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證岳飛抗金決心的“黃龍府”原來在此,其名源於一段傳說'

"

抗金名將岳飛在公元1140年潁昌大戰獲勝後,說了一句“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

此話自此流傳開來,讓北國的“黃龍府”名聲大噪,它幾乎成了許多人心目中入侵中原的金國之代稱。

"

抗金名將岳飛在公元1140年潁昌大戰獲勝後,說了一句“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

此話自此流傳開來,讓北國的“黃龍府”名聲大噪,它幾乎成了許多人心目中入侵中原的金國之代稱。

見證岳飛抗金決心的“黃龍府”原來在此,其名源於一段傳說

僅從此地頗具聲勢的“黃龍”之名和宋、遼、金之間曠日持久的征戰,人們預見當年這座城池一定旌旗林立,重兵把守,威名赫赫。

“黃龍府”在哪裡?它有何來歷,又為何成了名將岳飛要直接攻擊的最終目標?

查閱史料方知,歷史上的“黃龍府”確實存在。它位於今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縣城之內,實為遼、金時期軍事重鎮和中心城府。

今農安縣城這一區域成為人煙密集城郭,始於公元四世紀中葉,當時是北方扶餘國的後期王城。由於此地處於西部草原與東部丘陵接壤地帶,扼控松花江兩岸和南北交通咽喉,在東北古代歷史上一直是交通要衝和兵家必爭之地。自古便是東胡、鮮卑、穢貊、肅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重要活動場所。

關於“黃龍府”這個名稱由來,民間留存這樣一段神奇傳說:

公元926年(遼天顯元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兵攻打渤海國,他們先佔領了扶余城。正月,又長驅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縣東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為東丹,改年號天顯,改忽汗城為天福城。

得勝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又回師扶余城,並在這裡駐紮下來。不料,這年七月他突患重病。

某夜有一顆流星落於太祖殿前,次日天剛放亮,扶余城上空驚現一條盤旋天際的黃龍,身長數百米,渾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後來黃龍鑽進了遼太祖居住的行宮,頓時紫氣遮天,濃雲蔽日,經過一天時間才漸漸散去。

過了不久,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病故,終年55歲。從此遼朝將扶余城府改稱“黃龍府”。

這段傳說顯然是遼朝後人為了神化遼太祖所杜撰,不能當作史實去憑信。但“黃龍府”之名確是由此流傳而來。

歷史中的黃龍府,曾是遼國六府中重要的一府。在遼初時,黃龍府統五州三縣。到遼聖宗(公元十一世紀)時,這裡除設行政長官,還配備了軍事兵馬都部司。此外,還調遷兀惹、鐵驪戶等部族軍,常駐黃龍府及其所屬各大州城。同時黃龍府的城池建設也有了擴展。

從其境內出土的大量遼金時期文物及周圍23座遼金古城遺址分析,可以大致判斷出黃龍府當年的重要地位和繁華景象。

研究人員認為,此時遼國正處於鼎盛時期,也是“黃龍府”在歷史上重要的發展階段。

伴隨著政治、經濟、交通的發展,當地人口急劇增加。當時村屯密佈,城郭相望。“黃龍府”轄區不僅住有契丹人、渤海人、漢人、女真人,還有鐵驪、兀惹、突厥、党項等部族人。

《三朝北盟會編》記述,當時的黃龍府“雜諸國風俗”,“凡聚會處,諸國人語言不能通曉,則為漢語以證方能辯之。”

滄海桑田,往事如煙。古代北國名城“黃龍府”幾經譭棄,幾度繁華,演變為今天的農安縣城。

"

抗金名將岳飛在公元1140年潁昌大戰獲勝後,說了一句“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

此話自此流傳開來,讓北國的“黃龍府”名聲大噪,它幾乎成了許多人心目中入侵中原的金國之代稱。

見證岳飛抗金決心的“黃龍府”原來在此,其名源於一段傳說

僅從此地頗具聲勢的“黃龍”之名和宋、遼、金之間曠日持久的征戰,人們預見當年這座城池一定旌旗林立,重兵把守,威名赫赫。

“黃龍府”在哪裡?它有何來歷,又為何成了名將岳飛要直接攻擊的最終目標?

