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釣魚 核聚變 鯽魚 貓先生快樂垂釣 2019-08-08
"

許多釣友在釣魚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明明知道窩子裡肯定有魚,造成不上魚的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遇到這種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的情況時,該如何一步步的去嘗試和改變呢?

一、打窩:打窩也是有細講究的

打少了不聚魚,打多了水底全是,魚只食窩食,不食或少食餌吃飽就散了。再一個,由於底上窩料多了後會產生髮酵。發酵後就會消耗水底氧氣(特別是一些老釣位)。窩中缺氧,就會造成魚只會在窩外圍或上方遊弋而不進窩內。偶爾進下窩也不會咬餌。解決方案:據水面大小和魚情情況掌握打窩的量。

"

許多釣友在釣魚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明明知道窩子裡肯定有魚,造成不上魚的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遇到這種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的情況時,該如何一步步的去嘗試和改變呢?

一、打窩:打窩也是有細講究的

打少了不聚魚,打多了水底全是,魚只食窩食,不食或少食餌吃飽就散了。再一個,由於底上窩料多了後會產生髮酵。發酵後就會消耗水底氧氣(特別是一些老釣位)。窩中缺氧,就會造成魚只會在窩外圍或上方遊弋而不進窩內。偶爾進下窩也不會咬餌。解決方案:據水面大小和魚情情況掌握打窩的量。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二、檢查餌料味型

如果出現魚不開口的情況,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餌料的味型是否對路,魚類本身對餌料的味道就非常敏感,餌料太濃或者太腥一般都不會特別好,如果我們此時恰好用腥香的餌料,不妨再開點香甜的餌料試一下,通過改變餌料味型的方式來適應魚類的胃口,是最簡單有效的調整方法。

三、調整餌料適口性

當餌料的味型沒有太大的問題是,餌料的適口性就要調整了,看一下餌料是不是水比不合適,太硬了,導致魚類會牴觸。比重太大的餌料適合釣大魚,但是並不是適合釣小魚,尤其是我們釣鯽魚的時候,適口性會更加重要,這是因為魚口較輕,根本就吸不動你的餌料。此時的調整就是可以加入一些狀態餌,降低餌料的比重,使魚類能方便地吸食餌料。

"

許多釣友在釣魚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明明知道窩子裡肯定有魚,造成不上魚的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遇到這種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的情況時,該如何一步步的去嘗試和改變呢?

一、打窩:打窩也是有細講究的

打少了不聚魚,打多了水底全是,魚只食窩食,不食或少食餌吃飽就散了。再一個,由於底上窩料多了後會產生髮酵。發酵後就會消耗水底氧氣(特別是一些老釣位)。窩中缺氧,就會造成魚只會在窩外圍或上方遊弋而不進窩內。偶爾進下窩也不會咬餌。解決方案:據水面大小和魚情情況掌握打窩的量。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二、檢查餌料味型

如果出現魚不開口的情況,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餌料的味型是否對路,魚類本身對餌料的味道就非常敏感,餌料太濃或者太腥一般都不會特別好,如果我們此時恰好用腥香的餌料,不妨再開點香甜的餌料試一下,通過改變餌料味型的方式來適應魚類的胃口,是最簡單有效的調整方法。

三、調整餌料適口性

當餌料的味型沒有太大的問題是,餌料的適口性就要調整了,看一下餌料是不是水比不合適,太硬了,導致魚類會牴觸。比重太大的餌料適合釣大魚,但是並不是適合釣小魚,尤其是我們釣鯽魚的時候,適口性會更加重要,這是因為魚口較輕,根本就吸不動你的餌料。此時的調整就是可以加入一些狀態餌,降低餌料的比重,使魚類能方便地吸食餌料。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四、餌團大小

餌團過大或者過小,都可能會造成魚類根本沒法咬鉤。如果釣大魚的時候用的餌團太小,可能魚類根本就發現不了小餌團,而釣小魚的時候如果餌團太大,那麼小魚根本就無法吸入餌料,所以餌團的大小一定要和水裡的魚類大小想匹配,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導致不中魚。

"

許多釣友在釣魚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明明知道窩子裡肯定有魚,造成不上魚的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遇到這種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的情況時,該如何一步步的去嘗試和改變呢?

