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

唐代前期,洱海地區居住著不同的蠻夷。有自兩漢以來就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他們是唐初洱海烏蠻的主要成員,形成施浪詔、邆賧詔、浪穹詔三個酋邦,分佈於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劍川一帶。有從瀾滄江以西遷來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詔和蒙詔兩個酋邦,亦被稱為鳥蠻。還有從滇東及其他地方遷來的白蠻。白蠻因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姚州蠻、弄棟蠻、青蛉蠻等。白蠻曾建立了一個較大的酋邦,稱為“白子國”。

"

唐代前期,洱海地區居住著不同的蠻夷。有自兩漢以來就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他們是唐初洱海烏蠻的主要成員,形成施浪詔、邆賧詔、浪穹詔三個酋邦,分佈於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劍川一帶。有從瀾滄江以西遷來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詔和蒙詔兩個酋邦,亦被稱為鳥蠻。還有從滇東及其他地方遷來的白蠻。白蠻因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姚州蠻、弄棟蠻、青蛉蠻等。白蠻曾建立了一個較大的酋邦,稱為“白子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一、“白人”的出現

漢至唐初,許多漢人遷入洱海地區。天寶西洱河戰役期間又有不少漢人流落到洱海地區。由於南詔多次進犯西川,尤其是太和三年對西川的劫掠,又俘虜數萬漢人而歸。這些漢人逐漸融合於當地諸蠻中,他們對南詔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唐代初年,洱海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由於諸蠻之間的社會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為這一融合創造了條件。南詔征服河蠻,擊滅五詔、統一洱海地區,進而統一雲南;而統一的完成又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諸蠻部的交融創造了條件,使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的首府(十賧)所在地。貞元十年以後,洱海地區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長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使原來諸蠻部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共同的封建領主經濟、共同的政治體制、共同的語言和文化,使洱海諸蠻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原來的哀牢、昆明、雲南、西洱河、弄棟、青蛉等蠻名也隨之消失,出現了共同的專用名稱。

"

唐代前期,洱海地區居住著不同的蠻夷。有自兩漢以來就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他們是唐初洱海烏蠻的主要成員,形成施浪詔、邆賧詔、浪穹詔三個酋邦,分佈於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劍川一帶。有從瀾滄江以西遷來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詔和蒙詔兩個酋邦,亦被稱為鳥蠻。還有從滇東及其他地方遷來的白蠻。白蠻因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姚州蠻、弄棟蠻、青蛉蠻等。白蠻曾建立了一個較大的酋邦,稱為“白子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一、“白人”的出現

漢至唐初,許多漢人遷入洱海地區。天寶西洱河戰役期間又有不少漢人流落到洱海地區。由於南詔多次進犯西川,尤其是太和三年對西川的劫掠,又俘虜數萬漢人而歸。這些漢人逐漸融合於當地諸蠻中,他們對南詔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唐代初年,洱海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由於諸蠻之間的社會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為這一融合創造了條件。南詔征服河蠻,擊滅五詔、統一洱海地區,進而統一雲南;而統一的完成又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諸蠻部的交融創造了條件,使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的首府(十賧)所在地。貞元十年以後,洱海地區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長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使原來諸蠻部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共同的封建領主經濟、共同的政治體制、共同的語言和文化,使洱海諸蠻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原來的哀牢、昆明、雲南、西洱河、弄棟、青蛉等蠻名也隨之消失,出現了共同的專用名稱。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唐嘉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又稱洱海地區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與“僰子國”有密切關係。“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洱海諸蠻部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融合,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白族。到大理國時期“白”字就更為通用,大理國稱“白國”,其王稱“白王”,其史書稱“白史”,其語言稱“白語”,其文字稱“白文”,民族稱“白人”

二、彝族的形成

爨蠻分為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通稱兩爨蠻。南詔佔領後,為加強統治,閣羅鳳派遣昆川城使楊牟利,以兵圍脅西爨,徙二十萬戶於永昌郡地(今雲南保山)。烏蠻以語言不通,多散林谷為由,沒有遷移。自此以後滇池地區和今曲靖地區,蕩然兵荒,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原來爨西白蠻創造的較為發展的經濟文化受到嚴重破壞。當地的烏蠻後來遷入西爨故地。南詔於貞元十年(公元794),又將施蠻、順蠻、麼蠻諸蠻種數萬戶遷至拓東地區,充實西爨故地。