查閱史料方知,歷史上的“黃龍府”確實存在。它位於今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縣城之內,實為遼、金時期軍事重鎮和中心城府。

今農安縣城這一區域成為人煙密集城郭,始於公元四世紀中葉,當時是北方扶餘國的後期王城。由於此地處於西部草原與東部丘陵接壤地帶,扼控松花江兩岸和南北交通咽喉,在東北古代歷史上一直是交通要衝和兵家必爭之地。自古便是東胡、鮮卑、穢貊、肅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重要活動場所。

關於“黃龍府”這個名稱由來,民間留存這樣一段神奇傳說:

公元926年(遼天顯元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兵攻打渤海國,他們先佔領了扶余城。正月,又長驅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縣東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為東丹,改年號天顯,改忽汗城為天福城。

得勝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又回師扶余城,並在這裡駐紮下來。不料,這年七月他突患重病。

某夜有一顆流星落於太祖殿前,次日天剛放亮,扶余城上空驚現一條盤旋天際的黃龍,身長數百米,渾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後來黃龍鑽進了遼太祖居住的行宮,頓時紫氣遮天,濃雲蔽日,經過一天時間才漸漸散去。

過了不久,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病故,終年55歲。從此遼朝將扶余城府改稱“黃龍府”。

這段傳說顯然是遼朝後人為了神化遼太祖所杜撰,不能當作史實去憑信。但“黃龍府”之名確是由此流傳而來。

歷史中的黃龍府,曾是遼國六府中重要的一府。在遼初時,黃龍府統五州三縣。到遼聖宗(公元十一世紀)時,這裡除設行政長官,還配備了軍事兵馬都部司。此外,還調遷兀惹、鐵驪戶等部族軍,常駐黃龍府及其所屬各大州城。同時黃龍府的城池建設也有了擴展。

從其境內出土的大量遼金時期文物及周圍23座遼金古城遺址分析,可以大致判斷出黃龍府當年的重要地位和繁華景象。

研究人員認為,此時遼國正處於鼎盛時期,也是“黃龍府”在歷史上重要的發展階段。

伴隨著政治、經濟、交通的發展,當地人口急劇增加。當時村屯密佈,城郭相望。“黃龍府”轄區不僅住有契丹人、渤海人、漢人、女真人,還有鐵驪、兀惹、突厥、党項等部族人。

《三朝北盟會編》記述,當時的黃龍府“雜諸國風俗”,“凡聚會處,諸國人語言不能通曉,則為漢語以證方能辯之。”

滄海桑田,往事如煙。古代北國名城“黃龍府”幾經譭棄,幾度繁華,演變為今天的農安縣城。

見證岳飛抗金決心的“黃龍府”原來在此,其名源於一段傳說

如今在農安城內,倖存的一座遼金寶塔,還在展示濃郁的歷史氣息,這座寶塔始建於遼聖宗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已經歷超過千年的歷史風霜。

據史料介紹,公元947年,遼太宗南下滅了後晉,晉出帝石重貴被遼軍俘虜,隨後曾被押到黃龍府受辱;

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金滅遼之後,開始大舉南侵攻宋。宋徽宗禪位於長子趙桓,即宋欽宗,次年改元靖康。東路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宋欽宗用李綱守衛京城,但最終還是選擇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銀,許割太原等三鎮與金。

