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處珠江源頭的曲靖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70年來,曲靖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曲靖的部分縣市,感受曲靖70年的鉅變——

宣威: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

地處珠江源頭的曲靖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70年來,曲靖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曲靖的部分縣市,感受曲靖70年的鉅變——

宣威: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宣威,因火腿而聞名,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礦藏、秀美的風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宣威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砥礪前行,一個貧窮落後、百廢待興的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鉅變。近年來,宣威市深入實施基礎夯實、產業發展、城鄉提質、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和強化保障“六大”工程,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宣威城鄉基礎設施極為落後,城區面積只有0.4平方公里。今天的宣威,主城區規劃面積達12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9.8%。

多年來,宣威市堅持全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普宣高速、宣曲高速、沾會高速宣威段等建成通車,內通外達、互聯互通的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宣威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宣威即將進入“航空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宣威,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難,貧窮落後、缺衣少食。70年來,宣威經濟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跨越。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80.7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0343元,分別是1952年的968倍和323倍。

2018年,宣威全市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326元、12091元,分別是1983年的85倍和45倍,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就業保持穩定,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法治宣威、平安宣威建設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開展,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宣威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連片特困區,2019年,宣威市將實現56526名貧困人口脫貧、246個村出列,全市脫貧摘帽。今年以來,宣威市緊緊圍繞全市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堅持發展舉措圍繞脫貧攻堅制定、產業培育圍繞脫貧攻堅佈局、項目建設圍繞脫貧攻堅推進、工作力量圍繞脫貧攻堅部署,調集一切資源、整合一切力量,統籌推進脫貧摘帽工作。

宣威市圍繞“村出列”,全力補齊短板,對照新修訂的貧困村出列“七條標準”,經過反覆排查梳理核實,今年計劃出列的246個貧困村在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網絡寬帶、通廣播電視、有標準化衛生室、公共服務和活動場所等硬件建設方面已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宣威市將進一步鞏固提升,力爭全市256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圍繞“縣摘帽”,著力提升脫貧成效,把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提高脫貧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解決漏評、錯退等問題。同時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進一步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快行為習慣養成,切實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環境衛生,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宣威始終堅持“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推動農業提質、工業轉型、三產提速,加快形成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高原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目前,宣威農業正朝著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邁進。同時,以“一縣一業”為抓手,著力推動宣威火腿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市火腿及關聯產業產值達35億元。

宣威不僅是農業大市,也是工業大市,一直以來,工業經濟都是引領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宣威是老工業基地,以煤炭、電力、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六大傳統工業為主,是拉動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近年來,工業總產值在量上都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8年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10位。近幾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宣威市堅持一手抓存量盤活,通過技術改造來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手抓增量做大,通過發揮優勢、挖掘潛力,集中發展、延伸發展,並積極引進新興工業來解決宣威工業結構不優、重工業大而不強、輕工業小而不優等問題。

加快傳統工業改造提升,宣威市重點支持開發磷化工下游產品,推進磷酸氫鈣、磷渣海綿磚等項目建設,推進鳳凰鋼鐵新型鋼材加工項目建設,擴大新型建材生產,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切實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和扶持力度,宣威市自2014年引進並發展液態金屬產業以來,通過5年的努力,目前,宣威液態金屬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產、研一體的發展格局;著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宣威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三園”佈局,規劃面積30.67平方公里。2018年,宣威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44.1億元,同比增1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億元,同比增10%。宣威市將緊緊圍繞園區規劃定位,充分發揮園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作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產城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接下來,宣威市將繼續圍繞‘雲南現代農業強市、省際間節點城市、中國火腿美食文化名城’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繼續譜寫新時代宣威發展新篇章。”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表示。

本報記者張明磊文/圖

羅平:“東方花園”綠色崛起

"

地處珠江源頭的曲靖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70年來,曲靖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曲靖的部分縣市,感受曲靖70年的鉅變——

宣威: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宣威,因火腿而聞名,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礦藏、秀美的風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宣威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砥礪前行,一個貧窮落後、百廢待興的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鉅變。近年來,宣威市深入實施基礎夯實、產業發展、城鄉提質、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和強化保障“六大”工程,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宣威城鄉基礎設施極為落後,城區面積只有0.4平方公里。今天的宣威,主城區規劃面積達12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9.8%。

