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膝關節痛的病因

穴位 中醫 養生 健康 每天一點醫藥知識 2018-12-01
探討膝關節痛的病因

對女性腿部和膝蓋靠攏

本文僅供參考、討論、學習,不作為患者自治的參考,否則後果自負。

本頭條號以傳播中醫知識、遠離中醫黑及產品軟文、宣傳點正確的養生知識為目的,所以也懶得做所謂原創,發現好的文章、資料,都整理上來供大家學習,參考,懷疑。故如若侵權請告知,立刪。

同時由於工作問題,小編不再回復任何留言。如有問題討論,請私信小編。且,本頭條號不看病。


探討膝關節痛的病因

人體膝關節疼痛圖稿

膝關節痛,是中、老年人當中的常見病,多發病,因產生病因不同,病症可有很多方面的表現,疼痛、腫脹是膝關節痛的基本表現形式。

歷代醫籍把膝關節痛,多列入痺、痛風、鶴膝風、歷節風等予以討論。“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故膝痛大多有肝腎不足之內因。而“傷於溼者,下先受之。”膝痛常由溼邪久居,氣血痺阻而致,或因寒,或因熱化而為痺痛。或因膝部運動、負重、暴露、外傷、勞損、邪毒侵之,每致氣滯血瘀,熱毒侵襲,或肝腎不足、筋骨受損,從而形成病症較為複雜的膝關節痛。我曾治療一例膝關節痛的病例,從為她治癒的過程,看對此病病因的確立,以及採用方法的重要性。

一位女士,因患膽囊炎來我處就診時說,我的膝關節痛能否與膽囊炎一併治療。她說,我這膝關節痛可有一段時間了,走路和上樓還都可以,痛的不太嚴重,主要是下樓的時候痛的嚴重,也不知是什麼病?我說,患膝關節痛的病症帶有普遍性。西醫認為,膝關節是人體中最大、最為複雜的活動關節,它除承受自身的重量外,還要擔負來至各方的負荷,所以,關節囊的周圍有多種韌帶的牽引,膝關節的兩側分別有脛側副韌帶,腓側副韌帶的加強。膝關節就是通過這些韌帶牽引和加強,維持膝關節的各項運轉活動,因此,受到損傷的也往往與這些韌帶有關。

從現代醫學的人體解剖觀點看來,膝關節重點部位,是附著在關節外側的韌帶上,韌帶的功能決定膝關節的健康,所以,膝關節周圍附著的韌帶,是疼痛治療的要點。

從中醫的觀點上看,腿部周圍有很多條經脈,分佈在膝關節的周圍,調節腿部氣血的運行,維持腿部的運轉功能,如果腿部受到扭傷、撞傷、寒溼、勞損等各種傷害,可促使腿部的經脈運行受阻,出現氣滯血瘀而發生運動上的障礙。在膝關節不同位置出現疼痛,這些疼痛雖然發生在膝關節的不同位置,或在髕骨、或在半月板,或者關節內側,但其病症都是韌帶損傷所致。中醫學認為,“肝主筋。”韌帶應屬於十二經筋的範圍,所以,韌帶受損的病因在肝臟。

膝關節痛病因明晰後,我為她採用中醫外治法:經絡調整法治療。

在陰陽五行中,肝為陰、膽為陽,肝與膽互為表裡,膽受肝氣的影響,膽經循行在大腿的外側,為膝關節提供營養物質,為此,選用了膽經中的有關穴位:膝陽關、陽陵泉、環跳,然後,又取膝關節周圍的奇穴,鶴頂、膝眼、膝旁、膝下、膝外等穴位。這些穴位均分佈在膝關節周圍的各條韌帶上,維持和調節腿部的運轉功能。當點按這些穴位的時候,氣血循環加快,氣血運行可立即發生變化,起到擴充經脈,活血化瘀的作用,通過這種調整氣血方法,韌帶氣血循環不斷髮生改善,有利於膝關節痛的恢復。

這個治療方案確立後,在選定的穴位上,我用手指一個穴位挨一個穴位的揉搓,促使穴位上感受器發熱,加快膝關節各個韌帶氣血循環,代謝速度逐漸加快,第二天病症就開始緩解,僅幾天的對症治療,膝關節痛就恢復到正常的運動狀態,下樓就沒有過去的那種痛感了。

因為治療採用的是經絡調整法,是依據穴位自身轉運,調整通往韌帶的氣血進行的,所以,要想取得好的療效,關鍵在於穴位的選擇。

陽陵泉:位於膝下,膝為筋之府,穴屬筋會。具有疏肝利膽、消利溼熱、強健腰膝、通絡止痛,痙攣腫痛、抽筋麻痺的功效。所謂筋會,是主管全身韌帶(筋)彙集的穴位,與其它穴位相比有其特殊作用。

膝陽關穴:位於膝上,主治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痺不仁,小腿麻木,膝臏腫痛,膕筋攣急,小腿麻木。

環跳穴:位於股外側部,側臥股骨大轉子的最凸點主治運動系統疾病,腰腿痛,下肢麻痺,髖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病。

疾病治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因病情不一樣,病程不一樣,年齡不一樣,採用同樣的穴位治療,取得的療效也不盡一樣。穴位是經脈上運行氣血的一個點,因為穴位的作用不同,所屬經脈的功能不同,當點按穴位後,取得的效果也不會相同。所以,要根據病情科學的選穴,然後,再採取適當的方法治療,一定會收到較好的療效。


上文鏈接——中醫養生十要跟十不要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