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是有的,曹魏五子良將是有的,蜀漢五虎上將也是有的,只不過當時不叫那些名號而已。按照《三國志》及相關正史記載,這些說法都有據可依,並非完全杜撰,但是細看正史,五子良將也不完全都是曹魏頂尖戰將,從資歷、能力、戰功三個方面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他們還真不能個個入選。

在討論曹魏五虎上將這個話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江表十二虎臣、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的出處——現在有一種人,你跟他說正史,他跟你說演義,你跟他說說演義,他跟你說電視劇,你說電視劇,他又搬出評書來跟你抬槓。所以咱們今天話題唯一的依據,就是正史,起碼是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的史料,參選人員,也是要跟著曹操混的,後起之秀不在此列。

"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是有的,曹魏五子良將是有的,蜀漢五虎上將也是有的,只不過當時不叫那些名號而已。按照《三國志》及相關正史記載,這些說法都有據可依,並非完全杜撰,但是細看正史,五子良將也不完全都是曹魏頂尖戰將,從資歷、能力、戰功三個方面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他們還真不能個個入選。

在討論曹魏五虎上將這個話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江表十二虎臣、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的出處——現在有一種人,你跟他說正史,他跟你說演義,你跟他說說演義,他跟你說電視劇,你說電視劇,他又搬出評書來跟你抬槓。所以咱們今天話題唯一的依據,就是正史,起碼是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的史料,參選人員,也是要跟著曹操混的,後起之秀不在此列。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江表十二虎臣之說,見於《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蜀漢五虎上將之說,見於《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馬超阻戎負勇……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居然還有人說趙雲是個文官,有強摯壯猛的文官嗎?),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五子良將之說見於《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哪些名將能入選曹魏五虎上將。這裡我們要先把屬於王族的諸曹夏侯排除在外,因為要是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算進去的話,就沒有別人的份兒了——五子良將都是諸曹夏侯的部將,他們要是參評,哪裡還會有懸念?

夏侯惇統領二十六軍,先後任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建武將軍領陳留濟陰兩郡太守高安鄉侯、伏波將軍領河南尹、前將軍、大將軍,是曹操以下的曹魏軍方第一人:“(曹操)常與(夏侯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是有的,曹魏五子良將是有的,蜀漢五虎上將也是有的,只不過當時不叫那些名號而已。按照《三國志》及相關正史記載,這些說法都有據可依,並非完全杜撰,但是細看正史,五子良將也不完全都是曹魏頂尖戰將,從資歷、能力、戰功三個方面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他們還真不能個個入選。

在討論曹魏五虎上將這個話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江表十二虎臣、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的出處——現在有一種人,你跟他說正史,他跟你說演義,你跟他說說演義,他跟你說電視劇,你說電視劇,他又搬出評書來跟你抬槓。所以咱們今天話題唯一的依據,就是正史,起碼是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的史料,參選人員,也是要跟著曹操混的,後起之秀不在此列。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江表十二虎臣之說,見於《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蜀漢五虎上將之說,見於《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馬超阻戎負勇……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居然還有人說趙雲是個文官,有強摯壯猛的文官嗎?),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五子良將之說見於《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哪些名將能入選曹魏五虎上將。這裡我們要先把屬於王族的諸曹夏侯排除在外,因為要是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算進去的話,就沒有別人的份兒了——五子良將都是諸曹夏侯的部將,他們要是參評,哪裡還會有懸念?

夏侯惇統領二十六軍,先後任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建武將軍領陳留濟陰兩郡太守高安鄉侯、伏波將軍領河南尹、前將軍、大將軍,是曹操以下的曹魏軍方第一人:“(曹操)常與(夏侯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也曾是五子良將的直接領導,曾經“淵督諸將擊廬江叛者雷緒。”“督徐晃擊太原賊,攻下二十餘屯,斬賊帥商曜,屠其城。”“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夏侯淵之所以有這麼大權利,是因為曹操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大破遂(韓遂)軍,得其旌麾……乃假淵節。”

夏侯淵戰死的時候,是徵西將軍。夏侯淵之死,張郃也要承擔一點責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犯陽平關,曹操派夏侯淵率領包括張郃在內的諸將迎戰,這一仗打了一年(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