多年來,宣威市堅持全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普宣高速、宣曲高速、沾會高速宣威段等建成通車,內通外達、互聯互通的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宣威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宣威即將進入“航空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宣威,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難,貧窮落後、缺衣少食。70年來,宣威經濟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跨越。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80.7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0343元,分別是1952年的968倍和323倍。

2018年,宣威全市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326元、12091元,分別是1983年的85倍和45倍,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就業保持穩定,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法治宣威、平安宣威建設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開展,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宣威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連片特困區,2019年,宣威市將實現56526名貧困人口脫貧、246個村出列,全市脫貧摘帽。今年以來,宣威市緊緊圍繞全市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堅持發展舉措圍繞脫貧攻堅制定、產業培育圍繞脫貧攻堅佈局、項目建設圍繞脫貧攻堅推進、工作力量圍繞脫貧攻堅部署,調集一切資源、整合一切力量,統籌推進脫貧摘帽工作。

宣威市圍繞“村出列”,全力補齊短板,對照新修訂的貧困村出列“七條標準”,經過反覆排查梳理核實,今年計劃出列的246個貧困村在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網絡寬帶、通廣播電視、有標準化衛生室、公共服務和活動場所等硬件建設方面已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宣威市將進一步鞏固提升,力爭全市256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圍繞“縣摘帽”,著力提升脫貧成效,把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提高脫貧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解決漏評、錯退等問題。同時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進一步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快行為習慣養成,切實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環境衛生,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宣威始終堅持“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推動農業提質、工業轉型、三產提速,加快形成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高原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目前,宣威農業正朝著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邁進。同時,以“一縣一業”為抓手,著力推動宣威火腿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市火腿及關聯產業產值達35億元。

宣威不僅是農業大市,也是工業大市,一直以來,工業經濟都是引領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宣威是老工業基地,以煤炭、電力、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六大傳統工業為主,是拉動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近年來,工業總產值在量上都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8年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10位。近幾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宣威市堅持一手抓存量盤活,通過技術改造來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手抓增量做大,通過發揮優勢、挖掘潛力,集中發展、延伸發展,並積極引進新興工業來解決宣威工業結構不優、重工業大而不強、輕工業小而不優等問題。

加快傳統工業改造提升,宣威市重點支持開發磷化工下游產品,推進磷酸氫鈣、磷渣海綿磚等項目建設,推進鳳凰鋼鐵新型鋼材加工項目建設,擴大新型建材生產,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切實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和扶持力度,宣威市自2014年引進並發展液態金屬產業以來,通過5年的努力,目前,宣威液態金屬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產、研一體的發展格局;著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宣威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三園”佈局,規劃面積30.67平方公里。2018年,宣威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44.1億元,同比增1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億元,同比增10%。宣威市將緊緊圍繞園區規劃定位,充分發揮園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作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產城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接下來,宣威市將繼續圍繞‘雲南現代農業強市、省際間節點城市、中國火腿美食文化名城’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繼續譜寫新時代宣威發展新篇章。”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表示。

本報記者張明磊文/圖

羅平:“東方花園”綠色崛起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羅平歷史文化悠久,布依族文化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後的文明”;羅平旅遊資源富集,享有“美麗的東方花園”“神奇的魚龍故鄉”“地球上春天最美麗的地方”的美譽;羅平生物資源多樣,是全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全國小黃姜交易基地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蜜蜂春繁基地和國家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縣;羅平氣候舒適宜居,縣城平均海拔1480米,富含負氧離子,是宜居宜業、康養度假的理想之地。

70年來,羅平縣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8.6億元,是1952年的2957倍,GDP總量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24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7477元,是1952年的916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4億元,是1952年財政總收入的6462倍。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

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改革開放以來,羅平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1%,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7.7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9.4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的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落後,屬於典型的農業社會。經過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48.7∶13.1∶38.2調整為2018年的25.5∶29.6∶44.9,實現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重大轉變。

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80.19億元,是1952年的29700倍;第二產業增加值達95.9億元,是1952年的5750倍;第一產業增加值82.96億元,是1952年的938倍。

201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04萬人次,旅遊綜合總收入70.4億元。如今,羅平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動旅遊與農業、旅遊與工業、旅遊與文化、旅遊與康養等深度融合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養生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金雞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臘者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城鄉面貌換新顏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百廢待興,城鄉基礎設施非常落後。70年來,羅平統籌推進城鄉發展,花海大地舊貌換了新顏。2018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1.6平方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7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7.56%,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

