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國義:“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
"
徐國義:“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教師節徐國義、葉詩文師徒倆合影

因身體原因,著名教練徐國義未能親赴光州,現場指導葉詩文、徐嘉餘等一眾弟子們參賽。光州世錦賽前,《游泳》雜誌的記者就葉詩文休學回來備戰東京奧運會以及訓練情況對他進行了專訪。

“回來你要準備好吃苦頭的”

“能不能給我多練一點?”這是現在的葉詩文,在訓練中對教練的新要求。

一切都不一樣了。

徐國義說,在辦妥了從清華大學的休學手續後,葉詩文向他表達了要重回隊裡訓練的想法,更確切地說,是決心,一個經歷了很長時間、很多思考後下的決心。

“我跟她說,你好好地在清華讀書,把書讀出來,走另外一條路。清華對她的各方面的配備都很好,有那麼好的資源給她,而且女孩子大了,總要結婚生子。競技這一塊嘛,你已經是奧運會冠軍,再回來幹嗎?我不希望她一輩子在泳池。”

說這番話時的徐國義不是個教練——他站在長輩的角度,調動他的人生閱歷和智慧,為弟子再次指明他所認為的最佳方向。

葉詩文,原本就是徐國義、樓霞夫婦倆,眼瞅著一手帶大的自家孩子——

2008年,12歲的葉詩文在浙江省運會的游泳比賽拿到1金2銀2銅,之後入選省隊,跟隨樓霞訓練,兩年後進入國家游泳隊,師從徐國義。再兩年後,徐國義把她送上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16歲,女子200米及400米個人混合泳兩塊金牌,葉詩文創下的是中國游泳最輝煌的歷史。這背後,凝結著徐國義難以言表的付出和心血,倫敦奧運會週期,徐國義放在葉詩文身上的精力是“百分之百”。

作為教練,徐國義強調的是要對隊員負責任:激發他們的最大潛能,把他們送上所能到達的競技體育的最高峰;而作為長輩,他仍然強調的是要“盡到責任”。同意她回來,再度回到競爭激烈的競技體育中,“從長輩的角度講,那是不負責任的。”

“先不要說什麼大訓練量和強度訓練,一般人,讓你每天上午兩個小時、下午兩個小時,單泡在泳池裡,你受得了嗎?人的體溫是37℃,池水是27℃,你受不了的。”在訓練總局游泳館一間堆滿了箱子的房間裡,結束訓練的徐國義坐靠在椅子裡,發出了詢問,並自己做出了回答。還能有誰比這位奧運金牌教練,更深知競技體育的甘苦的呢?

“所以,我不同意她回來。她應該走另外一條路。”

可葉詩文決心已下。“那我有什麼辦法?我只能跟她說,回來你要準備好吃苦頭的。”徐國義說。

“怎麼樣不在那麼痛苦的情況下實現突破?”

“她的心態不同了,以前是‘要她練’,對訓練她感到畏懼、感到痛苦,水深火熱,現在是‘她要練’,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嚴格的管理、督促,各方面都非常順暢。”

徐國義將葉詩文當下的訓練狀態,稱之為一種“理想的訓練狀態”。

的確,訓練仍然很辛苦,但現在,葉詩文是以快樂、享受的心態擁抱這種辛苦。5月12日,她在微博中寫道:“下高原咯,近幾年最開心的一次昆明訓練,最後一週強度課很好很紮實,真是去外訓前的定心丸了。”5月26日,赴美訓練第一週結束後,她比出V字,調侃晒黑的自己和隊友們“彷彿是黑客帝國”。

對葉詩文先後在200蛙、100蝶上游出個人最好成績,徐國義的回答很簡單:“心到了,專注了”,他說,這是做任何事成功的祕密,不光是游泳。

對她的狀態,他認為目前還是在恢復,但“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要有突破,沒有突破,光是恢復,你拿不了冠軍。”