"

唐代前期,洱海地區居住著不同的蠻夷。有自兩漢以來就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他們是唐初洱海烏蠻的主要成員,形成施浪詔、邆賧詔、浪穹詔三個酋邦,分佈於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劍川一帶。有從瀾滄江以西遷來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詔和蒙詔兩個酋邦,亦被稱為鳥蠻。還有從滇東及其他地方遷來的白蠻。白蠻因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姚州蠻、弄棟蠻、青蛉蠻等。白蠻曾建立了一個較大的酋邦,稱為“白子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一、“白人”的出現

漢至唐初,許多漢人遷入洱海地區。天寶西洱河戰役期間又有不少漢人流落到洱海地區。由於南詔多次進犯西川,尤其是太和三年對西川的劫掠,又俘虜數萬漢人而歸。這些漢人逐漸融合於當地諸蠻中,他們對南詔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唐代初年,洱海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由於諸蠻之間的社會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為這一融合創造了條件。南詔征服河蠻,擊滅五詔、統一洱海地區,進而統一雲南;而統一的完成又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諸蠻部的交融創造了條件,使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的首府(十賧)所在地。貞元十年以後,洱海地區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長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使原來諸蠻部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共同的封建領主經濟、共同的政治體制、共同的語言和文化,使洱海諸蠻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原來的哀牢、昆明、雲南、西洱河、弄棟、青蛉等蠻名也隨之消失,出現了共同的專用名稱。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唐嘉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又稱洱海地區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與“僰子國”有密切關係。“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洱海諸蠻部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融合,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白族。到大理國時期“白”字就更為通用,大理國稱“白國”,其王稱“白王”,其史書稱“白史”,其語言稱“白語”,其文字稱“白文”,民族稱“白人”

二、彝族的形成

爨蠻分為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通稱兩爨蠻。南詔佔領後,為加強統治,閣羅鳳派遣昆川城使楊牟利,以兵圍脅西爨,徙二十萬戶於永昌郡地(今雲南保山)。烏蠻以語言不通,多散林谷為由,沒有遷移。自此以後滇池地區和今曲靖地區,蕩然兵荒,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原來爨西白蠻創造的較為發展的經濟文化受到嚴重破壞。當地的烏蠻後來遷入西爨故地。南詔於貞元十年(公元794),又將施蠻、順蠻、麼蠻諸蠻種數萬戶遷至拓東地區,充實西爨故地。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從永昌地區將望苴子、望外喻等千餘戶,遷到拓東城傍,以靜道路。南詔攻拔太和城時,部分河蠻曾遷至洱海以北,羈制於浪詔,貞元十年浪詔破敗,被南詔遷到拓東地區。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南詔劫掠驃國,擄其眾三千餘人,隸配拓東城,令其自給。南詔統治的爨區,脅迫大量人口遷出遷入,原來同族系聚居的滇池及其以東地區,成為施蠻、順蠻、河蠻、麼些蠻、望苴子、驃人等諸部雜居的地區。經過長時期經濟文化的發展,諸蠻部間又交錯雜居。相互間交流融匯,逐漸形成新的人們共同體,即今天彝族。

三、彝族各姓的來歷

雋州地區(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勿鄧、兩林、豐琶三部稱為東蠻。勿鄧與滇東北東爨烏蠻的阿路、阿猛、蘷山、暴蠻、盧鹿蠻、磨彌斂,合稱烏蠻七部。

“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無拜跪之節。其語四譯乃與中國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則置小鬼主。”

勿鄧又稱為邛部,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蠻,五姓烏蠻。有初裹五姓,都是鳥蠻,散處邛部(今四川越西)臺登(今四川瀘沽)之間。有東鐵蠻二姓,都是白蠻。還有果粟蠻二姓、雷蠻三姓、夢蠻三姓,散處黎、雋、戎數州的邊鄙之地。這裡的烏蠻婦人穿黑繒衣裙,其長曳地;白蠻的婦女穿白繒衣裙,其長不過膝蓋。

