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


"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耳朵與沉默之間的鴻溝,就是一個牽牛花的距離。哈爾濱和榆林之間的的鴻溝有多遠?

漫步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兩邊高樓林立,南來北往的客,熙攘鼎沸。我在那裡走著,看著有異域風格的景緻,心裡卻透露著真實:我一直都在惦記著陝北的榆林。

腳下,俄羅斯方塊石磚的堅硬,留不下我的腳印,並不聲不響地告訴我:過客,還是個過客。

榆林,如果我去,那裡的黃土路上,一定會張貼出我的腳印,宣示於天地之間:那個在黃土地上長大的孩子,回來了。

幾條明亮的鐵軌,牽連著我和榆林,可否,在一天之內到達?然而,那片古老的黃土地離我,卻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我眼睜睜看著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文友,一批又一批地向榆林集結,從四面八方,風塵僕僕,意氣風發,身後攜卷著文采飛揚的祥雲。而我,卻按兵不動,窩在東北一隅,看松花江上千帆過盡。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六月初,劉莉主編微信我,問我是否有意願去榆林筆會。內心一陣狂喜,繼而是一陣又一陣的燥熱難耐。樹蔭下徘徊我的步履,艱難斷腸,陽光的碎影,散亂在眼前不遠的地方。


"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耳朵與沉默之間的鴻溝,就是一個牽牛花的距離。哈爾濱和榆林之間的的鴻溝有多遠?

漫步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兩邊高樓林立,南來北往的客,熙攘鼎沸。我在那裡走著,看著有異域風格的景緻,心裡卻透露著真實:我一直都在惦記著陝北的榆林。

腳下,俄羅斯方塊石磚的堅硬,留不下我的腳印,並不聲不響地告訴我:過客,還是個過客。

榆林,如果我去,那裡的黃土路上,一定會張貼出我的腳印,宣示於天地之間:那個在黃土地上長大的孩子,回來了。

幾條明亮的鐵軌,牽連著我和榆林,可否,在一天之內到達?然而,那片古老的黃土地離我,卻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我眼睜睜看著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文友,一批又一批地向榆林集結,從四面八方,風塵僕僕,意氣風發,身後攜卷著文采飛揚的祥雲。而我,卻按兵不動,窩在東北一隅,看松花江上千帆過盡。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六月初,劉莉主編微信我,問我是否有意願去榆林筆會。內心一陣狂喜,繼而是一陣又一陣的燥熱難耐。樹蔭下徘徊我的步履,艱難斷腸,陽光的碎影,散亂在眼前不遠的地方。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筆會的時間定在八月初的暑假,暑假其實不是我的福利。我的職業令我渴慕著暑假,扔掉一切重複與繁瑣,掙脫所有的羈絆,讓自己天馬行空,走南闖北,找到一處清泉,一片綠草,一屋茅舍,一床明月半床書,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歇息和休整。然而,夢想在天上,現實在身上,二者在我這裡卻是分崩離析。舉起刀斧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那個時段也是我每年回寧夏老家的日子。我要從北京出發順路經過,還是從老家開車奔襲榆林?腦子裡來回過了八百個圈,最終沒有結果。憎恨自己。

陝西,陝北。西安,蒲城。我把榆林想象成一個神聖的存在,沒有西安的流光溢彩,沒有蒲城的帝王墳塋,那裡有我的多個情結。

無定河。毛烏素沙漠。兵家重鎮。峁樑弧圈。李自成。路遙。平凡的世界。黃土溝坎。陝北民歌。米脂婆姨。綏德的漢。洋芋擦擦。臊子面。

主編大人用去了榆林能住窯洞誘惑我。這是我最敏感的一條神經,有我少年時期的記憶和體驗,有外爺和外奶的微笑、關愛和疼惜。


"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耳朵與沉默之間的鴻溝,就是一個牽牛花的距離。哈爾濱和榆林之間的的鴻溝有多遠?

