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2017年3月,四川江口沉銀遺址在眉山市彭山縣曝光。幾百年來,大西軍張獻忠在江口為明朝參將楊展擊敗,大批金銀珍寶落水的記述傳聞終於蓋棺論定。前後進行兩期水下考古發掘,找到多達30000餘件文物,號稱繼北京定陵之後最重要的明代考古發現。

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八大王張獻忠塑像

江口沉銀出水文物第一期有明朝分封藩王及張獻忠分封嬪妃的金冊銀冊,西王賞功金幣、銀幣,大順通寶銅幣、銀錠,以及戒指、耳環、髮簪等各類首飾,鐵刀、鐵劍、鐵矛、鐵箭鏃等兵器。第二期有明代蜀王金寶,是國內首次發現的明代藩王金寶實物,雖有殘損,但可清楚辨識出印面的篆書蜀字。還有首次發現以三眼銃為代表的火器,以及金碗、銀碗等。因此,基本坐實當年張獻忠在四川大量蒐羅財寶的事實。但另一方面,根據300年來傳言張獻忠擁有“買下成都府”的驚天財富,號稱多達30億,目前江口沉銀打撈的文物似乎依然只是一部分,張獻忠寶藏真的是全部沉在江口水底,還是另有其他藏寶地至今沒有被發現呢?

一、張獻忠寶藏的來歷

明末崇禎三年(1630),張獻忠在家鄉陝西定邊縣聯絡十八寨鄉民組織了一支隊伍響應王嘉胤、王自用(定邊縣與王嘉胤所據府谷縣都屬於榆林市)。張獻忠作戰勇猛,越過黃河往南發展,加入以高迎祥為盟主的義軍。崇禎七年(1634),張獻忠攻下川東重鎮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年過五旬的著名女將秦良玉與兒子馬祥麟合軍,張獻忠遭遇前後夾擊,敗退湖廣。

陝西義軍盟主高迎祥被俘死後,張獻忠與李自成分別在東西兩線各自發展,互相缺乏配合,以楊嗣昌、洪承疇、左良玉為主的明軍佈下圍攻計劃,張獻忠、羅汝才兩支隊伍接受招撫,而李自成躲在商洛山中。

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著名的西王賞功幣

崇禎十三年(1640),張獻忠聯合羅汝才再次舉兵,羅汝才攻打夔州失敗,這一支隊伍走向衰落。崇禎十四年(1641),張獻忠在四川山區轉戰半年,趁著大破左良玉戰機,迅速出川攻克襄陽,將襄王朱翊銘和貴陽王朱常法處死,為了擴充隊伍,開始蒐羅宗室富戶的財富,分十萬兩賑濟饑民,受到民眾擁護。到崇禎十六年,佔據漢陽、武昌,又處死楚王朱華奎,將其投入長江淹死,將楚王財寶全部拉走。據說連帶武昌、漢陽全部富戶的財物,義軍總共用了數百輛車才裝完。

朱華奎當楚王長達60多年,收藏了許多財寶。比較有野史風格的吳偉業《鹿樵紀聞》記載:“盡取宮中金銀各百萬,輦載數百車不盡”,張獻忠曾嘲笑楚王:“有如此貲財而不設守,朱鬍子真庸兒!”張獻忠從這一批財寶中拿出五百萬兩,徵集湖廣民眾加入義軍,勢力倍增,開始稱“大西王”。

張獻忠重入四川,一舉拿下忠州(今重慶市忠縣),涪州(今重慶市涪陵區)和梁山(今重慶市梁平區)。升為四川總兵的秦良玉建議四川巡撫陳士奇派兵守十三處關隘,但文人出身的陳士奇不善軍事,被困在重慶府,他與大西軍對戰還是很勇敢,陳士奇守佛圖關時還大罵勸降的張獻忠:“世上豈有降賊的顏平原(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英勇不屈被淮西反叛將領李希烈所殺)”,被殺時年五十七歲。

之後,張獻忠攻取成都,蜀王朱至澍、太平王朱至淥自殺,繼任四川巡撫龍文光、巡按御史劉之渤、按察副使張繼孟等拒不投降,均被處死。張獻忠在重慶、成都繼續蒐集了許多財物。很少有人知道,蜀王家祖上好道術,尤其擅長黃白之術,到朱至澍這一代都相當富有。之前朱至澍曾犒勞重慶軍3萬兩,成都軍2萬兩,相當摳門,所以底層士卒肯為他們賣命的很少。