"

唐代前期,洱海地區居住著不同的蠻夷。有自兩漢以來就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他們是唐初洱海烏蠻的主要成員,形成施浪詔、邆賧詔、浪穹詔三個酋邦,分佈於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劍川一帶。有從瀾滄江以西遷來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詔和蒙詔兩個酋邦,亦被稱為鳥蠻。還有從滇東及其他地方遷來的白蠻。白蠻因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姚州蠻、弄棟蠻、青蛉蠻等。白蠻曾建立了一個較大的酋邦,稱為“白子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一、“白人”的出現

漢至唐初,許多漢人遷入洱海地區。天寶西洱河戰役期間又有不少漢人流落到洱海地區。由於南詔多次進犯西川,尤其是太和三年對西川的劫掠,又俘虜數萬漢人而歸。這些漢人逐漸融合於當地諸蠻中,他們對南詔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唐代初年,洱海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由於諸蠻之間的社會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為這一融合創造了條件。南詔征服河蠻,擊滅五詔、統一洱海地區,進而統一雲南;而統一的完成又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諸蠻部的交融創造了條件,使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的首府(十賧)所在地。貞元十年以後,洱海地區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長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使原來諸蠻部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共同的封建領主經濟、共同的政治體制、共同的語言和文化,使洱海諸蠻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原來的哀牢、昆明、雲南、西洱河、弄棟、青蛉等蠻名也隨之消失,出現了共同的專用名稱。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唐嘉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又稱洱海地區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與“僰子國”有密切關係。“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洱海諸蠻部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融合,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白族。到大理國時期“白”字就更為通用,大理國稱“白國”,其王稱“白王”,其史書稱“白史”,其語言稱“白語”,其文字稱“白文”,民族稱“白人”

二、彝族的形成

爨蠻分為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通稱兩爨蠻。南詔佔領後,為加強統治,閣羅鳳派遣昆川城使楊牟利,以兵圍脅西爨,徙二十萬戶於永昌郡地(今雲南保山)。烏蠻以語言不通,多散林谷為由,沒有遷移。自此以後滇池地區和今曲靖地區,蕩然兵荒,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原來爨西白蠻創造的較為發展的經濟文化受到嚴重破壞。當地的烏蠻後來遷入西爨故地。南詔於貞元十年(公元794),又將施蠻、順蠻、麼蠻諸蠻種數萬戶遷至拓東地區,充實西爨故地。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從永昌地區將望苴子、望外喻等千餘戶,遷到拓東城傍,以靜道路。南詔攻拔太和城時,部分河蠻曾遷至洱海以北,羈制於浪詔,貞元十年浪詔破敗,被南詔遷到拓東地區。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南詔劫掠驃國,擄其眾三千餘人,隸配拓東城,令其自給。南詔統治的爨區,脅迫大量人口遷出遷入,原來同族系聚居的滇池及其以東地區,成為施蠻、順蠻、河蠻、麼些蠻、望苴子、驃人等諸部雜居的地區。經過長時期經濟文化的發展,諸蠻部間又交錯雜居。相互間交流融匯,逐漸形成新的人們共同體,即今天彝族。

三、彝族各姓的來歷

雋州地區(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勿鄧、兩林、豐琶三部稱為東蠻。勿鄧與滇東北東爨烏蠻的阿路、阿猛、蘷山、暴蠻、盧鹿蠻、磨彌斂,合稱烏蠻七部。

“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無拜跪之節。其語四譯乃與中國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則置小鬼主。”

勿鄧又稱為邛部,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蠻,五姓烏蠻。有初裹五姓,都是鳥蠻,散處邛部(今四川越西)臺登(今四川瀘沽)之間。有東鐵蠻二姓,都是白蠻。還有果粟蠻二姓、雷蠻三姓、夢蠻三姓,散處黎、雋、戎數州的邊鄙之地。這裡的烏蠻婦人穿黑繒衣裙,其長曳地;白蠻的婦女穿白繒衣裙,其長不過膝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兩林在勿鄧南面七十里,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虧望三姓。兩林以南為豐琶部落,阿諾兩姓。兩林居地雖然狄容,但被諸部推為東蠻之長,號都大鬼主。