漫步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兩邊高樓林立,南來北往的客,熙攘鼎沸。我在那裡走著,看著有異域風格的景緻,心裡卻透露著真實:我一直都在惦記著陝北的榆林。

腳下,俄羅斯方塊石磚的堅硬,留不下我的腳印,並不聲不響地告訴我:過客,還是個過客。

榆林,如果我去,那裡的黃土路上,一定會張貼出我的腳印,宣示於天地之間:那個在黃土地上長大的孩子,回來了。

幾條明亮的鐵軌,牽連著我和榆林,可否,在一天之內到達?然而,那片古老的黃土地離我,卻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我眼睜睜看著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文友,一批又一批地向榆林集結,從四面八方,風塵僕僕,意氣風發,身後攜卷著文采飛揚的祥雲。而我,卻按兵不動,窩在東北一隅,看松花江上千帆過盡。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六月初,劉莉主編微信我,問我是否有意願去榆林筆會。內心一陣狂喜,繼而是一陣又一陣的燥熱難耐。樹蔭下徘徊我的步履,艱難斷腸,陽光的碎影,散亂在眼前不遠的地方。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筆會的時間定在八月初的暑假,暑假其實不是我的福利。我的職業令我渴慕著暑假,扔掉一切重複與繁瑣,掙脫所有的羈絆,讓自己天馬行空,走南闖北,找到一處清泉,一片綠草,一屋茅舍,一床明月半床書,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歇息和休整。然而,夢想在天上,現實在身上,二者在我這裡卻是分崩離析。舉起刀斧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那個時段也是我每年回寧夏老家的日子。我要從北京出發順路經過,還是從老家開車奔襲榆林?腦子裡來回過了八百個圈,最終沒有結果。憎恨自己。

陝西,陝北。西安,蒲城。我把榆林想象成一個神聖的存在,沒有西安的流光溢彩,沒有蒲城的帝王墳塋,那裡有我的多個情結。

無定河。毛烏素沙漠。兵家重鎮。峁樑弧圈。李自成。路遙。平凡的世界。黃土溝坎。陝北民歌。米脂婆姨。綏德的漢。洋芋擦擦。臊子面。

主編大人用去了榆林能住窯洞誘惑我。這是我最敏感的一條神經,有我少年時期的記憶和體驗,有外爺和外奶的微笑、關愛和疼惜。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我想,單單為了這一條,我就會死磕暑假,倒騰出三天時間,去住兩晚窯洞,感受那裡的土炕,甚至還有可能,激活埋藏在我心中多年那曾熟悉的味道或溫度。

“我實在想來,可我現在不能定啊。”我這樣回覆主編大人,眼中無淚,心裡無血,走在北京堅硬的馬路上,整個人大概都是變形的。我就缺少一個袋子。

“黎樂那小妖去嗎?”想起那個在蒲城筆會群裡咋咋呼呼的人(崔斌語),我斗膽問主編。自己遇到諸多的不確定,還要打聽別人,大略是有些旁枝逸出。

“她是想來,但最後才發現那個時間正好家裡有事,脫不開身。”這個結果讓去年蒲城未竟的期盼再次落空,對我實在是不小的打擊。

不幾日,高麗君微信私我:“榆林你去嗎?”又讓針的鋒利猛戳一下。“你去嗎?”我把針扔回去。

“我去不了,那幾天我正好在蘭州有個教研會。”她回答地義無反顧。她見過太多的世面了。我的興奮與糾結,和她的淡定相比,豈止是雲泥之別。

我騰空而起,把那枚針扽回來,扔到腳下不遠處的螞蟻窩旁,讓它們抬去,可以搭橋渡河,省了喜鵲的聚集,還有王母揮霍的鳳釵。


"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耳朵與沉默之間的鴻溝,就是一個牽牛花的距離。哈爾濱和榆林之間的的鴻溝有多遠?

漫步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兩邊高樓林立,南來北往的客,熙攘鼎沸。我在那裡走著,看著有異域風格的景緻,心裡卻透露著真實:我一直都在惦記著陝北的榆林。

