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

北宋承平日久,經濟發達,尤以南方最為富庶。他們正處於和諧的生活狀態,突然間,北方的難民一發湧入,要爭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壓力,而且更把戰爭的禍水引到了南方。普通百姓尚且心存危機之感,更不自說南方上層的既得利益者。

"

北宋承平日久,經濟發達,尤以南方最為富庶。他們正處於和諧的生活狀態,突然間,北方的難民一發湧入,要爭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壓力,而且更把戰爭的禍水引到了南方。普通百姓尚且心存危機之感,更不自說南方上層的既得利益者。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以趙構為代表的北方政治勢力,以北宋正朔的名義,一下子傾軋了南方的本土勢力。如此一來,南方的民眾內有經濟生存上的壓力和政治上的失勢,外有北方悍馬的威脅,戰爭的禍水隨時流向這片沃土。他們處於均衡的生存狀態瞬間打破了。

"

北宋承平日久,經濟發達,尤以南方最為富庶。他們正處於和諧的生活狀態,突然間,北方的難民一發湧入,要爭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壓力,而且更把戰爭的禍水引到了南方。普通百姓尚且心存危機之感,更不自說南方上層的既得利益者。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以趙構為代表的北方政治勢力,以北宋正朔的名義,一下子傾軋了南方的本土勢力。如此一來,南方的民眾內有經濟生存上的壓力和政治上的失勢,外有北方悍馬的威脅,戰爭的禍水隨時流向這片沃土。他們處於均衡的生存狀態瞬間打破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如果金國遲緩進攻,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必有一爭。這種情形在歷史上,可不只一次出現。但是,金國的偏執進攻,促使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迅速團結起來。不想偏安的趙構,內心也有太祖的宏圖大志,他太想收復故地山河了。如果能夠收復舊有河山,他必將成為另一個光復社稷的漢光武帝。同時,也為了向南方本土勢力示威,他也需要打幾場漂亮的仗。於是,岳飛這個一心想收復河山的民族英雄,便躍上了歷史的舞臺。

制止戰爭的最好策略,就是戰略上的進攻。作為主戰派代表的岳飛,也當然要選擇主動進攻。岳飛有韓信之才不假,但是他處的戰爭背景卻相差甚遠。韓信所面對的是軍事割據,可以各個攻破。而岳飛面對的是一個整體的金國。向岳飛提供戰爭支援的是趙構皇帝。趙構這個皇帝,可謂是非常辛苦。作為北方外來勢力的代表,他一方面要想方設法使南方各方面的勢力迅速穩定下來,尤其是政治上的穩定;另一方面,他要打幾場仗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外抵制侵略,對內樹立威望。

由於岳飛的英明決策和戰爭意志,南宋打了幾場漂亮仗。如此一來,各方面的危機,又重新恢復了均衡狀態。金國無力滅亡南宋,南宋也無力收復故土,雙方進入了戰略僵持階段。

此刻,作為職業軍人的岳飛依然堅持北伐,迎回二聖。

"

北宋承平日久,經濟發達,尤以南方最為富庶。他們正處於和諧的生活狀態,突然間,北方的難民一發湧入,要爭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壓力,而且更把戰爭的禍水引到了南方。普通百姓尚且心存危機之感,更不自說南方上層的既得利益者。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以趙構為代表的北方政治勢力,以北宋正朔的名義,一下子傾軋了南方的本土勢力。如此一來,南方的民眾內有經濟生存上的壓力和政治上的失勢,外有北方悍馬的威脅,戰爭的禍水隨時流向這片沃土。他們處於均衡的生存狀態瞬間打破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如果金國遲緩進攻,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必有一爭。這種情形在歷史上,可不只一次出現。但是,金國的偏執進攻,促使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迅速團結起來。不想偏安的趙構,內心也有太祖的宏圖大志,他太想收復故地山河了。如果能夠收復舊有河山,他必將成為另一個光復社稷的漢光武帝。同時,也為了向南方本土勢力示威,他也需要打幾場漂亮的仗。於是,岳飛這個一心想收復河山的民族英雄,便躍上了歷史的舞臺。

