他的死訊也從未接到,只知道他去打仗了,再沒回來,好像這人生下來就是為了某一天消失……


倆人的創作一度奔向不同道路,也讓他們在過去的26年裡,充滿愛恨情仇。


01、當好人遇見黃金


2006年12月,賈樟柯帶著《三峽好人》在北大放映。

那時候,36歲的小賈,就槓過56歲的張藝謀。

我就想看看,在這樣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有誰還關心“好人”?


“好人”指《三峽好人》,黃金指《滿城盡帶黃金甲》。

張藝謀作為前輩,也沒有沉默是金,語重心長地說:

賈樟柯的話聽起來像格言,但還是有怨氣啊!藝術片和商業片本來就應該車走車路,馬走馬路,不要一鍋燴。現在出現這樣的情況那是我們的產業鏈有問題。把不規範的原因提升到思想和道德的層面,好像看出了誰庸俗,誰高尚,這是不對的。


對此,賈樟柯迴應他很沒有人情,文藝片應該上藝術院線沒有錯,不能上商業院線卻是霸道,畢竟中國只有商業院線。

多年以後,我們會發現,2006年12月14日,《三峽好人》對陣《滿城盡帶黃金甲》,簡直預言了文藝片在商業院線中的悲涼宿命。

如果說文藝片是《三峽好人》中走鋼絲的少年,為了生存艱難行走如履薄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那麼商業片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裡殺殺殺的國王,坐擁資源掌握權力殺伐決斷。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事實證明,兩者的戰鬥力根本不在同一緯度上。

《三峽好人》是國外各大電影節金身加持的文藝佳作,《黃金甲》乃陣容豪華的商業鉅製,選擇同期公映,如同以卵擊石。前者的最終票房是31.3萬,後者斬獲2.9億。

“好人”的製片人說得沒錯,“賈樟柯就是在用國內的市場票房殉情”。

張藝謀的合夥人張偉平,彼時還財大氣粗:

“一部收入只有20萬元可忽略不計的影片,想要挑戰一部兩億元票房的影片”。《賈想》1996-2008


以票房論英雄,不應該是評判電影價值的唯一指標。

《三峽好人》有了口碑,沒有票房。《黃金甲》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張偉平作為當時張藝謀的第一代言人,公開指《三峽好人》拿的金獅獎有“貓膩”,而且是張藝謀拿剩下的。

頗有祖上闊過的舒坦。

甚至出口成髒:“我要他把嘴閉上,少他X說話!”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樟柯氣得想要對簿公堂。

張偉平譏笑,奉陪到底。

當時馮小剛也跟著摻和了一嘴:“我覺得賈爺(賈樟柯)也不必有怨氣,威尼斯拿了金獅回來也是一媒體英雄了。”

最後,還是廣電總局出面調停,才解決了這場大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雖然張藝謀站的靠後,但這樑子結的紮紮實實。


02、張藝謀變了,賈樟柯很失望


張藝謀也不是一直搞商業大片,當年出道也把攝影機放村裡。

1992年9月,他憑藉《秋菊打官司》斬獲金獅獎,鞏俐拿到沃爾皮杯最佳女主。

張藝謀因此成為首位在威尼斯拿雙冠的亞洲人。

《秋菊打官司》關注的是小人物,秋菊反對糊塗村長,最終贏得勝利。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對權威的批判,在張藝謀早期作品十分常見,《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都是如此。

13年後,《滿城盡帶黃金甲》公映,張藝謀不加掩飾地表達對權威的服從。

影片中的菊花臺,象徵著天圓地方,不可逾越之規。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周潤發飾演的大王,更是直接點明規矩不能亂,彰顯權力的不可動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看著象徵天圓地方的菊花臺,對比當年反抗的秋菊,不得不承認,

張藝謀變了。

賈樟柯對張藝謀的轉變表示失望。

兩位導演因為角色的轉化而開始否定自己原來所代表的價值。陳凱歌說拍藝術電影是自私的行為,張藝謀則熱情認同好萊塢的價值。這多少讓我失望,《黃土地》《秋菊打官司》過早得成為一種祭奠。


1993年的張藝謀,或許想不到,將來某一天,他和鞏俐分手,通過鞏俐認識的張偉平,會成為他親密的合作伙伴。

新千年後,他轉型為商業片大導,大張旗鼓為利謀。

此情可待成追憶。

1993年2月,張藝謀出現在柏林電影節。這一次,他擔任評委會主席。

在評審席上,大家都在紛紛討論,究竟哪部華語片更適合拿金熊獎。

爭論不下,評審團問張藝謀,如果雙黃蛋會這樣?

張藝謀笑了,說了句,“我相信所有中國人都會很開心”。

這句話讓謝飛的《香魂女》和李安的《喜宴》同時拿到了金熊獎。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三個月後,戛納電影節傳來喜訊,陳凱歌的《霸王別姬》拿到金棕櫚。

1993年,那個創作相對自由的年代,中國電影似乎迎來了黃金時代。

製作完成的國產片拿了國際大獎,一大波華語佳作還在路上。

姜文忙著搞《陽光燦爛的日子》,王家衛拉一幫明星整《東邪西毒》,張藝謀在創作自己生平口碑最好的電影《活著》。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也就在那一年,汾陽青年賈樟柯終於考上北京電影學院。他連考三年,曲線救國,成為中文系的學生。

多年後,名利雙收的賈樟柯聊起電影道路,說起對他影響最大的電影是《黃土地》。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而《黃土地》的攝影師正是張藝謀。

