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廁所的環境和家裡的自然也不同,因為使用頻繁,相對來說沒有家裡的條件好,孩子也不適應。

兒童心理學家說:孩子出現尿褲子、憋大便,可能是環境改變造成的情緒問題。

  • 秩序敏感期的問題

有的孩子在家裡上廁所,本身可能需要大人提醒才會去。凝寶小時候就是這樣,奶奶總會告訴他“該上廁所了”,凝寶才意識到需要去廁所,並沒有自主大便的意識。

大人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大便時時間長,大人怕孩子無聊,還喜歡陪著、哄著,使孩子能夠愉快地大便。大人或者講故事,或者陪著說話,鼓勵孩子大便,孩子漸漸養成了有人陪才大便的習慣。

到了幼兒園,情況就不同了,沒有老師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大便。一旦習慣被打破,孩子就無法適應。

1-4歲這個年齡,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廁所的環境和家裡的自然也不同,因為使用頻繁,相對來說沒有家裡的條件好,孩子也不適應。

兒童心理學家說:孩子出現尿褲子、憋大便,可能是環境改變造成的情緒問題。

  • 秩序敏感期的問題

有的孩子在家裡上廁所,本身可能需要大人提醒才會去。凝寶小時候就是這樣,奶奶總會告訴他“該上廁所了”,凝寶才意識到需要去廁所,並沒有自主大便的意識。

大人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大便時時間長,大人怕孩子無聊,還喜歡陪著、哄著,使孩子能夠愉快地大便。大人或者講故事,或者陪著說話,鼓勵孩子大便,孩子漸漸養成了有人陪才大便的習慣。

到了幼兒園,情況就不同了,沒有老師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大便。一旦習慣被打破,孩子就無法適應。

1-4歲這個年齡,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 孩子精神不放鬆

孩子們性格各異,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錶達,當需要大便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幼兒園為了便於管理,一般會集中時間組織孩子去廁所,萬一這個時候,孩子沒有便意,他自然不會大便。可是當孩子有便意的時候,老師沒有組織排隊,孩子就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不敢跟老師說自己要大便,所以就只好憋著了。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廁所的環境和家裡的自然也不同,因為使用頻繁,相對來說沒有家裡的條件好,孩子也不適應。

兒童心理學家說:孩子出現尿褲子、憋大便,可能是環境改變造成的情緒問題。

  • 秩序敏感期的問題

有的孩子在家裡上廁所,本身可能需要大人提醒才會去。凝寶小時候就是這樣,奶奶總會告訴他“該上廁所了”,凝寶才意識到需要去廁所,並沒有自主大便的意識。

大人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大便時時間長,大人怕孩子無聊,還喜歡陪著、哄著,使孩子能夠愉快地大便。大人或者講故事,或者陪著說話,鼓勵孩子大便,孩子漸漸養成了有人陪才大便的習慣。

到了幼兒園,情況就不同了,沒有老師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大便。一旦習慣被打破,孩子就無法適應。

1-4歲這個年齡,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 孩子精神不放鬆

孩子們性格各異,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錶達,當需要大便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幼兒園為了便於管理,一般會集中時間組織孩子去廁所,萬一這個時候,孩子沒有便意,他自然不會大便。可是當孩子有便意的時候,老師沒有組織排隊,孩子就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不敢跟老師說自己要大便,所以就只好憋著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也有過大便的經歷,但是大便後特別臭,氣味薰到了周圍的小朋友,孩子們天真無邪,有話直說,忍不住說“臭死了!”孩子聽了這話,感覺到受到羞辱。為了避免再被同學“嘲笑”,乾脆憋著不大便,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還有的孩子自己不會擦屁股,需要老師幫忙,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去,或者露出一點情緒,孩子也會敏銳地捕捉到,會感到被嫌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人類發展的八大階段”中說:2-4歲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慮相對發展的階段。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廁所的環境和家裡的自然也不同,因為使用頻繁,相對來說沒有家裡的條件好,孩子也不適應。