腳下,俄羅斯方塊石磚的堅硬,留不下我的腳印,並不聲不響地告訴我:過客,還是個過客。

榆林,如果我去,那裡的黃土路上,一定會張貼出我的腳印,宣示於天地之間:那個在黃土地上長大的孩子,回來了。

幾條明亮的鐵軌,牽連著我和榆林,可否,在一天之內到達?然而,那片古老的黃土地離我,卻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我眼睜睜看著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文友,一批又一批地向榆林集結,從四面八方,風塵僕僕,意氣風發,身後攜卷著文采飛揚的祥雲。而我,卻按兵不動,窩在東北一隅,看松花江上千帆過盡。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六月初,劉莉主編微信我,問我是否有意願去榆林筆會。內心一陣狂喜,繼而是一陣又一陣的燥熱難耐。樹蔭下徘徊我的步履,艱難斷腸,陽光的碎影,散亂在眼前不遠的地方。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筆會的時間定在八月初的暑假,暑假其實不是我的福利。我的職業令我渴慕著暑假,扔掉一切重複與繁瑣,掙脫所有的羈絆,讓自己天馬行空,走南闖北,找到一處清泉,一片綠草,一屋茅舍,一床明月半床書,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歇息和休整。然而,夢想在天上,現實在身上,二者在我這裡卻是分崩離析。舉起刀斧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那個時段也是我每年回寧夏老家的日子。我要從北京出發順路經過,還是從老家開車奔襲榆林?腦子裡來回過了八百個圈,最終沒有結果。憎恨自己。

陝西,陝北。西安,蒲城。我把榆林想象成一個神聖的存在,沒有西安的流光溢彩,沒有蒲城的帝王墳塋,那裡有我的多個情結。

無定河。毛烏素沙漠。兵家重鎮。峁樑弧圈。李自成。路遙。平凡的世界。黃土溝坎。陝北民歌。米脂婆姨。綏德的漢。洋芋擦擦。臊子面。

主編大人用去了榆林能住窯洞誘惑我。這是我最敏感的一條神經,有我少年時期的記憶和體驗,有外爺和外奶的微笑、關愛和疼惜。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我想,單單為了這一條,我就會死磕暑假,倒騰出三天時間,去住兩晚窯洞,感受那裡的土炕,甚至還有可能,激活埋藏在我心中多年那曾熟悉的味道或溫度。

“我實在想來,可我現在不能定啊。”我這樣回覆主編大人,眼中無淚,心裡無血,走在北京堅硬的馬路上,整個人大概都是變形的。我就缺少一個袋子。

“黎樂那小妖去嗎?”想起那個在蒲城筆會群裡咋咋呼呼的人(崔斌語),我斗膽問主編。自己遇到諸多的不確定,還要打聽別人,大略是有些旁枝逸出。

“她是想來,但最後才發現那個時間正好家裡有事,脫不開身。”這個結果讓去年蒲城未竟的期盼再次落空,對我實在是不小的打擊。

不幾日,高麗君微信私我:“榆林你去嗎?”又讓針的鋒利猛戳一下。“你去嗎?”我把針扔回去。

“我去不了,那幾天我正好在蘭州有個教研會。”她回答地義無反顧。她見過太多的世面了。我的興奮與糾結,和她的淡定相比,豈止是雲泥之別。

我騰空而起,把那枚針扽回來,扔到腳下不遠處的螞蟻窩旁,讓它們抬去,可以搭橋渡河,省了喜鵲的聚集,還有王母揮霍的鳳釵。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窗外蟬聲大噪,唧啦復唧啦。很想找個木杆,把它們搗下來。一杯涼水下肚,冷靜透心而過。還是等著讓秋天收拾它們吧。秋天做惡人,那是天道,蟬兒沒脾氣。

“你去榆林嗎?”六月中旬,崔斌兄心血來潮,也這樣問我。

實際上,我慚愧難當。五月,新銳散文在青州舉辦筆會,崔兄打下手,做協助,和主編大人幾乎前後腳地邀請我,曾希望我去看看他的家鄉,我竊想,宋詞中李清照的青州,大約還活在那片土地上。崔兄語氣懇切,讓人不忍拒絕。最終,因瑣事在身,未能如願,錯過了再次和他同屋海聊的機會。

