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繼說唱、街舞等小眾領域被綜藝節目成功推廣給大眾之後,搖滾樂終於也被“安排”上了。《樂隊的夏天》成為又一個爆款,毫無疑問,在這個夏天過後,音樂節的票價要上漲了!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搖滾樂是世界上最商業的文化產品之一,但它又無時無刻的都在努力掙脫商業影響。誕生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的搖滾樂,早期來源於黑人節奏布魯斯與鄉村音樂,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其他流派的元素,形成了許多分支,如民謠搖滾、重金屬、前衛搖滾、朋克搖滾、英倫搖滾、藝術搖滾等等。

搖滾樂作為一種舶來品,在八十年代初期才進入中國內地,80年代末,崔健《新長征路上的搖滾》是中國內地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原創搖滾樂專輯,他和黑豹樂隊、唐朝樂隊一起,開創了中國搖滾樂的先河。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九十年代“魔巖三傑”竇唯、張楚、何勇的出現使內地搖滾走向鼎盛,1994年香港紅磡的演唱會成為無數搖滾樂迷膜拜的經典,無人超越、無法複製。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搖滾樂與主流文化的衝突,加上當時音樂市場的不規範,盜版橫行,導致了樂隊成員的精神震盪,也註定了內地搖滾樂發展的悲劇命運。九十年代中期後,搖滾樂隊的發展幾乎都走向了地下。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近些年來,隨著音樂節的興起,年輕人對於live的追捧,使得搖滾樂呈現復興之勢,但是大部分的樂隊生存都很艱難。《樂隊的夏天》裡,超過半數的搖滾樂團都不是職業樂團。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刺蝟樂隊的主唱趙子健主業是一名程序員,組樂隊的十幾年裡不斷辭職,新褲子樂隊主唱彭磊兼職導演,Click#15的主唱Ricky是一家餐廳的音樂總監,淘汰之後哽咽著說希望用音樂養活自己。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大多數樂隊每次演出的費用甚至不夠路費。新褲子樂隊為了生存不得不數次更換樂隊風格以求得更好的發展,主唱彭磊一張毒嘴講了太多實話,也得罪了許多圈內人,但還是為生存低頭,來參加了綜藝節目。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樂隊的夏天》的受眾中,有很大一批不聽搖滾樂的“小白”,因而在節目設置上模仿有嘻哈進行一些科普,但搖滾樂在內地的群眾基礎要比說唱好一些,節目的許多設置卻都像是門外漢給門外漢的講解,仍然將重點放在了樂隊成員的互動上。

我們確實看到了,一開始有些樂隊像社交恐懼症一言不發,有些樂隊成員自來熟,他們都尊重前輩,而痛仰、面孔這樣的老大哥對於後輩還是很“慈愛”的,從剛開始的尷尬到錄製中相互交流,這個節目就像夏令營一樣,讓這些個性鮮明的人擁抱在了一起,讓我們看到這樣一群看似叛逆的人內心溫暖柔軟可愛的另一面。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問題就是,一檔音樂為主的綜藝,在宣傳上,賽制上,都沒有將專業性放在第一,節目仍然為了流量進行。前兩期節目結束,許多樂隊的表演都被節目組剪輯掉,放在了會員版,即使他們的表現不盡人意,但秉持對音樂的尊重,也應該給他們沒有會員門檻的展示機會。

又如第一期節目用蘇打綠的休團調侃吳青峰,甚至在標題上用了“蘇打綠成團危機”這樣的題目,直接惹惱吳青峰。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新一期節目的嘉賓名單裡,除了萬眾矚目的朴樹,大張偉,其他都是以粉絲為主體的明星歌手,這些人都要和樂隊在一起表演。樂隊克服艱難的生存狀況仍然堅持做原創搖滾,很多人都與流行音樂劃分界限,但節目組仍然是從流行的角度出發,用盡方法去吸引流量。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節目的賽制上,主要評判樂隊去留的是臺下的普通樂迷,這使得第一次登臺的很多樂隊錯失機會,因為對於技巧和音樂性的把握,普通觀眾是缺乏判斷力的,旋律和歌詞這種對流行音樂的欣賞慣性,會使得實力不足的樂隊能夠矇混過關。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對於偉大的搖滾樂作品,除了旋律,文學性與思想性缺一不可。披頭士、涅磐、皇后等偉大樂隊,無一不顯示出創作者的思想性。而像鹿先森這樣的樂隊,用一首詞曲都比較簡單的歌曲走紅,確實符合主流的音樂品味,但無法被圈內人認可。又比如黑撒樂隊《大象愛上了螞蟻》,乍一聽很走心,實際上歌詞沒有邏輯,被張亞東直指其平庸(當然這段被剪輯了)。

《樂隊的夏天》也有尷尬:樂隊跟流行劃界限,節目組卻拼命造流量

《樂隊的夏天》之後,搖滾樂一定會成為音樂節最受追捧的對象,與此同時,如何避免過度商業化,杜絕飯圈文化對搖滾樂的侵蝕,又是一個新的問題。這是樂手們矛盾的,更是老搖滾樂迷不想看到的。但歸根到底,如果能夠改善一點樂隊的生存狀況,也算是對這些堅持夢想的理想主義者的一點安慰。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