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雕塑 手工藝 藝術品 周朝 用戶68329044406 2018-12-01

玉雕是中國最古老的雕刻品種之一。早在8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以玉為材料,製造工具,而後逐漸受到上層社會青睞。如今的玉雕收藏市場上,高古玉其工藝和神韻大都精美絕倫,這是因為在中國古代曾出現了不少玉雕大師。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史前玉器的五駕馬車——紅山、良渚、齊家、龍山、巴蜀,那是一個神玉時代,也可稱之為巫玉時代。當時的很多玉器都是經多人合作長年累月共同完成的,因而不可能留下姓名。

到了周代,已經有了專門管理制玉的政府部門,叫“玉府”,其職責是“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貨之藏。”玉府不僅掌握著王上的寶物製作,也掌握著王上的收藏和衣食起居等,足見地位之高。玉府下設的“玉人”具體管理和玉有關的一切事物,所以玉人是周代制玉工人的專用名詞。玉府,是中國文獻中記載最早的專業制玉機構,那時,周王是天子,至高無上,玉工水平再高也不可能留下他們的名字。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到了秦朝,文獻中記載了中國玉器發展史上最早的兩名制玉大師的名字,他們是孫壽和烈裔。史料稱“秦兼七國稱皇帝,李斯取藍田之玉,玉工孫壽刻之,方四寸,斯為大篆書,文之形制為魚龍鳳鳥之狀,稀世之至寶也。”另一位大師烈裔的記載來自《拾遺記》,文中說,始皇元年,騫霄國獻刻玉善畫的工匠,名裔,刻玉為百獸之型,毛髮宛如真矣。曾刻兩白玉虎,不僅形象生動,毛髮皆栩栩如生,這位玉工被人們稱之為烈裔。

到了漢代,厚葬之風盛行,葬玉數量加大,大師應該輩出,但史書記載非常少,只看到一位,他是當時廣陵國吳郡人,即今天的蘇州人,名叫顏規,他常被叫到廣陵王府解玉製玉。這位顏規可以說是蘇州玉雕的老祖宗了。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魏晉南北朝一來戰亂頻繁,玉路中斷,二來佛雕盛行,三來煉丹食玉,玉雕業大大衰落,也無大師記載。

到了隋代,《大業拾遺記》記載,隋煬帝幸江都,看中墊腳女吳絳仙,但她已嫁玉工萬群為妻。這個玉工應該絕非一般底層玉工,他的老婆能被隋煬帝看見,此玉工活動範圍絕對在高層,一定也是大師級人物了。隋代還有一位大師名叫何通,《隋書》只有三個字的記載“善斫玉”,斫者,用刀斧砍。能進入《隋書》的人,焉能不是大師?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宋代,達官顯貴文人士大夫都追求和賞玩美玉,制玉工匠文獻留下姓名者逐漸多了起來,有趙榮、林泉、崔寧、陳振民、董進等,但無太多事蹟介紹。元代邱處機,大名鼎鼎,道號長春真人,傳說他能“掐金如面,琢玉如泥”,曾被元帝封為高官,掌管造辦機構。後被北京玉石業行會尊為琢玉業的祖師爺。

明代制玉高手就更多了,賀四、李久甫、陸子剛、王小溪等,這些知名藝人社會地位較高,是文人富豪的追逐對象,作品價格往往高出普通工匠數倍,其中陸子剛名氣最大。清代距離現在較近,史料記載的名家達幾十個,在此不一一寫出。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春秋戰國是中國玉雕業的第一次巔峰,百家爭鳴的思想成就過一大批玉雕大師,但由於歷史久遠沒有留下他們的名字,可是,那些出自他們之手的精美絕倫的藝術品卻釋放著永久的光輝!

舊時的玉雕設計,都是這樣的,一件件都是藝術品: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從事玉雕行業,除了在雕刻上要花費數年學習,還要在設計上苦下功夫。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設計是一件作品的靈魂,好的設計可以化腐朽為神奇,一件作品能否從工藝品上升到藝術品,設計起決定性作用。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這就求玉雕師不僅擅長對玉雕工具的運用,更需要去不斷學習,充實自己個人素養。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玉雕設計涉及到對繪畫的學習,對中國傳統美學的學習,既要有超高的玉雕技藝,又要有深厚的美術功底。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近些年,玉雕行業面對同質化產品嚴重,玉雕作品缺乏創意,很大程度上跟從業人員素質的提升有關。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網絡越來越發達,作品的傳播為玉雕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但隨之而來的是,抄襲模仿也隨之興起,借鑑應該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探索背後的思想,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無相佛系列,曾經引起不小的轟動,卻也在不久,市場上到處可見無相佛。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我們需要的是理解跟多的思想,結合自己的感受,去創作。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構圖,設計,線條需要我們更深入更系統的學習理解。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設計之美,需要我們更多的去探索。

後來,所謂的機雕,把行業搞成了這般樣子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機雕 VS手工

機雕是指在電腦上設計好圖樣,然後由電腦控制的雕刻機自動雕刻完成。早年的機雕只能做一些平面的幾何線,因而常被用做玉牌的邊飾。

電腦三維設計問世後,機雕已經可以立體定模、縱向弧形雕刻,因而可以做較高技術的浮雕。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手工雕則是指手拿玉件在動力磨具上雕磨完成。手工雕也要用動力工具,古代用腳踏的陀機,現在用電動磨具。

有人以為像刀刻石章那樣才算手工雕,這一認知完全是錯誤的,普通的刻刀即使再鋒利,也是刻不動玉的。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近年來,“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機雕玉器正在被行業接納,也慢慢得到社會的認可。在各大珠寶展廳內頻頻出現的機雕作品,更有躋身收藏主流市場的態勢。

“電腦工”作品由於雕刻精美,極少出現誤差和瑕疵,對講究“刀工”的傳統手工雕刻提出嚴峻挑戰。然而真正懂玉的內行人,一眼就能看出箇中差異。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機雕圖形精準、線條挺直,但不免顯得機械、呆板;機雕最適合做序列排線、平面刻字和連續紋樣。

即使是立體雕刻也只能在橫向直線X軸和縱向直線Y軸所夾九十度的範圍內進行弧刻,不能任意拐彎抹角和掏挖。

機雕作品的特點是:線條絕對挺直,序列感強但無任何變化。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手工雕圖形靈活、線條自然,似有生命。

線條相對挺直,變化多,感覺有生氣,雕刻更顯精緻和富有創造性,落刀之處線條粗細不保證均勻,看上去“絕對沒有兩片樹葉是完全相同的”。

毛碴痕跡明顯,無論是人物花鳥還是風景,都栩栩如生、張力十足,充滿著動感和生命力。

玉雕匠人正在漸漸凋零……


批量生產出來的機雕作品只能算是“商品”,而雕刻師傅精雕細琢的作品,才算得上是一件“藝術品”。


可是,我們不面對這樣的問題:

當今時代,浮躁的心態與缺乏吃苦耐勞的能力使很多年輕人難以在玉雕行業中立足,玉雕人青黃不接!

玉雕學徒越來越難招的情況下,十幾二十年後,玉雕師將會非常稀缺;現在那些普通甚至不起眼的手工雕刻作品,也都將成為稀缺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