公元1127年,金國再次大舉興兵南侵,北宋都城陷落,就此滅亡,史稱“靖康之恥”。宋徽宗父子也被金兵押送到北國黃龍府。一度短暫囚禁於此。

北宋雖然被滅亡,但逃出的趙構組建了南宋政權。繼續入侵的金軍遭到了南宋將士們的殊死抵抗。以岳飛為代表的南宋抗金將士,一度把金軍打得落花流水。

其中金軍統帥完顏宗弼(金兀朮)被岳飛打得節節敗退,先是他的“柺子馬”被岳飛打殘,後來又在朱仙鎮被岳家軍重創。金兀朮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哀嘆。

岳飛這一時期連戰連勝,士氣高昂。郾城之戰後,金軍不甘失敗,1140年七月十四日,金兀朮率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進攻潁昌。

岳飛令王貴、岳雲分率精騎與金軍戰於潁昌城西。岳雲以八百背嵬騎兵作正面攻擊,步兵分左、右兩翼策應,以分散金軍騎兵主力。潁昌之戰,岳家軍將士人人奮勇,直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斬金兵五千餘人,俘虜兩千餘人。其中將校官七十八人,繳獲戰馬三千多匹。

金兀朮無奈退還開封,接連的失利令他沮喪不已。金軍大將韓常也不願再戰,派出密使向岳飛請降。

岳飛抗金戰場頻傳的捷報所鼓舞,豪邁地對部屬說:“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軍痛飲耳!”

"

抗金名將岳飛在公元1140年潁昌大戰獲勝後,說了一句“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君痛飲!”

此話自此流傳開來,讓北國的“黃龍府”名聲大噪,它幾乎成了許多人心目中入侵中原的金國之代稱。

見證岳飛抗金決心的“黃龍府”原來在此,其名源於一段傳說

僅從此地頗具聲勢的“黃龍”之名和宋、遼、金之間曠日持久的征戰,人們預見當年這座城池一定旌旗林立,重兵把守,威名赫赫。

“黃龍府”在哪裡?它有何來歷,又為何成了名將岳飛要直接攻擊的最終目標?

查閱史料方知,歷史上的“黃龍府”確實存在。它位於今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縣城之內,實為遼、金時期軍事重鎮和中心城府。

今農安縣城這一區域成為人煙密集城郭,始於公元四世紀中葉,當時是北方扶餘國的後期王城。由於此地處於西部草原與東部丘陵接壤地帶,扼控松花江兩岸和南北交通咽喉,在東北古代歷史上一直是交通要衝和兵家必爭之地。自古便是東胡、鮮卑、穢貊、肅慎、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的重要活動場所。

關於“黃龍府”這個名稱由來,民間留存這樣一段神奇傳說:

公元926年(遼天顯元年),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兵攻打渤海國,他們先佔領了扶余城。正月,又長驅直入攻打渤海王城忽汗城(今黑龍江寧安縣東京城),渤海王投降。二月改渤海為東丹,改年號天顯,改忽汗城為天福城。

得勝後,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又回師扶余城,並在這裡駐紮下來。不料,這年七月他突患重病。

某夜有一顆流星落於太祖殿前,次日天剛放亮,扶余城上空驚現一條盤旋天際的黃龍,身長數百米,渾身光芒四射,金光耀眼。後來黃龍鑽進了遼太祖居住的行宮,頓時紫氣遮天,濃雲蔽日,經過一天時間才漸漸散去。

過了不久,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病故,終年55歲。從此遼朝將扶余城府改稱“黃龍府”。

這段傳說顯然是遼朝後人為了神化遼太祖所杜撰,不能當作史實去憑信。但“黃龍府”之名確是由此流傳而來。

歷史中的黃龍府,曾是遼國六府中重要的一府。在遼初時,黃龍府統五州三縣。到遼聖宗(公元十一世紀)時,這裡除設行政長官,還配備了軍事兵馬都部司。此外,還調遷兀惹、鐵驪戶等部族軍,常駐黃龍府及其所屬各大州城。同時黃龍府的城池建設也有了擴展。

