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鹽山縣隸屬河北省滄州市,位於滄州市東南部,東臨渤海、北倚京津、南接山東。總面積800平方公里,總人口45萬。

秦朝徐福東渡由此始發,被譽為“中國歷史第一僑鄉”。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一、歷史沿革

1、漢置高成縣,治今縣東南,屬勃海郡。東漢更名高城縣,屬勃海郡。

2、隋開皇十八年(598年)以“縣有鹽山”改今名,治今黃驊市舊城村,屬渤海郡。

3、唐屬滄州。宋、金、元因之。明洪武九年(1376年)徙治今址,屬河間府滄州。

4、清雍正九年(1731年)改屬天津府。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5、1913年屬直隸省渤海道,次年改屬津海道。1928年直屬河北省。

6、1941年屬冀魯邊區。1945年改名靖遠縣。

7、1949年複稱鹽山縣,屬山東省滄南專區,次年改屬德州專區。

8、1952年劃歸河北省滄縣專區,1958年屬天津市,1961年屬滄州專區(1968年改地區)。1993年劃歸滄州市。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二、地名來歷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今無棣縣碣石山

《太平寰宇記》滄州鹽山縣:“以東南八十里鹽山為名。”

今山東省無棣縣境內碣石山,隋朝時在鹽山境內。古稱碣石山,春秋時改稱無棣山,山下有明月沽產鹽,山腰建有鹽神廟,魏晉時稱鹽山,唐改稱馬谷山,元時改稱大山。今複稱碣石山。

三、歷史古蹟及旅遊景點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1、高城遺址。高城縣,鹽山縣前身,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高成縣,西漢時屬幽州渤海郡。縣治在今河北鹽山縣城東南20裡處故城趙村東北。西晉武帝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司馬炎做皇帝時高成縣改為高城縣,屬冀州渤海郡。北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高城縣治北遷至大留裡,即今河北黃驊市舊城鎮舊城村,屬滄州浮陽郡。高城縣在舊治存在758年。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2、千童祠。千童祠位於滄州市東南鹽山縣千童鎮,千童祠內有東渡堂、泰山堂、友誼堂,記載著秦代方士徐福勇率童男童女、百工巧匠成功東渡及對日本列島的影響。

3、慶雲舊城。公元1373(明洪武六年),置慶雲縣。知縣楊思義移縣治於鬲津河(今漳衛新河)北岸慶雲鄉址。1964年,慶雲縣劃歸山東省,縣城移至解家集,仍沿用慶雲縣名。原慶雲縣城改為鹽山縣慶雲鎮,俗稱老慶雲。現存故址有: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泰山行宮:位於鹽山縣慶雲鎮西關西頭,原鬲津河北岸。建於明洪武六年(1373),正殿,進深五間,面闊三間,單簷四柱。建築在1.2米高的臺基之上,四周沿築矮花牆。青磚筒瓦,花卉滴水,龍紋瓦當。

大成殿(文廟):位於原慶雲城內東南角,古稱學宮。明洪武六年鼎建,佔地900平方米,大成殿脊以翠覆頂,兩頭磚雕龍頭,頂掛鎏金瓦,四角飛簷。殿內有十二根明柱,粗達一圍。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縣衙二堂:在今鹽山縣慶雲鎮政府內。明洪武六年建,系原慶雲衙的主體建築之一,面闊五間,長16.5米,進深四間,寬9.5米。硬山頂,小式造。

河北鹽山縣----兩千年古縣

4、 鹽山縣淨業寺。位於鹽山城南5公里宣惠河南岸,地理位置優越,依京津而枕燕山,澤被北域,面河濟而控齊魯班,福施南國,右襟太行甘露普潤叢山,左舉渤碣靈引航輪安渡眾生,淨業寺寶剎,石獅雄踞,青龍戲珠,金頂紅牆,花木抶疏,長廊通幽,石塔聳立,福田花香。

四、歷史名人

1、張錫純(1860年-1933年),字壽甫,鹽山縣張邊務人,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1916年在瀋陽創辦我國第一間中醫醫院——立達中醫院。1928年定居天津,創辦國醫函授學校。由於他有高明的醫術和特殊的地位,醫名顯赫。1930年在天津創辦國醫函授學校,培養了不少中醫人材。

2、賈恩紱(1865 一1948 )字佩卿 。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方誌學家。鹽山縣常金鄉賈金村人。與蔣耀奎、崔蘭西並稱為“燕南三傑”;與張皞如先生及李煥卿先生並稱“滄鹽三大儒”。1898年各地舉子公車上書,賈恩紱是簽名者之一。

3、高樹勳(1898—1972),字健侯,鹽山縣高金莊人。著名愛國將領。出身行伍,因作戰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師長。因反對內戰,1945年10月下旬率部在邯鄲前線起義,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以後,他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並長期擔任河北省副省長職務。

圖文丨來源: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