一直僵持到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開始火攻(像火燒博望新野一樣,都跟諸葛亮沒關係),夏侯淵把重兵派給張郃,自己率領輕兵分頭迎戰。張郃戰敗,夏侯淵又把自己的一半兵力派去支援張郃,這才給了劉備可乘之機:“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是有的,曹魏五子良將是有的,蜀漢五虎上將也是有的,只不過當時不叫那些名號而已。按照《三國志》及相關正史記載,這些說法都有據可依,並非完全杜撰,但是細看正史,五子良將也不完全都是曹魏頂尖戰將,從資歷、能力、戰功三個方面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他們還真不能個個入選。

在討論曹魏五虎上將這個話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江表十二虎臣、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的出處——現在有一種人,你跟他說正史,他跟你說演義,你跟他說說演義,他跟你說電視劇,你說電視劇,他又搬出評書來跟你抬槓。所以咱們今天話題唯一的依據,就是正史,起碼是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的史料,參選人員,也是要跟著曹操混的,後起之秀不在此列。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江表十二虎臣之說,見於《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蜀漢五虎上將之說,見於《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馬超阻戎負勇……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居然還有人說趙雲是個文官,有強摯壯猛的文官嗎?),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五子良將之說見於《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哪些名將能入選曹魏五虎上將。這裡我們要先把屬於王族的諸曹夏侯排除在外,因為要是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算進去的話,就沒有別人的份兒了——五子良將都是諸曹夏侯的部將,他們要是參評,哪裡還會有懸念?

夏侯惇統領二十六軍,先後任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建武將軍領陳留濟陰兩郡太守高安鄉侯、伏波將軍領河南尹、前將軍、大將軍,是曹操以下的曹魏軍方第一人:“(曹操)常與(夏侯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也曾是五子良將的直接領導,曾經“淵督諸將擊廬江叛者雷緒。”“督徐晃擊太原賊,攻下二十餘屯,斬賊帥商曜,屠其城。”“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夏侯淵之所以有這麼大權利,是因為曹操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大破遂(韓遂)軍,得其旌麾……乃假淵節。”

夏侯淵戰死的時候,是徵西將軍。夏侯淵之死,張郃也要承擔一點責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犯陽平關,曹操派夏侯淵率領包括張郃在內的諸將迎戰,這一仗打了一年(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

一直僵持到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開始火攻(像火燒博望新野一樣,都跟諸葛亮沒關係),夏侯淵把重兵派給張郃,自己率領輕兵分頭迎戰。張郃戰敗,夏侯淵又把自己的一半兵力派去支援張郃,這才給了劉備可乘之機:“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作為曹操的堂弟,曹仁的軍銜一直遠在五子良將之上,大將軍、假節這些就不用說了,就是周瑜和關羽,也拿曹仁沒辦法。赤壁之戰後,周瑜率領數萬大軍攻打曹仁駐守的江陵,曹仁派部將牛金帶領三百人迎戰,結果被周瑜包了餃子:“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陳壽寫史,周瑜自然是賊,還好陳壽沒稱劉備為賊)眾乃退。”

關羽之所以在襄樊之戰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仁太能扛也太能熬了。“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就是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城牆即將被泡塌的情況下,曹仁一直熬到孫權出兵、徐晃到來。

"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是有的,曹魏五子良將是有的,蜀漢五虎上將也是有的,只不過當時不叫那些名號而已。按照《三國志》及相關正史記載,這些說法都有據可依,並非完全杜撰,但是細看正史,五子良將也不完全都是曹魏頂尖戰將,從資歷、能力、戰功三個方面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他們還真不能個個入選。

在討論曹魏五虎上將這個話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江表十二虎臣、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的出處——現在有一種人,你跟他說正史,他跟你說演義,你跟他說說演義,他跟你說電視劇,你說電視劇,他又搬出評書來跟你抬槓。所以咱們今天話題唯一的依據,就是正史,起碼是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的史料,參選人員,也是要跟著曹操混的,後起之秀不在此列。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江表十二虎臣之說,見於《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蜀漢五虎上將之說,見於《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馬超阻戎負勇……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居然還有人說趙雲是個文官,有強摯壯猛的文官嗎?),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五子良將之說見於《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哪些名將能入選曹魏五虎上將。這裡我們要先把屬於王族的諸曹夏侯排除在外,因為要是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算進去的話,就沒有別人的份兒了——五子良將都是諸曹夏侯的部將,他們要是參評,哪裡還會有懸念?

