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藥品 上海醫藥 投資 中國醫藥 E藥經理人 2017-05-23
  • 小時代已經結束,大時代已經到來。醫藥產業最閃耀的創新未來需要科學家、企業家、資本家群體的深度融合,就如同人與人的關係只有協作才能最大程度地釋放創新。“2017浦江醫藥健康產融創新發展峰會”集結兩位院士、20多位產業界重量級企業家、資本家、科學家,群賢畢至、暢所欲言、集思廣益。何時通過何種途徑中國醫藥企業才能位列世界500強?中國醫藥企業家對創新最深層次的憂慮是什麼?科學家如何預判醫藥創新與未來?產融大時代資本家如何理解產業後長袖善舞?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5月18日,由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共同主辦,上海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E藥經理人雜誌承辦的“2017浦江醫藥健康產融創新發展峰會”在上海盛大召開,會議吸引了來自產業界、科學界、資本界的近千名參會嘉賓。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中國醫藥產業的轉型發展正處於關鍵的歷史時期,醫保控費、一致性評價為標誌的質量提升、研發創新,三個行業大事件將直接左右中國醫藥企業的命運。一句被醫藥企業家們普遍認可並經常提及的話是: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級的醫藥消費市場,但至今尚沒有誕生世界級的醫藥產品和醫藥公司。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成就世界級醫藥創新產品和公司的路徑只有研、產、融的深層次結合共生。《E藥經理人》執行出品人,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50人論壇祕書長譚勇認為:首先,人類生產力的高低,最重要的不是經濟產出中的成分,而是取決於怎樣的組合配方:天賦、想法、資本等各種成分如何連接到一起,互聯互通,合作共贏。第二,時勢造英雄,一個英雄的時代需要一批實踐卓越、思想前瞻、擔當有力、 乘風破浪、意志堅定的英雄人物走在時代的前沿,閃耀星空。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2017醫藥健康產融創新發展峰會”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此峰會的初心是促進產融結合,協調產業發展,以推動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創新和全球化為目標,融合醫療健康產業鏈上的企業家、投資家、科學家共同締造醫療健康研產融生態圈,助力中國醫藥企業進軍全球產業三甲之列,迎接世界級醫療健康公司在中國的誕生。

1

中國最富有的人將出現在醫藥產業

上實集團總裁、上海醫藥董事長周軍認為中國醫藥產業有世界級的市場而缺少世界級的公司和產品,“這個悖論反過來講就是一個機會。我們大膽預測,假以時日,也許十年,也許二十年,中國的醫藥企業,一定會長出若干家世界500強企業。”這裡的世界500強,應該符合兩個標準:銷售規模千億美元、市值超過幾百億美元。

這其中,藉助資本的力量,實現融產結合,是可預期的路徑。周軍介紹,上實集團在過去20年間,通過35到40次大型的收購兼併,建立起上實集團現在三大產業:醫藥、房地產、基建環保。“這三大產業20年前是沒有的,80%是通過收購兼併和投資來的。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再過十年十五年,醫療行業很可能會產生中國最富有的一群人,雖然今天還沒有。”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50人論壇首屆輪值主席許小林一語道出資本眼中的中國醫藥健康產業現狀,他認為產融結合已經很深刻的體現在如今的醫藥人身上。當很多人已經分不清自己是科學家、企業家還是投資家,產業、創新、投資已經實現完美的融合的時候,每個人都能駕馭這一三重身份的時候,也是醫藥產業創新的最好時機。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2

創新藥的最後一公里

不管是企業家、科學家、投資家對中國醫藥工業跑贏其他產業的弱週期屬性早已經達成共識。工業與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在會上分享了2016年中國醫藥行業的發展情況,並解讀了國家健康發展規劃,以及國家對醫藥產業創新的大力支持和發展機遇。

2016年,醫藥行業實現了“十三五”規劃的開門紅:一是2016年我國醫藥工業同比增長10.6%,高於全部工業平均值4.6個百分點。且高於GDP增長3.9個百分點;二是醫藥工業佔全部工業比重由2015年的3%提高到2016年的3.3%。此外,醫藥工業的銷售利潤率也比全部工業銷售利潤率高出多個百分點。

他還指出,醫藥行業一定要融入國家三大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發展戰略。醫藥行業一定要融入其中,借東風加快發展。

但宏觀環境的利好,仍不能忽略新藥創新在臨床試驗中存在的具體問題。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副校長魏於全認為中國創新藥想上去一定要找新靶點,光找一個新的化學結構不行。力爭實現這個轉變,真正的創新藥就上去了。不能說人家搞了一個靶點,我再來改革,那不是原創。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看來,制約創新的“最後一公里”正是新藥的臨床驗證。“臨床前研究已經規模化了,但臨床研究沒有規模化,臨床試驗更加沒有形成規模化。”制約臨床驗證的因素有4點:臨床試驗倫理審查能力不足、新藥臨床試驗審批和監管程序尚需優化、關鍵技術掌握不足、產融結合體系不足。

