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

一個真正屬於杭州本地人的下午是什麼樣的?每個杭州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於「尋謠計劃」來說,這樣的一個下午,是讓那些散落在杭州街巷裡弄的老童謠記憶和旋律,在本土重新獲得傳唱與生機的音樂探索。

7月7日,由音樂人小河發起,演耳文化主辦,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友情贊助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在杭州單向空間正式啟動。獨立紀錄片團隊Figure將與尋謠計劃再度合作,進行杭州站的全程拍攝製作。

"

一個真正屬於杭州本地人的下午是什麼樣的?每個杭州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於「尋謠計劃」來說,這樣的一個下午,是讓那些散落在杭州街巷裡弄的老童謠記憶和旋律,在本土重新獲得傳唱與生機的音樂探索。

7月7日,由音樂人小河發起,演耳文化主辦,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友情贊助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在杭州單向空間正式啟動。獨立紀錄片團隊Figure將與尋謠計劃再度合作,進行杭州站的全程拍攝製作。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杭州

「尋謠計劃」是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對老童謠進行挖掘與新編的音樂計劃。2018年,在首發城市北京,小河及主創團隊耗時半年展開了五場「衚衕童謠」的線下互動,通過對大量童謠老人的尋訪,共採集到上百首北京地區老童謠,並對其中13首作了新的改編。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小河及團隊還受湖南省博物館邀請前往長沙地區挖掘老童謠,最後在博物館二樓一座清代全木古宅建築前進行了一次面向全國聽眾直播的互動演出。

"

一個真正屬於杭州本地人的下午是什麼樣的?每個杭州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於「尋謠計劃」來說,這樣的一個下午,是讓那些散落在杭州街巷裡弄的老童謠記憶和旋律,在本土重新獲得傳唱與生機的音樂探索。

7月7日,由音樂人小河發起,演耳文化主辦,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友情贊助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在杭州單向空間正式啟動。獨立紀錄片團隊Figure將與尋謠計劃再度合作,進行杭州站的全程拍攝製作。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杭州

「尋謠計劃」是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對老童謠進行挖掘與新編的音樂計劃。2018年,在首發城市北京,小河及主創團隊耗時半年展開了五場「衚衕童謠」的線下互動,通過對大量童謠老人的尋訪,共採集到上百首北京地區老童謠,並對其中13首作了新的改編。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小河及團隊還受湖南省博物館邀請前往長沙地區挖掘老童謠,最後在博物館二樓一座清代全木古宅建築前進行了一次面向全國聽眾直播的互動演出。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此次杭州站活動,「尋謠計劃」將延續北京與長沙模式,去復原一個當代的童謠傳唱場景。團隊在杭州城尋找那些仍記得孩童時代歌曲的老人,邀請他們到一個能代表杭州城市氣質的場地裡親身唱出那些來自記憶深處的歌,重現老童謠時代的復古魅力。同時,現場由小河帶領的專業音樂人,將在老人原聲的基礎上即興豐富編曲特色,使這些歌更符合當下的聽覺審美。每次活動招募的年輕人也會在現場與老人和樂手們一起互動錄歌,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傳唱意願預示著童謠的未來。

甫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的杭州,擁有超過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童謠因為其獨特的市井、童趣以及口耳流傳的方言特性,是杭州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留存在老人記憶中的童謠旋律與歌詞,還沒有被記錄在冊,它們也代表著杭州文化的一種承襲脈絡和審美旨趣。隨著一代一代老人的逝去,如何將那些老童謠留下來,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事情。

"

一個真正屬於杭州本地人的下午是什麼樣的?每個杭州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於「尋謠計劃」來說,這樣的一個下午,是讓那些散落在杭州街巷裡弄的老童謠記憶和旋律,在本土重新獲得傳唱與生機的音樂探索。

7月7日,由音樂人小河發起,演耳文化主辦,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友情贊助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在杭州單向空間正式啟動。獨立紀錄片團隊Figure將與尋謠計劃再度合作,進行杭州站的全程拍攝製作。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杭州