公路通車裡程從1978年的650公里增加到4560公里,行政村100%、自然村99%通硬化路,“出門靠腳走、運輸靠人背馬馱”的狀況已成為歷史。

擁有水庫25座,有效庫容3986萬立方米。阿崗水庫建設加快推進,設計總庫容1.29億立方米,預計2020年建成。建有大中小型水電站20座,水電裝機容量98.5萬千瓦,年發電量40.45億千瓦時,被譽為“電力之鄉”。4G網絡、光纖寬帶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羅平各族人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正闊步邁向小康社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64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693元。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目前,羅平縣累計減貧9001戶3595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8.08%降至2018年末的1.22%。2019年確保剩餘的10個貧困村退出、2162戶6328人穩定脫貧,實現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教育事業均衡發展、醫療衛生長足進步。羅平縣小學入學率達到99.97%,初中、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9.79%、84.58%;建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常見病就地就近就醫目標。

基礎設施大改善

1987年,魯布革電站建設形成“魯布革衝擊波”,打開了羅平認識世界的窗口,也讓全國和世界認識了羅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羅平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如今,對外快速聯通的南昆鐵路、江召高速公路橫貫羅平,曲百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完成場址論證,南昆鐵路擴能改造、深圳至昆明高鐵、羅平至昆明城際鐵路、羅平至石林城際鐵路等項目列入省市規劃建設。通過組織舉辦國際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國際花海馬拉松賽、國際小黃姜養生文化高峰論壇,羅平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也逐漸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站在新起點、謀劃新跨越。今後,羅平縣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旅遊品牌化、城鄉一體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聯動”,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縣城”“美麗鄉村”,推動羅平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羅平新篇章。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師宗:突飛猛進活力迸發

"

地處珠江源頭的曲靖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70年來,曲靖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曲靖的部分縣市,感受曲靖70年的鉅變——

宣威: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宣威,因火腿而聞名,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礦藏、秀美的風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宣威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砥礪前行,一個貧窮落後、百廢待興的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鉅變。近年來,宣威市深入實施基礎夯實、產業發展、城鄉提質、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和強化保障“六大”工程,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宣威城鄉基礎設施極為落後,城區面積只有0.4平方公里。今天的宣威,主城區規劃面積達12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9.8%。

多年來,宣威市堅持全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普宣高速、宣曲高速、沾會高速宣威段等建成通車,內通外達、互聯互通的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宣威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宣威即將進入“航空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宣威,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難,貧窮落後、缺衣少食。70年來,宣威經濟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跨越。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80.7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0343元,分別是1952年的968倍和323倍。

2018年,宣威全市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326元、12091元,分別是1983年的85倍和45倍,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就業保持穩定,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法治宣威、平安宣威建設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開展,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宣威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連片特困區,2019年,宣威市將實現56526名貧困人口脫貧、246個村出列,全市脫貧摘帽。今年以來,宣威市緊緊圍繞全市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堅持發展舉措圍繞脫貧攻堅制定、產業培育圍繞脫貧攻堅佈局、項目建設圍繞脫貧攻堅推進、工作力量圍繞脫貧攻堅部署,調集一切資源、整合一切力量,統籌推進脫貧摘帽工作。

宣威市圍繞“村出列”,全力補齊短板,對照新修訂的貧困村出列“七條標準”,經過反覆排查梳理核實,今年計劃出列的246個貧困村在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網絡寬帶、通廣播電視、有標準化衛生室、公共服務和活動場所等硬件建設方面已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宣威市將進一步鞏固提升,力爭全市256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圍繞“縣摘帽”,著力提升脫貧成效,把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提高脫貧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解決漏評、錯退等問題。同時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進一步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快行為習慣養成,切實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環境衛生,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宣威始終堅持“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推動農業提質、工業轉型、三產提速,加快形成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高原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目前,宣威農業正朝著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邁進。同時,以“一縣一業”為抓手,著力推動宣威火腿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市火腿及關聯產業產值達35億元。

宣威不僅是農業大市,也是工業大市,一直以來,工業經濟都是引領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宣威是老工業基地,以煤炭、電力、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六大傳統工業為主,是拉動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近年來,工業總產值在量上都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8年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10位。近幾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宣威市堅持一手抓存量盤活,通過技術改造來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手抓增量做大,通過發揮優勢、挖掘潛力,集中發展、延伸發展,並積極引進新興工業來解決宣威工業結構不優、重工業大而不強、輕工業小而不優等問題。