冥冥之中,張藝謀才是對賈樟柯的藝術生命具有重大影響的男人。


03、相愛相殺雙子星


2017年,美國新媒體新聞網站Quartz利用大數據,評選1992年後世界最受好評的100位導演。

張藝謀和賈樟柯分別位列榜單的第23名和24名,比李安和王家衛還要靠前。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賈張二人在電影界殺出一片天,真不容易。

饒有意味的是,兩個人的28歲,都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年華。

經過幾番波折,張藝謀以28歲高齡被北電攝影系破格錄取。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畢業後,因為出身問題,張藝謀未能如願留在北京,被分派到廣西電影製片廠。

張藝謀心中有個目標,一定要做出成績,有朝一日殺回北京。

機會很快就來了。

高幹子弟出身的陳凱歌要拍新片。他對廠長提了個要求,希望攝影師是張藝謀。

廠長說,沒問題。

張藝謀如願回到北京。

那一年,張藝謀33歲,陳凱歌31歲,注入極大的熱情拍片。

兩人似乎意識到中國電影的新時代,因為他們的存在,要變了。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部電影就是《黃土地》。

在第二年的金雞獎上,《黃土地》拿到了最佳攝影,張藝謀向世界證明了自己。

它讓張藝謀成功留在了北京,同時也改變了賈樟柯的命運。

1991年的一個週六,在太原學習繪畫的賈樟柯,與朋友相約在山西大學門口。

等了一個多小時,他發現自己被鴿了。閒極無聊,賈樟柯進了一家經常放映老電影的電影院。

他花了幾毛錢,買了一張《黃土地》的票。

觀看後,小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找到了人生夢想。

看完電影出來後,我突然就開始變得有事幹了,我想當導演。過了幾天,越想越要當導演,那時候,電影怎麼拍我根本不知道。《一個人的電影》,中信出版社


同樣是28歲,賈樟柯則相對春風得意。

《小武》證明了他的導演才華,一口氣拿到8項大獎。《電影手冊》稱讚賈樟柯:亞洲電影希望之光。

影片版權賣得好,賈樟柯的銀行卡有了500萬,終於可以告訴他家老爺子,不用開肉店也可以謀生了。

然而,就在第二年,賈樟柯被約談了。

在《賈想》中,賈樟柯用《迷茫記》一文詳聊了被約談的經歷。

我閱後恨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待自己穩住情緒,才看到小報告後的署名:xx。xx正是剛才那位五代大師的文學策劃。我不能相信,想我與你何干?都是同行,相煎何太急,做人要厚道,為何要說同行的壞話!迷茫啊,迷茫!

老趙拿一文件宣判:從今天起,停止賈樟柯拍攝影視劇的權利。我和他都沉默,老趙把告密信從桌子上拿起,重重地墩了墩,嘆道:我們也不想處理你,可是你的同行,你的前輩,人家告你啊。

《賈想》1996-2008 北京大學出版社

圈重點,告密者有兩個特徵,第五代某大師,文學策劃的姓名是兩個字。

第五代能稱為大師的,也就倆:張藝謀和陳凱歌。

某大師是陳凱歌的可能性很低,因為他不用文化策劃。

所以過去20年,張藝謀一直是懷疑對象。他當時的文學策劃還不是周曉楓,而是王斌。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這封告密信,讓賈樟柯當了5年的地下導演。

2000年,《站臺》,長達三小時。一邊被金獅獎提名,一邊在地下盜版店流傳。

就在2002年的某一天,賈樟柯在小西天的影碟店,被老闆問起,最近有個叫“賈科長”的人拍了部《站臺》,挺不錯,你需要嗎?

沒有觀眾的電影,真寂寞。

2005年4月,賈樟柯的第四部作品《世界》開發佈會,他說了一句話,讓人落淚。

“我拍了8年電影,這是第一次在中國公映。”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有時候,讓電影消失,不只因為某種制度,也可能因為人心叵測。


04、同病相憐


來到2019年,中國電影頗不平靜。

2月份,柏林電影節上,張藝謀的新片《一秒鐘》緊急撤檔,稱因技術原因無法放映。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或許沒有多少人想到,在今年的暑期檔,技術原因會成為國產片無法攻破的疑難雜症。

誰碰誰消失。

管虎的《八佰》,曾國祥的《少年的你》,田羽生的《小小的願望》,徐浩峰的《刀背藏身》……

不同的作品遭遇同樣的困境,大家同病相憐。

被稱為“國師”的張藝謀也不例外。

別人的災難也會是你的,正如海明威在《喪鐘為誰而鳴》所說,

誰都不是一座孤島,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如果有一塊泥土被海水沖走,歐洲就會減少一點;如同一座山岬,也如同你的朋友和你自己。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有所缺損,因為我與人類難解難分。所以,千萬不要去打聽喪鐘為誰而鳴,喪鐘為你而鳴。


這話在2019年的國產電影中尤為明顯。

當年賈樟柯經歷的困境,張藝謀也不能避免。張藝謀沒有避免的,更多的導演同樣遭遇了。

電影事業,不能這麼搞。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風聲鶴唳,甚至有人開玩笑,賈樟柯和張藝謀的大師班也會因“技術原因”而取消。

張藝謀,改變賈樟柯一生的男人


話說回來,苦出身沒有壓垮賈樟柯和張藝謀,他們半路出家,憑藉天分和努力,在灰暗的人生中,用電影撕開一條光明的道路。

只是這條道路上,卻有太多看不清的規矩。稍不留神,就會被撞得頭破血流。

賈樟柯的頭上還纏著繃帶,張藝謀的頭上添了新的傷口。

人生不是電影,人生比電影難多了。


*文中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疑問請聯繫本號。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