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邦主有話說

到底應該給孩子選擇公立小學還是私立小學?這幾乎是每個家有準小學生的父母不可避免的問題。

今天這篇推送,是我的海龜朋友宋鴿,小大時光的鴿子姐姐,兩個ABC孩子的媽媽,在海外浸潤多年,親眼見證了國外教育的開放和嚴謹,回鄭州之後目標明確的把孩子送進私立,一路成長一路見證,寫下了私立小學的孩子,到底有什麼不同!

首先聲明,沒有一種教育觀點是完全正確的,我們的分享希望給大家更多討論的空間,更多切合實際的思考,適合別人的不一定就適合自己,不同的家庭環境,家長理念已經基本上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育規劃。

對於很多焦慮的媽媽來說,只要幫助到大家,就是有意義的! 教育是一生的事,幾年決定不了命運。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

三年私立,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文 / 宋鴿

我有2個孩子:老大三年級,私立幼兒園畢業,再加三年私立小學。

老二現在幼兒園大班,跟哥哥同一所私立幼兒園,也即將升入同一所私立小學。

一路上下來,算是對私立了解,比較有發言權。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其實選擇公立還是私立,我從一開始就沒有太糾結,糾結的只不過是選擇考察哪一所私立更適合

在我看來,目前鄭州的私立仍沒有非常脫離公立體系,依然在學習公立學校同樣的課程內容,無非是強度和練習程度不同的差別

這些私立學校其實並不是北上廣意義上的國際學校。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這可能要提一嘴私立學校和國際學校的不同。

首先是學校類型上,只能以大類大致劃分。如果要細分,那可能是五花八門,誰也沒辦法很準確的去界定一所學校的類型。

其次,對國際學校的定義,公認的需要具備下面這些:

1、學生教育的可轉移性;

2、學生和教職員工高於本地學校的流動性;

3、學生結構的多國和多語種特徵;

4、採用國際課程,如IB,A-level/IGCSE等國際化課程;

5、得到國際認證,如得到CIS,IBO,CIE,WASC,NEASC等國際教育相關機構認證;

6、教師結構的多國性以及變化性;

7、招生方面對學生的非選擇性,一般在學位充足的情況下;

8、授課語言一般為英語或雙語。

一對照,大家自然能看出我們大鄭州究竟有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學校。

學生國家比例、國際課程、國際認證、教師國際性以及授課語言這些哪怕滿足大多數條件,也基本沒有。

而鄭州私立學校的不同,主要在各自側重點不同:有更傾向於英語類課程的,有更注重傳統公立內容學習的。

他們的共性,可能是教學理念的共同性。

這幾年,公立學校也在逐漸分化,一部分理念進步比較快的,其實跟私立學校之間的差別已經在逐漸縮小。

傳統的公立學校,則不多說了,應當也會逐漸走上素質教育的路,時間長短的問題。

當然我們都很清楚這個時間“長”“短”之間的距離。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我覺得選擇公立還是私立,一看家長的思維開放度,比較趨向於新興事物、未來趨勢的,會大膽的選擇私立體系。

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西方教育內容和體系滲透的都更深,也更地道。

而在鄭州這個二線城市,素質教育多還是走在嘗試的路上,有些可能變形,有些可能水土不服,但私立的選擇需要膽量,畢竟是教育環境不成熟,都在摸索。

二看未來規劃。很多家庭未來很明確的就是希望高等教育到國外念,那麼從小接受開放性的教育理念就很重要了。

否則將來一路公立教育走過來的,突然間放到國外完全不同體系的教育環境裡,孩子送出去也未必適應,融不進去。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一路私立上來,也並沒有覺得孩子的基礎知識跟公立學校的孩子們差多少。

畢竟跟公立學的內容一樣多,該學的課本內容都學了。

考試前該做的試卷也都練,古詩背的甚至比公立還多,數學拓展題甚至拓的比公立還大,期末考試卷子用的也是各區的統一考題,分數也有可比性。

所以很多人覺得私立出來的孩子文化基礎差,我覺得有些偏頗。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相反,私立學校的家長很多也會給孩子額外選擇課外班。當然,這個是個人選擇問題。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私立教育出來的孩子,比較不同的,我覺得首先是社會意識和秩序意識。這個比較難在公立教育中灌輸。

畢竟,私立的教育環境寬鬆,需要每個孩子都有遵守秩序的自覺性。

比如不奔跑、樓梯靠右行、見人主動打招呼、使用禮貌用語、排隊,甚至於上課可以不用報告,自己跑去上廁所,也需要自覺地主動回到座位繼續認真上課......