「尋謠計劃」是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對老童謠進行挖掘與新編的音樂計劃。2018年,在首發城市北京,小河及主創團隊耗時半年展開了五場「衚衕童謠」的線下互動,通過對大量童謠老人的尋訪,共採集到上百首北京地區老童謠,並對其中13首作了新的改編。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小河及團隊還受湖南省博物館邀請前往長沙地區挖掘老童謠,最後在博物館二樓一座清代全木古宅建築前進行了一次面向全國聽眾直播的互動演出。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此次杭州站活動,「尋謠計劃」將延續北京與長沙模式,去復原一個當代的童謠傳唱場景。團隊在杭州城尋找那些仍記得孩童時代歌曲的老人,邀請他們到一個能代表杭州城市氣質的場地裡親身唱出那些來自記憶深處的歌,重現老童謠時代的復古魅力。同時,現場由小河帶領的專業音樂人,將在老人原聲的基礎上即興豐富編曲特色,使這些歌更符合當下的聽覺審美。每次活動招募的年輕人也會在現場與老人和樂手們一起互動錄歌,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傳唱意願預示著童謠的未來。

甫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的杭州,擁有超過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童謠因為其獨特的市井、童趣以及口耳流傳的方言特性,是杭州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留存在老人記憶中的童謠旋律與歌詞,還沒有被記錄在冊,它們也代表著杭州文化的一種承襲脈絡和審美旨趣。隨著一代一代老人的逝去,如何將那些老童謠留下來,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為期四個月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尋謠團隊將在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的支持下,走訪杭州及其周邊地域老人活動較為密集的老社區街巷,以及公園和西湖等,找尋十來位合適的童謠老人,並在杭州線下舉辦5次互動演出,完成約十首杭州本地童謠的改編。

"

一個真正屬於杭州本地人的下午是什麼樣的?每個杭州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於「尋謠計劃」來說,這樣的一個下午,是讓那些散落在杭州街巷裡弄的老童謠記憶和旋律,在本土重新獲得傳唱與生機的音樂探索。

7月7日,由音樂人小河發起,演耳文化主辦,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友情贊助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在杭州單向空間正式啟動。獨立紀錄片團隊Figure將與尋謠計劃再度合作,進行杭州站的全程拍攝製作。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杭州

「尋謠計劃」是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對老童謠進行挖掘與新編的音樂計劃。2018年,在首發城市北京,小河及主創團隊耗時半年展開了五場「衚衕童謠」的線下互動,通過對大量童謠老人的尋訪,共採集到上百首北京地區老童謠,並對其中13首作了新的改編。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小河及團隊還受湖南省博物館邀請前往長沙地區挖掘老童謠,最後在博物館二樓一座清代全木古宅建築前進行了一次面向全國聽眾直播的互動演出。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此次杭州站活動,「尋謠計劃」將延續北京與長沙模式,去復原一個當代的童謠傳唱場景。團隊在杭州城尋找那些仍記得孩童時代歌曲的老人,邀請他們到一個能代表杭州城市氣質的場地裡親身唱出那些來自記憶深處的歌,重現老童謠時代的復古魅力。同時,現場由小河帶領的專業音樂人,將在老人原聲的基礎上即興豐富編曲特色,使這些歌更符合當下的聽覺審美。每次活動招募的年輕人也會在現場與老人和樂手們一起互動錄歌,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傳唱意願預示著童謠的未來。

甫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的杭州,擁有超過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童謠因為其獨特的市井、童趣以及口耳流傳的方言特性,是杭州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留存在老人記憶中的童謠旋律與歌詞,還沒有被記錄在冊,它們也代表著杭州文化的一種承襲脈絡和審美旨趣。隨著一代一代老人的逝去,如何將那些老童謠留下來,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為期四個月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尋謠團隊將在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的支持下,走訪杭州及其周邊地域老人活動較為密集的老社區街巷,以及公園和西湖等,找尋十來位合適的童謠老人,並在杭州線下舉辦5次互動演出,完成約十首杭州本地童謠的改編。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可莎蜜兒創始人王秀梅)

每期錄製的童謠歌曲,內涵遠遠大於一支錄音。它以老童謠的角度,去復原老人們以前的童年生活,去重走老人一生的生活軌跡,以此去觀照一個地區社會的變遷史,和一個地域文化的歷史由來。每次尋謠團隊也都會對童謠老人作深度的訪錄,隨之形成文字、圖片與影像等資料。

"

一個真正屬於杭州本地人的下午是什麼樣的?每個杭州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於「尋謠計劃」來說,這樣的一個下午,是讓那些散落在杭州街巷裡弄的老童謠記憶和旋律,在本土重新獲得傳唱與生機的音樂探索。

7月7日,由音樂人小河發起,演耳文化主辦,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友情贊助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在杭州單向空間正式啟動。獨立紀錄片團隊Figure將與尋謠計劃再度合作,進行杭州站的全程拍攝製作。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杭州