制止戰爭的最好策略,就是戰略上的進攻。作為主戰派代表的岳飛,也當然要選擇主動進攻。岳飛有韓信之才不假,但是他處的戰爭背景卻相差甚遠。韓信所面對的是軍事割據,可以各個攻破。而岳飛面對的是一個整體的金國。向岳飛提供戰爭支援的是趙構皇帝。趙構這個皇帝,可謂是非常辛苦。作為北方外來勢力的代表,他一方面要想方設法使南方各方面的勢力迅速穩定下來,尤其是政治上的穩定;另一方面,他要打幾場仗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外抵制侵略,對內樹立威望。

由於岳飛的英明決策和戰爭意志,南宋打了幾場漂亮仗。如此一來,各方面的危機,又重新恢復了均衡狀態。金國無力滅亡南宋,南宋也無力收復故土,雙方進入了戰略僵持階段。

此刻,作為職業軍人的岳飛依然堅持北伐,迎回二聖。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收復河山,迎回二聖,是岳飛的戰略口號。但是,這個口號值得細細推敲。收復河山,符合各方面的意願。北方的難民,當然希望打回去,畢竟他們生活在南方一方面水土不適,另一方面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南方的百姓,更在迫切希望岳飛為主伐的主戰派早點收復失地,好讓北方的難民早點回老家。

其實趙構也不想偏安於南方,也想做一箇中興之主。

問題在於,這個迎回二聖的口號。其實,這所謂的二聖,真正是鳥皇帝的傑出代表。不光是北方的百姓不喜歡他,南方的百姓更不喜歡他們。如果不是這兩個蠢皇帝的緣故,他們的和諧生活依然會持續下去。這兩個千古罪人,本應羞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哪能再救他們。對於趙構來說,雖然二聖一個是他老爸,一個是他親哥,也是非常不情願他們回來的。一代名君李世民,為了當皇帝,尚且弒兄殺弟逼父,更何況已經初掌國柄的趙構了。所以迎回二聖的口號,上不達君心,下不符民意,可謂是倒行逆施。

"

北宋承平日久,經濟發達,尤以南方最為富庶。他們正處於和諧的生活狀態,突然間,北方的難民一發湧入,要爭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壓力,而且更把戰爭的禍水引到了南方。普通百姓尚且心存危機之感,更不自說南方上層的既得利益者。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以趙構為代表的北方政治勢力,以北宋正朔的名義,一下子傾軋了南方的本土勢力。如此一來,南方的民眾內有經濟生存上的壓力和政治上的失勢,外有北方悍馬的威脅,戰爭的禍水隨時流向這片沃土。他們處於均衡的生存狀態瞬間打破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如果金國遲緩進攻,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必有一爭。這種情形在歷史上,可不只一次出現。但是,金國的偏執進攻,促使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迅速團結起來。不想偏安的趙構,內心也有太祖的宏圖大志,他太想收復故地山河了。如果能夠收復舊有河山,他必將成為另一個光復社稷的漢光武帝。同時,也為了向南方本土勢力示威,他也需要打幾場漂亮的仗。於是,岳飛這個一心想收復河山的民族英雄,便躍上了歷史的舞臺。

制止戰爭的最好策略,就是戰略上的進攻。作為主戰派代表的岳飛,也當然要選擇主動進攻。岳飛有韓信之才不假,但是他處的戰爭背景卻相差甚遠。韓信所面對的是軍事割據,可以各個攻破。而岳飛面對的是一個整體的金國。向岳飛提供戰爭支援的是趙構皇帝。趙構這個皇帝,可謂是非常辛苦。作為北方外來勢力的代表,他一方面要想方設法使南方各方面的勢力迅速穩定下來,尤其是政治上的穩定;另一方面,他要打幾場仗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外抵制侵略,對內樹立威望。