一、打窩:打窩也是有細講究的

打少了不聚魚,打多了水底全是,魚只食窩食,不食或少食餌吃飽就散了。再一個,由於底上窩料多了後會產生髮酵。發酵後就會消耗水底氧氣(特別是一些老釣位)。窩中缺氧,就會造成魚只會在窩外圍或上方遊弋而不進窩內。偶爾進下窩也不會咬餌。解決方案:據水面大小和魚情情況掌握打窩的量。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二、檢查餌料味型

如果出現魚不開口的情況,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餌料的味型是否對路,魚類本身對餌料的味道就非常敏感,餌料太濃或者太腥一般都不會特別好,如果我們此時恰好用腥香的餌料,不妨再開點香甜的餌料試一下,通過改變餌料味型的方式來適應魚類的胃口,是最簡單有效的調整方法。

三、調整餌料適口性

當餌料的味型沒有太大的問題是,餌料的適口性就要調整了,看一下餌料是不是水比不合適,太硬了,導致魚類會牴觸。比重太大的餌料適合釣大魚,但是並不是適合釣小魚,尤其是我們釣鯽魚的時候,適口性會更加重要,這是因為魚口較輕,根本就吸不動你的餌料。此時的調整就是可以加入一些狀態餌,降低餌料的比重,使魚類能方便地吸食餌料。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四、餌團大小

餌團過大或者過小,都可能會造成魚類根本沒法咬鉤。如果釣大魚的時候用的餌團太小,可能魚類根本就發現不了小餌團,而釣小魚的時候如果餌團太大,那麼小魚根本就無法吸入餌料,所以餌團的大小一定要和水裡的魚類大小想匹配,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導致不中魚。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五、餌團附鉤性

除了以上幾點以外,我們還要檢查餌料的溶散度,太鬆散或者霧化太快,可能會導致鉤餌還沒有到達水底,魚鉤上的餌料就已經殘留很少了,這種情況下,魚類根本就是無餌可吃了,自然就不會咬鉤了。如果我們發現出現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在餌料裡適當的再加些拉絲粉,以提升餌料的附鉤性。

六、水底情況:釣前要充分了解?

如遇野塘或年代已久的無法乾涸的塘河支流等,水底淤泥過厚。解決方案:一是改用吃鉛量稍大的且能稱得住餌的浮漂;二是修剪鉛皮,把漂修正到能稱住餌落在淤泥表層之上。三是從新和一團比重輕點的餌團。三選一就行。

總之:一定要把餌料落在淤泥之上,一鉤半躺淤泥表層、一鉤輕觸淤泥上。否則,餌陷淤泥中,即使有魚,也只是就見魚星不見咬鉤的現象。但要真實的做到只有老釣手。新手建議用第二種方法。

"

許多釣友在釣魚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明明知道窩子裡肯定有魚,造成不上魚的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遇到這種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的情況時,該如何一步步的去嘗試和改變呢?

一、打窩:打窩也是有細講究的

打少了不聚魚,打多了水底全是,魚只食窩食,不食或少食餌吃飽就散了。再一個,由於底上窩料多了後會產生髮酵。發酵後就會消耗水底氧氣(特別是一些老釣位)。窩中缺氧,就會造成魚只會在窩外圍或上方遊弋而不進窩內。偶爾進下窩也不會咬餌。解決方案:據水面大小和魚情情況掌握打窩的量。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二、檢查餌料味型

如果出現魚不開口的情況,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餌料的味型是否對路,魚類本身對餌料的味道就非常敏感,餌料太濃或者太腥一般都不會特別好,如果我們此時恰好用腥香的餌料,不妨再開點香甜的餌料試一下,通過改變餌料味型的方式來適應魚類的胃口,是最簡單有效的調整方法。