葉詩文歸來,讓徐國義不得不操更多的心。現在,他的組裡有8名隊員,每一個都是國內高水平隊員,李朱濠、朱夢惠……,其中的重點隊員是徐嘉餘,葉詩文不在,徐國義大概80%的心思會放在徐嘉餘身上,葉詩文回來,他就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她身上,“大約50%的精力給徐嘉餘,25%的精力給葉詩文,再有25%的精力給其他隊員。”

對葉詩文,包括對組裡所有的隊員,他每天要動的腦筋,一個是在訓練設計上,怎麼樣讓他們有更好的能力?在無氧、耐乳酸和最大吸氧量這塊,“有所突破,有更大的表現”。

“每一個運動員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不同。遊好了你要怎麼練,不好了你要怎麼練?我也不希望他們在訓練上特別痛苦,我又能輕鬆又能達到效果,這是我每天思考的問題。我們每天都在找這個方向,按照這個方向來走。如果他們每天都很痛苦,我想這個堅持也堅持不了多久。”

另外一個就是在技術上。葉詩文的出發跟轉身,相對來說還是不如國際最頂尖的運動員好,要不斷地去完善。

“像她這樣的運動員,我們一定要細緻。每一個細節,天天都要強調,不是說一般的小運動員,你大塊的基礎啊這些訓練,她不是基礎,因為她已經水平很高了,就是我們所說的高級訓練,不是低級訓練,所以也是我要關注的問題,也是我需要開動腦子,盡我自己的能力。”

徐國義極為重視技術。他認為自己的執教特點就是技術。要超越極限,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肯定要比別人多練,也必然會付出痛苦的代價。但徐國義想去改變這個東西,“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一些訓練設計也好,訓練的理解也好,去改變這些很痛苦的東西。我希望他們每天都是愉快的,每天都看到自己都在進步。”

“所有我帶的隊員都是我從小帶的,我希望他們不是以最痛苦的方式解決問題。”他不想通過大強度訓練來讓隊員長成績,因為強度大負荷大肯定痛苦,“我們是不是在技術上去改變一些自己?怎麼減更多的阻力?或者更多的動力,不要讓運動員天天都很痛苦。你要她運動壽命長,就是要去改變她的技術,讓她獲得更好的技術,而不是說用更大的強度去刺激她。大強度的刺激,對運動員的身體是有害的。我們自己也一樣,鍛鍊強度一味地大,傷病也就出現了。好的技術的話,一定是節省體能的。”

在技術上,徐國義追求更流暢,更尖、緊。請他舉個例子,他說“比如抱水一定比推水更重要,沒有前面的支撐,後面的工作距離很短,做功很短,我希望做功是長的,更節省體能,這是作為教練員一定要去想的問題。”

他要求隊員訓練中數動作。因為“運動員如果學會了數動作,那麼他一定是在用心遊,專注於自己的動作。跟隨便遊是不一樣的。減少劃次,增加速度,提高效率。不是說我游到多少,我秒錶一掐,哎呦,快的就是好的,不是這樣。快在哪裡,你要知道。平時20次,那我能不能減到19次?過一段時間減到18次,還是這個速度。這就是好的技術。體能節約了,遊得時候也更流暢了。我們每天就是設計這些手段。”

“目標當然是金牌”


從美國外訓歸來一個禮拜了,徐國義仍然感覺時差沒有倒過來,這在以往是沒有過的現象。這讓他感到自己的確年齡大了,身體在時時發出警告。說難聽點,他覺得自己是“拿著生命在幹這個活”。

2015年冬訓期間,徐國義腦部查出腫瘤,並做了手術。如今,做過手術的腦部一側,還有著很明顯的一道疤。對於患病,徐國義接受了,雖然一開始也想不通,“我也想我怎麼會有這個病,不可能吧?可是你就是有這個病。我的醫生跟我講,你不得這個病,也會得那個病。就是這樣,行,趁著現在還能辨清是非的時候,運動員還能聽我指揮的時候,我們把它做好,沒有其他的,踏踏實實吧這個事情做好,我們繼續再努力一年多,把它做好,無悔。最後的結果好與壞,天註定。”

