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煥: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崇禎皇帝:你不是長城

在講訴今天的歷史事件之前,作者要先給大家講講一個典故——自毀長城。南北朝時期劉宋支柱大將檀道濟居功至偉,遭受佞臣的嫉妒和皇帝的猜忌。皇帝和幾個佞臣將檀道濟騙到京城後欲除之而後快,檀道濟大怒:“乃復壞汝萬里之長城!”意思就是: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身為國之脊樑,沒有戰死沙場卻死在自己人手裡,可嘆!歷史上其實還有不少自毀長城的事件,比如宋高宗趙構殺岳飛,明英宗朱祁鎮殺于謙。但是這其中所造成影響最大的當屬崇禎皇帝朱由檢殺袁崇煥了,作者今天就來聊聊崇禎殺袁崇煥自毀長城之事。袁崇煥的悲劇應該說是他和崇禎皇帝二人性格缺陷碰撞的必然結果。一個輕言浪對,一個信以為真;一個我行我素,一個疑竇叢生。最後時刻,那個叫皇太極的人點燃火藥桶邊上的導火索,事情的發生便不可避兔了。剛開場是花好月圓的,就像世事的“起承轉合”,第一步“起”總是波瀾不驚,充滿和諧意味。

袁崇煥: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崇禎皇帝:你不是長城

崇禎元年四月,皇帝任命袁崇煥為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督師薊、遼,兼督登、萊、天津數地軍務。兩人的合作開始了,袁崇煥投桃報李,表示要為皇帝平遼。崇禎立即做出迴應 稱:“朕不吝封侯之賞,卿其努力以解天下倒懸之苦!卿子孫亦受其福。”封侯之賞、蔭及子孫對一個士大夫(袁崇煥是進士出身,以文官身份領軍,也算是士大夫一族了)來說,當是人生的最高追求。皇帝如此犒賞,袁崇煥再次投桃報李,表示平遼五年可成。這其實是輕言浪對,雖然在此前袁崇煥曾經炮傷努爾哈赤,但皇太極即位後,後金的戰鬥力繼續走強。而明軍苦於機制、財政以及腐朽等諸多問題的困擾,戰鬥力很成問題。關於這一點,袁崇煥自己也很清楚。

袁崇煥: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崇禎皇帝:你不是長城

他接下來在迴應給事中許譽卿的疑問時表示,所謂五年平遼只是“聊慰聖心耳”。袁崇煥以這樣的人生態度與處世晢學,遭遇崇禎的信以為真和錙銖必較,危機的降臨便是不可避免了。當然危機不是一步達成的,歷史為兩人都提供了足夠寬大的舞臺,讓他們的性格缺陷充分暴露,並一步步走向碰撞。袁崇煥接下來的令崇禎很不爽的事是要錢,準確地說是催討拖欠的軍餉。袁崇煥剛去遼東,寧遠叛亂就發生了。明軍的機制、財經以及腐朽問題在袁崇煥面前一覽無遺。寧遠十多個兵營反叛,巡撫畢自肅、總兵宮朱梅、通判張世榮、推官蘇潏淳等人被殺。現實問題如此觸目驚心地表達出來,袁崇煥怎麼辦?他分兩步走,先是和兵備副使郭廣祕密謀劃,誘捕了反叛主謀張正朝、張思順,殺了十五個人,從而暫時平息了反叛。

袁崇煥: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崇禎皇帝:你不是長城

二是向皇帝請餉,請發寧遠軍所缺的四個月兵餉,袁崇煥以為,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之道。但崇禎卻不以為然,他在朝堂上透過現象看“本質”地說:“將兵者果能如家人父子,自不敢叛,不忍叛不敢叛者畏其威,不忍叛者懷其德,如何有鼓譟之事?”崇禎對實實在在存在的軍餉拖欠問題避而不談,反而從道德層面苛求剛上任的袁崇煥必須一勞永逸地解決反叛問題。兩人在觀察和處理同一事務上出現了不同的角度和心態,崇禎甚至在禮部右侍郎周延儒的誘導下懷疑袁崇煥恃邊逼餉,藉此中飽私囊。他對袁崇煥的信任缺失己然呈現。接下來,袁崇煥先斬後奏殺死皮島守將毛文龍,進一步刺激了崇禎的疑心。