"

唐代前期,洱海地區居住著不同的蠻夷。有自兩漢以來就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他們是唐初洱海烏蠻的主要成員,形成施浪詔、邆賧詔、浪穹詔三個酋邦,分佈於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劍川一帶。有從瀾滄江以西遷來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詔和蒙詔兩個酋邦,亦被稱為鳥蠻。還有從滇東及其他地方遷來的白蠻。白蠻因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姚州蠻、弄棟蠻、青蛉蠻等。白蠻曾建立了一個較大的酋邦,稱為“白子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一、“白人”的出現

漢至唐初,許多漢人遷入洱海地區。天寶西洱河戰役期間又有不少漢人流落到洱海地區。由於南詔多次進犯西川,尤其是太和三年對西川的劫掠,又俘虜數萬漢人而歸。這些漢人逐漸融合於當地諸蠻中,他們對南詔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唐代初年,洱海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由於諸蠻之間的社會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為這一融合創造了條件。南詔征服河蠻,擊滅五詔、統一洱海地區,進而統一雲南;而統一的完成又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諸蠻部的交融創造了條件,使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的首府(十賧)所在地。貞元十年以後,洱海地區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長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使原來諸蠻部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共同的封建領主經濟、共同的政治體制、共同的語言和文化,使洱海諸蠻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原來的哀牢、昆明、雲南、西洱河、弄棟、青蛉等蠻名也隨之消失,出現了共同的專用名稱。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唐嘉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又稱洱海地區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與“僰子國”有密切關係。“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洱海諸蠻部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融合,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白族。到大理國時期“白”字就更為通用,大理國稱“白國”,其王稱“白王”,其史書稱“白史”,其語言稱“白語”,其文字稱“白文”,民族稱“白人”

二、彝族的形成

爨蠻分為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通稱兩爨蠻。南詔佔領後,為加強統治,閣羅鳳派遣昆川城使楊牟利,以兵圍脅西爨,徙二十萬戶於永昌郡地(今雲南保山)。烏蠻以語言不通,多散林谷為由,沒有遷移。自此以後滇池地區和今曲靖地區,蕩然兵荒,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原來爨西白蠻創造的較為發展的經濟文化受到嚴重破壞。當地的烏蠻後來遷入西爨故地。南詔於貞元十年(公元794),又將施蠻、順蠻、麼蠻諸蠻種數萬戶遷至拓東地區,充實西爨故地。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從永昌地區將望苴子、望外喻等千餘戶,遷到拓東城傍,以靜道路。南詔攻拔太和城時,部分河蠻曾遷至洱海以北,羈制於浪詔,貞元十年浪詔破敗,被南詔遷到拓東地區。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南詔劫掠驃國,擄其眾三千餘人,隸配拓東城,令其自給。南詔統治的爨區,脅迫大量人口遷出遷入,原來同族系聚居的滇池及其以東地區,成為施蠻、順蠻、河蠻、麼些蠻、望苴子、驃人等諸部雜居的地區。經過長時期經濟文化的發展,諸蠻部間又交錯雜居。相互間交流融匯,逐漸形成新的人們共同體,即今天彝族。

三、彝族各姓的來歷

雋州地區(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勿鄧、兩林、豐琶三部稱為東蠻。勿鄧與滇東北東爨烏蠻的阿路、阿猛、蘷山、暴蠻、盧鹿蠻、磨彌斂,合稱烏蠻七部。

“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無拜跪之節。其語四譯乃與中國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則置小鬼主。”

勿鄧又稱為邛部,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蠻,五姓烏蠻。有初裹五姓,都是鳥蠻,散處邛部(今四川越西)臺登(今四川瀘沽)之間。有東鐵蠻二姓,都是白蠻。還有果粟蠻二姓、雷蠻三姓、夢蠻三姓,散處黎、雋、戎數州的邊鄙之地。這裡的烏蠻婦人穿黑繒衣裙,其長曳地;白蠻的婦女穿白繒衣裙,其長不過膝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兩林在勿鄧南面七十里,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虧望三姓。兩林以南為豐琶部落,阿諾兩姓。兩林居地雖然狄容,但被諸部推為東蠻之長,號都大鬼主。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這裡所稱的姓,就是以共同的血緣為聯繫紐帶的“家支”集團。以上所列舉的“姓”中,其名稱還與今天大、小涼山彝族的“家支”名稱相同。