兒童心理學家說:孩子出現尿褲子、憋大便,可能是環境改變造成的情緒問題。

  • 秩序敏感期的問題

有的孩子在家裡上廁所,本身可能需要大人提醒才會去。凝寶小時候就是這樣,奶奶總會告訴他“該上廁所了”,凝寶才意識到需要去廁所,並沒有自主大便的意識。

大人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大便時時間長,大人怕孩子無聊,還喜歡陪著、哄著,使孩子能夠愉快地大便。大人或者講故事,或者陪著說話,鼓勵孩子大便,孩子漸漸養成了有人陪才大便的習慣。

到了幼兒園,情況就不同了,沒有老師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大便。一旦習慣被打破,孩子就無法適應。

1-4歲這個年齡,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 孩子精神不放鬆

孩子們性格各異,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錶達,當需要大便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幼兒園為了便於管理,一般會集中時間組織孩子去廁所,萬一這個時候,孩子沒有便意,他自然不會大便。可是當孩子有便意的時候,老師沒有組織排隊,孩子就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不敢跟老師說自己要大便,所以就只好憋著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也有過大便的經歷,但是大便後特別臭,氣味薰到了周圍的小朋友,孩子們天真無邪,有話直說,忍不住說“臭死了!”孩子聽了這話,感覺到受到羞辱。為了避免再被同學“嘲笑”,乾脆憋著不大便,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還有的孩子自己不會擦屁股,需要老師幫忙,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去,或者露出一點情緒,孩子也會敏銳地捕捉到,會感到被嫌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人類發展的八大階段”中說:2-4歲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慮相對發展的階段。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正因為如此,孩子在幼兒園精神不放鬆,所以就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童書媽媽三川玲的女兒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雖然幼兒園離家很近,還是把女兒轉到了離家30分鐘車程的另一家幼兒園,之後,女兒就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了。三川玲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感到精神鬆弛,才會有安全感,才敢大便。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廁所的環境和家裡的自然也不同,因為使用頻繁,相對來說沒有家裡的條件好,孩子也不適應。

兒童心理學家說:孩子出現尿褲子、憋大便,可能是環境改變造成的情緒問題。

  • 秩序敏感期的問題

有的孩子在家裡上廁所,本身可能需要大人提醒才會去。凝寶小時候就是這樣,奶奶總會告訴他“該上廁所了”,凝寶才意識到需要去廁所,並沒有自主大便的意識。

大人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大便時時間長,大人怕孩子無聊,還喜歡陪著、哄著,使孩子能夠愉快地大便。大人或者講故事,或者陪著說話,鼓勵孩子大便,孩子漸漸養成了有人陪才大便的習慣。

到了幼兒園,情況就不同了,沒有老師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大便。一旦習慣被打破,孩子就無法適應。

1-4歲這個年齡,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 孩子精神不放鬆

孩子們性格各異,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錶達,當需要大便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幼兒園為了便於管理,一般會集中時間組織孩子去廁所,萬一這個時候,孩子沒有便意,他自然不會大便。可是當孩子有便意的時候,老師沒有組織排隊,孩子就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不敢跟老師說自己要大便,所以就只好憋著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也有過大便的經歷,但是大便後特別臭,氣味薰到了周圍的小朋友,孩子們天真無邪,有話直說,忍不住說“臭死了!”孩子聽了這話,感覺到受到羞辱。為了避免再被同學“嘲笑”,乾脆憋著不大便,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還有的孩子自己不會擦屁股,需要老師幫忙,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去,或者露出一點情緒,孩子也會敏銳地捕捉到,會感到被嫌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人類發展的八大階段”中說:2-4歲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慮相對發展的階段。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正因為如此,孩子在幼兒園精神不放鬆,所以就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童書媽媽三川玲的女兒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雖然幼兒園離家很近,還是把女兒轉到了離家30分鐘車程的另一家幼兒園,之後,女兒就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了。三川玲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感到精神鬆弛,才會有安全感,才敢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如何應對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情況

