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鼻塞、流清鼻涕?這些穴位,家長一定要知道!

穴位 推拿 不完美媽媽 鼻炎 便祕 飛兒老師 2019-04-06

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比較實用的推拿穴位,大家可以在家簡單地給孩子調理,或者做日常保健。

開天門(攢竹)

【部位】在兩眉之間正中處直上至髮髻(如下圖)。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小兒驚嚇、入睡難等。

【手法】推法,方向如圖。

【操作】寶寶仰臥或頭倚靠背稍後傾坐著,操作者雙手四指輕輕扶住寶寶頭部的兩側,充分暴露穴位點。雙手拇指交替在穴位處由下向上推動。操作時有一定的按壓力,力量均衡柔和,速度為每分鐘100-200次。

孩子鼻塞、流清鼻涕?這些穴位,家長一定要知道!

推坎宮

【部位】自眉頭至外眉梢成一條直線(如圖)。

【主治】外感發熱,頭痛,小兒驚症、入睡難。

【手法】推法,由中間向兩側分推。

【操作】寶寶仰臥或頭依靠背稍後傾坐著,操作者雙手四指輕輕扶住寶寶頭部的兩側,充分暴露穴位點。雙手拇指沿穴位區域由中間向兩邊推動。操作時有一定的按壓力,力量均衡柔和,速度為每分鐘100-200次。

孩子鼻塞、流清鼻涕?這些穴位,家長一定要知道!

運太陽

【部位】眉梢與外眼角連線中點旁開約孩子的一拇指寬凹陷處。或眉梢與外眼角延長線交點凹陷。

【主治】感冒發熱,頭痛,各種眼病,受驚嚇。

【手法】揉法。

【操作】寶寶仰臥或頭倚靠背稍後傾坐,操作者雙手四指輕輕扶住寶寶頭部的兩側,充分暴露穴位點。雙手拇指(或食指、中指)指端分別接觸寶寶兩側太陽穴,先向左揉一半時間,再向右揉一半時間。揉動時,接觸點不要移動,固定在穴位點處。有一定的按壓力,達到筋骨的層面。力量均衡柔和,速度為每分鐘100-200次。

孩子鼻塞、流清鼻涕?這些穴位,家長一定要知道!

揉迎香

【部位】鼻翼兩旁,鼻脣溝中。

【主治】鼻塞流涕、呼吸不暢、急慢性鼻炎。

【手法】揉法。

【操作】操作者雙手拇指或食指,或單手拇、食二指,或單手食中二指輕輕放在鼻翼兩旁穴位點處(如上圖),有一定的按壓力,揉動時,接觸點不要移動,固定在穴位點處。力量均衡柔和,速度為每分鐘100-200次。直至鼻子通氣。

孩子鼻塞、流清鼻涕?這些穴位,家長一定要知道!

揉外勞宮

【部位】在手背3、4掌骨之間近中點凹陷處。

【主治】外感風寒、流清鼻涕,怕冷等寒證。

【手法】揉法(向左向右各一半時間)

【操作】按住穴位點,有一定按壓力,在接觸點固定的情況下,向左或向右旋轉揉動。速度每分鐘約100-200次。總體根據年齡和問題的程度確定推拿時間,0-6歲的孩子,一次可以做2-20分鐘,甚至更長。年齡越大、病情越重、時間越長。

孩子鼻塞、流清鼻涕?這些穴位,家長一定要知道!

捏脊

【部位】背部,從尾椎到大椎穴(低頭頸部中線上最高的骨頭下方凹陷)。

【主治】

捏脊法:食積、腹瀉、腹痛、厭食、營養不良、安眠;

推脊法:感冒、發熱、便祕、嘔吐。

【手法】捏脊、推脊

【操作】

1. 捏脊法

小兒俯臥,放鬆背部,操作者用雙手拇指螺紋面與食、中兩指對捏脊柱兩側皮膚,然後左右兩手交替將手中皮膚向前捻動,以使兩手交替前移,從尾尖至大椎穴水平為一遍。通常一次捏5遍。操作時一定要走直線,並且中間不斷算一遍。

“捏三提一”屬加強刺激的方法,即每捻三下,雙手同時捏住皮膚向上提起,然後繼續向前交替捻動直至大椎穴為止。一般用於5遍中的第3、4遍。

“捏五提一”亦屬加強刺激的方法,刺激強度較“捏三提一”弱,即每捻五下,雙手同時捏住皮膚向上提起,然後繼續向前交替捻動直至大椎穴為止。一般用於5遍中的第3、4遍。

捏脊多在晨起後和睡前操作,每日可操作1-2次,每週可捏5天停2天。

孩子鼻塞、流清鼻涕?這些穴位,家長一定要知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