加快傳統工業改造提升,宣威市重點支持開發磷化工下游產品,推進磷酸氫鈣、磷渣海綿磚等項目建設,推進鳳凰鋼鐵新型鋼材加工項目建設,擴大新型建材生產,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切實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和扶持力度,宣威市自2014年引進並發展液態金屬產業以來,通過5年的努力,目前,宣威液態金屬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產、研一體的發展格局;著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宣威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三園”佈局,規劃面積30.67平方公里。2018年,宣威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44.1億元,同比增1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億元,同比增10%。宣威市將緊緊圍繞園區規劃定位,充分發揮園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作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產城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接下來,宣威市將繼續圍繞‘雲南現代農業強市、省際間節點城市、中國火腿美食文化名城’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繼續譜寫新時代宣威發展新篇章。”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表示。

本報記者張明磊文/圖

羅平:“東方花園”綠色崛起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羅平歷史文化悠久,布依族文化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後的文明”;羅平旅遊資源富集,享有“美麗的東方花園”“神奇的魚龍故鄉”“地球上春天最美麗的地方”的美譽;羅平生物資源多樣,是全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全國小黃姜交易基地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蜜蜂春繁基地和國家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縣;羅平氣候舒適宜居,縣城平均海拔1480米,富含負氧離子,是宜居宜業、康養度假的理想之地。

70年來,羅平縣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8.6億元,是1952年的2957倍,GDP總量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24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7477元,是1952年的916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4億元,是1952年財政總收入的6462倍。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

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改革開放以來,羅平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1%,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7.7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9.4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的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落後,屬於典型的農業社會。經過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48.7∶13.1∶38.2調整為2018年的25.5∶29.6∶44.9,實現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重大轉變。

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80.19億元,是1952年的29700倍;第二產業增加值達95.9億元,是1952年的5750倍;第一產業增加值82.96億元,是1952年的938倍。

201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04萬人次,旅遊綜合總收入70.4億元。如今,羅平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動旅遊與農業、旅遊與工業、旅遊與文化、旅遊與康養等深度融合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養生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金雞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臘者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城鄉面貌換新顏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百廢待興,城鄉基礎設施非常落後。70年來,羅平統籌推進城鄉發展,花海大地舊貌換了新顏。2018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1.6平方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7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7.56%,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

公路通車裡程從1978年的650公里增加到4560公里,行政村100%、自然村99%通硬化路,“出門靠腳走、運輸靠人背馬馱”的狀況已成為歷史。

擁有水庫25座,有效庫容3986萬立方米。阿崗水庫建設加快推進,設計總庫容1.29億立方米,預計2020年建成。建有大中小型水電站20座,水電裝機容量98.5萬千瓦,年發電量40.45億千瓦時,被譽為“電力之鄉”。4G網絡、光纖寬帶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羅平各族人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正闊步邁向小康社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64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693元。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目前,羅平縣累計減貧9001戶3595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8.08%降至2018年末的1.22%。2019年確保剩餘的10個貧困村退出、2162戶6328人穩定脫貧,實現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教育事業均衡發展、醫療衛生長足進步。羅平縣小學入學率達到99.97%,初中、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9.79%、84.58%;建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常見病就地就近就醫目標。

基礎設施大改善

1987年,魯布革電站建設形成“魯布革衝擊波”,打開了羅平認識世界的窗口,也讓全國和世界認識了羅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羅平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如今,對外快速聯通的南昆鐵路、江召高速公路橫貫羅平,曲百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完成場址論證,南昆鐵路擴能改造、深圳至昆明高鐵、羅平至昆明城際鐵路、羅平至石林城際鐵路等項目列入省市規劃建設。通過組織舉辦國際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國際花海馬拉松賽、國際小黃姜養生文化高峰論壇,羅平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也逐漸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站在新起點、謀劃新跨越。今後,羅平縣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旅遊品牌化、城鄉一體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聯動”,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縣城”“美麗鄉村”,推動羅平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羅平新篇章。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師宗:突飛猛進活力迸發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師宗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毫不動搖推動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2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3萬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31000元、12000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6.4億元。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近年來,師宗縣始終堅持以產業為核心,堅定不移調結構、轉方式,高原特色農業快速發展,引進和培育37戶農業龍頭企業,建成全國優質菸葉基地縣和雲南省柑橘生產基地縣、速生杉木林基地縣、黑山羊保種基地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37億元。