  • 告訴孩子大便的重要性

臺灣調查過2000餘名學生和年輕女性,發現小學生有46%腸道年齡老化,22%每週排便3次以下,5.6%每週排便1次以下,嚴重影響腸道健康,腸道疾病率快速上升。

我們大人看到這組數據,就知道大便有多重要,非常有必要告訴孩子有便意就該去大便,對孩子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孩子可能聽不懂這些大道理,他只是喜歡怎麼舒服怎麼來。所以我們家長要用一些靈活的方式告訴孩子,比如可以找一些繪本。

《大便書》就很好,用幽默的漫畫圖示和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大便的不同狀態和大便的重要性。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廁所的環境和家裡的自然也不同,因為使用頻繁,相對來說沒有家裡的條件好,孩子也不適應。

兒童心理學家說:孩子出現尿褲子、憋大便,可能是環境改變造成的情緒問題。

  • 秩序敏感期的問題

有的孩子在家裡上廁所,本身可能需要大人提醒才會去。凝寶小時候就是這樣,奶奶總會告訴他“該上廁所了”,凝寶才意識到需要去廁所,並沒有自主大便的意識。

大人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大便時時間長,大人怕孩子無聊,還喜歡陪著、哄著,使孩子能夠愉快地大便。大人或者講故事,或者陪著說話,鼓勵孩子大便,孩子漸漸養成了有人陪才大便的習慣。

到了幼兒園,情況就不同了,沒有老師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大便。一旦習慣被打破,孩子就無法適應。

1-4歲這個年齡,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 孩子精神不放鬆

孩子們性格各異,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錶達,當需要大便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幼兒園為了便於管理,一般會集中時間組織孩子去廁所,萬一這個時候,孩子沒有便意,他自然不會大便。可是當孩子有便意的時候,老師沒有組織排隊,孩子就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不敢跟老師說自己要大便,所以就只好憋著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也有過大便的經歷,但是大便後特別臭,氣味薰到了周圍的小朋友,孩子們天真無邪,有話直說,忍不住說“臭死了!”孩子聽了這話,感覺到受到羞辱。為了避免再被同學“嘲笑”,乾脆憋著不大便,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還有的孩子自己不會擦屁股,需要老師幫忙,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去,或者露出一點情緒,孩子也會敏銳地捕捉到,會感到被嫌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人類發展的八大階段”中說:2-4歲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慮相對發展的階段。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正因為如此,孩子在幼兒園精神不放鬆,所以就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童書媽媽三川玲的女兒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雖然幼兒園離家很近,還是把女兒轉到了離家30分鐘車程的另一家幼兒園,之後,女兒就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了。三川玲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感到精神鬆弛,才會有安全感,才敢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如何應對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情況

  • 告訴孩子大便的重要性

臺灣調查過2000餘名學生和年輕女性,發現小學生有46%腸道年齡老化,22%每週排便3次以下,5.6%每週排便1次以下,嚴重影響腸道健康,腸道疾病率快速上升。

我們大人看到這組數據,就知道大便有多重要,非常有必要告訴孩子有便意就該去大便,對孩子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孩子可能聽不懂這些大道理,他只是喜歡怎麼舒服怎麼來。所以我們家長要用一些靈活的方式告訴孩子,比如可以找一些繪本。

《大便書》就很好,用幽默的漫畫圖示和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大便的不同狀態和大便的重要性。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每天,每個人都會進食。沒有人一天不吃東西。吃進去的東西在身體裡被消化,變成便便排出體外,一般來說要花上十至十二小時。”

“每天,每個人都要排便,不排便就沒有生氣”。

“有點骯髒也不要緊。”

孩子看書後,就能理解便便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不重視便便就是不重視自己的身體;便便不是羞恥的,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行為。

  • 幫助孩子養成大便的規律

孩子進入幼兒園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一定會馬上願意在幼兒園大便,持續一段時間很正常。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廁所的環境和家裡的自然也不同,因為使用頻繁,相對來說沒有家裡的條件好,孩子也不適應。