由於岳飛的英明決策和戰爭意志,南宋打了幾場漂亮仗。如此一來,各方面的危機,又重新恢復了均衡狀態。金國無力滅亡南宋,南宋也無力收復故土,雙方進入了戰略僵持階段。

此刻,作為職業軍人的岳飛依然堅持北伐,迎回二聖。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收復河山,迎回二聖,是岳飛的戰略口號。但是,這個口號值得細細推敲。收復河山,符合各方面的意願。北方的難民,當然希望打回去,畢竟他們生活在南方一方面水土不適,另一方面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南方的百姓,更在迫切希望岳飛為主伐的主戰派早點收復失地,好讓北方的難民早點回老家。

其實趙構也不想偏安於南方,也想做一箇中興之主。

問題在於,這個迎回二聖的口號。其實,這所謂的二聖,真正是鳥皇帝的傑出代表。不光是北方的百姓不喜歡他,南方的百姓更不喜歡他們。如果不是這兩個蠢皇帝的緣故,他們的和諧生活依然會持續下去。這兩個千古罪人,本應羞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哪能再救他們。對於趙構來說,雖然二聖一個是他老爸,一個是他親哥,也是非常不情願他們回來的。一代名君李世民,為了當皇帝,尚且弒兄殺弟逼父,更何況已經初掌國柄的趙構了。所以迎回二聖的口號,上不達君心,下不符民意,可謂是倒行逆施。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不知岳飛是否考慮過,南宋連年打仗,後勤如何保障,銀子從哪裡出。因為對外戰爭的長久進行,南方民力已困,再無能力支持持久戰爭了。處於開國狀態的金國軍隊,太過於凶悍,不是短時間戰勝的。要想真正戰勝他們,需要儒漢文化長時間的馴服,弱化他們的凶性,使他們漢化。

趙構初佔江南,根基未穩,民心未附,最需要的是南方民心的支持。

而對外戰爭,使南方也陷入了戰爭的泥潭。中國的老百姓,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國家概念,他們最享受的就是和平共處的狀態,因此,南方的老百姓不希望再打仗了,而此時的趙構也通過幾場戰爭實現了他的戰略意願,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如果再打下去,南方就要生變了。持續六年的楊麼起義,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一心想打的,只有岳飛為代表的主戰派了。

"

北宋承平日久,經濟發達,尤以南方最為富庶。他們正處於和諧的生活狀態,突然間,北方的難民一發湧入,要爭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壓力,而且更把戰爭的禍水引到了南方。普通百姓尚且心存危機之感,更不自說南方上層的既得利益者。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以趙構為代表的北方政治勢力,以北宋正朔的名義,一下子傾軋了南方的本土勢力。如此一來,南方的民眾內有經濟生存上的壓力和政治上的失勢,外有北方悍馬的威脅,戰爭的禍水隨時流向這片沃土。他們處於均衡的生存狀態瞬間打破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如果金國遲緩進攻,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必有一爭。這種情形在歷史上,可不只一次出現。但是,金國的偏執進攻,促使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迅速團結起來。不想偏安的趙構,內心也有太祖的宏圖大志,他太想收復故地山河了。如果能夠收復舊有河山,他必將成為另一個光復社稷的漢光武帝。同時,也為了向南方本土勢力示威,他也需要打幾場漂亮的仗。於是,岳飛這個一心想收復河山的民族英雄,便躍上了歷史的舞臺。

制止戰爭的最好策略,就是戰略上的進攻。作為主戰派代表的岳飛,也當然要選擇主動進攻。岳飛有韓信之才不假,但是他處的戰爭背景卻相差甚遠。韓信所面對的是軍事割據,可以各個攻破。而岳飛面對的是一個整體的金國。向岳飛提供戰爭支援的是趙構皇帝。趙構這個皇帝,可謂是非常辛苦。作為北方外來勢力的代表,他一方面要想方設法使南方各方面的勢力迅速穩定下來,尤其是政治上的穩定;另一方面,他要打幾場仗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外抵制侵略,對內樹立威望。