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構建了以不鏽鋼、建築建材為主,新型煤化工、生物資源加工為輔的現代工業體系。不鏽鋼冶煉、熱軋、酸洗及下游產業產值有望達到150億元以上,以建築陶瓷等為主的建築建材產業產值有望達到30億元以上,煤炭產業向精深方向發展,產值可實現50億元以上。

現代服務業活力迸發,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兩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深入推進,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7億元。

70年來,師宗縣搶抓機遇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長期困擾師宗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得到了根本性破解。

目前,師宗縣建成了內聯外通的交通網。東西向的汕昆高速、南昆鐵路穿境而過,南北向的麒師、召瀘高速快速推進,南北向的師丘高速、師丘鐵路正在規劃籌建。農村公路大大改善,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公路硬化“組組通”,全縣公路的累計通車裡程達3200公里。

建成了供給充沛的水網。建成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5座、小型水庫167座、“五小水利”工程53165件,全覆蓋解決了縣鄉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自來水普及率達90%、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5%。

建成了全覆蓋的電網和高質量的通訊網。全面實現行政村通10千伏動力電,戶戶通電覆蓋率100%,實現行政村光纖通達率、4G網絡覆蓋率100%。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70年來,師宗縣遵循城鎮發展規律,搶抓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縣機遇,著力拉框架、優佈局、打基礎、提品質,實施了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形成了“一心兩軸四片區”城市格局,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3.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6.23萬人,城鎮化率42.5%,成功創建為“雲南省文明縣城”“雲南省衛生縣城”。

規劃建設了8個以水生態、民間文化等為主題的特色小集鎮,集鎮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承載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推進20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實現農村公共衛生保潔常態化,徹底結束了“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歷史。

70年民生事業蒸蒸日上。師宗縣堅持共建共享,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事業穩步向好,新建校舍近100萬平方米,教育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第三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衛生事業長足進步,在全省率先推進“醫聯體”改革,3家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標準,縣級醫療機構建設達到標準化要求,標準化衛生院、衛生室覆蓋率達100%,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文體事業亮點紛呈,一批精品節目走進央視熒屏,師宗“農村文化現象”廣獲點贊,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

生態建設富有成效,牢牢守住綠水青山不動搖,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森林師宗”建設,森林覆蓋率達48.11%,被國家授予“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先進集體”稱號,創建為“雲南省園林縣城”。

同時,師宗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終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紮實推進產業、住房、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群眾工作、城鄉人居環境提升“七個全覆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全縣累計減貧16642戶7151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左右。

2019年4月30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師宗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昔日的窮鄉僻壤變為了美麗鄉村。

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師宗縣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履行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責任,持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黨員幹部“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四個自信”更加堅定、踐行“兩個維護”更加堅決。

著力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和好乾部標準,大力選拔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各級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得到增強。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紅旗村”推選活動,“扶貧公司+村黨總支領導下的合作社+深度貧困戶”精準產業扶貧模式在全市推廣,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號召力進一步提升。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建立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乾事創業環境。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富源:資源大縣蝶變升級

"

地處珠江源頭的曲靖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70年來,曲靖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曲靖的部分縣市,感受曲靖70年的鉅變——

宣威: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宣威,因火腿而聞名,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礦藏、秀美的風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宣威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砥礪前行,一個貧窮落後、百廢待興的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鉅變。近年來,宣威市深入實施基礎夯實、產業發展、城鄉提質、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和強化保障“六大”工程,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宣威城鄉基礎設施極為落後,城區面積只有0.4平方公里。今天的宣威,主城區規劃面積達12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9.8%。

多年來,宣威市堅持全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普宣高速、宣曲高速、沾會高速宣威段等建成通車,內通外達、互聯互通的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宣威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宣威即將進入“航空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宣威,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難,貧窮落後、缺衣少食。70年來,宣威經濟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跨越。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80.7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0343元,分別是1952年的968倍和323倍。

2018年,宣威全市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326元、12091元,分別是1983年的85倍和45倍,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就業保持穩定,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法治宣威、平安宣威建設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開展,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宣威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連片特困區,2019年,宣威市將實現56526名貧困人口脫貧、246個村出列,全市脫貧摘帽。今年以來,宣威市緊緊圍繞全市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堅持發展舉措圍繞脫貧攻堅制定、產業培育圍繞脫貧攻堅佈局、項目建設圍繞脫貧攻堅推進、工作力量圍繞脫貧攻堅部署,調集一切資源、整合一切力量,統籌推進脫貧摘帽工作。

