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鑫帶來的這場暴風,終究還是吹亂了他的驕傲放縱'

"

馮鑫和暴風的命運緊緊相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企業和企業家的人生軌跡因為共同的目標重合,這是商戰遊戲的規則,每個人都要遵守,馮鑫亦如此。

"

馮鑫和暴風的命運緊緊相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企業和企業家的人生軌跡因為共同的目標重合,這是商戰遊戲的規則,每個人都要遵守,馮鑫亦如此。

馮鑫帶來的這場暴風,終究還是吹亂了他的驕傲放縱

馮鑫喜歡把責任扛在肩上,把過失留給自己。

這次他真的只能怪自己。

昨日晚間,暴風發布公告稱,集團實際控制人馮鑫因涉嫌犯罪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今晨,暴風帝國進一步淪陷,暴風集團股價開盤跌停,每股報價報5.67元,總市值在短短3天的時間蒸發2億元。而和3年前相比,暴風集團的股價更是下跌了20倍左右。

掌舵人馮鑫被捕的消息讓該集團再一次陷入了汪洋大海呼嘯的風暴之中。

在熟悉馮鑫的人眼中,他傲岸不群,不愛說漂亮話,寧可頂撞他人也要驕傲地捍衛心中的正義。萬萬沒有想到,馮鑫的這次被捕很有可能與融資行賄有關。

造夢

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瞭解到,馮鑫的被捕,主要涉及暴風集團與光大資本對MPS(MP&Silva Holdings S.A.)展開的收購,而急功近利的馮鑫在此項目的融資過程中存在行賄行為。

值得一提的是,雙方在共同操作收購MPS時,光大資本方該項目負責人便是項通,而此人已經因涉嫌收受賄賂,目前已被公安機關批捕。

項通的被捕似乎印證了馮鑫行賄的罪名,一向為人正直的馮鑫為何會將底線拋之腦後?或許,對暴風龐大體系的憧憬讓他迷失了自我。

為完善暴風生態,2016年馮鑫想通過收購MPS,進軍體育內容產業。

馮鑫收購MPS的心情很急切,為此,暴風集團和光大資本聯合設立了上海浸鑫投資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以2.6億元撬動52億元。

然而,馮鑫的如意算盤打錯了,急於求成的他並沒有發覺此次收購其實就是一個陷阱。

2018年,MPS總部所在地英國倫敦高等法院做出裁決,判定MPS必須以資抵債償還法網660萬美元版權費,MPS進入實質性破產。2019年2月25日,浸鑫基金投資期限屆滿到期,MPS公司被宣佈破產。

併購項目失敗,投資方卻未能成功退出。光大證券和招商銀行為此承受了數十億元的損失。

這是暴風帝國潰敗的開始,對成功的慾望,讓原本頗為耿直的馮鑫,忘記了履行自己的承諾。

在今年5月,光大浸輝和上海浸鑫起訴暴風集團,聲稱該集團以及馮鑫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了約7.5億元人民幣的損失,要求他們履行自己所承諾的義務。

正是此次縱身一躍,為今日的黯然埋下了禍端。

潰敗

2014年,快播創始人王欣因平臺涉嫌傳播淫穢色情被抓,彼時的馮鑫卻即將登上人生的巔峰。殊不知,同在視頻播放行業的馮鑫會在5年後迎來與王欣相同的命運。

就在2015年3月,馮鑫和他的暴風才迎來了生命中的高光時刻:暴風科技在A股上市。

隨後,暴風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商業奇蹟,其股票持續暴漲,創下了40天36個漲停的記錄。2015年5月末,暴風股價達到327.01元,漲了44倍,被稱為“妖股”。

商場瞬息萬變,馮鑫害怕錯失機會,他想要趁勝追擊,不甘心暴風僅僅是一個播放器。同年,暴風集團宣稱將佈局商業生態圈,今後,暴風將不只是一個單一的視頻播放器,還將佈局互聯網視頻、VR、智能家庭娛樂、直播、影視文化、互聯網遊戲和O2O等。

也就是說,暴風將同時應對多條賽道,替馮鑫編織“DT大娛樂戰略”的美夢,而MPS也是馮鑫描繪藍圖的一條筆觸。

不過,收購MPS並沒有給集團起一個好頭,收購失敗,給了當時順風順水的暴風集團一記響雷,劈斷了桅杆,緊接著一直潛伏在暴風身邊的暗礁,讓這條巨輪逐漸沉落。

夢魘

其實,在被公安機關逮捕之前,馮鑫便麻煩纏身,而暴風集團早已疲於奔波。

為了搭建龐大的暴風帝國,馮鑫四處籌集資金,成立了多個PE併購基金,而基金由於設有優先級劣後級,其擔保方式往往與馮鑫個人股權有關。

2018年,暴風集團宣告中信資本以股權轉讓合同糾紛為由,向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對馮鑫名下暴風集團327.12萬股票進行司法凍結。

