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對張遼徐晃都是限制使用,魏延王平姜維留著能有什麼出路'

"
"
曹魏對張遼徐晃都是限制使用,魏延王平姜維留著能有什麼出路

曹魏的武將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外圍宗室,比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這些人,第二種是比較早就追隨曹操,而且是帶資入股的,比如許褚典韋李典,這些人都是地方豪強,投奔曹操的時候都是帶著一些人馬的,第三種是降將,也就是曹操在歷次消滅其他人的過程中招降納叛收羅來的,比如張遼徐晃張郃這些人。

這三種類型所能夠得到的信任也是依次下降的,外圍宗室去最受信任的,獨自領兵獨當方面的基本上都是這些人,其次是比較早就帶資入股投靠曹操的,最後才是那些降將。至於從普通士兵升上來的將領,幾乎不存在。像王平姜維黃忠魏延這種人,在曹魏陣營基本上得不到什麼機會。

當迫不得已需要用降將來獨當方面的時候,曹魏採用的辦法一般有兩個,第一個是用文官監軍,進行牽制,要麼是提前給他安排一個更值得信任的人打下手。比如張遼在鎮守合肥的時候,他手下的兩個副將李典和樂進一直和他關係不和,但是卻仍然安排在一起,這就是明顯的防範張遼的意思。

"
曹魏對張遼徐晃都是限制使用,魏延王平姜維留著能有什麼出路

曹魏的武將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外圍宗室,比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這些人,第二種是比較早就追隨曹操,而且是帶資入股的,比如許褚典韋李典,這些人都是地方豪強,投奔曹操的時候都是帶著一些人馬的,第三種是降將,也就是曹操在歷次消滅其他人的過程中招降納叛收羅來的,比如張遼徐晃張郃這些人。

這三種類型所能夠得到的信任也是依次下降的,外圍宗室去最受信任的,獨自領兵獨當方面的基本上都是這些人,其次是比較早就帶資入股投靠曹操的,最後才是那些降將。至於從普通士兵升上來的將領,幾乎不存在。像王平姜維黃忠魏延這種人,在曹魏陣營基本上得不到什麼機會。

當迫不得已需要用降將來獨當方面的時候,曹魏採用的辦法一般有兩個,第一個是用文官監軍,進行牽制,要麼是提前給他安排一個更值得信任的人打下手。比如張遼在鎮守合肥的時候,他手下的兩個副將李典和樂進一直和他關係不和,但是卻仍然安排在一起,這就是明顯的防範張遼的意思。

曹魏對張遼徐晃都是限制使用,魏延王平姜維留著能有什麼出路

第二個辦法則是儘可能的讓外圍宗室的大將們充當戰區最高負責人,比如夏侯淵在關中的時候,張郃就是他的手下。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後,張郃也不是自己站出來接替,而是當時還是文官的郭淮站出來說服其他人,擁戴張郃暫時領軍的。而且,很快曹操自己就來了,張郃也不獨立領兵了,後來又是曹真個司馬懿先後充當張郃的上司。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在關中和淮南,荊州三個方向上領兵的大將分別是曹真,夏侯尚和曹休,張遼張郃徐晃他們依然沒有什麼機會獨當方面,也還是外宗室大將的手下幹活。甚至見蔣濟逗得到了護諸將的機會,久經考驗的降將們依然沒有得到信任。

曹睿時期,由於曹魏宗室個二代們中間出現了一個短期的人才斷層,曹真曹休又死的太早,所以曹睿迫不得已才啟用了司馬懿開領兵。但在曹睿臨死時安排後事的時候,考慮的第一個輔政大臣名單就是一個典型的二代共和的局面,其中除了曹爽,還有秦朗等人,但都是外圍宗室二代。到曹爽專權時期,更是二代們集體上位,其他的普通人劉很少能有什麼機會了。

"
曹魏對張遼徐晃都是限制使用,魏延王平姜維留著能有什麼出路

曹魏的武將分為三種,第一種是外圍宗室,比如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這些人,第二種是比較早就追隨曹操,而且是帶資入股的,比如許褚典韋李典,這些人都是地方豪強,投奔曹操的時候都是帶著一些人馬的,第三種是降將,也就是曹操在歷次消滅其他人的過程中招降納叛收羅來的,比如張遼徐晃張郃這些人。