夏侯惇統領二十六軍,先後任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建武將軍領陳留濟陰兩郡太守高安鄉侯、伏波將軍領河南尹、前將軍、大將軍,是曹操以下的曹魏軍方第一人:“(曹操)常與(夏侯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也曾是五子良將的直接領導,曾經“淵督諸將擊廬江叛者雷緒。”“督徐晃擊太原賊,攻下二十餘屯,斬賊帥商曜,屠其城。”“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夏侯淵之所以有這麼大權利,是因為曹操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大破遂(韓遂)軍,得其旌麾……乃假淵節。”

夏侯淵戰死的時候,是徵西將軍。夏侯淵之死,張郃也要承擔一點責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犯陽平關,曹操派夏侯淵率領包括張郃在內的諸將迎戰,這一仗打了一年(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

一直僵持到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開始火攻(像火燒博望新野一樣,都跟諸葛亮沒關係),夏侯淵把重兵派給張郃,自己率領輕兵分頭迎戰。張郃戰敗,夏侯淵又把自己的一半兵力派去支援張郃,這才給了劉備可乘之機:“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作為曹操的堂弟,曹仁的軍銜一直遠在五子良將之上,大將軍、假節這些就不用說了,就是周瑜和關羽,也拿曹仁沒辦法。赤壁之戰後,周瑜率領數萬大軍攻打曹仁駐守的江陵,曹仁派部將牛金帶領三百人迎戰,結果被周瑜包了餃子:“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陳壽寫史,周瑜自然是賊,還好陳壽沒稱劉備為賊)眾乃退。”

關羽之所以在襄樊之戰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仁太能扛也太能熬了。“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就是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城牆即將被泡塌的情況下,曹仁一直熬到孫權出兵、徐晃到來。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剩下的曹洪、曹純、曹真就不用一一列舉了,反正這些人都挺能打,地位也極高,根本就不是外姓將領可以與之比肩的。至於曹操的那個黃鬚兒曹彰,就更不用提了。

諸曹夏侯都不參評,剩下的曹魏名將就好選擇了,有資格參選的分別是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再加上李典(破虜將軍,與張遼一起在逍遙津挫敗孫權)、李通(都亭侯、汝南太守,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臧霸(太祖善之,拜揚威將軍,假節)、文聘(後將軍、新野侯,聘在江夏數十年,有威恩,名震敵國,賊不敢侵)、呂虔(徐州刺史、威虜將軍、益壽亭侯,討利城叛賊,斬獲有功)、許褚、典韋(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龐德(立義將軍、關門亭侯,樊城救曹仁,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這些曹魏名將,在《三國志》中均有傳記,所以均有資格入選曹營五虎上將。

"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是有的,曹魏五子良將是有的,蜀漢五虎上將也是有的,只不過當時不叫那些名號而已。按照《三國志》及相關正史記載,這些說法都有據可依,並非完全杜撰,但是細看正史,五子良將也不完全都是曹魏頂尖戰將,從資歷、能力、戰功三個方面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他們還真不能個個入選。

在討論曹魏五虎上將這個話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江表十二虎臣、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的出處——現在有一種人,你跟他說正史,他跟你說演義,你跟他說說演義,他跟你說電視劇,你說電視劇,他又搬出評書來跟你抬槓。所以咱們今天話題唯一的依據,就是正史,起碼是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的史料,參選人員,也是要跟著曹操混的,後起之秀不在此列。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江表十二虎臣之說,見於《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蜀漢五虎上將之說,見於《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馬超阻戎負勇……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居然還有人說趙雲是個文官,有強摯壯猛的文官嗎?),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五子良將之說見於《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哪些名將能入選曹魏五虎上將。這裡我們要先把屬於王族的諸曹夏侯排除在外,因為要是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算進去的話,就沒有別人的份兒了——五子良將都是諸曹夏侯的部將,他們要是參評,哪裡還會有懸念?