宣威市圍繞“村出列”,全力補齊短板,對照新修訂的貧困村出列“七條標準”,經過反覆排查梳理核實,今年計劃出列的246個貧困村在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網絡寬帶、通廣播電視、有標準化衛生室、公共服務和活動場所等硬件建設方面已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宣威市將進一步鞏固提升,力爭全市256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圍繞“縣摘帽”,著力提升脫貧成效,把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提高脫貧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解決漏評、錯退等問題。同時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進一步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快行為習慣養成,切實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環境衛生,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宣威始終堅持“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推動農業提質、工業轉型、三產提速,加快形成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高原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目前,宣威農業正朝著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邁進。同時,以“一縣一業”為抓手,著力推動宣威火腿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市火腿及關聯產業產值達35億元。

宣威不僅是農業大市,也是工業大市,一直以來,工業經濟都是引領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宣威是老工業基地,以煤炭、電力、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六大傳統工業為主,是拉動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近年來,工業總產值在量上都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8年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10位。近幾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宣威市堅持一手抓存量盤活,通過技術改造來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手抓增量做大,通過發揮優勢、挖掘潛力,集中發展、延伸發展,並積極引進新興工業來解決宣威工業結構不優、重工業大而不強、輕工業小而不優等問題。

加快傳統工業改造提升,宣威市重點支持開發磷化工下游產品,推進磷酸氫鈣、磷渣海綿磚等項目建設,推進鳳凰鋼鐵新型鋼材加工項目建設,擴大新型建材生產,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切實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和扶持力度,宣威市自2014年引進並發展液態金屬產業以來,通過5年的努力,目前,宣威液態金屬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產、研一體的發展格局;著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宣威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三園”佈局,規劃面積30.67平方公里。2018年,宣威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44.1億元,同比增1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億元,同比增10%。宣威市將緊緊圍繞園區規劃定位,充分發揮園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作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產城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接下來,宣威市將繼續圍繞‘雲南現代農業強市、省際間節點城市、中國火腿美食文化名城’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繼續譜寫新時代宣威發展新篇章。”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表示。

本報記者張明磊文/圖

羅平:“東方花園”綠色崛起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羅平歷史文化悠久,布依族文化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後的文明”;羅平旅遊資源富集,享有“美麗的東方花園”“神奇的魚龍故鄉”“地球上春天最美麗的地方”的美譽;羅平生物資源多樣,是全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全國小黃姜交易基地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蜜蜂春繁基地和國家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縣;羅平氣候舒適宜居,縣城平均海拔1480米,富含負氧離子,是宜居宜業、康養度假的理想之地。

70年來,羅平縣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8.6億元,是1952年的2957倍,GDP總量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24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7477元,是1952年的916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4億元,是1952年財政總收入的6462倍。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

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改革開放以來,羅平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1%,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7.7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9.4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的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落後,屬於典型的農業社會。經過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48.7∶13.1∶38.2調整為2018年的25.5∶29.6∶44.9,實現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重大轉變。

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80.19億元,是1952年的29700倍;第二產業增加值達95.9億元,是1952年的5750倍;第一產業增加值82.96億元,是1952年的938倍。

201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04萬人次,旅遊綜合總收入70.4億元。如今,羅平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動旅遊與農業、旅遊與工業、旅遊與文化、旅遊與康養等深度融合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養生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金雞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臘者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城鄉面貌換新顏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百廢待興,城鄉基礎設施非常落後。70年來,羅平統籌推進城鄉發展,花海大地舊貌換了新顏。2018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1.6平方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7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7.56%,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

公路通車裡程從1978年的650公里增加到4560公里,行政村100%、自然村99%通硬化路,“出門靠腳走、運輸靠人背馬馱”的狀況已成為歷史。

擁有水庫25座,有效庫容3986萬立方米。阿崗水庫建設加快推進,設計總庫容1.29億立方米,預計2020年建成。建有大中小型水電站20座,水電裝機容量98.5萬千瓦,年發電量40.45億千瓦時,被譽為“電力之鄉”。4G網絡、光纖寬帶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羅平各族人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正闊步邁向小康社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64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693元。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目前,羅平縣累計減貧9001戶3595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8.08%降至2018年末的1.22%。2019年確保剩餘的10個貧困村退出、2162戶6328人穩定脫貧,實現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教育事業均衡發展、醫療衛生長足進步。羅平縣小學入學率達到99.97%,初中、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9.79%、84.58%;建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常見病就地就近就醫目標。

