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跳行、漏字、重複、停頓,這類孩子需要這樣的幫助

幼兒園 教育 小優說教 小優說教 2017-09-14

很多的孩子,在進入幼兒園大班,或小學一年級,開始需要閱讀學習的時候,卻遇到了困難:

跳行、漏字;重複;逐字閱讀、閱讀速度慢;不能正確斷字、斷句、停頓;容易把形近字或同音字搞混淆.....

結果,優美流暢的文字,到了他們嘴巴里,就變成了磕磕巴巴,毫無美感。有家長會說,孩子還小嘛!長大就好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不見得,很多孩子,即使到了初中高中,在閱讀方面也不甚理想,在課堂上的朗讀依然磕磕巴巴,在做閱讀理解類的習題時,也總是速度過慢或掌握不住中心思想等。

可見,面對在閱讀上有困難的孩子,家長寄望於時間完全屬於自欺欺人。那麼,密集的閱讀訓練又如何呢?很多家長髮現孩子唸書磕巴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多念,因為大家覺得,不都說熟能生巧嗎?孩子念得越多不就能念得越快越好呢?不可否認,這樣的方式確實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要老嶽說,要從兒童感統能力發展的角度來說,閱讀訓練只是一種非常淺表的解決方法,想要真正從根本上提升孩子的閱讀質量,還是要依靠感統訓練。

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閱讀困難的根本原因還是感統失調!是孩子的視覺功能,以及在視覺背後“主持大局”的前庭覺的功能發揮不良,才導致孩子在閱讀時,無法為大腦輸入流暢正確的文字信息。

具體而言——

只有良好的前庭覺功能,才能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起穩定的眼部肌肉和頭頸部肌肉,只有頭頸的支持足夠穩定,才能幫助眼睛獲得穩定優質的視覺輸入,發揮良好的視覺功能。(就像攝影師在拍照的時候,必須要維持手部的穩定,才能拍下一張清晰的照片。)否則,如果前庭系統功能不良,導致眼部和頭頸部的肌肉運作不良,孩子就很容易在穩定追蹤眼前移動的物品或逐次觀察事物過程中遇到困難。他可能無法跟上正在注視的移動點(不知道球跑到哪裡去了),甚至很難平順地移動眼睛,從一個視覺焦點轉移到另一個視覺焦點,比如出現跳行漏字之類的閱讀障礙。

不止如此,存在閱讀障礙的孩子往往還容易表現出以下這些感統失調情況:

1.逃避書寫,書寫困難,書寫不工整,容易書寫出錯;

2.抄寫時間長,總是需要看一筆寫一筆;

3.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多動,聽課效率低;

4.運動能力差,平衡感不好;

5.手部精細動作差,如握筆姿勢不良,扣扣子用筷子動作笨拙等;

6.自信心不足,沒有耐心,容易放棄;

7.頭腦很聰明,可成績卻不太理想。

可惜的是,現代社會,家長們普遍對孩子保護過度,包辦限制太多,導致孩子很難獲得充足的前庭覺刺激,而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生活在城市當中的孩子,能夠獲得的位移和速度的變化又大大受限,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前庭覺發展,所以,孩子們出現閱讀不平順以及上面這些感統失調情況的概率已經越來越高。

但是,有哪個父母願意看到孩子在求學過程中遇到這些困難呢?可是我們已經知道,對於這種因為“眼—頸—頭”缺乏穩定性導致的閱讀困難,真的不是單純依靠密集的閱讀訓練,就能有理想效果的。

讀書跳行、漏字、重複、停頓,這類孩子需要這樣的幫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