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非遺與生活”新作品雙年展

藝術 美術 手工藝 大學 愛上天津衛 2017-06-14

在2017年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為進一步提高人民

群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簡稱“非遺”)保護工作的認識,營造非遺保護的良好社會氛圍,由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與河東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天津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的“非遺與生活新作品雙年展”將於6月22日在河東區棉三創意產業園向公眾開放,屆時來自我市55個市區級非遺項目(其中國家級10項),2個大學傳承人研培計劃成果項目、大學合作創新設計成果和甘南、長春文化合作城市的近千作品參展(其中精品329件);本市的14位傳承人和來自北京、浙江、江西、山西、四川及的8位青年藝術家,10位青年手作技藝傳習者,共同現場互動。我市各區縣文化部門的工作人員組成工作小組,現場解答非遺項目選報問題

展覽以“尋匠取法”為主題,搭建藝術對話空間;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基礎上,努力提高傳承水平,增強非遺的表現力和吸引力,引領項目融入當代生活。文化部門協調藝術力量,推動傳統文化的誠意和格局令人期待。

主辦、承辦單位

主辦單位: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 河東區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天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協辦單位:天津市河東區文化和旅遊局

時間、地點

時間:2017年6月22日—25日

地點:棉三創意街區

活動內容

6月22日上午10:00開幕,將舉辦為期四天的非遺系列活動,包括:宣傳諮詢、展演、展覽、傳習。

工作安排

(一)宣傳諮詢

現場設立圖片展、諮詢臺、信息報送箱、媒體視聽設備,向市

民重點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倡導正確的非遺保護理念。通過圖文並茂、特色突出的工作圖片,突出宣傳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市非遺保護工作所取得優秀成果,提高全社會非遺保護意識,動員全社會積極參與非遺保護。

(二)展演

開幕式表演:大六分村登杆聖會(靜海)、漢沽飛鑔 (濱海新區)、金獅大轎(河北區)、慶音法鼓鑾駕老會(河西區、南開大學)、攔手門武術(河東)、長樂老高蹺(津南 )。

天津美院與老美華聯合設計成果——“纖絲不限”服裝發佈

(三)主場展覽

主場展覽以“尋匠取法”為主題,分為四個單元:地方傳承單元、示範融合單元、藝術生活單元、特邀觀察單元。集中向社會發布“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和優秀的手工藝探索實例。四個單元的參與單位和展覽內容包括:

1、地方傳承單元——區縣非遺保護部門組織區級以上傳統技藝

與傳統美術項目參加。

彙集天津市四批非遺名錄成果,突出地源文化特色。

2、示範融合單元——傳統美術:天津楊柳青畫社、泥人張彩塑工作室;傳統醫藥:達仁堂、隆順榕、京萬紅、桂發祥;傳統技藝老美華。

以藝術空間的構建,推出創新產品,提示品牌意識,引起“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的思考。

3、特邀觀察單元——約請北京、浙江、江西、山西、四川及本

市的,以傳統手工藝的技術觀察為切入點的8位青年藝術家,解讀中式傳統民藝材料:面、鐵、竹、布、木、瓷。

推出深耕民藝的青年藝術家,扶持非遺新力量;解讀材料、工藝,彰顯匠藝初心。

4、學研創作單元——天津美院“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培計劃成

果展”。

四個單元分別關注非遺工作中的:挖掘資源、創新融合、藝術觀察、學術研究,旨在提升地方非遺業務部門的管理能力;創造對話機會,啟發傳承人對於創新發展的思考;引導項目關注地方文化特色,為項目的生存發展謀求支持;探索“傳統手工藝振興計劃”的可行性措施,示範工作方向。

(四)傳習

在主場展覽中,推出“靜心手作一小時”活動,即:每隔一小時,推出一場公益性的手作傳習項目。通過合作媒體、微信平臺在宣傳期進行預約報名和現場報名二種方式實現。每次26個座位(16預約,10現場),項目及時間安排如下:

日期與時間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
6月22日插花布作扎染
6月23日秸杆扎刻線裝本縫納竹編
6月24日扎染團扇竹編布作
6月25日烙葫蘆布作年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