“阿屯”即今“阿都”“十低”即今“吉狄”“虧望”“闊部”

四、唐朝對彝族的管理

東蠻諸部的社會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已進入奴隸制,有的還處於家長奴隸制向奴隸制過渡階段。但基層組織仍是以血緣為聯繫的家族村社。東蠻諸部的經濟生活大都以畜牧經濟為主。

"

唐代前期,洱海地區居住著不同的蠻夷。有自兩漢以來就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他們是唐初洱海烏蠻的主要成員,形成施浪詔、邆賧詔、浪穹詔三個酋邦,分佈於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劍川一帶。有從瀾滄江以西遷來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詔和蒙詔兩個酋邦,亦被稱為鳥蠻。還有從滇東及其他地方遷來的白蠻。白蠻因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姚州蠻、弄棟蠻、青蛉蠻等。白蠻曾建立了一個較大的酋邦,稱為“白子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一、“白人”的出現

漢至唐初,許多漢人遷入洱海地區。天寶西洱河戰役期間又有不少漢人流落到洱海地區。由於南詔多次進犯西川,尤其是太和三年對西川的劫掠,又俘虜數萬漢人而歸。這些漢人逐漸融合於當地諸蠻中,他們對南詔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唐代初年,洱海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由於諸蠻之間的社會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為這一融合創造了條件。南詔征服河蠻,擊滅五詔、統一洱海地區,進而統一雲南;而統一的完成又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諸蠻部的交融創造了條件,使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的首府(十賧)所在地。貞元十年以後,洱海地區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長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使原來諸蠻部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共同的封建領主經濟、共同的政治體制、共同的語言和文化,使洱海諸蠻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原來的哀牢、昆明、雲南、西洱河、弄棟、青蛉等蠻名也隨之消失,出現了共同的專用名稱。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唐嘉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又稱洱海地區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與“僰子國”有密切關係。“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洱海諸蠻部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融合,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白族。到大理國時期“白”字就更為通用,大理國稱“白國”,其王稱“白王”,其史書稱“白史”,其語言稱“白語”,其文字稱“白文”,民族稱“白人”

二、彝族的形成

爨蠻分為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通稱兩爨蠻。南詔佔領後,為加強統治,閣羅鳳派遣昆川城使楊牟利,以兵圍脅西爨,徙二十萬戶於永昌郡地(今雲南保山)。烏蠻以語言不通,多散林谷為由,沒有遷移。自此以後滇池地區和今曲靖地區,蕩然兵荒,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原來爨西白蠻創造的較為發展的經濟文化受到嚴重破壞。當地的烏蠻後來遷入西爨故地。南詔於貞元十年(公元794),又將施蠻、順蠻、麼蠻諸蠻種數萬戶遷至拓東地區,充實西爨故地。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從永昌地區將望苴子、望外喻等千餘戶,遷到拓東城傍,以靜道路。南詔攻拔太和城時,部分河蠻曾遷至洱海以北,羈制於浪詔,貞元十年浪詔破敗,被南詔遷到拓東地區。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南詔劫掠驃國,擄其眾三千餘人,隸配拓東城,令其自給。南詔統治的爨區,脅迫大量人口遷出遷入,原來同族系聚居的滇池及其以東地區,成為施蠻、順蠻、河蠻、麼些蠻、望苴子、驃人等諸部雜居的地區。經過長時期經濟文化的發展,諸蠻部間又交錯雜居。相互間交流融匯,逐漸形成新的人們共同體,即今天彝族。

三、彝族各姓的來歷

雋州地區(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勿鄧、兩林、豐琶三部稱為東蠻。勿鄧與滇東北東爨烏蠻的阿路、阿猛、蘷山、暴蠻、盧鹿蠻、磨彌斂,合稱烏蠻七部。