設身處地,這也是他重視技術、反對一味靠大運動量大負荷提高成績的執教理念的出發點。怎麼樣才能取得好的成績?首先是自己需要有一個很好的精神狀態,包括激情。“如果我的身體不好,我也沒有激情,沒有好的正確的思維傳遞給他們,怎麼出成績?”“運動員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好的健康的身體,也很難去付出,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有你身體好,那你想到才能做到。你沒有好的身體,你想到也做不到。”

跟一些教練員、運動員面對媒體採訪態度總是有所保留截然不同,無論是葉詩文,還是徐國義,都毫不掩飾自己“目標是金牌”的設定。葉詩文說:“回來當然是想站上最高領獎臺”,徐國義的話是:在我們的眼裡,冠軍才是贏,千贏不敵一金,只有冠軍。”

但有時對葉詩文的目標設定,他的態度似乎又有所猶豫,身為奧運會金牌教練,他內心清楚要拿到奧運會冠軍,要練到什麼地步,“肯定比倫敦奧運會拿金牌吃的苦還要多。”

“我這個組裡,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來練的。”“我要培養的不是優秀運動員,優秀還不夠,要卓越。”每天訓練前的例行溝通中,他會用語言去點燃隊員的鬥志,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激情也是在他那裡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我希望大家還是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喜不喜歡這個工作?你對這個工作有多大期待?有沒有激情?這是很關鍵的。如果說這個工作你感覺很痛苦,那我想你也不會有多大投入。你不喜歡的工作,你怎麼會有投入?”

在這位名教練這裡,很多事情既簡單又沒那麼簡單,簡單的是所有人的成功公式裡,都一定有投入、激情和專注,不簡單的是,是他每天上午一堂、下午一堂游泳課,幾乎全年無休,面對組裡隊員眼睛看到的和腦子裡想的東西。

不過,徐國義對自己也有規劃,他的激情,在年齡和身體的夾擊之下,也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他的想法,是打完東京奧運會就撤出游泳池,而之所以在身體狀態不好的情況下還在泳池邊堅守,是因為這些隊員都是他從小帶起來的,“他們不光是我隊員,他們還是我的孩子,有這份感情在,我對他們要有個交代”。

時值七一,談及愛國,徐國義發了自己的感慨:“只要你每天努力工作,那就是愛國,就是對祖國最大的愛。”

葉詩文回來,他說,“你回來要準備吃苦頭的。”還有一句話是,“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推薦:

葉詩文:我從未離開

兩種蛙泳技術與三個配合時機

歡迎訂閱游泳雜誌

"
徐國義:“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教師節徐國義、葉詩文師徒倆合影

因身體原因,著名教練徐國義未能親赴光州,現場指導葉詩文、徐嘉餘等一眾弟子們參賽。光州世錦賽前,《游泳》雜誌的記者就葉詩文休學回來備戰東京奧運會以及訓練情況對他進行了專訪。

“回來你要準備好吃苦頭的”

“能不能給我多練一點?”這是現在的葉詩文,在訓練中對教練的新要求。

一切都不一樣了。

徐國義說,在辦妥了從清華大學的休學手續後,葉詩文向他表達了要重回隊裡訓練的想法,更確切地說,是決心,一個經歷了很長時間、很多思考後下的決心。

“我跟她說,你好好地在清華讀書,把書讀出來,走另外一條路。清華對她的各方面的配備都很好,有那麼好的資源給她,而且女孩子大了,總要結婚生子。競技這一塊嘛,你已經是奧運會冠軍,再回來幹嗎?我不希望她一輩子在泳池。”

說這番話時的徐國義不是個教練——他站在長輩的角度,調動他的人生閱歷和智慧,為弟子再次指明他所認為的最佳方向。

葉詩文,原本就是徐國義、樓霞夫婦倆,眼瞅著一手帶大的自家孩子——

2008年,12歲的葉詩文在浙江省運會的游泳比賽拿到1金2銀2銅,之後入選省隊,跟隨樓霞訓練,兩年後進入國家游泳隊,師從徐國義。再兩年後,徐國義把她送上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16歲,女子200米及400米個人混合泳兩塊金牌,葉詩文創下的是中國游泳最輝煌的歷史。這背後,凝結著徐國義難以言表的付出和心血,倫敦奧運會週期,徐國義放在葉詩文身上的精力是“百分之百”。