由於岳飛的英明決策和戰爭意志,南宋打了幾場漂亮仗。如此一來,各方面的危機,又重新恢復了均衡狀態。金國無力滅亡南宋,南宋也無力收復故土,雙方進入了戰略僵持階段。

此刻,作為職業軍人的岳飛依然堅持北伐,迎回二聖。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收復河山,迎回二聖,是岳飛的戰略口號。但是,這個口號值得細細推敲。收復河山,符合各方面的意願。北方的難民,當然希望打回去,畢竟他們生活在南方一方面水土不適,另一方面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南方的百姓,更在迫切希望岳飛為主伐的主戰派早點收復失地,好讓北方的難民早點回老家。

其實趙構也不想偏安於南方,也想做一箇中興之主。

問題在於,這個迎回二聖的口號。其實,這所謂的二聖,真正是鳥皇帝的傑出代表。不光是北方的百姓不喜歡他,南方的百姓更不喜歡他們。如果不是這兩個蠢皇帝的緣故,他們的和諧生活依然會持續下去。這兩個千古罪人,本應羞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哪能再救他們。對於趙構來說,雖然二聖一個是他老爸,一個是他親哥,也是非常不情願他們回來的。一代名君李世民,為了當皇帝,尚且弒兄殺弟逼父,更何況已經初掌國柄的趙構了。所以迎回二聖的口號,上不達君心,下不符民意,可謂是倒行逆施。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不知岳飛是否考慮過,南宋連年打仗,後勤如何保障,銀子從哪裡出。因為對外戰爭的長久進行,南方民力已困,再無能力支持持久戰爭了。處於開國狀態的金國軍隊,太過於凶悍,不是短時間戰勝的。要想真正戰勝他們,需要儒漢文化長時間的馴服,弱化他們的凶性,使他們漢化。

趙構初佔江南,根基未穩,民心未附,最需要的是南方民心的支持。

而對外戰爭,使南方也陷入了戰爭的泥潭。中國的老百姓,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國家概念,他們最享受的就是和平共處的狀態,因此,南方的老百姓不希望再打仗了,而此時的趙構也通過幾場戰爭實現了他的戰略意願,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如果再打下去,南方就要生變了。持續六年的楊麼起義,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一心想打的,只有岳飛為代表的主戰派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宋高宗趙構, 賜岳飛書)

穩定各方面勢力的趙構,突然發現自己處於了權力的真空。因為他手上沒有軍權。宋王朝真正的國家主力,早就在北方被金兵消耗掉了。現在,最有實力的是那些地方上手握重兵的軍閥,也就是此刻最有軍權的那幾個主戰派。這時,趙構想起了杯酒釋兵權的趙家祖訓,沒有軍權,對於趙家人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不過,主戰派張俊貪財,這個太好辦了。韓世忠救過趙構的命,而且他主動引退,也是妥妥的。唯有不知進退的岳飛,既不貪財,又不好色。專習帝王學的趙構不會不想到,范增評說劉邦的一句話,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也許岳飛確實是那麼一個清廉君子,一心只想為國為民。但是,王莽篡漢之前,誰也都認為他是當世周公,結果呢,這是歷史的教訓。

岳飛自己還說過,太祖趙匡胤三十歲當了節度使,而他也在三十二歲當了節度使。這絕不應是一個保持政治清醒頭腦的人,應該說的話。除非,這個人很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而且有信心幹好什麼。如果岳飛真的在夙願實現,解馬南山的話,岳飛手下的驕兵悍將會心甘情願嗎,會不會再次上演黃袍加身。政治是一場流血的豪賭,只能賭一次,輸一次,便是賠上了身家性命和錦繡河山,趙構不想把賭注押在岳飛上,他必須主宰這個賭局。

漸漸地,趙構手裡有了些軍權,但是中央軍的戰鬥力依然不如岳家軍。這是一個不得不處理的問題。岳飛在前方為民請願,威望日增,卻讓皇帝趙構在後方斂財,增加百姓負擔,支援前線,惹得民怨沸騰。民眾的戰爭意志,已經消耗不起了。但是,岳飛的脾氣上來了,趙構的決策不順他的意,他馬上辭職不幹了。這可是犯了為人臣子的大忌。皇帝不如你的意願,你就甩手不幹,還要迎回二聖,有沒有把皇帝放在眼裡。還有,岳家軍已經形同於岳飛的私人武裝,戰力足抵金國。這個實在太危險了。