袁崇煥: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崇禎皇帝:你不是長城

對崇禎皇帝來說,毛文龍是有功的,他在皮島上多次襲擊清軍後方,從而牽制了清軍南下的進程,這就是功勞。但對袁崇煥來說,毛文龍拒絕其清理東江軍餉的命令,有虛功冒餉之嫌。由此,清理明軍腐朽、樹立在遼東的威信便成為袁崇煥隨後必做的一件事情。崇禎二年(1629年)六月初五日,毛文龍在皮島死於袁崇煥的尚方寶劍之下,此前,崇禎對此事一無所知。在崇禎看來,毛文龍死於什麼罪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袁崇煥蔑視權威、先斬後奏殺死了毛文龍,這個是他不能容忍的。但崇禎還是忍了下來,在兩人的性格碰撞中,崇禎的性格事實上也是細膩、豐滿、富有曲線的,或者說他的燃點還未達到。

袁崇煥: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崇禎皇帝:你不是長城

這裡有兩個原因,第一是尚方寶劍的確是自己親賜,袁崇煥先斬後奏的舉動在規則範圍之內。二是“平遼”還指望袁崇煥去完成,和毛文龍的命甚至是自己的權威相比,崇禎帝認為“平遼”更重要。由此,崇禎由著袁崇煥往前走還“傳諭暴文龍罪,以安崇煥心”。其良苦用心,非局中人不能感受。事後分析起來,指望袁崇煥“平遼”的確是崇禎最後的底線,這個底線一旦突破,袁崇煥就會死得很慘。但很遺憾,歷史的殘酷就在這裡,它不差分亳地向前演繹,每一個節點都在指向皇帝性格缺陷的最後爆發。崇禎殺袁崇煥,真是每一個節點都可疑,每一個節點都在引領皇帝疑心的大發。崇禎帝二年十一月,皇太極率領的清兵從蒙古繞道入關,遵化失守,袁崇煥率師回京救援。

袁崇煥: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崇禎皇帝:你不是長城

在廣渠門外,袁崇煥的部隊打敗了清軍的圍攻。歷史的第一個節點不期而至:未經崇禎許可,袁崇煥率師回京,目的可疑。第二個節點很快如影隨形,袁崇煥請求崇禎准許他的部隊入城休整,以利再戰。這個在崇禎帝看來,也是目的可疑,但袁崇煥不自知。在此之前,他的身上累積了皇帝太多狐疑的目光,危機一觸即發。關鍵時刻,聰明的皇太極遞上那根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施反間計,使崇禎相信袁崇煥和他有密約。袁回師也罷,請求准許他的部隊入城休整也罷,都是這個陰謀計劃的一個組成部分。被清軍俘虜的楊太監適時放了回去,向皇帝報告袁崇煥的險惡用心。

袁崇煥: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崇禎皇帝:你不是長城

袁崇煥在崇禎憤怒和狐疑的心態下入獄,成為大明王朝悲情時代分量最重和最著名的犧牲者。但是當時崇禎並沒有認識到袁崇煥的重要性,並沒有覺得他是大明王朝最後一道長城。崇禎三年八以“謀叛罪”被凌遲處死,抄家,兄弟妻子流放三千里——大明的防線至此不摧自毀。果然袁崇煥死後,遼東崩壞,崇禎失去最後一道防火牆,大明的崩潰進入倒計時。但一切都已經於事無補,大明之毀隨於性格之毀,誠哉斯言啊。當若干年後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之時,想起被自己殺了的袁崇煥有是何種心情呢?也許崇禎會想起劉宋大將檀道濟的那句話:殺了我,你們這是在自毀長城!令人扼腕長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