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車ofo終究還是“黃”了?這場車輪上的戰爭或將落幕

移動互聯網 美團網 王興 投資 滴滴打車 中商情報網 2018-12-06

中商情報網訊:去年的這個時候,路面上還能看到許多小黃車ofo的身影,而如今雖然仍能找到小黃車但數量遠遠不及以往。在共享單車大戰中,曾經風頭無二兩的小黃車ofo,經歷過高額融資、急速擴張後,如今卻可能要“黃”了。

事實上,今年以來小黃車ofo已多次面臨困境。2018年10月,ofo正式退出日本市場。而在6月開始,ofo就已先後從澳大利亞、德國、韓國、西班牙、以色列以及美國部分城市推出。ofo陷入資金鍊問題,由於資金鍊緊張,總部開始大規模裁員。同時,ofo還被上海鳳凰起訴,索賠貨款6815萬。

陷入絕境的ofo也在努力尋求存活方法,此前也再次得到了融資,但收效甚微。日前,有消費者反映稱,小黃車ofo在退押金的界面中退款按鈕成了灰色,似乎無法點擊。隨後,ofo公關部迴應稱退押金按鈕灰色是正常狀態,是挽留客戶的設置,不存在不能點擊的情況。曾經瘋狂燒錢的ofo,如今連用戶退款也要再三挽留,看來這家共享單車企業的寒冬將至。

ofo的成長路

國內共享單車最早出現在2014年,而ofo也正是2014年創立的。隨著共享單車市場的快速增長,ofo正迎著行業風口,得到多次高額融資、快速擴張市場,成為行業中的佼佼者。

小黃車ofo終究還是“黃”了?這場車輪上的戰爭或將落幕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6年,ofo總訂單量突破一千萬,同時獲得來自經緯中國、滴滴出行、小米等企業的投資。此外,同年ofo還正式進入國內成都、廈門等市場以及佈局海外市場如新加坡等。

2017年,ofo的業務版圖繼續擴張,小黃車正式佈局到合肥、武漢、天津、拉薩等城市,成為全球首個全球4個國家100座城市提供服務的共享單車出行平臺。隨後,ofo進入泰國、倫敦等市場。同時,ofo還獲得螞蟻金服等的投資。

2018年,ofo同樣獲得了投資,還成立了B2B事業部,但公司問題逐步顯露出來。

小黃車ofo終究還是“黃”了?這場車輪上的戰爭或將落幕

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行業格局攪動

(1)企業市佔率波動大

在行業快速擴張的階段,共享單車企業通過打價格戰搶佔市場,其中小黃車ofo和摩拜成為兩大巨頭。據數據顯示,去年年底ofo的市場滲透率最高,其次為摩拜單車。到今年9月,ofo跌至第二,摩拜成為滲透率第一的品牌。

此外,哈羅單車、永安行也是業內排名靠前的企業,哈羅單車的市場滲透率升至1.7%;而永安行下降至0.3%。

小黃車ofo終究還是“黃”了?這場車輪上的戰爭或將落幕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2)ofo面臨難以為繼的絕境 摩拜單車被美團收購

小黃車ofo面臨資金不足、難以為繼的絕境,而另一巨頭摩拜卻是走了另一條路。4月3日,媒體爆出美團將以37億債務+現金+股票全資收購摩拜的消息;4月4日,美團創始人王興發表內部信,確認了美團對摩拜的全資收購;4月28日,摩拜發生人事變更,摩拜聯合創始人王曉峰因個人原因,將卸任CEO,出任摩拜單車顧問。由胡瑋煒擔任摩拜CEO,同時,任命劉禹為摩拜總裁,向CEO彙報。

最新的消息顯示,摩拜單車的運營主體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已於11月27日正式完成了股東工商變更,創始人胡瑋煒、投資人李斌等人退出,美團創始人王興成大股東,持有北京摩拜科技95%的股份,另外5%的股份由穆榮均持有。

據美團點評此前發佈的招股書顯示,截至2018年4月30日止四個月,摩拜的單車活躍用戶達到4810萬名,單車數量為710萬輛。此外,自4月4日美團收購摩拜以來,摩拜於2018年4月4日至2018年4月30日的錄入收入為1.28億元,淨虧損為4.07億元。

小黃車ofo終究還是“黃”了?這場車輪上的戰爭或將落幕

數據來源:美團

(3)共享單車企業陣亡已成常態

據招股書顯示,摩拜商譽價值128億,商標值16億。而美團無形資產前四個月從去年底的199億元增加至360億元,主要是收購摩拜。摩拜“活”了下去,而美團也新增一項業務,此次收購也可以說是雙贏。但共享單車企業中,能像摩拜這樣的也屬少數。曾經在共享單車大戰中佔有一席的小藍單車破產後被滴滴接管,除此以外還有其他企業也早已“陣亡”。

小黃車ofo終究還是“黃”了?這場車輪上的戰爭或將落幕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共享單車市場曾風光無限,如今卻困難重重。巨頭企業面臨倒閉、被收購,小企業大浪淘沙早已消失,共享單車行業前路何方?

共享單車行業前路何方

共享單車最早出現於2014年,在2015年進入人們的視野。2016年是共享單車的“狂歡”之年,2017年共享單車企業快速擴張。在歷經2017年共享單車企業大規模暴增之後,目前共享單車市場已經進入一片頹靡之勢,不斷有企業宣佈退出。

共享單車的快速發展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極大便利,解決了出行“最後一公里”問題,在共享經濟推動下,共享單車以驚人的速度席捲整個中國。雖然市場從爆發式增長轉入洗牌階段,行業面臨陣痛。但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這種出行方式被越來越多人選擇,行業前景還是十分廣闊。據預測,2018年國內共享自行車市場規模將達178.2億元,增速達73.3%。到2020年,國內共享自行車市場規模或將突破300億元。

小黃車ofo終究還是“黃”了?這場車輪上的戰爭或將落幕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在用戶規模方面,共享單車成為2017年下半年用戶規模增長最為顯著的互聯網應用類型。據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共享單車國內用戶規模已達2.21億,佔網民總體的28.6%。用戶規模半年增加1.15億,增長率達到108.1%。據中商產業研究院預測,2018年國內共享自行車用戶規模將達2.98億人。到2020年,用戶規模將超5億人。

小黃車ofo終究還是“黃”了?這場車輪上的戰爭或將落幕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共享單車最大的成本就是單車的硬件成本和維護成本,按照企業的運營邏輯,一輛單車即便是有成本在,但是也可以通過長期的運作,利用乘客的乘車費用來進行抵消。但目前的行業現狀是共享單車產能過剩,共享單車企業管理不善,企業資金鍊短缺難以運轉。未來,共享單車企業只有痛定思痛加強企業管理、完善運營佈局,摸索出更適合的盈利模式,才能走的更遠。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共享單車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共享單車產業大數據、共享單車產業規劃策劃、共享單車產業園策劃規劃、共享單車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