兒童心理學家說:孩子出現尿褲子、憋大便,可能是環境改變造成的情緒問題。

  • 秩序敏感期的問題

有的孩子在家裡上廁所,本身可能需要大人提醒才會去。凝寶小時候就是這樣,奶奶總會告訴他“該上廁所了”,凝寶才意識到需要去廁所,並沒有自主大便的意識。

大人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大便時時間長,大人怕孩子無聊,還喜歡陪著、哄著,使孩子能夠愉快地大便。大人或者講故事,或者陪著說話,鼓勵孩子大便,孩子漸漸養成了有人陪才大便的習慣。

到了幼兒園,情況就不同了,沒有老師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大便。一旦習慣被打破,孩子就無法適應。

1-4歲這個年齡,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 孩子精神不放鬆

孩子們性格各異,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錶達,當需要大便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幼兒園為了便於管理,一般會集中時間組織孩子去廁所,萬一這個時候,孩子沒有便意,他自然不會大便。可是當孩子有便意的時候,老師沒有組織排隊,孩子就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不敢跟老師說自己要大便,所以就只好憋著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也有過大便的經歷,但是大便後特別臭,氣味薰到了周圍的小朋友,孩子們天真無邪,有話直說,忍不住說“臭死了!”孩子聽了這話,感覺到受到羞辱。為了避免再被同學“嘲笑”,乾脆憋著不大便,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還有的孩子自己不會擦屁股,需要老師幫忙,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去,或者露出一點情緒,孩子也會敏銳地捕捉到,會感到被嫌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人類發展的八大階段”中說:2-4歲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慮相對發展的階段。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正因為如此,孩子在幼兒園精神不放鬆,所以就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童書媽媽三川玲的女兒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雖然幼兒園離家很近,還是把女兒轉到了離家30分鐘車程的另一家幼兒園,之後,女兒就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了。三川玲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感到精神鬆弛,才會有安全感,才敢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如何應對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情況

  • 告訴孩子大便的重要性

臺灣調查過2000餘名學生和年輕女性,發現小學生有46%腸道年齡老化,22%每週排便3次以下,5.6%每週排便1次以下,嚴重影響腸道健康,腸道疾病率快速上升。

我們大人看到這組數據,就知道大便有多重要,非常有必要告訴孩子有便意就該去大便,對孩子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孩子可能聽不懂這些大道理,他只是喜歡怎麼舒服怎麼來。所以我們家長要用一些靈活的方式告訴孩子,比如可以找一些繪本。

《大便書》就很好,用幽默的漫畫圖示和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大便的不同狀態和大便的重要性。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每天,每個人都會進食。沒有人一天不吃東西。吃進去的東西在身體裡被消化,變成便便排出體外,一般來說要花上十至十二小時。”

“每天,每個人都要排便,不排便就沒有生氣”。

“有點骯髒也不要緊。”

孩子看書後,就能理解便便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不重視便便就是不重視自己的身體;便便不是羞恥的,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行為。

  • 幫助孩子養成大便的規律

孩子進入幼兒園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一定會馬上願意在幼兒園大便,持續一段時間很正常。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除了適應問題外,孩子在3歲左右,也處於肛欲期,喜歡通過憋大便體驗肛門、尿道括約肌收縮和放鬆帶來的生理快感。

弗洛伊德說,孩子進入肛欲期,可能會持續1年半到兩年的時間。

所以,孩子在上幼兒園的一兩年內可能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也要理解孩子,不要著急訓斥孩子,逼著孩子在幼兒園大便。可以幫助孩子在家養成大便的規律,只要每天規律大便也可以。

凝寶每天放學後都會大便,廢物全部排出,其實還是很有規律,並沒有造成腸道不健康的狀況。有的孩子每天早上大便一次,輕鬆去上學也完全沒問題。每天定時讓孩子排便,孩子的生物鐘就很容易建立起來。

  •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從18個月開始就要培養自主大小便的能力。一方面是從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考慮,另一方面也為以後適應幼兒園做準備。

"