作為教練,徐國義強調的是要對隊員負責任:激發他們的最大潛能,把他們送上所能到達的競技體育的最高峰;而作為長輩,他仍然強調的是要“盡到責任”。同意她回來,再度回到競爭激烈的競技體育中,“從長輩的角度講,那是不負責任的。”

“先不要說什麼大訓練量和強度訓練,一般人,讓你每天上午兩個小時、下午兩個小時,單泡在泳池裡,你受得了嗎?人的體溫是37℃,池水是27℃,你受不了的。”在訓練總局游泳館一間堆滿了箱子的房間裡,結束訓練的徐國義坐靠在椅子裡,發出了詢問,並自己做出了回答。還能有誰比這位奧運金牌教練,更深知競技體育的甘苦的呢?

“所以,我不同意她回來。她應該走另外一條路。”

可葉詩文決心已下。“那我有什麼辦法?我只能跟她說,回來你要準備好吃苦頭的。”徐國義說。

“怎麼樣不在那麼痛苦的情況下實現突破?”

“她的心態不同了,以前是‘要她練’,對訓練她感到畏懼、感到痛苦,水深火熱,現在是‘她要練’,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嚴格的管理、督促,各方面都非常順暢。”

徐國義將葉詩文當下的訓練狀態,稱之為一種“理想的訓練狀態”。

的確,訓練仍然很辛苦,但現在,葉詩文是以快樂、享受的心態擁抱這種辛苦。5月12日,她在微博中寫道:“下高原咯,近幾年最開心的一次昆明訓練,最後一週強度課很好很紮實,真是去外訓前的定心丸了。”5月26日,赴美訓練第一週結束後,她比出V字,調侃晒黑的自己和隊友們“彷彿是黑客帝國”。

對葉詩文先後在200蛙、100蝶上游出個人最好成績,徐國義的回答很簡單:“心到了,專注了”,他說,這是做任何事成功的祕密,不光是游泳。

對她的狀態,他認為目前還是在恢復,但“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要有突破,沒有突破,光是恢復,你拿不了冠軍。”

葉詩文歸來,讓徐國義不得不操更多的心。現在,他的組裡有8名隊員,每一個都是國內高水平隊員,李朱濠、朱夢惠……,其中的重點隊員是徐嘉餘,葉詩文不在,徐國義大概80%的心思會放在徐嘉餘身上,葉詩文回來,他就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她身上,“大約50%的精力給徐嘉餘,25%的精力給葉詩文,再有25%的精力給其他隊員。”

對葉詩文,包括對組裡所有的隊員,他每天要動的腦筋,一個是在訓練設計上,怎麼樣讓他們有更好的能力?在無氧、耐乳酸和最大吸氧量這塊,“有所突破,有更大的表現”。

“每一個運動員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不同。遊好了你要怎麼練,不好了你要怎麼練?我也不希望他們在訓練上特別痛苦,我又能輕鬆又能達到效果,這是我每天思考的問題。我們每天都在找這個方向,按照這個方向來走。如果他們每天都很痛苦,我想這個堅持也堅持不了多久。”

另外一個就是在技術上。葉詩文的出發跟轉身,相對來說還是不如國際最頂尖的運動員好,要不斷地去完善。

“像她這樣的運動員,我們一定要細緻。每一個細節,天天都要強調,不是說一般的小運動員,你大塊的基礎啊這些訓練,她不是基礎,因為她已經水平很高了,就是我們所說的高級訓練,不是低級訓練,所以也是我要關注的問題,也是我需要開動腦子,盡我自己的能力。”