"

北宋承平日久,經濟發達,尤以南方最為富庶。他們正處於和諧的生活狀態,突然間,北方的難民一發湧入,要爭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壓力,而且更把戰爭的禍水引到了南方。普通百姓尚且心存危機之感,更不自說南方上層的既得利益者。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以趙構為代表的北方政治勢力,以北宋正朔的名義,一下子傾軋了南方的本土勢力。如此一來,南方的民眾內有經濟生存上的壓力和政治上的失勢,外有北方悍馬的威脅,戰爭的禍水隨時流向這片沃土。他們處於均衡的生存狀態瞬間打破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如果金國遲緩進攻,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必有一爭。這種情形在歷史上,可不只一次出現。但是,金國的偏執進攻,促使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迅速團結起來。不想偏安的趙構,內心也有太祖的宏圖大志,他太想收復故地山河了。如果能夠收復舊有河山,他必將成為另一個光復社稷的漢光武帝。同時,也為了向南方本土勢力示威,他也需要打幾場漂亮的仗。於是,岳飛這個一心想收復河山的民族英雄,便躍上了歷史的舞臺。

制止戰爭的最好策略,就是戰略上的進攻。作為主戰派代表的岳飛,也當然要選擇主動進攻。岳飛有韓信之才不假,但是他處的戰爭背景卻相差甚遠。韓信所面對的是軍事割據,可以各個攻破。而岳飛面對的是一個整體的金國。向岳飛提供戰爭支援的是趙構皇帝。趙構這個皇帝,可謂是非常辛苦。作為北方外來勢力的代表,他一方面要想方設法使南方各方面的勢力迅速穩定下來,尤其是政治上的穩定;另一方面,他要打幾場仗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外抵制侵略,對內樹立威望。

由於岳飛的英明決策和戰爭意志,南宋打了幾場漂亮仗。如此一來,各方面的危機,又重新恢復了均衡狀態。金國無力滅亡南宋,南宋也無力收復故土,雙方進入了戰略僵持階段。

此刻,作為職業軍人的岳飛依然堅持北伐,迎回二聖。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收復河山,迎回二聖,是岳飛的戰略口號。但是,這個口號值得細細推敲。收復河山,符合各方面的意願。北方的難民,當然希望打回去,畢竟他們生活在南方一方面水土不適,另一方面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南方的百姓,更在迫切希望岳飛為主伐的主戰派早點收復失地,好讓北方的難民早點回老家。

其實趙構也不想偏安於南方,也想做一箇中興之主。

問題在於,這個迎回二聖的口號。其實,這所謂的二聖,真正是鳥皇帝的傑出代表。不光是北方的百姓不喜歡他,南方的百姓更不喜歡他們。如果不是這兩個蠢皇帝的緣故,他們的和諧生活依然會持續下去。這兩個千古罪人,本應羞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哪能再救他們。對於趙構來說,雖然二聖一個是他老爸,一個是他親哥,也是非常不情願他們回來的。一代名君李世民,為了當皇帝,尚且弒兄殺弟逼父,更何況已經初掌國柄的趙構了。所以迎回二聖的口號,上不達君心,下不符民意,可謂是倒行逆施。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不知岳飛是否考慮過,南宋連年打仗,後勤如何保障,銀子從哪裡出。因為對外戰爭的長久進行,南方民力已困,再無能力支持持久戰爭了。處於開國狀態的金國軍隊,太過於凶悍,不是短時間戰勝的。要想真正戰勝他們,需要儒漢文化長時間的馴服,弱化他們的凶性,使他們漢化。

