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雍齒 皂莢 嘉慶 清朝 什邡吧在您身邊 什邡吧在您身邊 2017-09-16

什邡

位於四川腹地成都平原,屬德陽市代管省轄縣級市,南距成都市主城區40餘公里(直線距離),截至2011年,面積864平方公里,轄2個街道辦事處,14個鎮,人口約43萬。

什邡是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曾因大禹的足跡而享有“禹跡仙鄉”之美譽,戰國時代著名水利學家李冰曾在此治水並仙逝於此。什邡還是佛教南禪八祖馬道一的故里,漢代名將雍齒的受封之地,故什邡城又名雍城。

你知道嗎?什邡每個鄉鎮名字的由來,都有著一段她特有的歷史故事:

方亭

方亭鎮是什邡縣治所,西漢時的古縣治所在今城之西南隅(今元石中學處)名雍齒城,後毀於晉。唐初恢復什邡建置後,將治所遷於雍齒城北四十步之紫極觀(今留春苑衛真人墓址)另建新城,即今之縣城。北周閔帝時,改什邡縣為方亭縣。明嘉靖間,知縣朱嘉言豎方亭於學宮之右。清乾隆十年知縣史進爵於縣城永豐門(南門)內創方亭書院(今實驗小學址)方亭鎮因此得名,方亭鎮現為方亭街道辦。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皁角

皁角鎮位於城東北角,因境內有古老皁角樹一棵,杆高圍大,枝葉參天,為四門四大樹之一(老什邡四門四大樹分別為:東門核桃樹、南門槐蔭樹、西門麻柳樹、北門皁角樹)。皁角鎮因其內皁角樹馳名縣境而得名,目前,皁角鎮已更名為皁角街道辦。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紅白鎮

紅白鎮位於城北36公里,北靠茂汶,山高河曲,逶迤而下山嶺夾峙街頭;石亭,通溪兩河交匯於此;進入深山峽馬口,燕子崖兩條山路由此分道,自古為山貨集散的起運碼頭。紅白鎮因場內有祭太陽神之紅牆廟宇,天齊宮之白牆廟宇而得名。清嘉慶七年,以殷家溝為界劃分為紅廟場和白廟場,1951年合併紅白兩場為紅白場。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洛水鎮

洛水鎮是一依山傍水型的集鎮,東有古洛水,西有先鋒渠,兩江夾流,繞街而過,洛水鎮屹立中流,宛如一艘永不沉沒的“龍舟”,為古雒(洛)縣遺址,離縣城19公里,其名因水而得。古籍記:“秦蜀郡守李冰,導洛通山”,“雒縣以洛水而得名”,得名洛水。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師古鎮

師古鎮距城西十一公里,明末兵燹,什邡“人無遺糞、地盡拋荒”,鎣西鎮亦毀於流寇。清初及中葉移民人什的徐姓孤老在“沉犀水”(洛水支流)河邊搭棚設店俗稱“徐家么店子”,久而蔚為大鎮,故名“徐家場”。民國二十七年更名“鎣西鎮”,取其位處鎣華山之麓,石亭江之西之意。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鎣西鎮以盛產菸葉富甲什邡,乃取其在雲華山和西山之麓、石亭江之西的地理位置,更名為雲西鎮。 現在雲西已與民主鎮合併成師古鎮,來源是著名農學家張師古。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馬井鎮

馬井鎮城西南8公里,位於鴨子河西岸,縣界邊陲,是什邡去成都之古道必經之重鎮。舊志記:“蜀漢劉備間道入成都,馬腳墜井中,韁引復出”,故名:“馬腳鎮”,後更為馬井鎮。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隱峰鎮

隱峰鎮古名洞仙橋,距城西8公里,地處什、彭交界,鴨子河、小石河畔。古設渡口,舟楫通航。隱峰鎮境內有隱峰山,山中有仙女洞,什邡古謠雲:“兩河夾一峰,仙女遊其中”即指此地。又因什邡舊志記:“自古陽山臂豐隆而下,遍列田疇,下低高家山,形如弓眠內抱,直至漢州”;“履漢州火盆山登高四望,隱然一峰……綿亙西陸,直抵東山,會合北來諸嶺,恍若此中有山嶺盤旋”;“驗漢州平壩中,處處只見田疇高低,一片平鋪之形,並未見山”,故名“隱峰”。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湔氐鎮

湔氐鎮古名“五珠沱”,傳說是因呂洞賓曾遊此地,將五顆寶珠拋下河中,頓時波光耀眼,伺候每逢月夜更深,五顆寶珠便浮水閃爍。當然,這是神話傳說,什邡舊志記:“五珠沱,治西四十五里,官渠河中,水發時五股湧出如珠”,故名“五珠沱”。“五珠沱”於清嘉慶五年設場,名隆興,後更名為湔氐。湔氐的由來是因為古時,汶山郡有六夷、七羌、九氐部落。隨社會發展,從高山下河谷,由穴居而畜牧農漁,這裡因居湔江一帶而名湔氐。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雙盛鎮