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講述張獻忠故事的連環畫

大西軍進攻成都時,劉之渤建議多拿些銀兩方便招募兵勇守衛,朱至澍不肯聽,打算帶著財寶跑去雲南,還與內江王朱至沂爭執。等張獻忠攻入成都皇城(今成都市中心天府廣場一帶,過去為王府範圍,老百姓稱呼皇城),朱至澍再拿錢出來招募,三天都無人應徵。張獻忠攻到蜀王府,朱至澍與其他末代王族兄弟(是太平王還是內江王說法不一)妃嬪、宮女等投井自殺,張獻忠拉出來手刃其屍,另外扔到錦江中。

從湖北到四川,張獻忠蒐集了許多財寶是事實,在成都登位稱帝有一些貪圖享樂也是事實。如野史上說張獻忠曾經公開舉行鬥寶大會,說他的財富足足堆放了24間屋子,好像把張獻忠變成過去王愷、石崇一類的傢伙了。但就這樣一個人,他對於成都城中那一座富麗堂皇的蜀王府卻不感興趣,作為一個大西皇帝,也沒有為自己建造宮殿。他居然選擇住在成都城南偏東一處十分安靜的別苑,具體位置不詳,大約是今成都市新南門一帶原來蜀王的某處別苑。

假如客觀一點說,張獻忠貪財蒐集很多財富並不假,但並不是一個頭腦昏庸的人,否則他不會在明末歷史上留下不大不小的一筆印記。

二、張獻忠掩埋寶藏的經過

張獻忠稱帝后,由於對巴蜀各地豪門富戶不斷掠奪,引發明朝剩餘將領抵抗,大西軍在四川根基一直不穩。大順三年(清順治三年,1646),肅親王豪格和吳三桂受命進軍西南。此時,四川境內打著明朝旗號的也彙集十萬人左右,大西軍張獻忠處於內外夾擊的不利局面,這時就想要離開四川,設法轉移和祕密儲存寶藏。最熟悉的一幕就是大批船隻從成都進發,到彭山縣江口鎮與明朝將領楊展激戰失敗,就有了“江口沉銀”一事,如今已經得到考古發掘的證實。

楊展,四川嘉定人(今樂山市),崇禎十年(1637)武進士第三名,早年追隨楊嗣昌打擊李自成張獻忠,授參將。崇禎十七年,張獻忠進攻成都,楊展與曹勳被俘,尋機跳江逃往新津。南奔犍為(今樂山市犍為縣)召集人馬反抗大西軍,反攻嘉定和敘州(今宜賓市),被孫可望連連擊敗,退至仁懷(今貴州遵義市所轄仁懷市),得到南京方面弘光帝任命的兵部尚書兼都督川湖雲貴軍務王應熊支援,楊展意外有了轉機。

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彭山江口鎮沉銀遺址打撈現場

王應熊為重慶府巴縣樂磧人(今重慶市渝北區洛磧鎮),受命總督數省,給銀三萬兩,賜尚方寶劍。王應熊名為督師,其實手下根本無師可督。王應熊散盡家財,招兵數千人,開府遵義,推薦一批川將羅於莘、侯天錫、曾英、王祥,包括前來投奔的楊展。隆武元年(1645)八月引軍進到巫山,組織川東一帶力量追擊大西軍,發展至八萬人,楊展與皮熊領軍收復永寧(今瀘州市敘永縣),過魚腹關經合江返回嘉定,在川南繼續擴大明軍勢力,這才有了在彭山縣打敗張獻忠的力量。

張獻忠敗退回成都,分兵給四子。傳說張獻忠當時就在成都安排好剩下寶藏,然後才決定北上同清軍決戰,由大西軍叛徒劉進忠引豪格部將鰲拜大破鳳凰山營地,張獻忠身死,年僅四十歲。

但是,關於張獻忠最後如何處理寶藏的,說法一直很多。江口大戰之時,張獻忠隨身帶走一批財寶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是否為全部寶藏?通過今天已經發現出一大批金銀首飾,卻難以相信這是張獻忠的全部家當。

史料流傳比較廣的一個說法是,張獻忠令人截斷錦江,在河底挖了幾個數丈深的大坑,把剩餘的金銀財寶全部埋入坑中,這就是傳說的“錮金”,見《明史》相關記錄,“用法移錦江,涸其流,穿數仞,實以精金及其他珍寶累萬萬,下土石築之,然後決堤放水”,後來許多野史筆記也有類似說法,只不過矛盾的地方是時間有差別,有認為1645,也有認為是1646年。

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張獻忠在四川鑄造的銀錠

江口本身也是錦江的一段,加上《彭山縣誌》載:張獻忠的船隊沉後不久,清朝組織過大規模的打撈,部分沉銀被打撈起來充實了國庫。所以,張獻忠水中寶藏是最深入人心的說法,以至於清朝官府和民間都圍繞錦江大做文章。

在彭山江口擊敗張獻忠的楊展,本來追擊到漢州(今廣漢市)。楊展與清軍交手也遭到失敗,他為人性格傲慢,對待部下和百姓都不錯,在四川諸將也最為富強,傳說就是楊展在江口一戰得到不少張獻忠的財富。後來有手下貪圖楊展的田地和財富,就暗中將其殺害,投奔了清軍。

三、張獻忠到底有幾處埋寶地點?