三、調整餌料適口性

當餌料的味型沒有太大的問題是,餌料的適口性就要調整了,看一下餌料是不是水比不合適,太硬了,導致魚類會牴觸。比重太大的餌料適合釣大魚,但是並不是適合釣小魚,尤其是我們釣鯽魚的時候,適口性會更加重要,這是因為魚口較輕,根本就吸不動你的餌料。此時的調整就是可以加入一些狀態餌,降低餌料的比重,使魚類能方便地吸食餌料。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四、餌團大小

餌團過大或者過小,都可能會造成魚類根本沒法咬鉤。如果釣大魚的時候用的餌團太小,可能魚類根本就發現不了小餌團,而釣小魚的時候如果餌團太大,那麼小魚根本就無法吸入餌料,所以餌團的大小一定要和水裡的魚類大小想匹配,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導致不中魚。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五、餌團附鉤性

除了以上幾點以外,我們還要檢查餌料的溶散度,太鬆散或者霧化太快,可能會導致鉤餌還沒有到達水底,魚鉤上的餌料就已經殘留很少了,這種情況下,魚類根本就是無餌可吃了,自然就不會咬鉤了。如果我們發現出現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在餌料裡適當的再加些拉絲粉,以提升餌料的附鉤性。

六、水底情況:釣前要充分了解?

如遇野塘或年代已久的無法乾涸的塘河支流等,水底淤泥過厚。解決方案:一是改用吃鉛量稍大的且能稱得住餌的浮漂;二是修剪鉛皮,把漂修正到能稱住餌落在淤泥表層之上。三是從新和一團比重輕點的餌團。三選一就行。

總之:一定要把餌料落在淤泥之上,一鉤半躺淤泥表層、一鉤輕觸淤泥上。否則,餌陷淤泥中,即使有魚,也只是就見魚星不見咬鉤的現象。但要真實的做到只有老釣手。新手建議用第二種方法。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七、調漂是否靈頓

浮漂的調釣一定要和魚情匹配,釣的太靈或者太鈍,都有可能造成不中魚。當我們釣的太靈的時候,子線處於緊繃狀態,那麼魚類可能因為攝食不太方便而放棄,如果釣的太鈍的話,則有可能魚吃餌的時候,浮漂根本就沒傳遞來信號,所以我們在釣魚的時候應該選擇最靈和最鈍之間的點來作釣,找到合理的度,才能準確的出現魚口。

八、線組的搭配

線組主線太粗,或子線太粗,子線太短,不適合所釣目標魚。因為,魚的警惕性也很高,配置大了也檔口,食餌適口性就差。解決方案:需要及時的更換線組,並作出相應的調整,為魚創造食餌的便利為重,一句話:困難留給自己,方便留給魚兒。

"

許多釣友在釣魚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明明知道窩子裡肯定有魚,造成不上魚的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遇到這種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的情況時,該如何一步步的去嘗試和改變呢?

一、打窩:打窩也是有細講究的

打少了不聚魚,打多了水底全是,魚只食窩食,不食或少食餌吃飽就散了。再一個,由於底上窩料多了後會產生髮酵。發酵後就會消耗水底氧氣(特別是一些老釣位)。窩中缺氧,就會造成魚只會在窩外圍或上方遊弋而不進窩內。偶爾進下窩也不會咬餌。解決方案:據水面大小和魚情情況掌握打窩的量。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二、檢查餌料味型

如果出現魚不開口的情況,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餌料的味型是否對路,魚類本身對餌料的味道就非常敏感,餌料太濃或者太腥一般都不會特別好,如果我們此時恰好用腥香的餌料,不妨再開點香甜的餌料試一下,通過改變餌料味型的方式來適應魚類的胃口,是最簡單有效的調整方法。

三、調整餌料適口性

當餌料的味型沒有太大的問題是,餌料的適口性就要調整了,看一下餌料是不是水比不合適,太硬了,導致魚類會牴觸。比重太大的餌料適合釣大魚,但是並不是適合釣小魚,尤其是我們釣鯽魚的時候,適口性會更加重要,這是因為魚口較輕,根本就吸不動你的餌料。此時的調整就是可以加入一些狀態餌,降低餌料的比重,使魚類能方便地吸食餌料。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四、餌團大小