雙盛鎮舊名雙土地,距城東北6公里,位於什邡界邊緣,是通向綿竹孔道上必經的集市。古時,雙盛鎮有小街一條,三戶豪紳大院,50家店鋪,因街心有兩座土地廟並列故稱。清道光十年設場。民國二十四年更名“雙盛”,取旺盛之義。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回瀾鎮

回瀾鎮位於什邡城南5公里,毗連廣漢,清雍正十二年設龍橋鋪有房四間、住兵四名、有土石混築之煙礅高數丈木質高架梆樓一座,以傳敵情。其後為鄉之集鎮,治所於此。場南口有石橋一座,橋礅刻有石龍頭尾,名回瀾橋,或回龍橋。因“河流屈曲有龍蟠之勢,更有深潭順河數丈”故名。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元石鎮

元石鎮,古名元石頭,早年城西角有地名“水打籮”處。路旁有一圓石,中徑2.2米,面現微點,石質細膩,如琢磨,雨後視呈五色,斑紋可愛,舊志謂石為“星墜所化”,故名元石。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南泉鎮

南泉鎮古稱南陽鄉,距城北7公里,為晉時南陽僑郡所在,在此期間,修建古南陽寺一座,香火不斷。開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楊堅之四子楊秀被封蜀王,在南陽郡狩獵發掘出古南陽寺旁的一口大泉眼,即為南陽泉。清乾隆《什邡縣誌》記述北方土族與流民流寓蜀土“就食”,遂在南陽鄉所置南陽郡。又傳言明末戰亂後,有綽號“何包包”的,在此任保工,搭棚開店,俗呼“何家么店子”久而成市,清道光十年設場名何家場。1952年建鎮分鄉取名和興場取“家和萬事興”之義,後因鎮轄區內自然泉眼上百口,水質優良,是名副其實的南方之泉,復又更名為南泉鎮,2006年四平鎮和南泉鎮合併為今天的南泉鎮。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禾豐鎮

禾豐鎮古名三聖渡,距城東6.5公里,東界亭江,南鄰廣漢,白魚河穿行其中,通往德陽必經之地。清乾隆三十六年在白魚河岸建樂崇橋,屢壞。五十二年,鄉紳劉琮管建三聖渡,以航舟楫。嘉慶十年,因河砂礫,石橋易傾,改架木橋,長10餘丈,寬8尺,下埋石柱,上架橫樑,鋪板覆坭,橋樓脊翹,首尾有坊,更名“三聖橋”。此後,漸次沿橋東建房開店,久而興市,初名仁義場,後經知縣紀大奎築提引水灌田,禾田豐收,集市興旺,至道光十一年社場,取其禾苗豐收之義,更名“禾豐場”。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鎣華鎮

鎣華鎮位於城北27公里,古名高橋,民國時取名三河場。1952年味鎣華山區治所,後更名鎣峰公社,意指鎣華山高峰可眺。至1988年實行鎮管村時改名鎣華鎮,鎣,潔白光澤之意,華,花也,山嶺皚皚白雪形花怒放,鎣華之名得於此。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冰川鎮

冰川鎮原八角鎮距城32公里,域近茂汶彭州,毗鄰鎣華鎮湔氐諸鎮,五馬群山環抱,九峰山麓連綿,湔氐河水曲流其中,青龍湖遙相輝映,是一座歷史文化悠久,自然景觀豐富的古鎮。八角鎮之設,源系以古有八角廟而得其名,據《華陽國志》載:“周失綱紀,蜀先稱王,有蜀候蠶叢稱王,次日柏灌(八角諧音)次曰魚鳧,魚鳧田於湔山,忽得仙道。蜀人思考之,為立祠。”這八角廟,即是古蜀國王柏灌祠的衍化,《什邡縣誌》乾隆版記:“八角廟治北60裡,湔氐河側。”八角廟崇祀蜀王柏灌,實有歷史淵源。2008年後,改名冰川鎮。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馬祖鎮

馬祖鎮隸屬四川省什邡市,位於成都平原西北部,北連靈傑鎮,南接皁角街道、元石鎮,西與南泉鎮、雲西鎮接壤,東和雙盛鎮相鄰,馬祖鎮舊名興隆場、兩路口,1951年置興隆鄉,1958年改興隆公社,1960年改稱兩路口公社,1983年改為兩路口鄉,1988年改建兩路口鎮,2005年更名為馬祖鎮,因紀念唐代佛教名人馬祖而得名。

什邡,16個鄉鎮,16段故事

每個鎮都有著她獨特的文化背景

也是每個鎮的人值得驕傲的地方

想了解更多什邡,請關注什邡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