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音樂節 音樂 朴樹 許巍 中國音樂財經網 2017-05-23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文 | 趙星雨 安西西

校對 | 李禾子

編輯 | 董露茜

“讓我佔有你,佔有你乾淨的心,溫柔的聲音和完美柔軟你的身體……我只屬於你 ,我只屬於你,在這短暫的生命,我大腦我的身體都要你住進……”,當紅民謠女歌手陳粒的聲音迴盪在半空中,歌詞被舞臺的三個豎屏切成“三幅畫”,零碎的在舞臺燈光下發亮。

站在前排的粉絲們不厭其煩的歡呼著,唱到臨近結束時,陳粒又忘記歌詞了,不過,她的粉絲們依舊以歡呼給予她無限的信心和熱愛,並在跟隨陳粒清唱《小半》的不捨中送她離開舞臺。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這是5月20日晚上8點左右,在位於北京西北方向的河北懷來沙漠,一場音樂節正在舉行,沙丘的各個角落都站滿了人,我們目測當天全場應該在1.5萬多人。

其實早在去年九月初,第一屆MTA天漠音樂節就舉辦過了,不過當時基礎設施的落後、電音陣容(非EDM)對於當地群眾來說過於陌生、人流量低有的舞臺甚至長時間空無一人、白天雷陣雨加冰雹等各種原因,科技媒體品玩曾寫了一篇文章,講述了記者如何度過了“尷尬的一天”。

出發之前,我們都在猜想主辦方是不是會有進步?實在不想再經歷一次跋山涉水,找不到入口等上一個多小時的尷尬。沒想到第一個驚喜就是入口處,看得出來,主辦方和當地政府應該是下了很大的功夫,安檢進去的速度非常快,停車場就在“入口處”的下方。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天漠音樂節入口處

由於壓力過大、操勞過度,創始人李宏傑比起上一次見面,人顯得又瘦又黑,李宏傑對我們一再強調各個環節做到最好,也精打細算過了。但顯然音樂節還處於投資階段,這是一個需要耐心的生意,他希望把天漠音樂節一年一年地堅持辦下去。

論壇挪到了音樂節現場,基礎設施更加完善

今年天漠音樂節直接將論壇搬到了現場,並把音樂與科技論壇分開,放到了主舞臺兩側,這樣既方便對論壇感興趣的普通樂迷購票觀看,又不會影響到觀看演出,同時主辦方還邀請了當日有舞臺安排的音樂人在論壇上作為演出嘉賓提前預熱,將場地利用率大大提升。

去年,天漠音樂節在距離音樂節現場有將近一小時車程的艾倫酒莊裡舉行了音樂與科技論壇,雖然請來了傳奇人物、伍德斯托克音樂節創始人Michael Lang與星雲獎獲得者等大咖,但是因為交通不便 ,來回步行的話至少要1個小時,會耽誤幾個下午時段的演出,論壇現場幾乎沒有樂迷,基本全是受邀媒體,到了第二天,隨著部分媒體的離開,基本上論壇下面已經沒有多少聽眾了。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今年,天漠科技部分的合作伙伴從鈦媒體換成了36kr,對方深度參與了音樂節的整個過程。例如,在今年科技論壇上,亮點之一便是獵豹移動CEO傅盛的演講,他在會上回顧了獵豹開創性的全球化之路,提出獵豹的新使命是Make the World Smarter。“互聯網是上一個認知紅利,下一個就是AI。未來,人類如果想生活的更好,一定是與在AI基礎上用機器自動化的,能夠和你發生交流,幫你完成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機器人共存的,這才是我們未來的樣子。”投資人、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也出席了科技論壇,與36kr的媒體總裁馮大剛聊了聊“創投為什麼是新時代下的搖滾”這個話題。

比起科技論壇的現場,今年的音樂論壇就“寒酸”得多,沙漠裡風大,帳篷隨風呼呼拉響的聲音有時候會蓋過嘉賓的聲音。不過,今年主辦方也在諸多細節上考慮到位,臺下還設置了提示時間的“液晶”顯示屏。在論壇的內容設置上,音樂節的升級、發現天才藝術家、流媒體與版權、短視頻與民族音樂的發展都是討論的主題。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交通飲食以品牌合作為主,“辣麵攤”比“西式熱狗攤”火爆

從現場地圖可以看到,觀眾入口處到音樂節會場中間有一片大沙漠,去年許多觀眾被這片難於跋涉的沙漠搞得叫苦不迭,可以說是看演出之前的第一隻攔路虎。

主辦方吸取了去年的教訓,不僅為觀眾拓展出便於行走的道路,也與ofo合作,在路邊和會場投放了便於在沙地騎行的山地小黃車——在會場還有一群肌肉健碩、半裸著上身穿著牛仔褲的小黃車模特們騎著車四處溜達,介紹山地小黃車給觀眾們試騎,美好肉體也引來許多小姑娘大姐姐們偷偷拍照。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藝術這一部分,我們看到沙漠裡放置了飛碟、宇宙蛇谷、望向星空和深淵的“虛無”等,音樂節現場的藝術裝置很多,分佈在舞臺之間各個不同的部分,其中“虛無”的管道有30米長,一直排著長隊,進去之後會有點暈,“天空”部分只在夜間表演,想躺著就可以躺著,視覺呈現來自丁東工作室,音樂的部分選擇了邵彥鵬和李霄雲的音樂。