徐國義極為重視技術。他認為自己的執教特點就是技術。要超越極限,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肯定要比別人多練,也必然會付出痛苦的代價。但徐國義想去改變這個東西,“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一些訓練設計也好,訓練的理解也好,去改變這些很痛苦的東西。我希望他們每天都是愉快的,每天都看到自己都在進步。”

“所有我帶的隊員都是我從小帶的,我希望他們不是以最痛苦的方式解決問題。”他不想通過大強度訓練來讓隊員長成績,因為強度大負荷大肯定痛苦,“我們是不是在技術上去改變一些自己?怎麼減更多的阻力?或者更多的動力,不要讓運動員天天都很痛苦。你要她運動壽命長,就是要去改變她的技術,讓她獲得更好的技術,而不是說用更大的強度去刺激她。大強度的刺激,對運動員的身體是有害的。我們自己也一樣,鍛鍊強度一味地大,傷病也就出現了。好的技術的話,一定是節省體能的。”

在技術上,徐國義追求更流暢,更尖、緊。請他舉個例子,他說“比如抱水一定比推水更重要,沒有前面的支撐,後面的工作距離很短,做功很短,我希望做功是長的,更節省體能,這是作為教練員一定要去想的問題。”

他要求隊員訓練中數動作。因為“運動員如果學會了數動作,那麼他一定是在用心遊,專注於自己的動作。跟隨便遊是不一樣的。減少劃次,增加速度,提高效率。不是說我游到多少,我秒錶一掐,哎呦,快的就是好的,不是這樣。快在哪裡,你要知道。平時20次,那我能不能減到19次?過一段時間減到18次,還是這個速度。這就是好的技術。體能節約了,遊得時候也更流暢了。我們每天就是設計這些手段。”

“目標當然是金牌”


從美國外訓歸來一個禮拜了,徐國義仍然感覺時差沒有倒過來,這在以往是沒有過的現象。這讓他感到自己的確年齡大了,身體在時時發出警告。說難聽點,他覺得自己是“拿著生命在幹這個活”。

2015年冬訓期間,徐國義腦部查出腫瘤,並做了手術。如今,做過手術的腦部一側,還有著很明顯的一道疤。對於患病,徐國義接受了,雖然一開始也想不通,“我也想我怎麼會有這個病,不可能吧?可是你就是有這個病。我的醫生跟我講,你不得這個病,也會得那個病。就是這樣,行,趁著現在還能辨清是非的時候,運動員還能聽我指揮的時候,我們把它做好,沒有其他的,踏踏實實吧這個事情做好,我們繼續再努力一年多,把它做好,無悔。最後的結果好與壞,天註定。”

設身處地,這也是他重視技術、反對一味靠大運動量大負荷提高成績的執教理念的出發點。怎麼樣才能取得好的成績?首先是自己需要有一個很好的精神狀態,包括激情。“如果我的身體不好,我也沒有激情,沒有好的正確的思維傳遞給他們,怎麼出成績?”“運動員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好的健康的身體,也很難去付出,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有你身體好,那你想到才能做到。你沒有好的身體,你想到也做不到。”

跟一些教練員、運動員面對媒體採訪態度總是有所保留截然不同,無論是葉詩文,還是徐國義,都毫不掩飾自己“目標是金牌”的設定。葉詩文說:“回來當然是想站上最高領獎臺”,徐國義的話是:在我們的眼裡,冠軍才是贏,千贏不敵一金,只有冠軍。”

但有時對葉詩文的目標設定,他的態度似乎又有所猶豫,身為奧運會金牌教練,他內心清楚要拿到奧運會冠軍,要練到什麼地步,“肯定比倫敦奧運會拿金牌吃的苦還要多。”

“我這個組裡,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來練的。”“我要培養的不是優秀運動員,優秀還不夠,要卓越。”每天訓練前的例行溝通中,他會用語言去點燃隊員的鬥志,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激情也是在他那裡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我希望大家還是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喜不喜歡這個工作?你對這個工作有多大期待?有沒有激情?這是很關鍵的。如果說這個工作你感覺很痛苦,那我想你也不會有多大投入。你不喜歡的工作,你怎麼會有投入?”

