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互聯網的下半場數字經濟帶來新引擎

2019年,互聯網的下半場數字經濟帶來新引擎


2016年G20報告指出:

數字經濟是使用數字信息和知識作為生產的關鍵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的活動空間、以信息與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生產率增長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驅動力的各類經濟活動。

可以看出,網絡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下面就從互聯網的發展看2019年數字經濟的前景。


互聯網發展進入轉折點消費互聯網需要關注新風向


● 互聯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


從1969年出現至今,互聯網已經走過50年的歷程。中國全面接入互聯網已有25年,2018年底中國互聯網普及率超過60%,2017年中國固網寬帶家庭普及率超過75%,2018年11月100M以上佔67.5%,高於發展中國家水平。

中國移動寬帶用戶普及率接近發達國家水平,互聯網人口紅利漸行漸遠。


● 互聯網進入中年煩惱期 ●


2018年電信運營商處於4G與5G發展的間歇期,投資增速下滑,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5.6%。從2018年夏天起,NASDAQ互聯網上市企業指數下跌30%,回到了2017年夏天的水平,部分ICT企業裁員,蘋果公司股價大幅下跌,國內手機企業金立破產。我國中小民營企業普遍感到貸款難,中小微互聯網企業首當其衝。

2019年國際宏觀環境風浪依然。美國以多種手段影響中國高科技的發展,將5G視為軍備競賽。歐盟策劃對大型數字公司徵稅,基於用戶所在地而不是總部位置,按用戶數來計算營業額而不是收入,明顯針對歐盟之外互聯網企業的業務進入。2018年5月,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法案(GDPR)正式生效,強調了對個人數據的保護,但同時限制了互聯網業務的開展。


● 消費互聯網發展面臨拐點 ●


移動互聯網風頭不再,VC/PE已不看重向APP類項目投資。前幾年發展勢頭十足的一些互聯網新業態,因過度競爭,現在活成自己都不願看到的樣子。電商發展也在疑慮是否會面臨天花板。

有人認為消費互聯網難以再創輝煌,感嘆互聯網的上半場即消費互聯網即將過去。但,此領域仍值得關注與著力,中國的消費互聯網除在國內電商領域領先外,在教育、醫療、養老、旅遊等方面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當前社會生活的快節奏激活了網民對短平快新業態的追求,短視頻、小程序、頭條等風頭正旺,但頭部之外的內容生產機構能實現收入變現的持續期太短,往往火得快也跌得快,當然形式再好也需要健康活潑的正能量作為內涵。


工業互聯網是互聯網的下半場,將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2017年華為全球連接指數(GCI)報告給出結論:每增加1美元ICT投資,將額外獲得3美元(2025年為5美元)的GDP回報。

可認為在數字經濟中,產業數字化的影響將3倍甚至5倍於數字產業化。

華為2018的GCI報告表明,過去15年,數字經濟的增速是全球GDP增速的2.5倍。產業數字化經歷流程電子化、管理數字化、生產自動化、企業互聯網化和企業智能化階段,而工業互聯網是現階段推動產業數字化的抓手。

工業互聯網發展面臨很大挑戰。工業互聯網被看作是互聯網的下半場,但其與消費互聯網有很大不同。

首先,消費互聯網是共性的,而工業互聯網的個性化明顯,在不同行業甚至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都是不同的。

第二,消費互聯網終端品種簡單,使用門檻低,而工業互聯網門檻高,涉及傳統生產設備類型多、業務鏈條長、服務模型複雜,對技術、資金、人才都有較高要求。

第三,消費互聯網的運用基本上是從無到有,而工業互聯網是對現有生產方式的改造,實施熱得慢。

最後,較之消費互聯網“贏家通吃”的格局不同,工業互聯網需要有更多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並且產業數字化轉型對企業組織變革有很高要求。