這一點在有外教的私立幼兒園尤其明顯,這是西方文化中從小浸透給孩子的,規則和自由的度,孩子從小就會懂得把握。

中國傳統的公立教育,或許教授,卻往往很難浸潤到思維模式裡。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另外,私立體系下的孩子,思維模式會不一樣

比如幼兒園的老二,從小就會很明確的表達no,I don’t like it。

教育理念決定了。老師會更尊重他們的意願,所以他們敢於有遵從自己內心意願的選擇。

傳統公立教育還是多趨向於學生要聽話,對老師的要求要順從。

另外私立體系下的孩子,面對問題,會有不同的選擇,多種選擇

這也是教育模式決定的,他們的思維是開放性的、發散性的,沒有標準答案和唯一標準。

比如一道數學題,老師就會引導他們,試試看能有多少種可能的解決方法,並且,每一種只要能解決問題的,都是正確的。

在私立學校中,老師對於孩子的關注度真的會高很多

你能通過孩子和老師之間的關係緊密度,孩子和同學之間交朋友的開放度,感覺出來。

經常看到孩子們都喜歡往老師身上偎,趴在老師肩膀上。學習興趣,很重要一點也是要建立在喜歡這門課的老師基礎上。

私立小學的語文課,很注重閱讀

課本中其實就那麼些課文,課後生字,學學並沒有那麼難,無非枯燥和有趣的區別。

閱讀卻是個硬骨頭。想要孩子有閱讀興趣,還要老師能領著孩子經常在班級裡保持閱讀習慣,需要老師下功夫。

這一點,公立學校比較不好實現,畢竟學生人數多。

即使有這個意識,大多可能還是需要以佈置學習任務的方式來進行。這時候就得依賴家庭氛圍。

不過不同私立學校閱讀做的好壞,也分三六九等,能做得好的,也不多。

數學課呢,則強調數學思維比算數重要

一個人的數學思維能力還是非常重要的,它決定了我們在未來生活中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為一門應用學科,孩子的數學老師甚至於,順帶著,各種為人、處事的道理,都會融合到數學課中一併浸潤的灌輸。

這是私立學校給到老師們的授課開放程度決定的,素質教育,絕對是方方面面、點點滴滴、全人教育,而不是專注於某一領域,或某一個重要點。

英文課,雖說也學語法、單詞,但普遍還是在口語表達上抓的更多一些。

如果有外教資源的私立小學,孩子在這一點上的學習優勢就更明顯了。

老二在國際私立幼兒園,每天有半天的外教課,到了第三年,看著她拿回家的Level-B級的繪本,小手指著就能自己一詞一句的讀出來,老母親還是深感安慰的。

學費雖然貴,但也省掉一大筆報英語課外班,報網上英語課的銀子不是,算算還是省了的。

包括私立學校會提供更多的興趣班、課外課,省掉外面學習的時間和錢。

當然要不要在外面額外增加,更多在於家長的心態。

比如我,就沒有給老大報過任何學習類的課外課,學過樂器,學會游泳、籃球等運動技能課,但不學文化課。

線上的英語課都頂住周遭都在學的壓力,沒報。我希望能在孩子的童年中更多的留白,留給他多些自己打發的時間,而不是給它塞滿。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可以看到,私立學校孩子們的學習習慣養成都挺好