在這位名教練這裡,很多事情既簡單又沒那麼簡單,簡單的是所有人的成功公式裡,都一定有投入、激情和專注,不簡單的是,是他每天上午一堂、下午一堂游泳課,幾乎全年無休,面對組裡隊員眼睛看到的和腦子裡想的東西。

不過,徐國義對自己也有規劃,他的激情,在年齡和身體的夾擊之下,也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他的想法,是打完東京奧運會就撤出游泳池,而之所以在身體狀態不好的情況下還在泳池邊堅守,是因為這些隊員都是他從小帶起來的,“他們不光是我隊員,他們還是我的孩子,有這份感情在,我對他們要有個交代”。

時值七一,談及愛國,徐國義發了自己的感慨:“只要你每天努力工作,那就是愛國,就是對祖國最大的愛。”

葉詩文回來,他說,“你回來要準備吃苦頭的。”還有一句話是,“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推薦:

葉詩文:我從未離開

兩種蛙泳技術與三個配合時機

歡迎訂閱游泳雜誌

徐國義:“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歡迎來稿!稿件請發《游泳》雜誌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
徐國義:“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教師節徐國義、葉詩文師徒倆合影

因身體原因,著名教練徐國義未能親赴光州,現場指導葉詩文、徐嘉餘等一眾弟子們參賽。光州世錦賽前,《游泳》雜誌的記者就葉詩文休學回來備戰東京奧運會以及訓練情況對他進行了專訪。

“回來你要準備好吃苦頭的”

“能不能給我多練一點?”這是現在的葉詩文,在訓練中對教練的新要求。

一切都不一樣了。

徐國義說,在辦妥了從清華大學的休學手續後,葉詩文向他表達了要重回隊裡訓練的想法,更確切地說,是決心,一個經歷了很長時間、很多思考後下的決心。

“我跟她說,你好好地在清華讀書,把書讀出來,走另外一條路。清華對她的各方面的配備都很好,有那麼好的資源給她,而且女孩子大了,總要結婚生子。競技這一塊嘛,你已經是奧運會冠軍,再回來幹嗎?我不希望她一輩子在泳池。”

說這番話時的徐國義不是個教練——他站在長輩的角度,調動他的人生閱歷和智慧,為弟子再次指明他所認為的最佳方向。

葉詩文,原本就是徐國義、樓霞夫婦倆,眼瞅著一手帶大的自家孩子——

2008年,12歲的葉詩文在浙江省運會的游泳比賽拿到1金2銀2銅,之後入選省隊,跟隨樓霞訓練,兩年後進入國家游泳隊,師從徐國義。再兩年後,徐國義把她送上了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最高領獎臺。16歲,女子200米及400米個人混合泳兩塊金牌,葉詩文創下的是中國游泳最輝煌的歷史。這背後,凝結著徐國義難以言表的付出和心血,倫敦奧運會週期,徐國義放在葉詩文身上的精力是“百分之百”。

作為教練,徐國義強調的是要對隊員負責任:激發他們的最大潛能,把他們送上所能到達的競技體育的最高峰;而作為長輩,他仍然強調的是要“盡到責任”。同意她回來,再度回到競爭激烈的競技體育中,“從長輩的角度講,那是不負責任的。”

“先不要說什麼大訓練量和強度訓練,一般人,讓你每天上午兩個小時、下午兩個小時,單泡在泳池裡,你受得了嗎?人的體溫是37℃,池水是27℃,你受不了的。”在訓練總局游泳館一間堆滿了箱子的房間裡,結束訓練的徐國義坐靠在椅子裡,發出了詢問,並自己做出了回答。還能有誰比這位奧運金牌教練,更深知競技體育的甘苦的呢?

“所以,我不同意她回來。她應該走另外一條路。”

可葉詩文決心已下。“那我有什麼辦法?我只能跟她說,回來你要準備好吃苦頭的。”徐國義說。

“怎麼樣不在那麼痛苦的情況下實現突破?”