而榆林,他肯定地說要去。這一點,我並不懷疑。他每次奔赴筆會,無論揭陽還是蒲城,都有精彩的故事,火車和汽車似乎害怕他沒有寫作材料,有意給他許多曲折和奔波。

我回復他:不能確定。這樣的回答多少帶有否定意味。他略有失落,說:你儘量去,咱們和新朋舊友好好玩兩天。

這個,何嘗不是我的私心。只是,私心太濃,容易讓無由的雨水衝散,漂浮到眼前,全是數不清的碎片。

劉主編一次和我說過的,言猶在耳:“新銳裡的這些朋友,好像都有同一個特點,見過一面,還想見第二面。”這幫人,志同道合,情深意厚,依依分別後,思茲念茲,渴盼再相聚。這份情誼,豈是距離可以阻隔,豈是筆墨可以盡宣。

又幾日,趙慶梅在微信裡問我。我感到很惶恐,也很憋屈。因為自己不能確定行程,所以那些天只能龜縮不出,只能被動地接應朋友的問詢。


"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耳朵與沉默之間的鴻溝,就是一個牽牛花的距離。哈爾濱和榆林之間的的鴻溝有多遠?

漫步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兩邊高樓林立,南來北往的客,熙攘鼎沸。我在那裡走著,看著有異域風格的景緻,心裡卻透露著真實:我一直都在惦記著陝北的榆林。

腳下,俄羅斯方塊石磚的堅硬,留不下我的腳印,並不聲不響地告訴我:過客,還是個過客。

榆林,如果我去,那裡的黃土路上,一定會張貼出我的腳印,宣示於天地之間:那個在黃土地上長大的孩子,回來了。

幾條明亮的鐵軌,牽連著我和榆林,可否,在一天之內到達?然而,那片古老的黃土地離我,卻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我眼睜睜看著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文友,一批又一批地向榆林集結,從四面八方,風塵僕僕,意氣風發,身後攜卷著文采飛揚的祥雲。而我,卻按兵不動,窩在東北一隅,看松花江上千帆過盡。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六月初,劉莉主編微信我,問我是否有意願去榆林筆會。內心一陣狂喜,繼而是一陣又一陣的燥熱難耐。樹蔭下徘徊我的步履,艱難斷腸,陽光的碎影,散亂在眼前不遠的地方。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筆會的時間定在八月初的暑假,暑假其實不是我的福利。我的職業令我渴慕著暑假,扔掉一切重複與繁瑣,掙脫所有的羈絆,讓自己天馬行空,走南闖北,找到一處清泉,一片綠草,一屋茅舍,一床明月半床書,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歇息和休整。然而,夢想在天上,現實在身上,二者在我這裡卻是分崩離析。舉起刀斧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那個時段也是我每年回寧夏老家的日子。我要從北京出發順路經過,還是從老家開車奔襲榆林?腦子裡來回過了八百個圈,最終沒有結果。憎恨自己。

陝西,陝北。西安,蒲城。我把榆林想象成一個神聖的存在,沒有西安的流光溢彩,沒有蒲城的帝王墳塋,那裡有我的多個情結。

無定河。毛烏素沙漠。兵家重鎮。峁樑弧圈。李自成。路遙。平凡的世界。黃土溝坎。陝北民歌。米脂婆姨。綏德的漢。洋芋擦擦。臊子面。

主編大人用去了榆林能住窯洞誘惑我。這是我最敏感的一條神經,有我少年時期的記憶和體驗,有外爺和外奶的微笑、關愛和疼惜。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我想,單單為了這一條,我就會死磕暑假,倒騰出三天時間,去住兩晚窯洞,感受那裡的土炕,甚至還有可能,激活埋藏在我心中多年那曾熟悉的味道或溫度。

“我實在想來,可我現在不能定啊。”我這樣回覆主編大人,眼中無淚,心裡無血,走在北京堅硬的馬路上,整個人大概都是變形的。我就缺少一個袋子。

“黎樂那小妖去嗎?”想起那個在蒲城筆會群裡咋咋呼呼的人(崔斌語),我斗膽問主編。自己遇到諸多的不確定,還要打聽別人,大略是有些旁枝逸出。

“她是想來,但最後才發現那個時間正好家裡有事,脫不開身。”這個結果讓去年蒲城未竟的期盼再次落空,對我實在是不小的打擊。

不幾日,高麗君微信私我:“榆林你去嗎?”又讓針的鋒利猛戳一下。“你去嗎?”我把針扔回去。

“我去不了,那幾天我正好在蘭州有個教研會。”她回答地義無反顧。她見過太多的世面了。我的興奮與糾結,和她的淡定相比,豈止是雲泥之別。

我騰空而起,把那枚針扽回來,扔到腳下不遠處的螞蟻窩旁,讓它們抬去,可以搭橋渡河,省了喜鵲的聚集,還有王母揮霍的鳳釵。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窗外蟬聲大噪,唧啦復唧啦。很想找個木杆,把它們搗下來。一杯涼水下肚,冷靜透心而過。還是等著讓秋天收拾它們吧。秋天做惡人,那是天道,蟬兒沒脾氣。