孩子們進入幼兒園之後,各項生活都需要慢慢適應。隨著時間的延長,家長們發現,孩子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小狀況。孩子入園後哭鬧是最明顯的狀況,還有一些隱藏比較深的狀況,比如孩子上幼兒園後,從來不在幼兒園大便。問孩子原因,大部分孩子都不能很清晰地表達出來。問老師,老師也不會明說。於是,家長們只能胡亂猜測,每天都在為孩子大便的事情焦慮。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其實,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現象並非個例,凝寶上幼兒園3年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他說別的小朋友也很少大便。有報告稱,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們看到這個數據就可以放下焦慮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凝寶上幼兒園的時候,每次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大便,問他“為什麼非要憋到家裡再拉呢?”凝寶說“願意拉在家裡的馬桶裡!”大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問了班上熟悉的幾個家長,她們也有相同的反映。當時雖然有些擔心,但是看大家都這麼說,也就沒有在意了。

後來看到網上很多媽媽在議論這事,不同的孩子反映的情況並不完全相同,並不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問題。

“要蹲著才能拉,我想回家坐著拉”

“排隊才能大便,我那時候沒有,有了就不排隊了”

“在學校沒有紙,不能擦屁股”

“喜歡媽媽幫忙擦屁股”

“幼兒園的廁所不如家裡的乾淨”

“要去樓下的廁所才能拉”

“同學都說太臭”

......

孩子的說法五花八門,搞懂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原因,還是很有必要的。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 環境改變不適應

我們在家裡上廁所的時候,都是教孩子關上門。一方面可以保護隱私,從小養成習慣;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防止太臭,汙染家裡的空氣。但是很多幼兒園的廁所設置在教室裡,大概是為了安全起見,沒有設置房門,上廁所時,是開放式的,所有的老師和小朋友都能看到,這讓孩子感到不習慣。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的廁所一般是蹲便,這樣更有利於衛生,防止病菌傳播。但是家裡的廁所一般是坐便器,孩子坐著上廁所習慣了,一下子改成蹲,無法適應。另外,孩子從來不會蹲,腿部的力量也不夠,大便時間長,蹲得太久會感到很累,所以孩子寧願憋著也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幼兒園廁所的環境和家裡的自然也不同,因為使用頻繁,相對來說沒有家裡的條件好,孩子也不適應。

兒童心理學家說:孩子出現尿褲子、憋大便,可能是環境改變造成的情緒問題。

  • 秩序敏感期的問題

有的孩子在家裡上廁所,本身可能需要大人提醒才會去。凝寶小時候就是這樣,奶奶總會告訴他“該上廁所了”,凝寶才意識到需要去廁所,並沒有自主大便的意識。

大人特別關心孩子,孩子大便時時間長,大人怕孩子無聊,還喜歡陪著、哄著,使孩子能夠愉快地大便。大人或者講故事,或者陪著說話,鼓勵孩子大便,孩子漸漸養成了有人陪才大便的習慣。

到了幼兒園,情況就不同了,沒有老師有時間陪著孩子一起大便。一旦習慣被打破,孩子就無法適應。

1-4歲這個年齡,孩子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秩序被破壞,孩子會感到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 孩子精神不放鬆

孩子們性格各異,有的孩子性格內向,不喜歡錶達,當需要大便的時候,不敢跟老師說。幼兒園為了便於管理,一般會集中時間組織孩子去廁所,萬一這個時候,孩子沒有便意,他自然不會大便。可是當孩子有便意的時候,老師沒有組織排隊,孩子就不知道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的意思,或者不敢跟老師說自己要大便,所以就只好憋著了。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有的孩子在幼兒園也有過大便的經歷,但是大便後特別臭,氣味薰到了周圍的小朋友,孩子們天真無邪,有話直說,忍不住說“臭死了!”孩子聽了這話,感覺到受到羞辱。為了避免再被同學“嘲笑”,乾脆憋著不大便,也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