「尋謠計劃」是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對老童謠進行挖掘與新編的音樂計劃。2018年,在首發城市北京,小河及主創團隊耗時半年展開了五場「衚衕童謠」的線下互動,通過對大量童謠老人的尋訪,共採集到上百首北京地區老童謠,並對其中13首作了新的改編。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小河及團隊還受湖南省博物館邀請前往長沙地區挖掘老童謠,最後在博物館二樓一座清代全木古宅建築前進行了一次面向全國聽眾直播的互動演出。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此次杭州站活動,「尋謠計劃」將延續北京與長沙模式,去復原一個當代的童謠傳唱場景。團隊在杭州城尋找那些仍記得孩童時代歌曲的老人,邀請他們到一個能代表杭州城市氣質的場地裡親身唱出那些來自記憶深處的歌,重現老童謠時代的復古魅力。同時,現場由小河帶領的專業音樂人,將在老人原聲的基礎上即興豐富編曲特色,使這些歌更符合當下的聽覺審美。每次活動招募的年輕人也會在現場與老人和樂手們一起互動錄歌,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傳唱意願預示著童謠的未來。

甫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的杭州,擁有超過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童謠因為其獨特的市井、童趣以及口耳流傳的方言特性,是杭州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留存在老人記憶中的童謠旋律與歌詞,還沒有被記錄在冊,它們也代表著杭州文化的一種承襲脈絡和審美旨趣。隨著一代一代老人的逝去,如何將那些老童謠留下來,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為期四個月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尋謠團隊將在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的支持下,走訪杭州及其周邊地域老人活動較為密集的老社區街巷,以及公園和西湖等,找尋十來位合適的童謠老人,並在杭州線下舉辦5次互動演出,完成約十首杭州本地童謠的改編。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可莎蜜兒創始人王秀梅)

每期錄製的童謠歌曲,內涵遠遠大於一支錄音。它以老童謠的角度,去復原老人們以前的童年生活,去重走老人一生的生活軌跡,以此去觀照一個地區社會的變遷史,和一個地域文化的歷史由來。每次尋謠團隊也都會對童謠老人作深度的訪錄,隨之形成文字、圖片與影像等資料。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計劃的由來

「尋謠計劃」可以視作小河從2016年發起的「迴響行動」的延展。「迴響行動」讓音樂人擺脫了對傳統演出舞臺和音響燈光的依賴,它打破室內演出的第四堵牆,同時去除麥克風音量優勢所賦予的話語權,讓音樂人在一個自然的環境裡與聽眾建立平等關係,聽眾在參與時本身也能成為音樂的一部分,融入其中去體會現場聲音回擊自己時的真實感受。

將近2年的時間裡,小河帶著團隊去到雪山、草地、森林、海邊,和13個不同城市的聽友們進行了近20場迴響互動。

在「迴響」回到城市後,基於對城市音樂文化現狀的考察,以及近幾年對兒童音樂美育的探索,小河和演耳團隊思考利用迴響的形式去開拓一些植根於城市本身的音樂內容,於是想到了以童謠為載體的「尋謠計劃」。

"

一個真正屬於杭州本地人的下午是什麼樣的?每個杭州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於「尋謠計劃」來說,這樣的一個下午,是讓那些散落在杭州街巷裡弄的老童謠記憶和旋律,在本土重新獲得傳唱與生機的音樂探索。

7月7日,由音樂人小河發起,演耳文化主辦,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友情贊助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在杭州單向空間正式啟動。獨立紀錄片團隊Figure將與尋謠計劃再度合作,進行杭州站的全程拍攝製作。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杭州

「尋謠計劃」是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對老童謠進行挖掘與新編的音樂計劃。2018年,在首發城市北京,小河及主創團隊耗時半年展開了五場「衚衕童謠」的線下互動,通過對大量童謠老人的尋訪,共採集到上百首北京地區老童謠,並對其中13首作了新的改編。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小河及團隊還受湖南省博物館邀請前往長沙地區挖掘老童謠,最後在博物館二樓一座清代全木古宅建築前進行了一次面向全國聽眾直播的互動演出。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此次杭州站活動,「尋謠計劃」將延續北京與長沙模式,去復原一個當代的童謠傳唱場景。團隊在杭州城尋找那些仍記得孩童時代歌曲的老人,邀請他們到一個能代表杭州城市氣質的場地裡親身唱出那些來自記憶深處的歌,重現老童謠時代的復古魅力。同時,現場由小河帶領的專業音樂人,將在老人原聲的基礎上即興豐富編曲特色,使這些歌更符合當下的聽覺審美。每次活動招募的年輕人也會在現場與老人和樂手們一起互動錄歌,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傳唱意願預示著童謠的未來。