這三種類型所能夠得到的信任也是依次下降的,外圍宗室去最受信任的,獨自領兵獨當方面的基本上都是這些人,其次是比較早就帶資入股投靠曹操的,最後才是那些降將。至於從普通士兵升上來的將領,幾乎不存在。像王平姜維黃忠魏延這種人,在曹魏陣營基本上得不到什麼機會。

當迫不得已需要用降將來獨當方面的時候,曹魏採用的辦法一般有兩個,第一個是用文官監軍,進行牽制,要麼是提前給他安排一個更值得信任的人打下手。比如張遼在鎮守合肥的時候,他手下的兩個副將李典和樂進一直和他關係不和,但是卻仍然安排在一起,這就是明顯的防範張遼的意思。

曹魏對張遼徐晃都是限制使用,魏延王平姜維留著能有什麼出路

第二個辦法則是儘可能的讓外圍宗室的大將們充當戰區最高負責人,比如夏侯淵在關中的時候,張郃就是他的手下。夏侯淵被黃忠斬殺後,張郃也不是自己站出來接替,而是當時還是文官的郭淮站出來說服其他人,擁戴張郃暫時領軍的。而且,很快曹操自己就來了,張郃也不獨立領兵了,後來又是曹真個司馬懿先後充當張郃的上司。

曹操死後曹丕繼位,在關中和淮南,荊州三個方向上領兵的大將分別是曹真,夏侯尚和曹休,張遼張郃徐晃他們依然沒有什麼機會獨當方面,也還是外宗室大將的手下幹活。甚至見蔣濟逗得到了護諸將的機會,久經考驗的降將們依然沒有得到信任。

曹睿時期,由於曹魏宗室個二代們中間出現了一個短期的人才斷層,曹真曹休又死的太早,所以曹睿迫不得已才啟用了司馬懿開領兵。但在曹睿臨死時安排後事的時候,考慮的第一個輔政大臣名單就是一個典型的二代共和的局面,其中除了曹爽,還有秦朗等人,但都是外圍宗室二代。到曹爽專權時期,更是二代們集體上位,其他的普通人劉很少能有什麼機會了。

曹魏對張遼徐晃都是限制使用,魏延王平姜維留著能有什麼出路

鄧艾算是曹魏晚期唯一一個出身比較低微而後來成長為高級將領的例外,是在司馬懿司馬師和司馬昭父子三人的親自關懷下逐步成長起來的,加上他長期外西線無姜維作戰,功勳卓著,才上升到徵西將軍。但即便如此,在滅蜀之戰中,司馬昭仍然安排了地位在鄧艾之下的鐘會為統帥,而不是鄧艾掛帥。

雖然曹操發過求賢令,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曹操並沒有真心實意的相信過那些降將們,也並沒有聰底層提拔多少人,到他死的時候,整個曹魏的高級將領基本上都是外圍宗室和早先就已經帶資入股的元從功臣們。而到曹操死後,曹魏就在小圈子化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其他人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機會了。

這也是王平姜維魏延這些人之所以投降劉備的原因,因為他們在曹操手下看不到什麼前途,打仗的時候送死是這些人,打輸了仗或者需要借人頭的時候,也還是這些人,而功勞和好處永遠都是那些外圍宗室和各種非官即富的二代們的。只有連一個親兄弟都沒有的劉備的蜀漢政權才會吧這些人當成寶貝疙瘩,重點培養。

魏延出場的時候是在江夏,當時劉琮已經投降了曹操,而魏延此時的地位還非常低,之後長期擔任曹魏這邊的江夏太守的是當地豪強文聘,雖然也給過一些其他的待遇,但是總的來說仍然是不高的,還是隻是個太守。魏延如果留在曹魏陣營,他的上限就是文聘,根本不會有劉備直接任命他為漢中太守的機會,也不會像諸葛亮那樣將他提升到徵西大將軍的地位的機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