寧光認為理想中的產學研醫結合的創新模式應該是新藥研發、新藥驗證、新藥生產三個環節聯動,互相之間形成聯盟。目前中國尚沒有形成一個良性的產融結合體系。此外,我國的臨床試驗倫理審批尚不能與國際接軌,各地標準不一。臨床試驗方面,除了臨床資源的制約,能否掌握國際認可的臨床關鍵技術也至關重要。在寧光看來,建立臨床研究信息化和網絡化平臺、完善大型隊列研究的生物樣本信息庫能助力資源共享,提高整體創新能力,也非常值得探索。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3

創新是由大變強的唯一途徑

上海醫藥總裁左敏認為,創新是中國醫藥產業接下來由大變強的唯一途徑。近幾年,上海醫藥在研發創新上著力多多。首先加大研發投入,目前其研發投入已經佔到工業營收比例的5.4%,並且投入力度會持續加大。另外,在研發體制和模式上也在不斷創新,與國內外的公司及科研院所廣闊開展研發合作。

但必須承認,創新之路艱辛異常,需要整個創新鏈條上各個方面通力合作,“從基礎研究,到臨床,到最後市場,各個環節的無縫銜接。”

在“2017浦江醫藥健康產融創新發展峰會”上,上海醫藥中央研究院院長劉彥君宣讀了《中國醫藥健康產融創新發展上海共識》。其中寫道,中國醫藥產業即將進入全新的時代,即創新、合規為標誌的時代,精準醫學模式牽引產業發展的時代,創新加資本的時代,產業生態鏈競爭加共享的時代。未來對行業的每一個參與者而言充滿挑戰和機遇,我們必須攜起手來,順應行業變革,共同面對挑戰,共同尋找機遇。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信立泰藥業總經理葉宇翔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創新對製藥行業整體來講,是一個生態鏈,不是一個企業能做所有的事情。他尤為重點的提到了創新環境對整個生態鏈的影響。葉宇翔承認近幾年來中國藥品監管部門發佈了很多有助於創新的產業政策,這是產業發展迎來的額巨大利好。現在需要考慮的就是各項政策的穩定與可續持性。“沒有穩定的生態環境,創新生態鏈是不會完善起來的。”

眾信基金合夥人徐曉陽用其投資的一個案例說明了生態環境和產融結合對研發創新的影響。他認為不管是企業自身的有機增長還是外延式的增長,都需要一個穩定的有益於創新的生態環境。

資金充足、人才的多樣性、價值鏈的完整開放、產業結構豐富和互補是藥明康德首席商務官、首席戰略官楊青在2013年一篇文章中提到的關於中國創新生態系統需要具備的幾個關鍵因素。

四年後再看,楊青認為不管是政策環境還是資本充裕度等各個因素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他認為中國醫藥的創新生態系統可能是一條富有中國特色的道路,不會簡單拷貝歐美的發展模式,而是根據中國特有的國情,在資本、政策、人才、產業和醫療需求的驅動下,最後打開了一個新的格局。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中國醫藥行業正處於大浪淘沙的時代,處於轉型和整合的時代。作為有志向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未來的中國醫藥市場,一定能出現比肩跨國醫藥巨頭的本土企業。中國醫藥產業的企業家們必須志存高遠,但也必須腳踏實地。就像左敏對創新內涵的深度理解:什麼是創新?凡是能夠滿足臨床未來5到10年的新的臨床需求的就是創新,不一定新靶點、新結構、新物質。“對我們藥企來講,哪怕是改變一下減少副作用,我覺得這都是創新。這是我們應該有的現實的態度,創新一定是一步步的來,一步登天不可能,這是我們對創新的理解。”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會上,中國化學制藥工業協會執行會長潘廣成,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郭雲沛,上實集團總裁、上海醫藥董事長周軍致開幕詞;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吳海東,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副校長魏於全,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瑞金醫院副院長寧光,春華資本集團主席胡祖六,波士頓諮詢公司大中華區主席黃培傑,中國醫療健康產業投資50人論壇首屆輪值主席許小林發表主題演講;同時上海醫藥總裁左敏、瑞康醫藥總裁張仁華、信立泰藥業總經理葉宇翔、藥明康德首席商務官、首席戰略官楊青、眾信基金合夥人徐曉陽、上海醫藥中央研究院院長劉彥君、鄭州泰基鴻諾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豫生、柯菲平醫藥董事長秦引林、金浦健康基金創始管理合夥人吉冬梅、正大製藥集團BD總經理康曉龍、瑞力投資副董事長、總裁孫烽就新形勢下的研產融結合發表了各自的真知灼見。

本文版權屬於E藥臉譜網(www.y-lp.com)。

中國最富的一群人將會從醫藥領域產生?投資人、科學家、企業家們為何這樣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