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凸顯了一個地區的文化,近日鬧得沸沸揚揚的地名更改新聞,各地展開去除“崇洋媚外”地名的行動,就連酒店店名也要求更改。而曾幾何時,璀璨的中華文化曾受到東亞多國的仰慕,就連中國的地名都被日本、韓國、越南爭相模仿,許多地名直接是“複製粘貼”使用。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強大的漢唐帝國發展了華夏文化,漢字文化圈國家爭相模仿中國地名

東亞範圍內,由於歷史悠久中國文化影響力很大,形成過去使用漢字的漢字文化圈,在這個文化圈內日本、韓國、越南都使用漢字,並以漢字來命名各自的地名。漢字創造了這些國家的地名文化,沒有漢字傳入,這些國家的豐富多彩的地名文化體系無法得以確立。

日本在唐朝是派遣唐使前往中國學習中國文化,將漢文化帶回日本。而最先體現漢文化正式地名,日本古都京都的名字就是模仿唐朝時期的兩個都城名字長安和洛陽,京都最早建立是稱為平安京,而當時平安京模仿唐長安城格局,以朱雀大街分為東西兩,其中西稱為長安,東稱為洛陽。後來的京都就是洛陽為核心發展起來的日本都城,所以京都在日本人眼裡也被稱為洛陽,當時幕府將軍前往京都御所朝見日本天皇也被稱為“上洛“。中國文化中的“瀟湘八景”傳入日本後,日本也依樣畫葫蘆將湖南的湘江地名搬到日本,日本直接還有湘北、湘南、湘西和湘東的地名。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神宮道織田公上洛列

在歷史上韓國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許多地名都以漢字命名,甚至連發音都大致相同。韓國最早出現漢字地名也是在新羅王國時期,當時統一半島後的新羅派遣國人前往唐朝學習唐文化,將大唐體制複製回新羅。韓國人之後使用漢字為韓語地名注音,後直接用漢字為城市命名。而韓國地名中,又大量的地名與中國一模一樣,如嶺南、湖南、廣州 、陝州、晉州、麗水、泰安等。而被移植到韓國的中國地名中以楚地湖北最多,如漢江、襄陽、漢陽、丹陽、江陵等,這些地名都是在李朝時期命名。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韓國的江陵

越南國名與中國息息相關

在漢字文化圈中最受中國文化影響是莫過於越南,越南自秦朝開始就是中國郡縣,在隸屬中國時期, 如同中原地 區, 以漢字為正式文字, 交州各種地名均以漢字命 名、更名。隸屬中國郡縣狀態一直到五代十國交州土豪自立後才改變,不過自立後的越南依然仰慕中國文化,全面移植中國製度,仍以漢字為官方文字, 用漢字命名、記載地名。正因如此越南從古至今的許多地名無不受到中國文化的輻射。

越南歷代的國名都是中國皇帝賜予使用,越南歷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國名安南為南宋淳熙元年(1174 年)越南李朝皇帝李天祚入貢南宋時,宋孝宗正式賜予的國名,《宋史》對此曾詳細記載:

詔賜國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為安南國王次年八月又賜安南國王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越南西寧是越南本土的高臺教中心

安南國之名從此長期為越南使用,直到19世紀初期越南末代王朝阮朝建立,阮朝擁有越南史上最大的國土,為了凸顯自身不一樣,阮朝向清朝求封新稱號為南越國。清朝嘉慶鑑於漢初已有南越國,而且南越國涵蓋兩廣,於是下令不許阮朝使用南越國號。而是賜予新國號越南。

天朝褒賜國號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於下表其新賜藩封且在百越之南著於時憲書內將安南改為越南。《嘉慶重修一統志》

中國皇帝的冊封最終使得越南國名使用至今。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越南太原省是魚米之鄉

越南多省地名與中國地名撞臉

由於長期的模仿中國文化,使用漢字地名。而且越南的行政區劃也是隨著中國變化而變化,使得越南的地名與中國重複率也遠高於日本和韓國,這些地名在越南史書《欽定越史通鑑綱目 》《大南實錄》《大南一統志》《皇越輿地志》《嘉定城通志》都有大量的記載。

越南立國之初,丁部領模仿唐朝建立道、府、縣的行政區劃,並建都華閭,以華閭為長安,以長安為名蓋因受到唐朝都城長安的影響。丁朝之後,越南歷朝模仿宋元明清的行政區劃,出現路府道州縣及省的建制名稱,現今越南實現省縣(郡)社三級制的行政區劃,但無論是省郡縣還是鄉鎮坊抑或直轄市省轄市縣級市這些行政地名通名均和中國歷史文化有關。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越南長安現在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