“你去榆林嗎?”六月中旬,崔斌兄心血來潮,也這樣問我。

實際上,我慚愧難當。五月,新銳散文在青州舉辦筆會,崔兄打下手,做協助,和主編大人幾乎前後腳地邀請我,曾希望我去看看他的家鄉,我竊想,宋詞中李清照的青州,大約還活在那片土地上。崔兄語氣懇切,讓人不忍拒絕。最終,因瑣事在身,未能如願,錯過了再次和他同屋海聊的機會。

而榆林,他肯定地說要去。這一點,我並不懷疑。他每次奔赴筆會,無論揭陽還是蒲城,都有精彩的故事,火車和汽車似乎害怕他沒有寫作材料,有意給他許多曲折和奔波。

我回復他:不能確定。這樣的回答多少帶有否定意味。他略有失落,說:你儘量去,咱們和新朋舊友好好玩兩天。

這個,何嘗不是我的私心。只是,私心太濃,容易讓無由的雨水衝散,漂浮到眼前,全是數不清的碎片。

劉主編一次和我說過的,言猶在耳:“新銳裡的這些朋友,好像都有同一個特點,見過一面,還想見第二面。”這幫人,志同道合,情深意厚,依依分別後,思茲念茲,渴盼再相聚。這份情誼,豈是距離可以阻隔,豈是筆墨可以盡宣。

又幾日,趙慶梅在微信裡問我。我感到很惶恐,也很憋屈。因為自己不能確定行程,所以那些天只能龜縮不出,只能被動地接應朋友的問詢。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這次,知道我很難陪她同去,她就拉開架勢,說要獨闖榆林,要訂火車票,問我在哪裡訂。我說火車站,代售點,網上都可訂到,唯獨機場不賣。她在那邊嘿嘿笑。我彷彿看到她站在榆林邊的綠洲上,毛烏素沙漠的風吹起她的紗巾,來自海拉爾的這個女人,轉錯了方向,錯把西北當東北,錯把黃土當黑土……

“你去榆林嗎?”微信群裡,王淑萍問我,這句話的後面跟著兩個燦爛的呲牙表情。

“你一定要去!這幾天,我正在鼓搗郭喬,想著咱們三個,和袁明秀大姐在榆林會合,美美耍兩天。”

晚上,郭喬終於上線,她一旦確定下來要去,就“勒令”我必須去。最後限定我在七月初提交最終答案,不許模稜兩可。我諾諾答應。人生氣短,莫過於此。

最終,我交了答案。最終,郭喬也折戟沙場。我拯救了郭喬,她卻辜負了兩個期盼她到淚花流的姐姐。

肖萌最終也未成行。她在秦皇島的陸上海里,忙著穿梭,焦頭爛額。沒有時間補妝的她,不知是怎麼個風采。

馬永娟也身系連雲港,在海灘上挖著沙子找小魚。我戲謔她:你不去,你趙妹妹只能空守寒窯了。她倒是心大,說實在沒轍,那就由著她去找別人吧。

榆林筆會簽到的第一天,王淑萍發來現場照片,樹和建築物都溼漉漉的,地上全是水坑,人們都打著傘。榆林的眼,軟得很,像西北的婆姨。

那天,我身在哈爾濱,那裡也下了雨。雨,來得快,走得也快,白雲藍天很快佔據了天空。東北天氣的性格,似乎都像那裡的女人,敢愛敢恨,步履如風。

榆林的雨,那次下了幾天?我一直沒敢張口問。我的身影終於未能在榆林閃現,自然也就無法塗抹一篇帶有榆林風格的文字,因為,我終於和榆林擦肩而過。


"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耳朵與沉默之間的鴻溝,就是一個牽牛花的距離。哈爾濱和榆林之間的的鴻溝有多遠?

