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著力點


“深化醫療、醫保、醫藥聯動改革;17種抗癌藥大幅降價並納入國家醫保目錄……”2018年,中國醫療衛生事業交出亮眼成績單。步入2019年,在人口老齡化、疾病譜轉變等背景下,如何繼續緩解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等就醫難題?如何推動醫療體制改革不斷完善和發展?

翻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可以發現,提高城鄉醫保、加強疫苗監管、推進慢病防控等成為今年醫衛事業發展的著力點,多項舉措直擊百姓就醫難題。

提升城鄉醫保水平 直擊民生痛點

《報告》指出,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降低並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

今年是步入“新醫改”的第十個年頭,我國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已實現基本覆蓋全體國民。“但由於一些合理性因素,如人口老齡化、收入增加、科技進步等,使得我國的醫保體系需要進行相應的變化。”中國人民大學醫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教授認為,本次《報告》所提出的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等政策,將對我國城鄉居民的基本就醫、報銷等提供進一步的保障。今後,我國將步入城鄉協調發展的醫保新階段,逐步實現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的目標。

安全問題“零容忍” 為強化疫苗監管打出“組合拳”

《報告》指出,藥品疫苗攸關生命安全,必須強化全程監管,對違法者要嚴懲不貸,對失職瀆職者要嚴肅查辦,堅決守住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防線。

藥品安全責任重於泰山。保障藥品安全是技術問題、管理工作,也是道德問題、民心工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在國家衛健委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年來發生的一系列疫苗事件有不同的特點,有的是違法犯罪問題,有的是責任問題。他透露,國家衛健委已經牽頭成立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組,中國疾控中心也成立了技術組,對近年來疫苗事件分類分析。對於疫苗管理的問題,由國家免疫規劃工作組解決,對於技術層面的問題,由中國疾控中心聯合生物製品研究院一起解決。

王虎峰認為,未來,我們需要在新的綜合監管體系中做到從事前、事中、事後全過程、全要素監管,不斷加大疫苗和藥品的監管力度。“經研究認為,對疫苗和藥品違法違規進行處罰是必要的,但相關案例警示還有待進一步挖掘。當問題出現後,我們更應該注重從法律、技術等方面層層剖析,找出問題根源所在,不斷提升監管效率,注重監管倫理,推進疫苗監管體系改革。”王虎峰說。

重大疾病早篩早治 實施癌症防治行動

《報告》指出,要實施癌症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做好常見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壓、糖尿病等門診用藥納入醫保報銷。

近年來,隨著疾病譜的轉變以及人口老齡化的影響,慢性病、重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正加速進展。我國推出多項針對癌症、慢病等重大疾病防治的政策,目前診療水平穩步提高,部分地區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雙降”態勢。

王虎峰表示,我國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等帶來的新挑戰,需要高度重視慢性病帶來的嚴重社會經濟威脅。以癌症為例,應建立起長效的防控機制,通過醫療政策、產業政策、貿易政策多方聯動,呼籲全社會給予一定程度的重視;其次,慢性病與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密切相關,要不斷加大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發生。

完善異地就醫 群眾看病更方便

《報告》指出,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儘快使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即時結算,切實便利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

隨著交通和信息社會的不斷交互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奔走於城市之間,異地就醫政策不夠完善,看病也成為一種“心病”。在王虎峰看來,遠程醫療和異地就醫涉及到醫療資源配置等話題,由於我國醫療資源配置不均,大力促進地區間醫療資源配置均衡和改善醫療服務同質化將是今後亟需解決的重點問題。

此外,王虎峰表示,在做好異地就醫結算的同時,還要抓緊做好跨區域異地監管工作,一方面方便百姓就醫,另一方面也可避免異地就醫監管失控所造成的局面。

傳承+創新 助力中醫藥事業騰飛

《報告》指出,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

中醫藥作為中華文明的瑰寶,在維繫全民健康、發展健康事業中發揮著獨特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院長王階表示,中醫藥要發展離不開創新,中醫藥要走向世界更離不開傳承創新。“中醫藥沒有了傳統的根基,走出去就沒有內核;沒有了創新,就不能融入世界舞臺。”王階說。

談及中醫藥如何進行傳承創新發展,王階認為,中醫藥的創新有兩個方面:首先,中醫藥作為一門臨床學科,其創新應當體現在療效上,如何將古方運用到現代的疾病治療,這就需要融合、創新、發展;第二,按照現代科技的手段讓中醫藥向前發展,要求治療靶點清楚、作用環節清晰、作用機理明確、藥物成分明晰、療效評價具體,這就是傳統中醫藥的再創新。“中醫、中藥要走出去,我們正在努力,但可能還有一些路要走。我認為,只要把中醫中藥的療效充分體現出來,任何時候、任何國家都會接納歡迎中醫藥。”王階如是說。(肖寒)

來源:新華社

民生 |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著力點

民生 |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著力點

民生 | 從《政府工作報告》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著力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