“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無拜跪之節。其語四譯乃與中國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則置小鬼主。”

勿鄧又稱為邛部,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蠻,五姓烏蠻。有初裹五姓,都是鳥蠻,散處邛部(今四川越西)臺登(今四川瀘沽)之間。有東鐵蠻二姓,都是白蠻。還有果粟蠻二姓、雷蠻三姓、夢蠻三姓,散處黎、雋、戎數州的邊鄙之地。這裡的烏蠻婦人穿黑繒衣裙,其長曳地;白蠻的婦女穿白繒衣裙,其長不過膝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兩林在勿鄧南面七十里,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虧望三姓。兩林以南為豐琶部落,阿諾兩姓。兩林居地雖然狄容,但被諸部推為東蠻之長,號都大鬼主。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這裡所稱的姓,就是以共同的血緣為聯繫紐帶的“家支”集團。以上所列舉的“姓”中,其名稱還與今天大、小涼山彝族的“家支”名稱相同。

“阿屯”即今“阿都”“十低”即今“吉狄”“虧望”“闊部”

四、唐朝對彝族的管理

東蠻諸部的社會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已進入奴隸制,有的還處於家長奴隸制向奴隸制過渡階段。但基層組織仍是以血緣為聯繫的家族村社。東蠻諸部的經濟生活大都以畜牧經濟為主。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鬼主是宗教祭司、軍事首領、部落酋長合而為一的頭目,也就是彝族“茲”“畢”“莫”相結合的政治制度。每年每戶要出一牛或一羊,在鬼主家舉行送鬼迎神的盛大祭典。這種祭典是在宗教的神祕雲霧中實行政治統治與軍事掠奪的重要手段。

"

唐代前期,洱海地區居住著不同的蠻夷。有自兩漢以來就生活在這裡的昆明人,他們是唐初洱海烏蠻的主要成員,形成施浪詔、邆賧詔、浪穹詔三個酋邦,分佈於今洱海以北的洱源、劍川一帶。有從瀾滄江以西遷來的哀牢夷,形成蒙舍詔和蒙詔兩個酋邦,亦被稱為鳥蠻。還有從滇東及其他地方遷來的白蠻。白蠻因分佈在不同的地區而有不同的名稱,如西洱河蠻(又稱河蠻)、雲南蠻、姚州蠻、弄棟蠻、青蛉蠻等。白蠻曾建立了一個較大的酋邦,稱為“白子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一、“白人”的出現

漢至唐初,許多漢人遷入洱海地區。天寶西洱河戰役期間又有不少漢人流落到洱海地區。由於南詔多次進犯西川,尤其是太和三年對西川的劫掠,又俘虜數萬漢人而歸。這些漢人逐漸融合於當地諸蠻中,他們對南詔的社會經濟發展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唐代初年,洱海地區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由於諸蠻之間的社會經濟聯繫日益密切,為這一融合創造了條件。南詔征服河蠻,擊滅五詔、統一洱海地區,進而統一雲南;而統一的完成又為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諸蠻部的交融創造了條件,使洱海地區成為南詔的首府(十賧)所在地。貞元十年以後,洱海地區已進入封建領主制社會,長期的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交往,使原來諸蠻部之間的差別逐漸消失。共同的封建領主經濟、共同的政治體制、共同的語言和文化,使洱海諸蠻部發展成為一個新的人們共同體。原來的哀牢、昆明、雲南、西洱河、弄棟、青蛉等蠻名也隨之消失,出現了共同的專用名稱。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唐嘉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南詔酋龍卒,子法(隆舜)立,自號“大封人”“封人”又作“封民”“封”古音讀“邦”,意義也相同。“封”“邦”“僰”讀音相同,“封人”就是“僰人”。南詔又稱洱海地區為“大封民國”,也就是“大僰國”,與“僰子國”有密切關係。“僰”字又作“白”字。“大封人”這個專用名稱的出現,標誌著洱海諸蠻部經過一個多世紀的融合,形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白族。到大理國時期“白”字就更為通用,大理國稱“白國”,其王稱“白王”,其史書稱“白史”,其語言稱“白語”,其文字稱“白文”,民族稱“白人”