漫步在哈爾濱的中央大街,兩邊高樓林立,南來北往的客,熙攘鼎沸。我在那裡走著,看著有異域風格的景緻,心裡卻透露著真實:我一直都在惦記著陝北的榆林。

腳下,俄羅斯方塊石磚的堅硬,留不下我的腳印,並不聲不響地告訴我:過客,還是個過客。

榆林,如果我去,那裡的黃土路上,一定會張貼出我的腳印,宣示於天地之間:那個在黃土地上長大的孩子,回來了。

幾條明亮的鐵軌,牽連著我和榆林,可否,在一天之內到達?然而,那片古老的黃土地離我,卻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我眼睜睜看著認識的和不認識的文友,一批又一批地向榆林集結,從四面八方,風塵僕僕,意氣風發,身後攜卷著文采飛揚的祥雲。而我,卻按兵不動,窩在東北一隅,看松花江上千帆過盡。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六月初,劉莉主編微信我,問我是否有意願去榆林筆會。內心一陣狂喜,繼而是一陣又一陣的燥熱難耐。樹蔭下徘徊我的步履,艱難斷腸,陽光的碎影,散亂在眼前不遠的地方。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筆會的時間定在八月初的暑假,暑假其實不是我的福利。我的職業令我渴慕著暑假,扔掉一切重複與繁瑣,掙脫所有的羈絆,讓自己天馬行空,走南闖北,找到一處清泉,一片綠草,一屋茅舍,一床明月半床書,讓自己的精神得到歇息和休整。然而,夢想在天上,現實在身上,二者在我這裡卻是分崩離析。舉起刀斧的,不是別人,是自己。

那個時段也是我每年回寧夏老家的日子。我要從北京出發順路經過,還是從老家開車奔襲榆林?腦子裡來回過了八百個圈,最終沒有結果。憎恨自己。

陝西,陝北。西安,蒲城。我把榆林想象成一個神聖的存在,沒有西安的流光溢彩,沒有蒲城的帝王墳塋,那裡有我的多個情結。

無定河。毛烏素沙漠。兵家重鎮。峁樑弧圈。李自成。路遙。平凡的世界。黃土溝坎。陝北民歌。米脂婆姨。綏德的漢。洋芋擦擦。臊子面。

主編大人用去了榆林能住窯洞誘惑我。這是我最敏感的一條神經,有我少年時期的記憶和體驗,有外爺和外奶的微笑、關愛和疼惜。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我想,單單為了這一條,我就會死磕暑假,倒騰出三天時間,去住兩晚窯洞,感受那裡的土炕,甚至還有可能,激活埋藏在我心中多年那曾熟悉的味道或溫度。

“我實在想來,可我現在不能定啊。”我這樣回覆主編大人,眼中無淚,心裡無血,走在北京堅硬的馬路上,整個人大概都是變形的。我就缺少一個袋子。

“黎樂那小妖去嗎?”想起那個在蒲城筆會群裡咋咋呼呼的人(崔斌語),我斗膽問主編。自己遇到諸多的不確定,還要打聽別人,大略是有些旁枝逸出。

“她是想來,但最後才發現那個時間正好家裡有事,脫不開身。”這個結果讓去年蒲城未竟的期盼再次落空,對我實在是不小的打擊。

不幾日,高麗君微信私我:“榆林你去嗎?”又讓針的鋒利猛戳一下。“你去嗎?”我把針扔回去。

“我去不了,那幾天我正好在蘭州有個教研會。”她回答地義無反顧。她見過太多的世面了。我的興奮與糾結,和她的淡定相比,豈止是雲泥之別。

我騰空而起,把那枚針扽回來,扔到腳下不遠處的螞蟻窩旁,讓它們抬去,可以搭橋渡河,省了喜鵲的聚集,還有王母揮霍的鳳釵。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窗外蟬聲大噪,唧啦復唧啦。很想找個木杆,把它們搗下來。一杯涼水下肚,冷靜透心而過。還是等著讓秋天收拾它們吧。秋天做惡人,那是天道,蟬兒沒脾氣。

