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音響資深燒友總結篇,值得細心體會的一篇文章~

聲音是通過耳朵聽,由心去感受,所以所謂的好聲音大概都因人而異。

一,多聽

聽,要長時間的聽,帶上自己喜歡的幾種碟片,連續聽兩個小時以上

70後音響資深燒友總結篇,值得細心體會的一篇文章~

感覺心情愉悅而不煩躁也沒不適,就可以初步確定這套器材是自己的菜。如果只聽了幾分鐘、或者只聽了某一首音樂的某一處,馬上驚豔和興奮,按耐不住,並不代表這就是一套好器材。因為這種驚豔也可能是因為過分強調某些因素造成的,聲音整體並不平衡。只有連續2個小時以上的試聽,每一首音樂都能讓自己驚豔而不煩躁,這才算好聲音。

雖然臺灣的著名大玩家有好聲音的多少條標準,但這些標準的度,各人感受是不一樣的。比如說,聲音的冷與暖,解析力與韻味,線條與音樂味等等,每個人心目中的界限是有差異的。所以,我一貫強調,器材聲音好不好,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只有靠自己聽,多聽、長時間的聽,是確定聲音是不是自己喜歡的唯一途徑。即便是高手的所謂骨灰級燒友的建議,最多隻能是按他的建議去試聽,而不是按他的建議去購買。

常聽有些朋友說,自己所住地方沒有幾家音響經銷店,沒機會聽,只有求助別人意見。其實,這隻能說你還不能算真正的燒友,自己需要的好聲音是通過自己感受的,別人的感受只能代表他自己,代表不了你,你買的音響是為你自己聽的,沒有任何一款器材能讓所有的玩家喜歡的,你自己的感受才是最可靠的評價標準。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付出,尋求捷徑的結果多數是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花了錢得不到自己想要的聲音,要麼金盆洗手,要麼推倒重來。與其這樣,還不如自己去北上廣等大城市去真實的感受。這種代價要比只聽別人意見冒然下手而推倒重來的代價小的多。

二,音響系統

音響是一個系統,而不是靠幾個器材堆積起來的,認認真真對待每一個環節,才能出好聲音。

70後音響資深燒友總結篇,值得細心體會的一篇文章~

當然,音箱、功放和音源是影響聲音的三大核心因素,除此之外,線材(包括喇叭線、信號線和電源線),器材的避震和聽音室必要的聲學處理都會對聲音造成影響。線材是微調聲音的最後手段,在做好避震和房間聲學處理之前,先不要急於購買,用商家送的隨機線接起來先煲器材,對聲音有個初步的感受。

三,聲學處理

我曾留意過,同一件樂器、同一個人發聲,在錄音棚、直播間和普通的辦公室聽到的差別很大。

聽音室的聲學處理,最好請專業的人員進行測試、設計和施工,畢竟這是一項很專業的事情,照貓畫虎很可能就是西施效顰。如果不具備條件,做一些簡單的處理,雖然效果沒有專業的好,但與不處理相比,聲音還是要好許多。

70後音響資深燒友總結篇,值得細心體會的一篇文章~

房間的聲學處理

聽音者前方(即音箱後面)的牆或者窗子,掛很厚的絨布窗簾,兩個牆角各放一個捲起來的地毯、或者用很厚的窗簾紮起來掛在牆角,音箱與聽音者之間鋪後地毯,音箱兩側牆放置大書架或者CD碟櫃(櫃子和書架高度在1.8米以上,寬度佔整面牆長度一半以上,書和碟片雜亂歸放,起弱吸音和強擴散作用)。處理後,兩手擊掌,沒有明顯的迴音而且聲音明亮有肉感,說明房間的聲學性能不錯了。

對於125HZ以下的低頻駐波,可以說業餘條件下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只有忍受或者無視了。我看到有燒友按照網上搜的方法自制低頻陷阱,可以說只能仿製形狀而已,因為低頻陷阱要通過對房間的測試,確定駐波的頻率和吸收量,然後進行設計。沒有測試和設計,只能是試驗或者說賭一睹了,不但該吸收的沒吸收,把不該吸收的也吸收了,造成新的頻率缺失。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專業的小空間聲學設計書籍。

四,器材避震處理

音響器材的避震,有害震動對器材的聲音表現很不利,特別是音箱和音源對有害震動更敏感,危害也更大,造成聲音渾濁、高音發飆刺耳沒有光澤、樂器形狀變形、定位混亂等問題。

70後音響資深燒友總結篇,值得細心體會的一篇文章~

簡單有效的辦法是在音箱腳架下面和音源下面墊5-10公分厚的花崗岩,當然也可以購買專用的腳釘和腳墊,只是真正有效的腳釘和腳墊都比較貴。花崗岩不能採用家庭過門石或者飄窗用的厚度不足2公分的石材,它不但起不到正面的避震作用,更可怕的是聲音發飆刺耳無法忍受。

器材的水平對聲音的影響也是可聞的,可以用水平尺對音箱、音源和功放水平進行調整,保證器材水平穩固。

避震和水平調整過程中,你能夠感受到聲音線條清晰、質感有改善、樂器定位聚焦、高頻延伸有光澤。這種感受往往激勵自己更認真仔細的調整。

當然,音箱的擺放位置對聲音也是有明顯的影響。做好這些調整後,再根據聲音的不足確定線材,這時你會發現不同線材聲音確實有差別,體會到玩音響的微妙之處。

需要說明的是,玩音響是一個反覆聽、反覆調整的過程,沒有一成不變的捷徑,這是玩音響的複雜之處,也是樂趣之處。一套器材,從試聽到完善,花費1-2年是很正常的。要有耐性,不可急於求成照貓畫虎,一旦達不到自己想要的聲音就推倒從來,可以說,現在市面上銷售的大品牌音箱器材,只要歷史悠久,都有可玩之處,都有精彩之處,聲音未必極致,可也不是一無是處,善待每一個環節,用心調整,用心感受,一定能體會到樂趣。

歡迎各位轉發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