老大從二年級開始就不用輔導作業了,作業是自己的事情,記不住作業,漏寫也要自己承擔責任。

三年級起更是作業都不告訴家長了,不允許家長查缺補漏,老師說,家長都幫孩子把作業寫得全對,老師都不知道他究竟哪裡會,哪裡不會了。

能從輔導作業裡解脫出來,家長完全願意調整好心態,更心情愉快的親子相處,更多陪孩子讀書、玩耍的時間。這是一個良性循環的關係相處模式。

私立教育下,家長也會跟著被再教育。學習性強的家長會因此教育理念更先進,更開放。

老二從小2, 4, 6, 7一直都是反寫,外教就總是教育我,要尊重孩子的成長髮育特點,她還沒到能意識到的年齡,我們就需要耐心等待,等她的思維能力成熟,自我糾正。

於是,我忍,再忍,忍完老大忍老二,終在各種不作為、不管中,看到孩子自己就改掉了。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4歲時,寫反的6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6歲已經可以從容的寫的很好,靜待花開就是這樣吧

放在傳統教育思路下,要麼是慈祥的老母親佯裝不生氣:“寶貝,這個寫反了,要這樣寫...”要麼一聲河東獅吼,一拍桌子:“說了多少次還記不住,2是往那邊扭的嗎?4這麼寫不覺得難看啊!...”

私立教育,不僅教育的是孩子,也是家長。

讓家長更多的尊重愛與自由,不那麼焦慮,不互相攀比,一個心態放鬆的家長,才能更平靜的陪伴,教育出一個樂觀開朗、陽光自由的孩子。

心態靜,孩子就很容易集中精力,學的進去。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私立學校的家長圈子,經濟條件同等水平是一方面,最重要還是大家在教育理念上的認知度同頻。

願意配合班級老師的工作,也更容易形成互幫互助,私下關係也不錯。

這對孩子們在學校跟同學、老師之間的關係又是一個正向的促進。

畢竟孩子的學習,還是得在一個良性循環中才能三方、多方更輕鬆。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要說對私立學校的顧慮,主要在於不成熟,也不足夠規範,學校本身有不穩定性,師資水平也參差不齊。

學校的很多政策,變化性大,如果學校的管理運營者有較高的管理水平還好,但很多都會朝令夕改,或者很多都在嘗試。

另外私立學校的老師,理念水平也是跟個人素養關係很大。

遇到一個好老師,真的是福氣,可遇不可求。

對於過來人,真的覺得學校的硬件不是那麼重要,老師,這個軟件水平才更重要。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對於擇校,家長的形態其實已經決定了孩子的去向。

趨向於傳統型思維的家長必定還是選擇公立道路,而思想較為開放大膽的家長則會考慮私立。

總是城裡的想出來,城外的想進去,總覺得自己沒選擇的更好,但事實並不見得如此。

自己選擇的,多半已經是最適合孩子的。沒必要去嘗試自己沒走過的路,讓孩子去冒險,你會發現光跟自己過不去,扭自己想不通的各種彎就已經很累。

再者,任何學校都有好學生、差學生。任何體系都有好學校、壞學校。任何學校又都有好老師、壞老師。

教育,學校教育佔一部分,家庭教育還佔著另一部分,沒有一次選擇,解決終生難題的好事,總是要不斷的面對孩子在不同階段出現的問題。

教育是一生的事,幾年決定不了命運。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雖然把兩個孩子生在國外,也只是給他們多一個選擇。孩子還是會留在國內養,接受中國的教育。

人嘛,還是應該更腳踏實地,選擇讓家庭壓力更小,讓家長不那麼累的方式生活。犧牲太大太多,會想要從孩子身上要回來,心態會失衡。

想開了,國外教育,也很多問題。魚和熊掌,真的很難兼得,必然要取捨。

明年開始,老二年齡大些,我會選擇一年或隔幾年讓他們出國微留學,或參加短期班,或參加夏令營,甚至於去不同的國家,各種文化都有所觸及。

畢竟,見過世界和沒見過世界的孩子,世界觀的維度大小一定是不同的。你們說呢?

推薦閱讀

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鄭州ABC娃的媽媽自述:我選擇上私立小學,到底給了孩子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