趙構初佔江南,根基未穩,民心未附,最需要的是南方民心的支持。

而對外戰爭,使南方也陷入了戰爭的泥潭。中國的老百姓,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國家概念,他們最享受的就是和平共處的狀態,因此,南方的老百姓不希望再打仗了,而此時的趙構也通過幾場戰爭實現了他的戰略意願,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如果再打下去,南方就要生變了。持續六年的楊麼起義,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一心想打的,只有岳飛為代表的主戰派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宋高宗趙構, 賜岳飛書)

穩定各方面勢力的趙構,突然發現自己處於了權力的真空。因為他手上沒有軍權。宋王朝真正的國家主力,早就在北方被金兵消耗掉了。現在,最有實力的是那些地方上手握重兵的軍閥,也就是此刻最有軍權的那幾個主戰派。這時,趙構想起了杯酒釋兵權的趙家祖訓,沒有軍權,對於趙家人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不過,主戰派張俊貪財,這個太好辦了。韓世忠救過趙構的命,而且他主動引退,也是妥妥的。唯有不知進退的岳飛,既不貪財,又不好色。專習帝王學的趙構不會不想到,范增評說劉邦的一句話,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也許岳飛確實是那麼一個清廉君子,一心只想為國為民。但是,王莽篡漢之前,誰也都認為他是當世周公,結果呢,這是歷史的教訓。

岳飛自己還說過,太祖趙匡胤三十歲當了節度使,而他也在三十二歲當了節度使。這絕不應是一個保持政治清醒頭腦的人,應該說的話。除非,這個人很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而且有信心幹好什麼。如果岳飛真的在夙願實現,解馬南山的話,岳飛手下的驕兵悍將會心甘情願嗎,會不會再次上演黃袍加身。政治是一場流血的豪賭,只能賭一次,輸一次,便是賠上了身家性命和錦繡河山,趙構不想把賭注押在岳飛上,他必須主宰這個賭局。

漸漸地,趙構手裡有了些軍權,但是中央軍的戰鬥力依然不如岳家軍。這是一個不得不處理的問題。岳飛在前方為民請願,威望日增,卻讓皇帝趙構在後方斂財,增加百姓負擔,支援前線,惹得民怨沸騰。民眾的戰爭意志,已經消耗不起了。但是,岳飛的脾氣上來了,趙構的決策不順他的意,他馬上辭職不幹了。這可是犯了為人臣子的大忌。皇帝不如你的意願,你就甩手不幹,還要迎回二聖,有沒有把皇帝放在眼裡。還有,岳家軍已經形同於岳飛的私人武裝,戰力足抵金國。這個實在太危險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老百姓不願意打仗了,而且金國也無力滅宋。建立在狩獵與畜牧基礎上的金國,長期處於軍事上的進攻狀態,經濟無力維持,軍力上也大大消減,民力更是凋敝。北方遺民人心思宋,不斷有小股起義,需要他們急速穩定,自顧不暇,哪能繼續攻宋。岳飛還在一味主戰,已經把自己推向了死亡前線。

軍國大事,需要全局考量。能戰則戰,能和則和,以和養戰,以戰催和,這些都是穩定國家局面的戰略。雖然也能以戰養戰,但是南方已經摺騰不起,北方百業俱廢,戰爭實在不能持續下去了。而岳飛還在死抗,那好吧,只好讓岳飛走向滅亡。

因此,不殺飛,趙構不足以立威,更無法真正收攏軍權。深諳帝王學的趙構,只不過是用秦檜制衡岳飛而已,秦檜還替他擔負了千古罵名。趙構才是真正的大贏家。此時,岳家軍已經把金國折騰得差不多了,倘若岳飛真的滅亡了金國,趙構又拿什麼約束他?趙構只好選擇殺飛。

"