夏侯惇統領二十六軍,先後任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建武將軍領陳留濟陰兩郡太守高安鄉侯、伏波將軍領河南尹、前將軍、大將軍,是曹操以下的曹魏軍方第一人:“(曹操)常與(夏侯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也曾是五子良將的直接領導,曾經“淵督諸將擊廬江叛者雷緒。”“督徐晃擊太原賊,攻下二十餘屯,斬賊帥商曜,屠其城。”“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夏侯淵之所以有這麼大權利,是因為曹操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大破遂(韓遂)軍,得其旌麾……乃假淵節。”

夏侯淵戰死的時候,是徵西將軍。夏侯淵之死,張郃也要承擔一點責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犯陽平關,曹操派夏侯淵率領包括張郃在內的諸將迎戰,這一仗打了一年(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

一直僵持到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開始火攻(像火燒博望新野一樣,都跟諸葛亮沒關係),夏侯淵把重兵派給張郃,自己率領輕兵分頭迎戰。張郃戰敗,夏侯淵又把自己的一半兵力派去支援張郃,這才給了劉備可乘之機:“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作為曹操的堂弟,曹仁的軍銜一直遠在五子良將之上,大將軍、假節這些就不用說了,就是周瑜和關羽,也拿曹仁沒辦法。赤壁之戰後,周瑜率領數萬大軍攻打曹仁駐守的江陵,曹仁派部將牛金帶領三百人迎戰,結果被周瑜包了餃子:“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陳壽寫史,周瑜自然是賊,還好陳壽沒稱劉備為賊)眾乃退。”

關羽之所以在襄樊之戰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仁太能扛也太能熬了。“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就是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城牆即將被泡塌的情況下,曹仁一直熬到孫權出兵、徐晃到來。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剩下的曹洪、曹純、曹真就不用一一列舉了,反正這些人都挺能打,地位也極高,根本就不是外姓將領可以與之比肩的。至於曹操的那個黃鬚兒曹彰,就更不用提了。

諸曹夏侯都不參評,剩下的曹魏名將就好選擇了,有資格參選的分別是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再加上李典(破虜將軍,與張遼一起在逍遙津挫敗孫權)、李通(都亭侯、汝南太守,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臧霸(太祖善之,拜揚威將軍,假節)、文聘(後將軍、新野侯,聘在江夏數十年,有威恩,名震敵國,賊不敢侵)、呂虔(徐州刺史、威虜將軍、益壽亭侯,討利城叛賊,斬獲有功)、許褚、典韋(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龐德(立義將軍、關門亭侯,樊城救曹仁,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這些曹魏名將,在《三國志》中均有傳記,所以均有資格入選曹營五虎上將。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這十三個人要評出五虎上將,首先要看他們的官職,因為在知人善任唯才是舉的曹操陣營,除了諸曹夏侯之外(諸曹夏侯也很厲害,也就是出了個犬子曹爽:“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這十三個人封侯拜將,都是浴血沙場一刀一槍搏殺出來的,孰強孰弱還真不好評,於是我們就只好採用笨辦法:看誰追隨曹操的時間長,曹操稱魏王的時候還有誰在,這樣的可以用排除法來甄選了。

曹操進魏公稱魏王之前,典韋就已經犧牲,而且典韋的官職最高是都尉,未得封侯。這倒是不是典韋不能打,也不是曹操小氣,而是典韋犧牲前,曹操還沒有成大氣候,如果典韋再活上十年八載,是可以與許褚一樣封侯拜將的。

除了早逝的典韋,龐德在曹營也幾乎沒有什麼戰功,他的名氣是在馬騰陣營創下的:“每戰,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龐德之所以有名,是因為有于禁當反面教材,其實說起來他倆都是襄樊之戰的失敗者。

"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是有的,曹魏五子良將是有的,蜀漢五虎上將也是有的,只不過當時不叫那些名號而已。按照《三國志》及相關正史記載,這些說法都有據可依,並非完全杜撰,但是細看正史,五子良將也不完全都是曹魏頂尖戰將,從資歷、能力、戰功三個方面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他們還真不能個個入選。

在討論曹魏五虎上將這個話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江表十二虎臣、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的出處——現在有一種人,你跟他說正史,他跟你說演義,你跟他說說演義,他跟你說電視劇,你說電視劇,他又搬出評書來跟你抬槓。所以咱們今天話題唯一的依據,就是正史,起碼是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的史料,參選人員,也是要跟著曹操混的,後起之秀不在此列。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江表十二虎臣之說,見於《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蜀漢五虎上將之說,見於《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馬超阻戎負勇……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居然還有人說趙雲是個文官,有強摯壯猛的文官嗎?),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五子良將之說見於《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哪些名將能入選曹魏五虎上將。這裡我們要先把屬於王族的諸曹夏侯排除在外,因為要是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算進去的話,就沒有別人的份兒了——五子良將都是諸曹夏侯的部將,他們要是參評,哪裡還會有懸念?

