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銀行理財內幕,沒你想的那麼安全

直擊銀行理財內幕,沒你想的那麼安全

相信買過銀行理財的朋友們,都經歷過這樣的場景。走進銀行營業大廳,客戶經理一般會告訴你最近有款非常稀有的收益高產品,非常搶手再不買就沒了!

但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到:雖然客戶經理能把理財產品的名字、收益、期限背得滾瓜爛熟,但是這時候你要是問一句這個產品投向哪裡,這些客戶經理往往立馬卡殼,要不諱莫如深要麼一臉懵逼。

仔細想想,大家買銀行理財產品似乎都是這樣:只關心收益和期限,常常不關心資金投向,客戶經理也解釋不清楚資金投向。

再想想,我們平時投個P2P或者汽車眾籌產品,如果看不到資金投向,大家就會刨根問底,要不然就不投了。

同樣是理財,差別咋這麼大呢?有朋友要說了:銀行安全啊!在我們每個人心中都默認銀行理財是無風險的,以往就算出了事銀行也要剛兌兜底,說白了中國銀行背後代表的可是政府和國家信用。

但是,小錢還是想問一句:銀行理財真的這麼安全嗎?且不說央行已經開始放話允許金融機構破產,單單就說銀行理財的投向不明這一點蘊藏多大的風險,真的能夠無限兜底嗎?

直擊銀行理財內幕,沒你想的那麼安全

好了,現在我們來講講銀行是怎麼玩理財業務的。

簡單地說,銀行理財業務通常是資金池模式。是的,你沒看錯,在中國銀行是可以合法設立資金池的。

一般銀行通過發行理財產品募集形成資金池,與之匹配的是銀行設計的資產池,池子裡有各種類型的投資標的。比如債券、票據、同業存款、信託產品等。

用資金池裡的錢去購買資產池裡的各種投資標的,就完成了投資過程。投資到期後,返還收益。

基礎模式是這樣,但是你想想,如今理財收益率不斷下滑,高回報資產又越來越少,如果不想點辦法提高收益回報,銀行也玩不下去了。

這時候,期限錯配就出現了。簡單說就是存短貸,發現一個月的理財產品,實際投向半年、1年甚至更長時間的資產,從而賺取利差,這也是銀行理財賺取收益的主要模式。

真是不得不說,有央媽撐腰就是好,銀行天生命好,其他金融機構只有嫉妒的份,期限錯配想都別想。

由於有資金池,加上同業拆解,在資金充裕、流動性好的時候,銀行自然相安無事,但是如果一旦流動性收緊,風險就凸顯出來。

錢荒來了,你跪下喊爸爸也沒用!這個時候只能看央媽是不是親媽了!

直擊銀行理財內幕,沒你想的那麼安全

這是風險之一,接下來再說說加槓桿。由於對錶外業務(關於表外業務請自行百度)監管較鬆,銀行理財也會冒險通過加槓桿提高收益。

比如,股市瘋漲期間,一部分銀行理財資金借到券商手上,進入融資融券領域;再比如,在樓市瘋漲時候,銀行理財資金大量成為房貸資金,其實都是加槓桿追求高收益,這其中的風險也就不言而喻。

而最近幾年,銀行理財還有了新套路:一個叫同業理財,一個叫委外業務。

先說同業理財,同業理財本質類似同業拆解,好處是成本低資金量大,獲取批量資金自然比零售資金來得快,有助銀行理財短期衝量。但壞處是加長資金鍊,容易形成市場風險。

舉個例子,A銀行購買B銀行理財產品,該理財產品投向C資管公司的資管產品,這個產品可能又購買了D公司的基金產品。在期限錯配的基礎上,只要一旦出現流動性收緊,就會波動整個資金鍊,控制不好就會導致系統性風險。

再說說委外。委外很好理解,由於收益率下滑和自身業務能力有限,銀行通過一定的渠道將理財資金委託給券商、基金等金融機構進行投資,以獲取高收益。

實際上,這是銀行理財資金為獲取高收益在不斷提高風險容忍度,就像上文所說的加槓桿,資金到了這些機構手上,可能再通過加槓桿的方式去投資,這樣下來風險又增加不少。

現在巨大的委外和同業理財後續去槓桿風險尚需要時間來化解,所以銀行理財事實上的風險遠比表面上看到的要大。

直擊銀行理財內幕,沒你想的那麼安全

說了這麼多,其實核心是想告訴大家兩層意思:一是銀行理財也有風險,特別是流動性風險很可怕;二是購買銀行理財不要太放心,該注意的地方一定要注意。

1、仔細閱讀產品說明書,注意預期收益率非實際收益率。關注產品說明書中關於理財產品提前終止或者提前贖回時候收益的計算方式,特別要留意產品投資方向。特別是看到投向股票權益類產品時,一定要小心。

2、對於保守型投資者來說,淨值類及結構類理財產品不要去碰。

淨值類產品是指沒有預期收益率、沒有封閉期可以隨時贖回、淨值定期變動的理財產品,結構性產品通常掛鉤股票、指數、黃金等高風險標的,這兩類產品的收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尤其是結構性產品,收益很可能遠低於預期值。

3、如果你看中的是銀行信譽,那就要注意是否屬於代銷產品。

所謂銀行代銷的,就是與其有合作的保險公司或其它金融機構的產品。

如何確保這一點呢?可以登陸銀行官網上看有沒有這款產品或者直接打銀行客服詢問。

理財產品銷售協議書,如果是銀行自身發行的理財產品,協議是隻有銀行印章的。但如果是銀行代銷產品,那麼會有銀行與產品發行或承銷公司簽訂的代銷協議,以及產品投資方等的相關印章。

其實,任何理財產品都有風險,區別就在於風險的高低,但是在購買之前也要長點心眼,不能聽信銀行方面的單方面說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