北宋承平日久,經濟發達,尤以南方最為富庶。他們正處於和諧的生活狀態,突然間,北方的難民一發湧入,要爭佔他們的土地和資源,給他們帶來了生存的壓力,而且更把戰爭的禍水引到了南方。普通百姓尚且心存危機之感,更不自說南方上層的既得利益者。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以趙構為代表的北方政治勢力,以北宋正朔的名義,一下子傾軋了南方的本土勢力。如此一來,南方的民眾內有經濟生存上的壓力和政治上的失勢,外有北方悍馬的威脅,戰爭的禍水隨時流向這片沃土。他們處於均衡的生存狀態瞬間打破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如果金國遲緩進攻,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必有一爭。這種情形在歷史上,可不只一次出現。但是,金國的偏執進攻,促使北方的外來勢力和南方的本土勢力迅速團結起來。不想偏安的趙構,內心也有太祖的宏圖大志,他太想收復故地山河了。如果能夠收復舊有河山,他必將成為另一個光復社稷的漢光武帝。同時,也為了向南方本土勢力示威,他也需要打幾場漂亮的仗。於是,岳飛這個一心想收復河山的民族英雄,便躍上了歷史的舞臺。

制止戰爭的最好策略,就是戰略上的進攻。作為主戰派代表的岳飛,也當然要選擇主動進攻。岳飛有韓信之才不假,但是他處的戰爭背景卻相差甚遠。韓信所面對的是軍事割據,可以各個攻破。而岳飛面對的是一個整體的金國。向岳飛提供戰爭支援的是趙構皇帝。趙構這個皇帝,可謂是非常辛苦。作為北方外來勢力的代表,他一方面要想方設法使南方各方面的勢力迅速穩定下來,尤其是政治上的穩定;另一方面,他要打幾場仗來鞏固自己的統治,對外抵制侵略,對內樹立威望。

由於岳飛的英明決策和戰爭意志,南宋打了幾場漂亮仗。如此一來,各方面的危機,又重新恢復了均衡狀態。金國無力滅亡南宋,南宋也無力收復故土,雙方進入了戰略僵持階段。

此刻,作為職業軍人的岳飛依然堅持北伐,迎回二聖。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收復河山,迎回二聖,是岳飛的戰略口號。但是,這個口號值得細細推敲。收復河山,符合各方面的意願。北方的難民,當然希望打回去,畢竟他們生活在南方一方面水土不適,另一方面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南方的百姓,更在迫切希望岳飛為主伐的主戰派早點收復失地,好讓北方的難民早點回老家。

其實趙構也不想偏安於南方,也想做一箇中興之主。

問題在於,這個迎回二聖的口號。其實,這所謂的二聖,真正是鳥皇帝的傑出代表。不光是北方的百姓不喜歡他,南方的百姓更不喜歡他們。如果不是這兩個蠢皇帝的緣故,他們的和諧生活依然會持續下去。這兩個千古罪人,本應羞死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哪能再救他們。對於趙構來說,雖然二聖一個是他老爸,一個是他親哥,也是非常不情願他們回來的。一代名君李世民,為了當皇帝,尚且弒兄殺弟逼父,更何況已經初掌國柄的趙構了。所以迎回二聖的口號,上不達君心,下不符民意,可謂是倒行逆施。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不知岳飛是否考慮過,南宋連年打仗,後勤如何保障,銀子從哪裡出。因為對外戰爭的長久進行,南方民力已困,再無能力支持持久戰爭了。處於開國狀態的金國軍隊,太過於凶悍,不是短時間戰勝的。要想真正戰勝他們,需要儒漢文化長時間的馴服,弱化他們的凶性,使他們漢化。

趙構初佔江南,根基未穩,民心未附,最需要的是南方民心的支持。

而對外戰爭,使南方也陷入了戰爭的泥潭。中國的老百姓,那時候可沒有什麼國家概念,他們最享受的就是和平共處的狀態,因此,南方的老百姓不希望再打仗了,而此時的趙構也通過幾場戰爭實現了他的戰略意願,他也不想再打下去了。如果再打下去,南方就要生變了。持續六年的楊麼起義,可不是憑空而來的。

一心想打的,只有岳飛為代表的主戰派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宋高宗趙構, 賜岳飛書)