夏侯惇統領二十六軍,先後任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建武將軍領陳留濟陰兩郡太守高安鄉侯、伏波將軍領河南尹、前將軍、大將軍,是曹操以下的曹魏軍方第一人:“(曹操)常與(夏侯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也曾是五子良將的直接領導,曾經“淵督諸將擊廬江叛者雷緒。”“督徐晃擊太原賊,攻下二十餘屯,斬賊帥商曜,屠其城。”“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夏侯淵之所以有這麼大權利,是因為曹操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大破遂(韓遂)軍,得其旌麾……乃假淵節。”

夏侯淵戰死的時候,是徵西將軍。夏侯淵之死,張郃也要承擔一點責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犯陽平關,曹操派夏侯淵率領包括張郃在內的諸將迎戰,這一仗打了一年(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

一直僵持到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開始火攻(像火燒博望新野一樣,都跟諸葛亮沒關係),夏侯淵把重兵派給張郃,自己率領輕兵分頭迎戰。張郃戰敗,夏侯淵又把自己的一半兵力派去支援張郃,這才給了劉備可乘之機:“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作為曹操的堂弟,曹仁的軍銜一直遠在五子良將之上,大將軍、假節這些就不用說了,就是周瑜和關羽,也拿曹仁沒辦法。赤壁之戰後,周瑜率領數萬大軍攻打曹仁駐守的江陵,曹仁派部將牛金帶領三百人迎戰,結果被周瑜包了餃子:“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陳壽寫史,周瑜自然是賊,還好陳壽沒稱劉備為賊)眾乃退。”

關羽之所以在襄樊之戰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仁太能扛也太能熬了。“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就是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城牆即將被泡塌的情況下,曹仁一直熬到孫權出兵、徐晃到來。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剩下的曹洪、曹純、曹真就不用一一列舉了,反正這些人都挺能打,地位也極高,根本就不是外姓將領可以與之比肩的。至於曹操的那個黃鬚兒曹彰,就更不用提了。

諸曹夏侯都不參評,剩下的曹魏名將就好選擇了,有資格參選的分別是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再加上李典(破虜將軍,與張遼一起在逍遙津挫敗孫權)、李通(都亭侯、汝南太守,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臧霸(太祖善之,拜揚威將軍,假節)、文聘(後將軍、新野侯,聘在江夏數十年,有威恩,名震敵國,賊不敢侵)、呂虔(徐州刺史、威虜將軍、益壽亭侯,討利城叛賊,斬獲有功)、許褚、典韋(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龐德(立義將軍、關門亭侯,樊城救曹仁,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這些曹魏名將,在《三國志》中均有傳記,所以均有資格入選曹營五虎上將。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這十三個人要評出五虎上將,首先要看他們的官職,因為在知人善任唯才是舉的曹操陣營,除了諸曹夏侯之外(諸曹夏侯也很厲害,也就是出了個犬子曹爽:“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這十三個人封侯拜將,都是浴血沙場一刀一槍搏殺出來的,孰強孰弱還真不好評,於是我們就只好採用笨辦法:看誰追隨曹操的時間長,曹操稱魏王的時候還有誰在,這樣的可以用排除法來甄選了。

曹操進魏公稱魏王之前,典韋就已經犧牲,而且典韋的官職最高是都尉,未得封侯。這倒是不是典韋不能打,也不是曹操小氣,而是典韋犧牲前,曹操還沒有成大氣候,如果典韋再活上十年八載,是可以與許褚一樣封侯拜將的。

除了早逝的典韋,龐德在曹營也幾乎沒有什麼戰功,他的名氣是在馬騰陣營創下的:“每戰,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龐德之所以有名,是因為有于禁當反面教材,其實說起來他倆都是襄樊之戰的失敗者。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剩下的李典、李通、臧霸、呂虞等人,獨立帶兵作戰的機會不多,最後的官職和爵位一直不是很高。

經過這幾輪篩選,就剩下五子良將和許褚、文聘這七個人了。於是難題就來了,如果許褚文聘有資格受封曹魏五虎上將,五子良將中就只剩下三個人可以入選了,這二位比哪兩位五子良將有資格入選五虎上將呢?

