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代的中國真實面貌,外國人看後說了3句話,一針見血

原子彈 英國 日本 美國 飛春讀傳 2017-07-06

今天繼續說蒙哥馬利訪問中國。

前兩次說了蒙先生在中國旅行的所見所聞,1961年9月下旬開始,在中國內地遊了個圓形:廣州、武漢、北京、包頭、延安、榆林、西安、三門峽、鄭州、武漢。

與飛春讀傳考慮得有些不一樣,網友們感興趣的話題,似乎不在他旅途所見的真實情景,而在於以下問題:

  1. 他來中國是不是真的?

  2. 他是以什麼身份來的?

  3. 他是不是“被旅遊”,安排好的?

今天主要說說這些問題,其背後很有背景。

1960年代的中國真實面貌,外國人看後說了3句話,一針見血

(蒙哥馬利)

1945年8月,美國用剛剛發明出來的原子彈搞定日本,原子彈成了全世界矚目的可怕武器。

戰爭理論家說,戰爭是政治的另一種存在形態。那麼,原子彈也是戰爭的一種新形態、政治的形態。

擁有原子彈就擁有世界話語權。

美國“領導”話語權4年,之後被蘇聯打破壟斷。美蘇爭霸,世界格局隨之而變。

美國在日本部署軍事基地,蘇聯從中國撤走專家,意識形態領域出現東西陣營對峙,冷戰中暗藏熱戰隱憂。

1960年代的中國真實面貌,外國人看後說了3句話,一針見血

(戰後日本民眾反對美日安保條約遊行)

蒙哥馬利,英國服役時間最長的陸軍元帥,和世界大多國家輿論一樣,厭倦戰爭,希望和平。但他發現,樹欲靜而風不止。

他說,西方國家領導過分專注歐洲事態,忽視了亞洲、特別是中國的事態對西方政策的影響。

東西方衝突是全球性的,“只要西方拒絕同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中國對話,這個衝突就無法得到滿意的解決。”

1960年的中國,在西方國家評論中是負面的。蒙哥馬利說,這些黑中國的人,都沒有親自來過中國,沒有看過真實的中國。

1960年代的中國真實面貌,外國人看後說了3句話,一針見血

(1960年代的中國)

為了從亞洲尋求世界和平之道,瞭解世界超級大國的真實面目,這個73歲的英國退休元帥,就來到了中國。

瞭解了他的意圖後,中國很歡迎,旅遊不設防,讓他隨便看,想看哪裡看哪裡。

他甚至被允許到中國196步兵師觀看武器和軍事訓練。

他在鄉村走訪,被大家盯著看,人們認為這是一個洋鬼子,一個帝國主義分子。但老懞同他們微笑招手,他們也會把他看作朋友,並報以微笑招手。

1960年代的中國真實面貌,外國人看後說了3句話,一針見血

(1960年代的中國兒童)

關於身份問題,有翻譯告訴包頭市長說,他是一個英國的勳爵、元帥,但市長還是把他理解成了英國“軍閥”。老懞解釋,他不是舊中國那樣的軍閥,而是“a lord of war”。

旅遊“1萬英里”,這個“戰爭的勳爵”認識了中國的真實情況:

  1. 中國很落後:處於百年一遇的災害時期,鄉村很貧窮,生活水平很低。

  2. 中國在前進:中國人在勒緊褲腰帶搞建設。那些說中國對發展失去信心的說法,沒有任何證據。

  3. 改變現狀需要50年。新中國建立才10多年,想帶領中國擺脫貧窮,任務艱鉅,“可能過50年才能完成這個任務”。

1960年代的中國真實面貌,外國人看後說了3句話,一針見血

(1960年代的中國)

中國那時候沒有對外國人旅遊開放。至於他是否被官方導演,領著旅遊一說,蒙哥馬利在其回憶錄中有明確的描述:

“很多人一定會說,中國人只讓我看他們打算給我看的東西,使我接觸不到他們不想讓我看到的東西或人。我可以馬上回答說,這種說法是不真實的。我做了正是我願意做的事情,並且常常改變行程,以便我能夠這樣做。”

至於在中國求解的戰爭和平問題,飛春讀傳下次再分解吧。

【飛春讀傳,一個專注歷史名人傳記的原創號】

(微信公眾號:readinginspring)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