二、彝族的形成

爨蠻分為東爨烏蠻與西爨白蠻,通稱兩爨蠻。南詔佔領後,為加強統治,閣羅鳳派遣昆川城使楊牟利,以兵圍脅西爨,徙二十萬戶於永昌郡地(今雲南保山)。烏蠻以語言不通,多散林谷為由,沒有遷移。自此以後滇池地區和今曲靖地區,蕩然兵荒,人口減少,土地荒蕪,原來爨西白蠻創造的較為發展的經濟文化受到嚴重破壞。當地的烏蠻後來遷入西爨故地。南詔於貞元十年(公元794),又將施蠻、順蠻、麼蠻諸蠻種數萬戶遷至拓東地區,充實西爨故地。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從永昌地區將望苴子、望外喻等千餘戶,遷到拓東城傍,以靜道路。南詔攻拔太和城時,部分河蠻曾遷至洱海以北,羈制於浪詔,貞元十年浪詔破敗,被南詔遷到拓東地區。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南詔劫掠驃國,擄其眾三千餘人,隸配拓東城,令其自給。南詔統治的爨區,脅迫大量人口遷出遷入,原來同族系聚居的滇池及其以東地區,成為施蠻、順蠻、河蠻、麼些蠻、望苴子、驃人等諸部雜居的地區。經過長時期經濟文化的發展,諸蠻部間又交錯雜居。相互間交流融匯,逐漸形成新的人們共同體,即今天彝族。

三、彝族各姓的來歷

雋州地區(今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勿鄧、兩林、豐琶三部稱為東蠻。勿鄧與滇東北東爨烏蠻的阿路、阿猛、蘷山、暴蠻、盧鹿蠻、磨彌斂,合稱烏蠻七部。

“皆衣牛羊皮。俗尚巫鬼,無拜跪之節。其語四譯乃與中國通。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則置小鬼主。”

勿鄧又稱為邛部,地方千里。有邛部六姓,一姓白蠻,五姓烏蠻。有初裹五姓,都是鳥蠻,散處邛部(今四川越西)臺登(今四川瀘沽)之間。有東鐵蠻二姓,都是白蠻。還有果粟蠻二姓、雷蠻三姓、夢蠻三姓,散處黎、雋、戎數州的邊鄙之地。這裡的烏蠻婦人穿黑繒衣裙,其長曳地;白蠻的婦女穿白繒衣裙,其長不過膝蓋。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兩林在勿鄧南面七十里,有十低三姓、阿屯三姓、虧望三姓。兩林以南為豐琶部落,阿諾兩姓。兩林居地雖然狄容,但被諸部推為東蠻之長,號都大鬼主。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這裡所稱的姓,就是以共同的血緣為聯繫紐帶的“家支”集團。以上所列舉的“姓”中,其名稱還與今天大、小涼山彝族的“家支”名稱相同。

“阿屯”即今“阿都”“十低”即今“吉狄”“虧望”“闊部”

四、唐朝對彝族的管理

東蠻諸部的社會經濟發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已進入奴隸制,有的還處於家長奴隸制向奴隸制過渡階段。但基層組織仍是以血緣為聯繫的家族村社。東蠻諸部的經濟生活大都以畜牧經濟為主。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鬼主是宗教祭司、軍事首領、部落酋長合而為一的頭目,也就是彝族“茲”“畢”“莫”相結合的政治制度。每年每戶要出一牛或一羊,在鬼主家舉行送鬼迎神的盛大祭典。這種祭典是在宗教的神祕雲霧中實行政治統治與軍事掠奪的重要手段。

彝族是如何形成的,它與唐代東蠻諸部是何關係?

​東蠻後來發展為今涼山的彝族。唐初,曾在東蠻地區設置羈縻州、縣,分別隸屬於雋州都督府,或戎州都督府。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局,南詔與吐聯合攻陷雋州後,東蠻羈屬於南詔。貞元年間,唐朝又控制了東蠻。到公元九世紀,南詔再度攻陷雋州,在此設置會川都督,又將東蠻置於其控制之下。

參考文獻:

《新唐書·南蠻傳》

《雲南志校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