“她的心態不同了,以前是‘要她練’,對訓練她感到畏懼、感到痛苦,水深火熱,現在是‘她要練’,不需要再像以前那樣嚴格的管理、督促,各方面都非常順暢。”

徐國義將葉詩文當下的訓練狀態,稱之為一種“理想的訓練狀態”。

的確,訓練仍然很辛苦,但現在,葉詩文是以快樂、享受的心態擁抱這種辛苦。5月12日,她在微博中寫道:“下高原咯,近幾年最開心的一次昆明訓練,最後一週強度課很好很紮實,真是去外訓前的定心丸了。”5月26日,赴美訓練第一週結束後,她比出V字,調侃晒黑的自己和隊友們“彷彿是黑客帝國”。

對葉詩文先後在200蛙、100蝶上游出個人最好成績,徐國義的回答很簡單:“心到了,專注了”,他說,這是做任何事成功的祕密,不光是游泳。

對她的狀態,他認為目前還是在恢復,但“要取得好的成績,就必須要有突破,沒有突破,光是恢復,你拿不了冠軍。”

葉詩文歸來,讓徐國義不得不操更多的心。現在,他的組裡有8名隊員,每一個都是國內高水平隊員,李朱濠、朱夢惠……,其中的重點隊員是徐嘉餘,葉詩文不在,徐國義大概80%的心思會放在徐嘉餘身上,葉詩文回來,他就不得不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她身上,“大約50%的精力給徐嘉餘,25%的精力給葉詩文,再有25%的精力給其他隊員。”

對葉詩文,包括對組裡所有的隊員,他每天要動的腦筋,一個是在訓練設計上,怎麼樣讓他們有更好的能力?在無氧、耐乳酸和最大吸氧量這塊,“有所突破,有更大的表現”。

“每一個運動員每天都在成長,每天都不同。遊好了你要怎麼練,不好了你要怎麼練?我也不希望他們在訓練上特別痛苦,我又能輕鬆又能達到效果,這是我每天思考的問題。我們每天都在找這個方向,按照這個方向來走。如果他們每天都很痛苦,我想這個堅持也堅持不了多久。”

另外一個就是在技術上。葉詩文的出發跟轉身,相對來說還是不如國際最頂尖的運動員好,要不斷地去完善。

“像她這樣的運動員,我們一定要細緻。每一個細節,天天都要強調,不是說一般的小運動員,你大塊的基礎啊這些訓練,她不是基礎,因為她已經水平很高了,就是我們所說的高級訓練,不是低級訓練,所以也是我要關注的問題,也是我需要開動腦子,盡我自己的能力。”

徐國義極為重視技術。他認為自己的執教特點就是技術。要超越極限,取得比別人更好的成績,肯定要比別人多練,也必然會付出痛苦的代價。但徐國義想去改變這個東西,“我希望通過我自己的一些訓練設計也好,訓練的理解也好,去改變這些很痛苦的東西。我希望他們每天都是愉快的,每天都看到自己都在進步。”

“所有我帶的隊員都是我從小帶的,我希望他們不是以最痛苦的方式解決問題。”他不想通過大強度訓練來讓隊員長成績,因為強度大負荷大肯定痛苦,“我們是不是在技術上去改變一些自己?怎麼減更多的阻力?或者更多的動力,不要讓運動員天天都很痛苦。你要她運動壽命長,就是要去改變她的技術,讓她獲得更好的技術,而不是說用更大的強度去刺激她。大強度的刺激,對運動員的身體是有害的。我們自己也一樣,鍛鍊強度一味地大,傷病也就出現了。好的技術的話,一定是節省體能的。”

在技術上,徐國義追求更流暢,更尖、緊。請他舉個例子,他說“比如抱水一定比推水更重要,沒有前面的支撐,後面的工作距離很短,做功很短,我希望做功是長的,更節省體能,這是作為教練員一定要去想的問題。”