首先我們要看到,許褚在曹操身邊,就是一個趙雲的角色:既是統兵大將,也是超級保鏢:“褚性謹慎奉法,質重少言。”劉備發明了翊軍將軍的稱號給趙雲,曹操也給許褚獨創了一個稱號。當年馬超準備在兩軍陣前假裝聊天而對曹操下黑手,“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動……後數日會戰,大破超等,褚身斬首級,遷武衛中郎將。武衛之號,自此始也。”曹操封許褚為中堅將軍,魏文帝曹丕封之為萬歲亭侯、武衛將軍,魏明帝曹叡晉封其為牟鄉侯,三朝元老許褚身經百戰而善終,這一點倒是跟趙雲趙子龍有一拼。

"

按照《三國志》的記載,江表十二虎臣是有的,曹魏五子良將是有的,蜀漢五虎上將也是有的,只不過當時不叫那些名號而已。按照《三國志》及相關正史記載,這些說法都有據可依,並非完全杜撰,但是細看正史,五子良將也不完全都是曹魏頂尖戰將,從資歷、能力、戰功三個方面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他們還真不能個個入選。

在討論曹魏五虎上將這個話題之前,咱們還是來看看江表十二虎臣、蜀漢五虎上將、曹魏五子良將的出處——現在有一種人,你跟他說正史,他跟你說演義,你跟他說說演義,他跟你說電視劇,你說電視劇,他又搬出評書來跟你抬槓。所以咱們今天話題唯一的依據,就是正史,起碼是裴松之給《三國志》做注時引用的史料,參選人員,也是要跟著曹操混的,後起之秀不在此列。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江表十二虎臣之說,見於《三國志·吳書十·程黃韓蔣周陳董甘凌徐潘丁傳》:“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蜀漢五虎上將之說,見於《三國志·蜀書六·關張馬黃趙傳》:“關羽、張飛皆稱萬人之敵,為世虎臣。馬超阻戎負勇……黃忠、趙雲強摯壯猛(居然還有人說趙雲是個文官,有強摯壯猛的文官嗎?),並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歟?”五子良將之說見於《三國志·魏書十七·張樂於張徐傳》:“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五子為先。”

言歸正傳,咱們還是來看看哪些名將能入選曹魏五虎上將。這裡我們要先把屬於王族的諸曹夏侯排除在外,因為要是把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都算進去的話,就沒有別人的份兒了——五子良將都是諸曹夏侯的部將,他們要是參評,哪裡還會有懸念?

夏侯惇統領二十六軍,先後任折衝校尉領東郡太守、建武將軍領陳留濟陰兩郡太守高安鄉侯、伏波將軍領河南尹、前將軍、大將軍,是曹操以下的曹魏軍方第一人:“(曹操)常與(夏侯惇)同載,特見親重,出入臥內,諸將莫得比也”。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夏侯淵是夏侯惇的族弟,也曾是五子良將的直接領導,曾經“淵督諸將擊廬江叛者雷緒。”“督徐晃擊太原賊,攻下二十餘屯,斬賊帥商曜,屠其城。”“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夏侯淵之所以有這麼大權利,是因為曹操給了他極大的權力,“大破遂(韓遂)軍,得其旌麾……乃假淵節。”

夏侯淵戰死的時候,是徵西將軍。夏侯淵之死,張郃也要承擔一點責任:(建安)二十三年,劉備親率大軍進犯陽平關,曹操派夏侯淵率領包括張郃在內的諸將迎戰,這一仗打了一年(淵率諸將拒之,相守連年)。

一直僵持到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劉備開始火攻(像火燒博望新野一樣,都跟諸葛亮沒關係),夏侯淵把重兵派給張郃,自己率領輕兵分頭迎戰。張郃戰敗,夏侯淵又把自己的一半兵力派去支援張郃,這才給了劉備可乘之機:“備挑郃戰,郃軍不利。淵分所將兵半助郃,為備所襲,淵遂戰死。”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作為曹操的堂弟,曹仁的軍銜一直遠在五子良將之上,大將軍、假節這些就不用說了,就是周瑜和關羽,也拿曹仁沒辦法。赤壁之戰後,周瑜率領數萬大軍攻打曹仁駐守的江陵,曹仁派部將牛金帶領三百人迎戰,結果被周瑜包了餃子:“仁徑渡溝直前,衝入賊圍,金等乃得解。餘眾未盡出,仁復直還突之,拔出金兵,亡其數人,賊(陳壽寫史,周瑜自然是賊,還好陳壽沒稱劉備為賊)眾乃退。”