“你去榆林嗎?”六月中旬,崔斌兄心血來潮,也這樣問我。

實際上,我慚愧難當。五月,新銳散文在青州舉辦筆會,崔兄打下手,做協助,和主編大人幾乎前後腳地邀請我,曾希望我去看看他的家鄉,我竊想,宋詞中李清照的青州,大約還活在那片土地上。崔兄語氣懇切,讓人不忍拒絕。最終,因瑣事在身,未能如願,錯過了再次和他同屋海聊的機會。

而榆林,他肯定地說要去。這一點,我並不懷疑。他每次奔赴筆會,無論揭陽還是蒲城,都有精彩的故事,火車和汽車似乎害怕他沒有寫作材料,有意給他許多曲折和奔波。

我回復他:不能確定。這樣的回答多少帶有否定意味。他略有失落,說:你儘量去,咱們和新朋舊友好好玩兩天。

這個,何嘗不是我的私心。只是,私心太濃,容易讓無由的雨水衝散,漂浮到眼前,全是數不清的碎片。

劉主編一次和我說過的,言猶在耳:“新銳裡的這些朋友,好像都有同一個特點,見過一面,還想見第二面。”這幫人,志同道合,情深意厚,依依分別後,思茲念茲,渴盼再相聚。這份情誼,豈是距離可以阻隔,豈是筆墨可以盡宣。

又幾日,趙慶梅在微信裡問我。我感到很惶恐,也很憋屈。因為自己不能確定行程,所以那些天只能龜縮不出,只能被動地接應朋友的問詢。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這次,知道我很難陪她同去,她就拉開架勢,說要獨闖榆林,要訂火車票,問我在哪裡訂。我說火車站,代售點,網上都可訂到,唯獨機場不賣。她在那邊嘿嘿笑。我彷彿看到她站在榆林邊的綠洲上,毛烏素沙漠的風吹起她的紗巾,來自海拉爾的這個女人,轉錯了方向,錯把西北當東北,錯把黃土當黑土……

“你去榆林嗎?”微信群裡,王淑萍問我,這句話的後面跟著兩個燦爛的呲牙表情。

“你一定要去!這幾天,我正在鼓搗郭喬,想著咱們三個,和袁明秀大姐在榆林會合,美美耍兩天。”

晚上,郭喬終於上線,她一旦確定下來要去,就“勒令”我必須去。最後限定我在七月初提交最終答案,不許模稜兩可。我諾諾答應。人生氣短,莫過於此。

最終,我交了答案。最終,郭喬也折戟沙場。我拯救了郭喬,她卻辜負了兩個期盼她到淚花流的姐姐。

肖萌最終也未成行。她在秦皇島的陸上海里,忙著穿梭,焦頭爛額。沒有時間補妝的她,不知是怎麼個風采。

馬永娟也身系連雲港,在海灘上挖著沙子找小魚。我戲謔她:你不去,你趙妹妹只能空守寒窯了。她倒是心大,說實在沒轍,那就由著她去找別人吧。

榆林筆會簽到的第一天,王淑萍發來現場照片,樹和建築物都溼漉漉的,地上全是水坑,人們都打著傘。榆林的眼,軟得很,像西北的婆姨。

那天,我身在哈爾濱,那裡也下了雨。雨,來得快,走得也快,白雲藍天很快佔據了天空。東北天氣的性格,似乎都像那裡的女人,敢愛敢恨,步履如風。

榆林的雨,那次下了幾天?我一直沒敢張口問。我的身影終於未能在榆林閃現,自然也就無法塗抹一篇帶有榆林風格的文字,因為,我終於和榆林擦肩而過。


許多朋友邀請我去榆林,我卻和榆林擦肩而過,這一錯過,就是半生


【作者簡介】褚廣崇,生於七十年代,寧夏固原人,現在北京任教。素喜淘書、閒翻書。北京昌平作協會員,有作品發表於《北京青年報》、《原州》、《藏書報》、《昌平報》、《歲月》和《昌平文藝》等報刊雜誌。2018年獲首屆“絲路新散文”全國徵文優秀獎。更多文字見於“新銳散文”“青龍山書社”“無言年華”“藝風art”“雪鄉人語”等文學微信平臺。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