從其境內出土的大量遼金時期文物及周圍23座遼金古城遺址分析,可以大致判斷出黃龍府當年的重要地位和繁華景象。

研究人員認為,此時遼國正處於鼎盛時期,也是“黃龍府”在歷史上重要的發展階段。

伴隨著政治、經濟、交通的發展,當地人口急劇增加。當時村屯密佈,城郭相望。“黃龍府”轄區不僅住有契丹人、渤海人、漢人、女真人,還有鐵驪、兀惹、突厥、党項等部族人。

《三朝北盟會編》記述,當時的黃龍府“雜諸國風俗”,“凡聚會處,諸國人語言不能通曉,則為漢語以證方能辯之。”

滄海桑田,往事如煙。古代北國名城“黃龍府”幾經譭棄,幾度繁華,演變為今天的農安縣城。

見證岳飛抗金決心的“黃龍府”原來在此,其名源於一段傳說

如今在農安城內,倖存的一座遼金寶塔,還在展示濃郁的歷史氣息,這座寶塔始建於遼聖宗太平三年(公元1023年),已經歷超過千年的歷史風霜。

據史料介紹,公元947年,遼太宗南下滅了後晉,晉出帝石重貴被遼軍俘虜,隨後曾被押到黃龍府受辱;

公元1125年(宣和七年),金滅遼之後,開始大舉南侵攻宋。宋徽宗禪位於長子趙桓,即宋欽宗,次年改元靖康。東路金軍渡過黃河包圍開封,宋欽宗用李綱守衛京城,但最終還是選擇求和,供奉了大批金銀,許割太原等三鎮與金。

公元1127年,金國再次大舉興兵南侵,北宋都城陷落,就此滅亡,史稱“靖康之恥”。宋徽宗父子也被金兵押送到北國黃龍府。一度短暫囚禁於此。

北宋雖然被滅亡,但逃出的趙構組建了南宋政權。繼續入侵的金軍遭到了南宋將士們的殊死抵抗。以岳飛為代表的南宋抗金將士,一度把金軍打得落花流水。

其中金軍統帥完顏宗弼(金兀朮)被岳飛打得節節敗退,先是他的“柺子馬”被岳飛打殘,後來又在朱仙鎮被岳家軍重創。金兀朮發出“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哀嘆。

岳飛這一時期連戰連勝,士氣高昂。郾城之戰後,金軍不甘失敗,1140年七月十四日,金兀朮率十萬步兵和三萬騎兵進攻潁昌。

岳飛令王貴、岳雲分率精騎與金軍戰於潁昌城西。岳雲以八百背嵬騎兵作正面攻擊,步兵分左、右兩翼策應,以分散金軍騎兵主力。潁昌之戰,岳家軍將士人人奮勇,直殺得“人為血人,馬為血馬”,斬金兵五千餘人,俘虜兩千餘人。其中將校官七十八人,繳獲戰馬三千多匹。

金兀朮無奈退還開封,接連的失利令他沮喪不已。金軍大將韓常也不願再戰,派出密使向岳飛請降。

岳飛抗金戰場頻傳的捷報所鼓舞,豪邁地對部屬說:“今次殺金人,直搗黃龍府,當與諸軍痛飲耳!”

見證岳飛抗金決心的“黃龍府”原來在此,其名源於一段傳說

岳飛抗金的故事,已經廣為人知。

史上曾有一種看法認為,岳飛一心想要收復失地後迎兩位被擄皇帝回朝,惹惱了在位皇帝宋高宗趙構。此期間,金兀朮勾結南宋奸臣秦檜對岳飛栽贓誣陷,正好迎合了趙構要除掉岳飛的心思。繼而就有了朝廷連發12道金牌調令,逼迫岳飛放棄抵抗,收兵回朝。

面對宋高宗的苟且偷安,岳飛內心十分痛惜,感慨:“十年抗金之功,毀於一旦!”

雖然岳飛至死也未能都打到“黃龍府”,但“直搗”黃龍府的豪言,卻成了他銳意抗金的最好見證。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擊欄目右上角的提示“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聲明:文中配圖均源於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