甫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的杭州,擁有超過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童謠因為其獨特的市井、童趣以及口耳流傳的方言特性,是杭州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留存在老人記憶中的童謠旋律與歌詞,還沒有被記錄在冊,它們也代表著杭州文化的一種承襲脈絡和審美旨趣。隨著一代一代老人的逝去,如何將那些老童謠留下來,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為期四個月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尋謠團隊將在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的支持下,走訪杭州及其周邊地域老人活動較為密集的老社區街巷,以及公園和西湖等,找尋十來位合適的童謠老人,並在杭州線下舉辦5次互動演出,完成約十首杭州本地童謠的改編。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可莎蜜兒創始人王秀梅)

每期錄製的童謠歌曲,內涵遠遠大於一支錄音。它以老童謠的角度,去復原老人們以前的童年生活,去重走老人一生的生活軌跡,以此去觀照一個地區社會的變遷史,和一個地域文化的歷史由來。每次尋謠團隊也都會對童謠老人作深度的訪錄,隨之形成文字、圖片與影像等資料。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計劃的由來

「尋謠計劃」可以視作小河從2016年發起的「迴響行動」的延展。「迴響行動」讓音樂人擺脫了對傳統演出舞臺和音響燈光的依賴,它打破室內演出的第四堵牆,同時去除麥克風音量優勢所賦予的話語權,讓音樂人在一個自然的環境裡與聽眾建立平等關係,聽眾在參與時本身也能成為音樂的一部分,融入其中去體會現場聲音回擊自己時的真實感受。

將近2年的時間裡,小河帶著團隊去到雪山、草地、森林、海邊,和13個不同城市的聽友們進行了近20場迴響互動。

在「迴響」回到城市後,基於對城市音樂文化現狀的考察,以及近幾年對兒童音樂美育的探索,小河和演耳團隊思考利用迴響的形式去開拓一些植根於城市本身的音樂內容,於是想到了以童謠為載體的「尋謠計劃」。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計劃」意向蒐集的童謠,大多都較為淳樸正向,其中一些還不乏詩意,將這些瀕臨消失的童謠進行新編後返送回音樂市場,在小河及其團隊看來,能夠彌補現在兒童音樂過於成人化和口水話的問題,讓親子群體在音樂美育上能有更多選擇空間。

同時,童謠來源於老人。在時下的城市或鄉村,廣場舞和公園練嗓等行為在老年人群體中盛行,音樂並不是一個城市文化中稀缺的部分。但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老年人的音樂愛好相對封閉,與更為主流的青年文化並沒有太多交集。「尋謠計劃」將邊緣化的老年人和主流青年連結在了一起,它深挖老人記憶中殘存的童歌,由專業音樂人、老人和年輕人共同組建一個臨時的音樂互動場景,大家能夠一起在歌聲中度過愉快的一天。

對於一個地方的城市文化來說,老童謠是有別於其他文化形式的獨特遺產。「尋謠計劃」所尋找的童謠,大多隻存在於老人的記憶當中,尋謠計劃希望通過線下互動的形式去完成童謠「遺珠」的搶救和補錄,但更多的,是通過專業音樂人的改編以及年輕人的參與,在豐富童謠可聽賞性的同時,增加其傳唱度,達到活化童謠的目的,從而讓其自發地傳承下去。

如有意成為團隊志願者,或者有本地童謠線索,歡迎與尋謠計劃團隊聯繫:小鹿18710017593。

"

一個真正屬於杭州本地人的下午是什麼樣的?每個杭州人心中也許都有自己的答案。對於「尋謠計劃」來說,這樣的一個下午,是讓那些散落在杭州街巷裡弄的老童謠記憶和旋律,在本土重新獲得傳唱與生機的音樂探索。

7月7日,由音樂人小河發起,演耳文化主辦,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友情贊助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在杭州單向空間正式啟動。獨立紀錄片團隊Figure將與尋謠計劃再度合作,進行杭州站的全程拍攝製作。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杭州