越南歷代王朝稱帝建元,使用完整的帝制制度,歷代越南王朝建國都成為京師,模仿中國封建王朝命名都城的習慣,將都城稱呼為順天應天之類。如越南李朝之後將現行的河內成為應天府,李朝時期是應天府南京升龍,與中國北宋以應天府為南京(現在商丘縣)完全一樣。後黎朝時河內改稱為奉天府東京,以龍興之地位紹天府西都。阮朝時期將都城順化命名為京師承天府,至今順化歸屬承天順化省。

古代越南隨著漢文化深入,帝王對於中國文化仰慕,甚至連都城建設都照搬中國帝都建造。阮朝明命帝就是模仿北京皇城佈局順化承天府,承天府內的官署的方位佈置很多都與清朝北京城類似,如皇城大內和紫禁城的宮殿割據,祭天天壇的方位設置。明命帝仰慕漢文化很深,尤其是以明朝為榜樣,將自己的陵園都明命為孝陵(與明太祖陵號一模一樣)。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越南的皇城午門

此外封建王朝時代越南帝王為凸顯帝王所在京畿要地,也模仿中國設置畿輔之地,設三輔和四輔。《大越史記全書》陳紀漢蒼開大元年記載:清化府路為京畿三輔,改清化府為天昌府,並九真愛州為三輔,又改演州為靈源府,併為四輔。

由於使用越南兩千多年來大量的漢字地名使用使得越南現代地名與中國許多地名一模一樣,其中行政層級和地名都一模一樣的省市縣名稱如下。

  • 在越南省一級也有山西省、河南省。
  • 在越南城市一級中有太原市、西寧市、萊州市、高平市、海陽市、永安市、北寧市、嘉義市。
  • 在越南縣一級中大量地名與中國相同,如越南和平縣位於薄遼省(對應中國廣東和平縣)、廣昌縣和石城縣位於清化省(對應江西省廣昌縣和石城縣)、仙遊縣位於北寧省(對應福建省仙遊縣)、重慶縣位於高平省、懷仁縣位於越南平定省(對應山西懷仁縣)、延慶縣位於慶和省(對應北京市延慶區)、江城縣位於堅江省(對應雲南江城縣)、永興縣位於隆安省(對應湖南省永興縣)、新興縣(對應廣東省新興縣)金山縣(對應上海市金山區)寧海縣(對應浙江省寧海縣)。

除此地名一樣,行政層級不同的地名更是數不勝數,如越南省份中和中國地名一樣,但行政層級不同的有太原省、西寧省、高平省、海陽省、廣寧省、廣南省。此外還有黃梅市、襄陽縣、太和市、宜春縣等,而一些鄉鎮級別的地名與中國一樣的更是數不勝數。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中越兩國交界的德天瀑布,越南一側為高平省重慶縣

越南這些地名除了少數是直接移植中國地名外,如長安之類。大多數都是越南自己按照地形山川命名。如《同慶地輿志》載永福省永安地名來源

永安省,取永祥府和安樂縣各一字。

《大南實錄》記載越南河南省來源:

成泰二年(1890年),分河內省里仁府和南定省廉平府設河南省,取河內省和南定省名各一字。

既然是越南人自行命名為何會與中國地名大量雷同呢,這背後是源於就是源於越南自古以來仰慕中華文化,學習中國文化,用漢字取地名時也是按照中國文化中的地名取名規則和習慣來命名,最終使得許多中越地名都一模一樣。

越南的地名與文化:到處模仿中國的地名,是仰慕中華文化的結果

越南峴港

除了相似的地名,越南眾多的地名均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如峴港城外有五行山,而這個五行就是指的中國文化中的陰陽五行文化。

《大南一統志卷5》對此有詳載:

明命十八年(1837年)敕賜三臺山為水山西南三頂為木山陽火山陰火山西二頂為土山金山各勒其名于山之石。

這些越南古老漢字地名保存得十分完好,並沒有因為深受中國文化影響而要被更改。而這地名的保留也體現了中國文化在越南的傳承歷史,展現了中國與越南的文化交流源遠流長,也是越南為數不多可尋的中國痕跡。

地名是文化的載體,更是歷史的濃縮,某種意義上來說地名還是特殊的文化遺產。一個個廣為人知的地名本身就是文化的符號,是古今文化相連紐帶。

參考資料:《宋史》、《大越史記全書》、《大南一統志》

論文:陳繼華《越南地名的語源分類初探》、華林甫《略論中國地名文化對越南的影響》

更多越南歷史知識請關注@大南帝國天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