他要求隊員訓練中數動作。因為“運動員如果學會了數動作,那麼他一定是在用心遊,專注於自己的動作。跟隨便遊是不一樣的。減少劃次,增加速度,提高效率。不是說我游到多少,我秒錶一掐,哎呦,快的就是好的,不是這樣。快在哪裡,你要知道。平時20次,那我能不能減到19次?過一段時間減到18次,還是這個速度。這就是好的技術。體能節約了,遊得時候也更流暢了。我們每天就是設計這些手段。”

“目標當然是金牌”


從美國外訓歸來一個禮拜了,徐國義仍然感覺時差沒有倒過來,這在以往是沒有過的現象。這讓他感到自己的確年齡大了,身體在時時發出警告。說難聽點,他覺得自己是“拿著生命在幹這個活”。

2015年冬訓期間,徐國義腦部查出腫瘤,並做了手術。如今,做過手術的腦部一側,還有著很明顯的一道疤。對於患病,徐國義接受了,雖然一開始也想不通,“我也想我怎麼會有這個病,不可能吧?可是你就是有這個病。我的醫生跟我講,你不得這個病,也會得那個病。就是這樣,行,趁著現在還能辨清是非的時候,運動員還能聽我指揮的時候,我們把它做好,沒有其他的,踏踏實實吧這個事情做好,我們繼續再努力一年多,把它做好,無悔。最後的結果好與壞,天註定。”

設身處地,這也是他重視技術、反對一味靠大運動量大負荷提高成績的執教理念的出發點。怎麼樣才能取得好的成績?首先是自己需要有一個很好的精神狀態,包括激情。“如果我的身體不好,我也沒有激情,沒有好的正確的思維傳遞給他們,怎麼出成績?”“運動員也是一樣的,如果沒有好的健康的身體,也很難去付出,因為心有餘而力不足。只有你身體好,那你想到才能做到。你沒有好的身體,你想到也做不到。”

跟一些教練員、運動員面對媒體採訪態度總是有所保留截然不同,無論是葉詩文,還是徐國義,都毫不掩飾自己“目標是金牌”的設定。葉詩文說:“回來當然是想站上最高領獎臺”,徐國義的話是:在我們的眼裡,冠軍才是贏,千贏不敵一金,只有冠軍。”

但有時對葉詩文的目標設定,他的態度似乎又有所猶豫,身為奧運會金牌教練,他內心清楚要拿到奧運會冠軍,要練到什麼地步,“肯定比倫敦奧運會拿金牌吃的苦還要多。”

“我這個組裡,不是隨隨便便誰都能來練的。”“我要培養的不是優秀運動員,優秀還不夠,要卓越。”每天訓練前的例行溝通中,他會用語言去點燃隊員的鬥志,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激情也是在他那裡出現頻率很高的一個詞。“我希望大家還是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喜不喜歡這個工作?你對這個工作有多大期待?有沒有激情?這是很關鍵的。如果說這個工作你感覺很痛苦,那我想你也不會有多大投入。你不喜歡的工作,你怎麼會有投入?”

在這位名教練這裡,很多事情既簡單又沒那麼簡單,簡單的是所有人的成功公式裡,都一定有投入、激情和專注,不簡單的是,是他每天上午一堂、下午一堂游泳課,幾乎全年無休,面對組裡隊員眼睛看到的和腦子裡想的東西。

不過,徐國義對自己也有規劃,他的激情,在年齡和身體的夾擊之下,也在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他的想法,是打完東京奧運會就撤出游泳池,而之所以在身體狀態不好的情況下還在泳池邊堅守,是因為這些隊員都是他從小帶起來的,“他們不光是我隊員,他們還是我的孩子,有這份感情在,我對他們要有個交代”。

時值七一,談及愛國,徐國義發了自己的感慨:“只要你每天努力工作,那就是愛國,就是對祖國最大的愛。”

葉詩文回來,他說,“你回來要準備吃苦頭的。”還有一句話是,“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推薦:

葉詩文:我從未離開

兩種蛙泳技術與三個配合時機

歡迎訂閱游泳雜誌

徐國義:“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歡迎來稿!稿件請發《游泳》雜誌編輯部郵箱:[email protected]

徐國義:“你努力,我一定比你更努力”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