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一員大將,打敗徐晃擊退張遼,卻被演義寫成一個懦夫

徐晃 張遼 文丑 三國演義 小說 歷史華談 2018-11-28

三國演義作為一本膾炙人口的小說深受人們的喜歡,裡面的故事情節曲折動人,人物形象也是深入人心,但是其實裡面的很多故事以及人物都是作者基於事實更改過的。有的可能改的較少還比較尊重史實,可是有的卻改寫得有點兒離譜了。尤其是關於裡面的武將的介紹,為了突出某些人的厲害之處就常常採用比較誇張的手法,將對手寫得一無是處,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個在羅貫中筆下被刻畫成一個懦夫的大將,他曾經打敗過徐晃、擊退過張遼,但是卻被黑成了一個廢物,這個人就是文丑。

三國時期的一員大將,打敗徐晃擊退張遼,卻被演義寫成一個懦夫

提起來文丑人們自然就會想起來顏良,因為兩人算是一對難兄難弟都成了人們眼中的笑話。其實歷史上的這兩人的形象跟小說中的差距還是挺大的。首先在當時袁紹已經是中原地區的最強的軍閥勢力,而且河北又多義士,袁紹手底下可以說是人才濟濟猛將自然是不缺的,能夠在如此多的人才當中脫穎而出並且成為袁紹的手下頭等大將,也就是所謂的門面人物,實力肯定是頂級層次的。袁紹逢人便說自己手下有顏良文丑兩員大將,身為一方主帥不可能隨口妄談,他肯定是知道此二人實力所在的。並且文丑能夠和顏良、張郃、高覽四人並稱為河北四庭柱,在袁紹平定河北的過程中建立了很大的功勞,身為一名大將,衝鋒陷陣殺敵立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從側面上可以看出文丑肯定是有一定實力的。

三國時期的一員大將,打敗徐晃擊退張遼,卻被演義寫成一個懦夫

其次我們看看文丑的幾場戰績,根據書中描寫文丑最開始面對曹操手下大將徐晃的時候上馬迎敵,只用了二十回合徐晃就不敵文丑大敗而回;其後文丑一人對陣徐晃張遼兩員大將,更是抬手一箭射中張遼的頭盔,後來將其射翻下馬,再一次將徐晃擊退,可以說是非常勇猛的。但是非常詭異的是,文丑面對徐晃張遼這種虎將的時候不僅毫不遲疑而且勇猛向前,但是面對關羽的時候才打了不到三個回合,就心虛的扭頭跑了,被關羽騎馬追了上去,從後背一刀砍翻在地。這就有點兒不可思議了。好歹文丑也是一員名將,能夠將徐晃張遼兩人殺退,但是面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關羽卻沒打幾下扭頭就跑,這就有點兒過分了。況且文丑作為袁軍的主將之一,肯定也是個征伐沙場悍不懼死的猛將,被關羽正面擊敗也就認了,結果卻在小說中被寫作逃跑的時候被從背後一刀劈落,將其描述成了一名膽小鼠輩,也是黑的沒誰了。

三國時期的一員大將,打敗徐晃擊退張遼,卻被演義寫成一個懦夫

文丑作為袁紹麾下的一員大將,實力自然是不同一般,在小說中的描述關羽自從殺了文丑之後就變得很膨脹了,甚至多了一句嚇唬人的口頭禪。每次關羽對陣敵方大將的時候就會先問一句,你跟顏良文丑二人比起來咋樣,意思就是說顏良文丑二人都被我斬殺了,你們識相點,若是不如這兩人的話直接投降得了。雖然說這句話可能有點兒囂張了些,但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這二人的實力。畢竟關羽一生殺敵無數,功勞也是卓著的,能被他掛在口邊當做自己的一種榮耀的對手也就只有顏良文丑二人了,然而小說中敘述的和真實的歷史上還是有一定差距的。

三國時期的一員大將,打敗徐晃擊退張遼,卻被演義寫成一個懦夫

歷史上顏良此人確實是被關羽所殺的,但是文丑卻並不一定。為什麼說不一定呢?因為歷史上的文丑是被誰殺的並沒有準確的記載。根據一些史料的記載,當年文丑率兵在延津這個地方和曹操對峙,曹操比較善於謀略就想了一條計策,他將一堆戰略物資扔到路邊,假裝逃跑的時候不小心掉落的。文丑的軍隊路過的時候發現了這批物資,所有的軍士都一哄而上亂作一團上去搶奪,結果這個時候曹操埋伏的人從四面八方殺出來,將文丑帶領的軍隊直接擊潰,而文丑也在亂軍叢中被殺死了,但是並沒有記載是誰把他殺掉的,但是可以說肯定不是在逃跑的時候被關二爺從後背一刀劈落下馬的這種死法。

三國時期的一員大將,打敗徐晃擊退張遼,卻被演義寫成一個懦夫

當然三國演義作為一本小說,作者有自己的風格虛構出來很多情節也是很正常的。裡面描述的很多人的形象其實都和現實中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知道的比較誇大的有諸葛亮和劉備都是被描寫得太過正義了,而把他們的對手都給寫成了反面角色。因為這是一本演義,作者為了凸顯主角的高大形象,把其他角色描寫的比較弱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寫法,自然無可厚非,但是文丑也被醜化的太明顯了點兒,真的是很委屈啊。

三國時期的一員大將,打敗徐晃擊退張遼,卻被演義寫成一個懦夫

你對於文丑的這種遭遇有什麼樣的看法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