基礎設施大改善

1987年,魯布革電站建設形成“魯布革衝擊波”,打開了羅平認識世界的窗口,也讓全國和世界認識了羅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羅平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如今,對外快速聯通的南昆鐵路、江召高速公路橫貫羅平,曲百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完成場址論證,南昆鐵路擴能改造、深圳至昆明高鐵、羅平至昆明城際鐵路、羅平至石林城際鐵路等項目列入省市規劃建設。通過組織舉辦國際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國際花海馬拉松賽、國際小黃姜養生文化高峰論壇,羅平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也逐漸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站在新起點、謀劃新跨越。今後,羅平縣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旅遊品牌化、城鄉一體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聯動”,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縣城”“美麗鄉村”,推動羅平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羅平新篇章。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師宗:突飛猛進活力迸發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師宗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毫不動搖推動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2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3萬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31000元、12000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6.4億元。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近年來,師宗縣始終堅持以產業為核心,堅定不移調結構、轉方式,高原特色農業快速發展,引進和培育37戶農業龍頭企業,建成全國優質菸葉基地縣和雲南省柑橘生產基地縣、速生杉木林基地縣、黑山羊保種基地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37億元。

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構建了以不鏽鋼、建築建材為主,新型煤化工、生物資源加工為輔的現代工業體系。不鏽鋼冶煉、熱軋、酸洗及下游產業產值有望達到150億元以上,以建築陶瓷等為主的建築建材產業產值有望達到30億元以上,煤炭產業向精深方向發展,產值可實現50億元以上。

現代服務業活力迸發,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兩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深入推進,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7億元。

70年來,師宗縣搶抓機遇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長期困擾師宗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得到了根本性破解。

目前,師宗縣建成了內聯外通的交通網。東西向的汕昆高速、南昆鐵路穿境而過,南北向的麒師、召瀘高速快速推進,南北向的師丘高速、師丘鐵路正在規劃籌建。農村公路大大改善,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公路硬化“組組通”,全縣公路的累計通車裡程達3200公里。

建成了供給充沛的水網。建成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5座、小型水庫167座、“五小水利”工程53165件,全覆蓋解決了縣鄉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自來水普及率達90%、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5%。

建成了全覆蓋的電網和高質量的通訊網。全面實現行政村通10千伏動力電,戶戶通電覆蓋率100%,實現行政村光纖通達率、4G網絡覆蓋率100%。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70年來,師宗縣遵循城鎮發展規律,搶抓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縣機遇,著力拉框架、優佈局、打基礎、提品質,實施了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形成了“一心兩軸四片區”城市格局,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3.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6.23萬人,城鎮化率42.5%,成功創建為“雲南省文明縣城”“雲南省衛生縣城”。

規劃建設了8個以水生態、民間文化等為主題的特色小集鎮,集鎮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承載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推進20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實現農村公共衛生保潔常態化,徹底結束了“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歷史。

70年民生事業蒸蒸日上。師宗縣堅持共建共享,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事業穩步向好,新建校舍近100萬平方米,教育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第三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衛生事業長足進步,在全省率先推進“醫聯體”改革,3家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標準,縣級醫療機構建設達到標準化要求,標準化衛生院、衛生室覆蓋率達100%,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文體事業亮點紛呈,一批精品節目走進央視熒屏,師宗“農村文化現象”廣獲點贊,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

生態建設富有成效,牢牢守住綠水青山不動搖,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森林師宗”建設,森林覆蓋率達48.11%,被國家授予“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先進集體”稱號,創建為“雲南省園林縣城”。

同時,師宗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終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紮實推進產業、住房、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群眾工作、城鄉人居環境提升“七個全覆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全縣累計減貧16642戶7151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左右。

2019年4月30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師宗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昔日的窮鄉僻壤變為了美麗鄉村。

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師宗縣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履行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責任,持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黨員幹部“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四個自信”更加堅定、踐行“兩個維護”更加堅決。