「尋謠計劃」是一個在全國範圍內對老童謠進行挖掘與新編的音樂計劃。2018年,在首發城市北京,小河及主創團隊耗時半年展開了五場「衚衕童謠」的線下互動,通過對大量童謠老人的尋訪,共採集到上百首北京地區老童謠,並對其中13首作了新的改編。在今年的世界博物館日,小河及團隊還受湖南省博物館邀請前往長沙地區挖掘老童謠,最後在博物館二樓一座清代全木古宅建築前進行了一次面向全國聽眾直播的互動演出。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此次杭州站活動,「尋謠計劃」將延續北京與長沙模式,去復原一個當代的童謠傳唱場景。團隊在杭州城尋找那些仍記得孩童時代歌曲的老人,邀請他們到一個能代表杭州城市氣質的場地裡親身唱出那些來自記憶深處的歌,重現老童謠時代的復古魅力。同時,現場由小河帶領的專業音樂人,將在老人原聲的基礎上即興豐富編曲特色,使這些歌更符合當下的聽覺審美。每次活動招募的年輕人也會在現場與老人和樂手們一起互動錄歌,某種意義上,他們的傳唱意願預示著童謠的未來。

甫以「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遺的杭州,擁有超過千年的悠久歷史文化。童謠因為其獨特的市井、童趣以及口耳流傳的方言特性,是杭州城市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很多留存在老人記憶中的童謠旋律與歌詞,還沒有被記錄在冊,它們也代表著杭州文化的一種承襲脈絡和審美旨趣。隨著一代一代老人的逝去,如何將那些老童謠留下來,是一項迫在眉睫的事情。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為期四個月的「尋謠計劃2019·杭州站」,尋謠團隊將在可莎蜜兒與曉風書屋的支持下,走訪杭州及其周邊地域老人活動較為密集的老社區街巷,以及公園和西湖等,找尋十來位合適的童謠老人,並在杭州線下舉辦5次互動演出,完成約十首杭州本地童謠的改編。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可莎蜜兒創始人王秀梅)

每期錄製的童謠歌曲,內涵遠遠大於一支錄音。它以老童謠的角度,去復原老人們以前的童年生活,去重走老人一生的生活軌跡,以此去觀照一個地區社會的變遷史,和一個地域文化的歷史由來。每次尋謠團隊也都會對童謠老人作深度的訪錄,隨之形成文字、圖片與影像等資料。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計劃的由來

「尋謠計劃」可以視作小河從2016年發起的「迴響行動」的延展。「迴響行動」讓音樂人擺脫了對傳統演出舞臺和音響燈光的依賴,它打破室內演出的第四堵牆,同時去除麥克風音量優勢所賦予的話語權,讓音樂人在一個自然的環境裡與聽眾建立平等關係,聽眾在參與時本身也能成為音樂的一部分,融入其中去體會現場聲音回擊自己時的真實感受。

將近2年的時間裡,小河帶著團隊去到雪山、草地、森林、海邊,和13個不同城市的聽友們進行了近20場迴響互動。

在「迴響」回到城市後,基於對城市音樂文化現狀的考察,以及近幾年對兒童音樂美育的探索,小河和演耳團隊思考利用迴響的形式去開拓一些植根於城市本身的音樂內容,於是想到了以童謠為載體的「尋謠計劃」。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尋謠計劃」意向蒐集的童謠,大多都較為淳樸正向,其中一些還不乏詩意,將這些瀕臨消失的童謠進行新編後返送回音樂市場,在小河及其團隊看來,能夠彌補現在兒童音樂過於成人化和口水話的問題,讓親子群體在音樂美育上能有更多選擇空間。

同時,童謠來源於老人。在時下的城市或鄉村,廣場舞和公園練嗓等行為在老年人群體中盛行,音樂並不是一個城市文化中稀缺的部分。但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老年人的音樂愛好相對封閉,與更為主流的青年文化並沒有太多交集。「尋謠計劃」將邊緣化的老年人和主流青年連結在了一起,它深挖老人記憶中殘存的童歌,由專業音樂人、老人和年輕人共同組建一個臨時的音樂互動場景,大家能夠一起在歌聲中度過愉快的一天。

對於一個地方的城市文化來說,老童謠是有別於其他文化形式的獨特遺產。「尋謠計劃」所尋找的童謠,大多隻存在於老人的記憶當中,尋謠計劃希望通過線下互動的形式去完成童謠「遺珠」的搶救和補錄,但更多的,是通過專業音樂人的改編以及年輕人的參與,在豐富童謠可聽賞性的同時,增加其傳唱度,達到活化童謠的目的,從而讓其自發地傳承下去。

如有意成為團隊志願者,或者有本地童謠線索,歡迎與尋謠計劃團隊聯繫:小鹿18710017593。

你身邊有會這項技能的老人嗎?我們正在找他

本文為廣告信息,不代表本號觀點

如有侵權、違規,請告訴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