穩定各方面勢力的趙構,突然發現自己處於了權力的真空。因為他手上沒有軍權。宋王朝真正的國家主力,早就在北方被金兵消耗掉了。現在,最有實力的是那些地方上手握重兵的軍閥,也就是此刻最有軍權的那幾個主戰派。這時,趙構想起了杯酒釋兵權的趙家祖訓,沒有軍權,對於趙家人來說,實在是太危險了。

不過,主戰派張俊貪財,這個太好辦了。韓世忠救過趙構的命,而且他主動引退,也是妥妥的。唯有不知進退的岳飛,既不貪財,又不好色。專習帝王學的趙構不會不想到,范增評說劉邦的一句話,沛公居山東時,貪於財貨,好美姬。今入關,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此其志不在小。也許岳飛確實是那麼一個清廉君子,一心只想為國為民。但是,王莽篡漢之前,誰也都認為他是當世周公,結果呢,這是歷史的教訓。

岳飛自己還說過,太祖趙匡胤三十歲當了節度使,而他也在三十二歲當了節度使。這絕不應是一個保持政治清醒頭腦的人,應該說的話。除非,這個人很明白,自己想要幹什麼,而且有信心幹好什麼。如果岳飛真的在夙願實現,解馬南山的話,岳飛手下的驕兵悍將會心甘情願嗎,會不會再次上演黃袍加身。政治是一場流血的豪賭,只能賭一次,輸一次,便是賠上了身家性命和錦繡河山,趙構不想把賭注押在岳飛上,他必須主宰這個賭局。

漸漸地,趙構手裡有了些軍權,但是中央軍的戰鬥力依然不如岳家軍。這是一個不得不處理的問題。岳飛在前方為民請願,威望日增,卻讓皇帝趙構在後方斂財,增加百姓負擔,支援前線,惹得民怨沸騰。民眾的戰爭意志,已經消耗不起了。但是,岳飛的脾氣上來了,趙構的決策不順他的意,他馬上辭職不幹了。這可是犯了為人臣子的大忌。皇帝不如你的意願,你就甩手不幹,還要迎回二聖,有沒有把皇帝放在眼裡。還有,岳家軍已經形同於岳飛的私人武裝,戰力足抵金國。這個實在太危險了。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老百姓不願意打仗了,而且金國也無力滅宋。建立在狩獵與畜牧基礎上的金國,長期處於軍事上的進攻狀態,經濟無力維持,軍力上也大大消減,民力更是凋敝。北方遺民人心思宋,不斷有小股起義,需要他們急速穩定,自顧不暇,哪能繼續攻宋。岳飛還在一味主戰,已經把自己推向了死亡前線。

軍國大事,需要全局考量。能戰則戰,能和則和,以和養戰,以戰催和,這些都是穩定國家局面的戰略。雖然也能以戰養戰,但是南方已經摺騰不起,北方百業俱廢,戰爭實在不能持續下去了。而岳飛還在死抗,那好吧,只好讓岳飛走向滅亡。

因此,不殺飛,趙構不足以立威,更無法真正收攏軍權。深諳帝王學的趙構,只不過是用秦檜制衡岳飛而已,秦檜還替他擔負了千古罵名。趙構才是真正的大贏家。此時,岳家軍已經把金國折騰得差不多了,倘若岳飛真的滅亡了金國,趙構又拿什麼約束他?趙構只好選擇殺飛。

岳飛北伐的口號是什麼,這個口號為什麼不得民心呢

而且江南由於移民日增,經濟上原本富庶,趙構收攏民心,站穩腳跟後,手掌軍權,發展經濟,儲備軍力,亦可北伐,而且二聖那時候也將經不起折騰而死去,更無皇權上的後顧之憂。趙構死後,後世之君繼承了他的北伐遺願。雖然後來的北伐也沒有成功,但是金國依然沒有能夠滅宋。南宋和金國,誰也滅不了誰。

想做漢光武帝的趙構,沒有光復祖宗河山。想做韓信的岳飛,也沒有實現終生夙願,卻有了韓信一樣鳥盡弓藏的命運,可謂悲哉。岳飛未收全功而身死,趙構卻盡得利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