而中信資本正是馮鑫千辛萬苦地為暴風帝國VR部門魔鏡拉來的“財主”,最終兩者的不歡而散昭示著暴風帝國龐大的生態體系已經開始崩塌,暴風已經沒有足夠的資金來維護龐大的觸角。

日常運營的資金並非源自集團內部,而是借來的,更糟糕的是暴風所鋪設的龐大體系並沒有走上正軌。

馮鑫本想懷揣著藍圖,一路高歌、一路突飛猛進,卻最終敗給了現實。為了收割市場,暴風打起了價格戰,甚至不惜虧損售賣產品。2015年,暴風TV40吋的電視機定價為999元,每臺的虧損額在300—400元之間。

禍不單行,暴風影音的淨利潤也開始下滑。2015年,該業務的淨利潤高達1.73億元,而一年後,這一數字就變為了5281萬。

今年5月,暴風TV被曝拖欠員工半年工資,多名員工在深圳灣軟件園拉橫幅維權。

2016年,VR在熱鬧之後遭遇了寒冬,由於技術的不成熟,風口一過,整個行業孤鴻遍野。暴風的VR部門魔鏡也不例外。

彼時,整個暴風帝國搖搖欲墜,暴風集團2016年以及2017年的負債金額已經超過了公司的流動資產。2018年全年,暴風集團營業收入11.27億元,同比下滑41.15%;虧損則高達10.9億元。

2018年7月6日,暴風控股股東馮鑫所持部分股份被法院司法凍結。本次股份被司法凍結,系中信資本以股權轉讓合同糾紛為由向北京朝陽區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對馮鑫名下暴風集團327萬股進行司法凍結。

2019年6月16日,暴風集團與北京品眾互動網絡營銷技術有限公司就網絡服務合同糾紛告一段落,法院將“查封、扣押、凍結被告暴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財產,限額人民幣3 80萬元。

2019年7月17日,騰訊向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的申請,請求查封、凍結被告暴風集團名下價值人民幣2340萬元的財產,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裁定後予以凍結。

一方面入不敷出,一方面債臺高築。暴風被各方力量撕扯,根本沒有力量償還債主。

半個賈躍亭

縱觀暴風集團的發展史,其龐大的生態模式和樂視極為相似,對於馮鑫這次被捕,也有人笑稱他是步了“老師”賈躍亭的後塵。不過,賈躍亭更機敏,已經“跑路”到美國,繼續做著造車夢。

而馮鑫的悲劇在於,他夢想的泡沫膨脹得很大,卻被人及時戳破,掉落神壇。

馮鑫曾在參加節目時評價賈躍亭控制不了過高慾望,繼而造成了樂視的困境。

諷刺的是,馮鑫自己似乎也並沒有把控自身的慾望,最終,他也走向了為暴風龐大的體系四處奔走、募集資金的道路。

和賈躍亭相同,馮鑫也為了自己的帝國大夢付出了代價,他透支了集團和他個人的信譽度,親手摧毀了一家公司發展的根本:誠信。

面對資本和債務壓力,馮鑫選擇了逃避,只是他的逃避沒有被裝飾得天花亂墜(賈躍亭走後還為樂視找到了“接盤俠”孫宏斌)。

暴風與離職員工的勞動糾紛層出不窮,暴風集團更是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馮鑫本人也被限制消費。

但,和賈躍亭不同的是,馮鑫更有擔當。

面對暴風集團的接連失利,馮鑫曾做過一次深度檢討。他坦言,暴風作為一家上市公司,上市三年的時間,由於沒有經驗、能力差而錯失良機,沒有完成任何一次的融資和併購。

而暴風上市後把債權的錢當股權的錢用,使得每一筆融資發生後都要對它的最終結果負責更是將集團推向了深淵。

馮鑫最後坦言,暴風目前的敗局不怨別人,只怨自己。

他坦言:“我不怪團隊,不怪A股的環境,不怪我的任何一個債務人,也不怪任何一個幫我做業務的人,99.999%還是要怪自己。”

不知馮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到底有幾分悽慘,有幾分感慨。而過往絕不是雲煙,不會輕易消散。

現在,他需要為自己的失誤付出代價了。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