還有的孩子自己不會擦屁股,需要老師幫忙,如果老師沒有及時去,或者露出一點情緒,孩子也會敏銳地捕捉到,會感到被嫌棄。

心理學家埃裡克森在“人類發展的八大階段”中說:2-4歲是孩子自主性和羞怯疑慮相對發展的階段。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正因為如此,孩子在幼兒園精神不放鬆,所以就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童書媽媽三川玲的女兒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雖然幼兒園離家很近,還是把女兒轉到了離家30分鐘車程的另一家幼兒園,之後,女兒就願意在幼兒園大便了。三川玲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感到精神鬆弛,才會有安全感,才敢大便。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如何應對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的情況

  • 告訴孩子大便的重要性

臺灣調查過2000餘名學生和年輕女性,發現小學生有46%腸道年齡老化,22%每週排便3次以下,5.6%每週排便1次以下,嚴重影響腸道健康,腸道疾病率快速上升。

我們大人看到這組數據,就知道大便有多重要,非常有必要告訴孩子有便意就該去大便,對孩子身體是健康的。但是孩子可能聽不懂這些大道理,他只是喜歡怎麼舒服怎麼來。所以我們家長要用一些靈活的方式告訴孩子,比如可以找一些繪本。

《大便書》就很好,用幽默的漫畫圖示和淺顯易懂的語言,告訴孩子大便的不同狀態和大便的重要性。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每天,每個人都會進食。沒有人一天不吃東西。吃進去的東西在身體裡被消化,變成便便排出體外,一般來說要花上十至十二小時。”

“每天,每個人都要排便,不排便就沒有生氣”。

“有點骯髒也不要緊。”

孩子看書後,就能理解便便對身體健康很重要,不重視便便就是不重視自己的身體;便便不是羞恥的,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正常行為。

  • 幫助孩子養成大便的規律

孩子進入幼兒園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一定會馬上願意在幼兒園大便,持續一段時間很正常。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除了適應問題外,孩子在3歲左右,也處於肛欲期,喜歡通過憋大便體驗肛門、尿道括約肌收縮和放鬆帶來的生理快感。

弗洛伊德說,孩子進入肛欲期,可能會持續1年半到兩年的時間。

所以,孩子在上幼兒園的一兩年內可能都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家長也要理解孩子,不要著急訓斥孩子,逼著孩子在幼兒園大便。可以幫助孩子在家養成大便的規律,只要每天規律大便也可以。

凝寶每天放學後都會大便,廢物全部排出,其實還是很有規律,並沒有造成腸道不健康的狀況。有的孩子每天早上大便一次,輕鬆去上學也完全沒問題。每天定時讓孩子排便,孩子的生物鐘就很容易建立起來。

  •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孩子從18個月開始就要培養自主大小便的能力。一方面是從孩子的生理、心理髮展考慮,另一方面也為以後適應幼兒園做準備。

80%的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拉大便,老師不會明說,可家長要知道

家長要從18個月以後就要培養孩子如廁,及時準備好小馬桶、訓練褲,大人做示範,引導孩子大便,一般在3歲前就能學會自己大便。另外,還要教會孩子自己穿脫褲子、自己擦屁股。

同時要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告訴孩子,在家裡有事找媽媽,到了幼兒園,有事就要找老師。老師都和媽媽一樣,是和藹可親的,對於孩子的要求肯定會有求必應。讓孩子從心理上打消顧慮,以放鬆的形態對待大便這件事。

考慮到幼兒園是蹲便,平時要逐步鍛鍊孩子蹲的能力,蹲幾分鐘持續到蹲十幾分鍾,讓孩子不再害怕蹲。經常帶孩子進行戶外運動,跑步、蹦跳,鍛鍊孩子的腿部力量。

總的來說,孩子不願意在幼兒園大便,是一種常見現象,有現實環境的問題,也有生理和心理的原因,我們家長要做的是:放下焦慮,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幫助孩子養成規律大便的習慣,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為孩子的腸道健康而努力。

點擊加入嬰幼兒養育指南圈,第一時間獲取科學育兒知識: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