餌團過大或者過小,都可能會造成魚類根本沒法咬鉤。如果釣大魚的時候用的餌團太小,可能魚類根本就發現不了小餌團,而釣小魚的時候如果餌團太大,那麼小魚根本就無法吸入餌料,所以餌團的大小一定要和水裡的魚類大小想匹配,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導致不中魚。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五、餌團附鉤性

除了以上幾點以外,我們還要檢查餌料的溶散度,太鬆散或者霧化太快,可能會導致鉤餌還沒有到達水底,魚鉤上的餌料就已經殘留很少了,這種情況下,魚類根本就是無餌可吃了,自然就不會咬鉤了。如果我們發現出現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在餌料裡適當的再加些拉絲粉,以提升餌料的附鉤性。

六、水底情況:釣前要充分了解?

如遇野塘或年代已久的無法乾涸的塘河支流等,水底淤泥過厚。解決方案:一是改用吃鉛量稍大的且能稱得住餌的浮漂;二是修剪鉛皮,把漂修正到能稱住餌落在淤泥表層之上。三是從新和一團比重輕點的餌團。三選一就行。

總之:一定要把餌料落在淤泥之上,一鉤半躺淤泥表層、一鉤輕觸淤泥上。否則,餌陷淤泥中,即使有魚,也只是就見魚星不見咬鉤的現象。但要真實的做到只有老釣手。新手建議用第二種方法。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七、調漂是否靈頓

浮漂的調釣一定要和魚情匹配,釣的太靈或者太鈍,都有可能造成不中魚。當我們釣的太靈的時候,子線處於緊繃狀態,那麼魚類可能因為攝食不太方便而放棄,如果釣的太鈍的話,則有可能魚吃餌的時候,浮漂根本就沒傳遞來信號,所以我們在釣魚的時候應該選擇最靈和最鈍之間的點來作釣,找到合理的度,才能準確的出現魚口。

八、線組的搭配

線組主線太粗,或子線太粗,子線太短,不適合所釣目標魚。因為,魚的警惕性也很高,配置大了也檔口,食餌適口性就差。解決方案:需要及時的更換線組,並作出相應的調整,為魚創造食餌的便利為重,一句話:困難留給自己,方便留給魚兒。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九、溫度的變化

客觀上氣溫聚變或冷空氣頻繁到訪,造成了氣壓的不間斷的變化。

這也是造成魚不食餌或者口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魚層也會隨著改變。

因為,晝夜溫差,白天有陽光且溫度上升快,魚根本不適應水溫氣壓的聚變。解決方案:在這種環境中釣魚,只能在主觀上採取積極努力的應對辦法。

1.是在釣法上採用引誘的逗釣法

2.是調釣要靈敏

3.三是餌比重要輕

4.找魚層

5.四是注意觀察魚食餌的每個小動作,找到中魚口相。

5.注意力集中,那怕是很小的半目或一線的口,要變被動變主動。

"

許多釣友在釣魚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就是明明知道窩子裡肯定有魚,造成不上魚的情況!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在遇到這種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的情況時,該如何一步步的去嘗試和改變呢?

一、打窩:打窩也是有細講究的

打少了不聚魚,打多了水底全是,魚只食窩食,不食或少食餌吃飽就散了。再一個,由於底上窩料多了後會產生髮酵。發酵後就會消耗水底氧氣(特別是一些老釣位)。窩中缺氧,就會造成魚只會在窩外圍或上方遊弋而不進窩內。偶爾進下窩也不會咬餌。解決方案:據水面大小和魚情情況掌握打窩的量。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二、檢查餌料味型

如果出現魚不開口的情況,第一個要想到的就是餌料的味型是否對路,魚類本身對餌料的味道就非常敏感,餌料太濃或者太腥一般都不會特別好,如果我們此時恰好用腥香的餌料,不妨再開點香甜的餌料試一下,通過改變餌料味型的方式來適應魚類的胃口,是最簡單有效的調整方法。