餐飲區此次是和被冠以“中國的威廉斯堡市集”的伍德吃托克合作,音樂節將飲食集中放置在會場入口附近,整體安排有點像日本的夏日祭“屋臺料理攤位”,從中華料理、英美快餐到日料小吃,我們的整體飲食消費日均在一百五十元左右,算是吃喝滿足的程度。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因為三大舞臺相距甚遠,白天前來的觀眾在舞臺間的轉移過程很是鍛鍊身體,這次主辦方在每個舞臺附近都設置了冷飲站與啤酒供應點,距離最遠的Naboo舞臺旁邊還專門設置了一排衛生間。同樣是考慮到移動設備消耗,主舞臺、小吃攤與Naboo舞臺附近也都設置了可以坐下掃碼充電的充電站。此外,安置在小樹林裡的露營區十分受遠道而來的樂迷歡迎,露營區的前方,還專門修建了一排磚房,上面寫著兩個大字“公廁”。李宏傑介紹道:“露營的位置不多,一經放出,立刻售磬,足見現在的年輕人有多喜歡露營。”

從電音到民謠,音樂陣容更加保險

許巍、朴樹、李志、趙雷、陳粒、郝雲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出現在天漠今年的陣容裡。和去年主打電子的陣容不同,今年天漠音樂節將舞臺陣容選擇得更加保險,Mustafar主舞臺最終登場的兩組藝人也由去年全部為外籍藝人改為了一組外籍藝人搭配許巍/朴樹的陣容。

主辦方也坦言有為音樂節品牌打造吸引流量的壓力在,當然效果也確實不錯,許巍和朴樹在演出時主舞臺附近的沙漠上人山人海,比起去年壓軸時間勉強站滿舞臺正面的人流要多出幾倍不止,觀眾配合度與互動程度非常高。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而今年主打民謠的Naboo舞臺也為音樂節吸引了很多觀眾,在李志、陳粒、趙雷等當紅音樂人的演出時段,隱藏在山窩裡的Naboo舞臺就像一塊吸鐵石,一掃去年因為路途遙遠而沒有太多觀眾願意到這個舞臺觀看演出的門庭冷落。當然,由於Naboo舞臺的陣容太過吸引人,與該舞臺幾位熱門音樂人的演出時段有衝突的其他兩個舞臺的觀看人數受到了很大影響,這對於主辦方來說,明年可以在演出陣容方面作出更加細緻的安排。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Naboo舞臺

天氣方面,不得不說第一天真的很棒,腳踩在軟軟的沙子裡,對著天空拍照非常美。唯一遺憾的是,儘管主辦方安排了灑水車,但由於起風,偶爾還是會有灰揚到臉上,不少觀眾都自帶了紗巾圍住了口鼻。到了第二天下午,天氣忽然變臉,開始颳起大風,並於晚上七點左右下起了雷陣雨。去年在主舞臺演出的Alan Walker也有此遭遇,並且臨時暫停演出,在搭起保護設備與藝人的雨棚後才再次恢復。今年的舞臺也增加了防雨措施,5月的陣雨也比9月溫和許多,Mustafar舞臺李霄雲的演出沒有受到影響,Naboo舞臺的趙雷雖然因為雨勢臨時暫停,也在半小時後恢復演出。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我們看到,現場有一些ofo投放在主舞臺附近ofo蘑菇樹裝置下的沙發坐墊,原意是供人們坐下休息,但是第一天晚上時就有許多觀眾為了自己看演出方便就把坐墊拖到很遠的地方並且用完後棄之不顧,雖然有工作人員會撿一些放回原處,但是到了第二天晚上,甚至有觀眾因為下雨將坐墊當作墊腳石踩在腳下觀看演出。

在這兩天的觀察中,音樂財經發現志願者可以說是現場最可愛的人,論壇裡他們會隨著嘉賓們的發言會心一笑,也會熱情地提出自己的疑問;舞臺下這群年輕人會隨著音樂瘋狂釋放活力,也會在私下興奮地和同事討論自己喜歡的樂隊接受採訪的狀況。

對於學生和新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要自己掏腰包買一千多的票來看兩天的音樂節(天漠音樂節的門票為400-1280元)實在是囊中羞澀,而作為志願者,既能參與到活動的各個環節,又能解決路費與食宿問題,現場還有很多人成為了朋友,相信他們這兩天也收穫頗多。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SUPERNOVA舞臺

PS.小插曲:主舞臺求婚

5月20日,Mustafar主舞臺附近的觀眾措不及防吃了一嘴狗糧。一位現場裝置藝術家在蔣亮的聲音系統樂隊演出結束後跑上主舞臺,大聲地向自己喜歡的姑娘回憶了二人從相識相知到相愛的歷程,並且哽咽著跪地求婚,在觀眾們的歡呼聲中姑娘也答應了他。“好樣的!”我們身邊有不少人在歡呼,有小情侶們看到這樣甜蜜的場景也擁抱在了一起。

從“尷尬”到“火爆”,MTA天漠音樂節的進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