互聯網企業在實體產業數字化轉型中可發揮先鋒作用,但主體還應是實體經濟企業。不與實體經濟企業結合,工業互聯網將“看得見摸不著”。

發展工業互聯網要有與發展消費互聯網不同的思路,消費互聯網的重點是網絡而且是公網,工業互聯網重點是企業內網而且要下沉到物聯網、上聯到雲平臺。

消費互聯網是全球性的,易於標準化,而企業內網連接設備的多樣性使得標準化難度較大。目前對工業互聯網技術標準的研究受消費互聯網思路影響,試圖找出像IP地址和DNS系統那樣全球通用的工業互聯網解析,但工業互聯網多種多樣的設備和工件並非都需要全球可訪問,安全問題尤為重要。

2019年,互聯網的下半場數字經濟帶來新引擎

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將互聯網思維引入企業,但並不是簡單地用消費互聯網模式去改造企業,需要IT技術與OT(運營技術)要素的全面融合。

中國工業互聯網發展需要同時補工業自動化的課,目前各類工控軟件和管理軟件基本依賴進口,只解決網絡化而不解決自主可控軟件問題,工業互聯網的基礎也不牢。

工業互聯網發展需要因企施策,在全球500強中我國企業超過100家,但其中7成以上是小微企業,規模、裝備與技術方面均相差懸殊。

我國很多大企業的生產裝備和技術與國外同行並無差距,但在研發、設計、工程、營銷、售後服務等附加值高的環節缺乏競爭力,沒有形成代表質量信譽的國際品牌。

國外西門子、GE等自身已經轉型為生產性服務業公司,而我國傳統產業的大企業還缺乏這樣的能力。

大量的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經費,或者也沒有勝任ICT的專業技術人員,可能只有頭腦和電腦,企業沒有能力靠自身力量進行數字化轉型。政府需要建立非盈利性服務平臺,為企業和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技術支撐和中介服務。


5G、AI和工業互聯網為經濟增長,開闢新空間、提供新動能


在5G方面,高通公司委託HIS諮詢公司所做的研究表明,到2035年,5G將會推動全球產出增加4.6%,將增加當年GDP的7%,給中國帶來近1萬億美元的GDP增長和近1千萬新增就業崗位。

在人工智能方面,麥肯錫認為,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為全球額外貢獻13萬億美元的GDP增長。埃森哲預測,到2035年AI成為全新的生產要素後,有望推動中國勞動生產率提高27%,相當於經濟總增加值提升7.1萬億美元。

在工業互聯網方面,埃森哲預測,到2030年,工業互聯網將為全球帶來14.2萬億美元的經濟增長。麥肯錫的調研報告也顯示,工業互聯網有關的產業領域可能會在2025年之前達到全球每年實現11.1萬億美元增加值的發展水平。到2035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將超過13萬億元。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任重道遠


中國新一代ICT技術快速發展,但與美國相比差距還很大。ICT核心技術產品如CPU、DSP、操作系統等仍是我國的軟肋。

中美兩國2018年GDP分別約為13萬億美元和19萬億美元,相差不到一倍,但中國ICT市場規模卻不及美國的一半。可見中國ICT行業還有很大的差距和很大的發展空間。

數字經濟的發展關鍵仍是創新驅動。2019年中國進入農曆豬年,互聯網界曾經有名言“站在風口,豬也會飛起來”。從鼓勵互聯網企業抓住機遇、借力發展、大膽開拓來看,這句話是積極的,但風停了如何辦?

缺乏合理商業模式下的盲目跟風會把好事做砸,需要經歷痛苦的洗牌過程才能夠鳳凰涅盤。互聯網企業的成功難以複製,惟有創新永恆。發展數字經濟也同樣要結合國情和企業自身情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


關注亞洲財經商學院,獲取更多新經濟乾貨文章!

微信公眾號:AFBSDY

關於亞洲財經商學院:

亞洲財經商學院,秉承【新經濟·新思維·新力量】的教學理念,與國內外一流大學合作辦學,集聚重磅師資,精益打磨課程體系,致力於打造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實踐教育和資格認證於一體的全金融教育體系,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融資、融智,持續輸送多元化、複合型的金融人才。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