三、調整餌料適口性

當餌料的味型沒有太大的問題是,餌料的適口性就要調整了,看一下餌料是不是水比不合適,太硬了,導致魚類會牴觸。比重太大的餌料適合釣大魚,但是並不是適合釣小魚,尤其是我們釣鯽魚的時候,適口性會更加重要,這是因為魚口較輕,根本就吸不動你的餌料。此時的調整就是可以加入一些狀態餌,降低餌料的比重,使魚類能方便地吸食餌料。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四、餌團大小

餌團過大或者過小,都可能會造成魚類根本沒法咬鉤。如果釣大魚的時候用的餌團太小,可能魚類根本就發現不了小餌團,而釣小魚的時候如果餌團太大,那麼小魚根本就無法吸入餌料,所以餌團的大小一定要和水裡的魚類大小想匹配,太大或者太小都會導致不中魚。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五、餌團附鉤性

除了以上幾點以外,我們還要檢查餌料的溶散度,太鬆散或者霧化太快,可能會導致鉤餌還沒有到達水底,魚鉤上的餌料就已經殘留很少了,這種情況下,魚類根本就是無餌可吃了,自然就不會咬鉤了。如果我們發現出現這個問題的話,可以在餌料裡適當的再加些拉絲粉,以提升餌料的附鉤性。

六、水底情況:釣前要充分了解?

如遇野塘或年代已久的無法乾涸的塘河支流等,水底淤泥過厚。解決方案:一是改用吃鉛量稍大的且能稱得住餌的浮漂;二是修剪鉛皮,把漂修正到能稱住餌落在淤泥表層之上。三是從新和一團比重輕點的餌團。三選一就行。

總之:一定要把餌料落在淤泥之上,一鉤半躺淤泥表層、一鉤輕觸淤泥上。否則,餌陷淤泥中,即使有魚,也只是就見魚星不見咬鉤的現象。但要真實的做到只有老釣手。新手建議用第二種方法。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七、調漂是否靈頓

浮漂的調釣一定要和魚情匹配,釣的太靈或者太鈍,都有可能造成不中魚。當我們釣的太靈的時候,子線處於緊繃狀態,那麼魚類可能因為攝食不太方便而放棄,如果釣的太鈍的話,則有可能魚吃餌的時候,浮漂根本就沒傳遞來信號,所以我們在釣魚的時候應該選擇最靈和最鈍之間的點來作釣,找到合理的度,才能準確的出現魚口。

八、線組的搭配

線組主線太粗,或子線太粗,子線太短,不適合所釣目標魚。因為,魚的警惕性也很高,配置大了也檔口,食餌適口性就差。解決方案:需要及時的更換線組,並作出相應的調整,為魚創造食餌的便利為重,一句話:困難留給自己,方便留給魚兒。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九、溫度的變化

客觀上氣溫聚變或冷空氣頻繁到訪,造成了氣壓的不間斷的變化。

這也是造成魚不食餌或者口輕的一個決定性因素,魚層也會隨著改變。

因為,晝夜溫差,白天有陽光且溫度上升快,魚根本不適應水溫氣壓的聚變。解決方案:在這種環境中釣魚,只能在主觀上採取積極努力的應對辦法。

1.是在釣法上採用引誘的逗釣法

2.是調釣要靈敏

3.三是餌比重要輕

4.找魚層

5.四是注意觀察魚食餌的每個小動作,找到中魚口相。

5.注意力集中,那怕是很小的半目或一線的口,要變被動變主動。

明明窩裡有魚但是不咬鉤,學會這樣調整,讓你魚獲滿護

如果以上調整皆無效的話,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那就因為天氣、氣壓的原因,魚已經離開了底部到半水活動了,上浮水面了,我們可以選擇更換釣位,尋找有風吹過來的下風口,浪花不大的地方作釣,也可以選擇活水處作釣,隨機應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