首先需要注意的是,今天被考古證實的江口沉銀,顯然不屬於張獻忠的“埋寶”。江口本是一處戰場,沉銀寶物是張獻忠轉移財寶過程中,與楊展發生交戰,船隻毀壞意外落水的,並不是過去正史和野史認為張獻忠特意埋下的寶藏。那麼問題來了,張獻忠也明顯沒有帶著號稱能夠堆滿24間屋子的財寶轉移,其他的大量寶藏究竟是在哪裡呢?

以張獻忠的事蹟歸納,流傳最廣的自然是錦江,而且這一說法長久以來容易和江口沉銀混淆。錦江埋寶是正史和野史採用的說法,吳偉業在《鹿樵紀聞》記錄埋寶是順治二年(1645),張獻忠"用法移錦江,涸其流,穿數仞,實以精金及其他珍寶累萬萬,下土石築之,然後決堤放水,名曰'錮金'。"顯然是在成都城內的錦江,而不是彭山的江口。

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有關張獻忠的書籍

明末清初的詩人學者彭孫貽(江南人,受大詩人和抗清人物陳子龍欣賞推薦,家人也參與過福建隆武陣營)在《平寇志》卷十二引明末史學家查繼佐的說法,也認為張獻忠"用法移錦江而涸其流,下穿數仞,實以黃金寶玉累億萬,殺人夫,下土石填之,然後決堤放水,名曰'水藏'"。四川本土學者彭遵泗(今眉山市丹稜縣人)《蜀碧》一書影響最大,但他的時間卻最晚,記載也和前面的說法區別不大,只不過他沒有提及埋藏財寶的數量規模。直到清朝中期道光年間的陳克家接替祖父陳鶴完的《明紀》,也繼續使用錦江埋寶的說法。

其次要注意的是,錦江埋寶的觀點是張獻忠主動進行的,不是像江口沉銀那樣屬於意外流失財寶到水底。而且在河底專門挖了地窖,而不是像江口那樣隨便沉入水底完事,所以想要尋找難度很大。

第三,錦江埋寶之所以能夠讓人相信,因為張獻忠在成都原本就住在今天新南門附近的城郊別苑,這裡緊捱著錦江。他的財寶全都放在自己住處,安排人截流,埋到河底也是比較方便,並不用驚動太多人,所以也體現了保密性。

不論是江口沉銀和錦江“錮金”,除了將寶藏是在水中的觀點之外,其實清朝中期以來民間一直都還有其他說法。

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青城山普照寺來歷據說和張獻忠寶藏有關

比如說張獻忠藏寶是青城山附近。清同治七年(1868),灌縣(今都江堰市)知縣錢璋寫《重建普照寺並建藏經樓記》曾提到青城山的普照寺與張獻忠藏寶有關。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后,蒐集有許多財寶,為了穩定人心和自己對多年殺伐的寬恕,安排讓最信任的義子李定國在青峰山(即青城外山)重修普照寺(因為原寺當時被毀)。隨著清軍進入四川和明朝餘部力量夾攻,張獻忠打算轉移,當時寺廟還沒修建好,但剩下許多石匠和石材全都沒了蹤影,因此後人一直認為,李定國按照張獻忠的佈置安排,祕密利用修建普照寺為名義,其實在青城山某處埋下了寶藏。

之後,大西軍接應永曆帝退往雲南,由劉文秀負責收復四川,而李定國負責湖南方向。李定國再沒有機會回到四川,最後永曆帝在緬甸被俘虜。康熙元年,李定國病死在雲南,希望兒子繼續堅持事業,重新壯大大西軍,還交代一個部將出家為僧叫心蓮,讓他以和尚身份回到四川青城山隱居,心蓮和尚成為青城山普照寺的祖師,其實一直等待大西軍東山再起。

心蓮和尚在清朝初年的成都附近名聲很大,這是歷史事實,被尊稱為鎣華祖師。心蓮和尚康熙中期先在昭覺寺掛單,他在成都各寺廟講經說法,救助困難百姓,很快聲名遠播。籌備許久,大約康熙末年到雍正初年才在灌縣大觀鎮重建好普照寺,成為開山祖師。他一直等待時機,可以響應大西軍重新返回四川。最終也沒有等到,臨死前對弟子回顧了追隨八大王和李定國的不凡經歷,但沒提及藏寶之事。

