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歷史上的二次“屠城”

永樂大典 順治 元朝 歷史 潮汕拾貝 2018-12-01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潮州曾遭受過二次“屠城”。所謂“屠城”,就是陷城之敵對城內的百姓任意屠殺,血洗全城。這二次“屠城”分別發生於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既反映當時的民族矛盾,也反映了潮州人民在異族統治者屠刀下的英勇壯烈鬥爭和苦難,至今在古城區仍留下一些珍貴的遺蹟。


潮州歷史上的二次“屠城”

潮州之屠

第一次“屠城”發生於宋末景炎三年,即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景炎二年元軍逼近潮州,知州聞風逃走,摧鋒寨正將馬發臨危受命,率眾抵抗,元軍久攻不下,於是繞道攻取廣州等地,並於翌年再次圍攻潮州城,馬發繼續率眾堅守,元軍久攻不下,後因叛將南門巡檢黃虎子出賣,城被攻陷,馬發率殘部退守金山子城,終因寡不敵眾,全家殉節。城陷後,元軍遷怒於城中百姓,進行“屠城”。現金山上的馬發墓和山下的忠節坊,以及位於太平路中段的“三家巷”,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潮州歷史上的二次“屠城”

關於馬發其人,1963年潮安縣正天香潮劇團創作《馬發守潮州》時,在蒐集材料中發現有一些府、縣誌記載他先曾降元,倘屬實,則其歷史背景與第二次“屠城”的郝尚久有點類似。但後得明《永樂大典》中有關馬發的資料,則沒有降元的記載。由於《永樂大典》年代較前,因此在創作中也以此為據,但府、縣誌中關於降元的記載,則仍是一個疑問。

元軍在屠城中殺了多少人,史籍沒有具體記載。據黃挺、陳佔山著的《潮汕史》資料,宋末時潮州所屬總人口約60多萬人,平均每平方公里為50人;潮州城為州治的所在地,人口比較集中,倘以1比100計算,人口也不超過2萬人,因此可估計被殺人數最少以千計,“三家巷”據說就是當時因巷中有三家人倖免於難而得名。



金山古鬆

潮州歷史上的二次“屠城”


後人為紀念馬發和潮州人民抗元,在金山上修築馬發墓,並植蒼松翠柏,以喻高風亮節。

關於三家人得以倖免,有二個傳說,一是城陷前有一道士,沿街喊賣竹圈,說是掛在門口可消災消難,人多不信,此三家人因城遭圍困,面臨災難,姑信其言而掛於門上,元兵進城後果然得以倖免。另一傳說則是城陷之日,三家人躲藏於廢墟殘垣之中,未被元兵發現,因此免遭屠殺。

潮州的第二次“屠城”在清順治十年(1653)的潮州總兵郝尚久反清復明失敗時。郝尚久原為廣東提督李成棟部將,順治五年(1648)隨李反清,任潮州總兵。順治七年,郝尚久降清,但未受重用,怏怏不樂。是時明末遺臣郭之奇正策動收復潮州,於是郝尚久又舉兵反清。順治十年,清庭派靖南王耿精忠率軍10萬圍攻潮州,由於叛將王安邦出賣,城破,郝率殘部退回金山營寨,後與子投林而死。清軍進城後,屠城3日,死屍遍地。現古城的金山大井和葫蘆山的“普同塔”,就是這段歷史的見證。


潮州歷史上的二次“屠城”

郝尚久

潮州歷史上的二次“屠城”


關於金山大井,據記載郝尚久反清時曾在金山築寨屯糧,並挖大井可供萬人飲用。1990年發掘的金山北閣景區的大井,儘管未獲得可靠證據,但依其規模和位置,饒宗頤教授判斷可能是此井(可能也是郝尚久父子投井之地)。

至於遭屠殺人數,據記載,“時有僧人海德和尚(饒平人,俗姓蕭)與揭陽義士鍾萬成把屍體約10萬,集於西湖火化、埋葬,建“普同塔”。據《潮汕史》記載,至明末時,潮州府所屬人口約60萬(區域有變化),由於兵荒馬亂,盜匪蜂起,因此府城人口可能有所增加,但據分析也不會超過5萬人(1943年大饑荒時約存3萬人,1949年解放時為6萬人,70年代人口最密集時為16萬人),加上軍隊,估計不可能有“屍體約10萬”,但可以肯定的是遭屠殺的百姓數以萬計。


(來源:潮州日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