關羽之所以在襄樊之戰失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曹仁太能扛也太能熬了。“仁人馬數千人守城,城不沒者數板。羽乘船臨城,圍數重,外內斷絕,糧食慾盡,救兵不至。”就是在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城牆即將被泡塌的情況下,曹仁一直熬到孫權出兵、徐晃到來。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剩下的曹洪、曹純、曹真就不用一一列舉了,反正這些人都挺能打,地位也極高,根本就不是外姓將領可以與之比肩的。至於曹操的那個黃鬚兒曹彰,就更不用提了。

諸曹夏侯都不參評,剩下的曹魏名將就好選擇了,有資格參選的分別是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再加上李典(破虜將軍,與張遼一起在逍遙津挫敗孫權)、李通(都亭侯、汝南太守,劉備與周瑜圍曹仁於江陵,別遣關羽絕北道。通率眾擊之,下馬拔鹿角入圍,且戰且前,以迎仁軍,勇冠諸將)、臧霸(太祖善之,拜揚威將軍,假節)、文聘(後將軍、新野侯,聘在江夏數十年,有威恩,名震敵國,賊不敢侵)、呂虔(徐州刺史、威虜將軍、益壽亭侯,討利城叛賊,斬獲有功)、許褚、典韋(許褚、典韋折衝左右,抑亦漢之樊噲也)、龐德(立義將軍、關門亭侯,樊城救曹仁,親與羽交戰,射羽中額)。

這些曹魏名將,在《三國志》中均有傳記,所以均有資格入選曹營五虎上將。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這十三個人要評出五虎上將,首先要看他們的官職,因為在知人善任唯才是舉的曹操陣營,除了諸曹夏侯之外(諸曹夏侯也很厲害,也就是出了個犬子曹爽:“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這十三個人封侯拜將,都是浴血沙場一刀一槍搏殺出來的,孰強孰弱還真不好評,於是我們就只好採用笨辦法:看誰追隨曹操的時間長,曹操稱魏王的時候還有誰在,這樣的可以用排除法來甄選了。

曹操進魏公稱魏王之前,典韋就已經犧牲,而且典韋的官職最高是都尉,未得封侯。這倒是不是典韋不能打,也不是曹操小氣,而是典韋犧牲前,曹操還沒有成大氣候,如果典韋再活上十年八載,是可以與許褚一樣封侯拜將的。

除了早逝的典韋,龐德在曹營也幾乎沒有什麼戰功,他的名氣是在馬騰陣營創下的:“每戰,常陷陳卻敵,勇冠騰軍。”龐德之所以有名,是因為有于禁當反面教材,其實說起來他倆都是襄樊之戰的失敗者。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剩下的李典、李通、臧霸、呂虞等人,獨立帶兵作戰的機會不多,最後的官職和爵位一直不是很高。

經過這幾輪篩選,就剩下五子良將和許褚、文聘這七個人了。於是難題就來了,如果許褚文聘有資格受封曹魏五虎上將,五子良將中就只剩下三個人可以入選了,這二位比哪兩位五子良將有資格入選五虎上將呢?

首先我們要看到,許褚在曹操身邊,就是一個趙雲的角色:既是統兵大將,也是超級保鏢:“褚性謹慎奉法,質重少言。”劉備發明了翊軍將軍的稱號給趙雲,曹操也給許褚獨創了一個稱號。當年馬超準備在兩軍陣前假裝聊天而對曹操下黑手,“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動……後數日會戰,大破超等,褚身斬首級,遷武衛中郎將。武衛之號,自此始也。”曹操封許褚為中堅將軍,魏文帝曹丕封之為萬歲亭侯、武衛將軍,魏明帝曹叡晉封其為牟鄉侯,三朝元老許褚身經百戰而善終,這一點倒是跟趙雲趙子龍有一拼。

曹魏五虎上將,是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有典韋而沒有文聘?

​在陳壽設定的五子良將排序中,張遼居首,樂進其次,于禁第三:“樂進以驍果顯名,而鑑其行事,未副所聞。或註記有遺漏,未如張遼、徐晃之備詳也。”這就是說,李典雖然以勇猛著稱,但是卻有點名不副實,這可能是因為他的戰功被曹魏史官漏記了。

所以有人說:如果評選曹魏五虎上將,于禁和樂進都不能入選,而許褚當之無愧,典韋不死,也應該榜上有名。這時候就要請讀者諸君當一回評委了:如果不算諸曹夏侯,曹魏陣營要評選五虎上將,應該是選張遼張郃徐晃許褚文聘,還是選典韋而不選文聘?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