還有一種傳說是在雅州(今雅安市)蘆山縣青衣鎮。根據《天全州志》和安文思所著《中國史》(外國人所寫,但參考不少中國史料,1671年出版,時間上很接近清朝初期)記載,天全縣(與蘆山縣相鄰)土司高躋泰和部下徐漢卿很早就得到密報,張獻忠派義子艾能奇和屬下李國傑受命到蘆山一處峽谷祕密藏寶,具體地點自然說法不一,有說在飛仙關,也有說在碧峰峽(碧峰峽景區今屬於雨城區,但峽谷其實已經和蘆山縣南端相連)。他們還聽到那句流傳很廣的口訣。

回溯沉銀之謎:除了江口,張獻忠在四川是否還有藏寶地

張獻忠從佛圖關攻入重慶,傳說也可能埋寶在山城某處

天全高氏土司的淵源非常久遠,從唐朝起,高氏家族就在這裡活動,受封為雅州都督,統領當地部族。事實上,高躋泰在張獻忠在成都稱帝時已經表示投降,還派弟弟高登泰前往歸順,希望贖回祖母張氏。張氏年屆九十,張獻忠因念其姓張,對老人很敬重。聽說高氏兄弟前來歸順就同意放回,沒想到他們是詐降。據說高登泰在新津接到祖母時,就在河對岸辱罵張獻忠被殺,也有說他是在成都城內宴席時被毒殺。

總之,高躋泰在雅州一帶一直防備大西軍,對他們一舉一動很留心。李國傑本來是受張獻忠和艾能奇安排來蘆山縣做官,但高躋泰認為他是祕密來山中藏寶,就聯合黎州土司楊氏攻殺李國傑,還逼問寶藏下落。照野史傳聞記載,這一幕故事很香豔離奇。

據說高躋泰邀請李國傑赴宴,表示弟弟高登泰當時罪有應得,他很尊重大西皇帝的官員來到雅州治下,還派出以美貌著稱的楊氏土司夫人江氏在酒席上哄騙李國傑,但李國傑守口如瓶,只說前來赴任。高躋泰他們就趁酒醉殺了李國傑,然後在蘆山到處搜尋,但一直沒有結果。後來高躋泰仇恨張獻忠,主動對清軍效忠,也將大西軍有寶藏在蘆山縣的祕密彙報給清軍。

其他有成都龍泉驛區的百工堰,也流傳關於張獻忠埋寶的傳說。百工堰毗鄰成都以東的龍泉山,從地理來說也是依山傍水,令人驚奇的是,這裡百姓也有一首歌謠來猜測這兩座山的祕密,歌謠唱道:“石公對石母,金銀萬萬五;誰人識得破,成都買到簡州府。 ”成都龍泉山百工堰一帶有兩座山,一座叫石公山,一座叫石母山,兩山遙遙相對。傳說兩山下暗藏玄機 ,可是至今沒人發掘出來。

還有距離比較遠的地方,如說張獻忠埋寶是在重慶。因為張獻忠從成都坐船出發,原本就打算往重慶、巫峽方向伺機出川。張獻忠轉移寶藏的時間有不少記載是在大順二年就開始,從陸路運輸動靜會很大,那麼如果在江口和楊展大戰前,早已經從成都水路祕密轉移部分寶藏離開成都府是不困難的。而重慶一帶號稱山城險塞,埋下寶藏也是非常理想的。

由於那個流傳廣泛的口訣影響,在清朝前期,本來重慶埋寶的說法還鮮為人知,也沒有多少人會往別處想。後來駱秉章到四川平定太平軍石達開,當時咸豐年間太平軍席捲各地,清朝方面財力捉襟見肘,因此,四川官府公開組織力量搜尋張獻忠寶藏形成一個小高潮。駱秉章身邊有一個親信助手國璋(蒙古族八旗出身)非常能幹,當時還不到二十歲,受駱秉章提攜,在四川各地任職多年,非常留心民情風俗,也暗中幫駱秉章在打探寶藏下落。當時成都附近周邊100多年了,不論官府還是民間一直對張獻忠寶藏沒有多少收穫。駱秉章離開四川,國璋後來忽然轉移目標到重慶巴縣任知縣,還暗中繪製重慶地圖祕密搜尋寶藏,由於他晚年也做了許多有益民生的好事,人們並不清楚他有過尋寶的企圖。

所以,傳言八大王寶藏地點當年在巴蜀各地都有說法,即使遠在重慶,對應口訣“石龍對石虎,買到成都府”,也能找到有一些相關的依據。隨著時間流逝,今時今日江口古戰場大批文物的出現,再次讓人相信流傳300年的張獻忠寶藏的確是事實,那麼當時正史野史都說他另外掩埋了大批財富,可能隨著進一步考古和整理史料線索的發掘,相信不久一定會真相大白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