著力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和好乾部標準,大力選拔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各級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得到增強。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紅旗村”推選活動,“扶貧公司+村黨總支領導下的合作社+深度貧困戶”精準產業扶貧模式在全市推廣,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號召力進一步提升。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建立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乾事創業環境。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富源:資源大縣蝶變升級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經過70年的高速發展,富源縣從一個以煤炭資源為主的資源大縣,蝶變為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55.35億元,與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相比,增長了183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78年的86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4.59億元,增長了168倍。今年6月,園區有色金屬加工製造產業聚集區被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授予“雲南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榮譽稱號。

煤炭行業走上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

“我們企業過去是焦化廠,經過轉型升級後,建成了以循環經濟為發展模式的新型煤化工企業。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2500萬元,投進去的9000多萬元環保建設成本,5年即可收回。”富源德鑫集團董事長朱德芳說,“只有實現綠水青山,才能產生金山銀山。”

現在,富源德鑫集團從煤炭中生產出焦炭、煤焦油、硫磺、碳酸銨、化肥、粗苯、天燃氣等十七八個產品,實現了每天3個一百——100孔焦煤(1800噸),100噸化工產品,100萬元利潤。今年,德鑫集團工業產值預計達到50億元。

富源是雲南的東大門,素有“滇黔鎖鑰”之稱,總人口83萬。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地質儲量191億噸,是我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縣,也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在煤炭產業的推動下,縣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199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億元大關,2011年突破100億元大關,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全面提升。

但是,單一的煤炭產業,難以擔負起持久推進縣域快速發展的重任。“因煤而興”的富源縣,在享受了煤炭“黃金十年”盛宴後,由於受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影響,煤炭市場低迷,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產量、銷量、價格“三下降”,特別是2014年受產能過剩、下游發電企業和冶煉鋼鐵企業拉動需求乏力、煤礦整合關閉停產、火電機組停機備用等因素影響,經濟出現“斷崖式”下跌,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30.6%,工業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40%。

“面對發展困境,富源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堅定不移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累計關閉煤礦51處,退出產能732萬噸,地方煤礦從145處減少到94處。”曲靖市委常委、富源縣委書記唐開榮說,“出臺了煤礦安全生產和打擊非法開採黃紅牌‘雙十二條’制度,全面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創造了地方煤礦64個月零事故、零死亡的最長安全生產週期。”

目前,全縣保留的94處地方煤礦已完成轉型升級12處,正在實施轉型升級82處。為進一步延伸煤炭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富源把精細化工(新型煤化工)作為重點發展的五大產業之一,新的煤化工一體化項目建設正在深入推進。力爭到2020年,實現原煤產量1800萬噸,實現產值135億元,稅收27億元。

同時,圍繞產業政策導向,破解電力產業發展困局。2018年,實現電力產值18.6億元。

新型工業化推動縣域經濟V型反轉

隨著“高原特色農業和生物資源加工、新型煤化工、鋁合金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加工製造、旅遊文化、現代商貿物流”五大產業的有力推進,“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得到有效破解,構建起了現代產業新體系。

工業園區活力增強。累計投入8億元,在大山裡建成了37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打造了產業發展的“新窪地”。2018年底,入園企業(項目)達46個,實現工業園區產值119.2億元,同比增長15.28%。今年6月,實現工業園區總產值59億元。

百億級產業集群初具雛形。依託雲南雲鋁澤鑫鋁業有限公司33萬噸綠色水電鋁項目,在工業園區重點打造以鋁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引進了浙江金華今飛集團投資建設鋁合金汽車輪轂項目、鋁合金摩托車輪轂項目,目前已經形成年產500萬件汽車輪轂、500萬件摩托車輪轂產能規模。

“富源生產的輪轂已經使用在奔馳、寶馬汽車上,產品還出口到了印度等地,實現了富源工業產品出口的‘零突破’。”富源縣縣長陳志說,“隨著飛揚年產300萬臺汽車變速器零部件一期、澤鑫年產15萬噸高強度鋁合金等項目的建成投產,富源已建成鋁產業項目7個。2018年,鋁產業實現產值60.05億元,佔工業經濟比重達38.2%。”

目前,富源利青400萬隻摩托車制動圈、富源格威100萬件摩托車零部件、中美合資雲南飛速汽車零部件、今飛年產30萬噸再生鋁資源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為打造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產業園奠定了堅實基礎。

招商引資注入發展新動能。2014年以來,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82個,建成166個,到位市外國內資金563億元。

“通過今飛集團的帶動,累計引進浙江金華、廣東江門等地47戶企業到富源考察洽談,其中落地項目5個,計劃投資55億元。”富源縣常務副縣長戴桃玲說,“我們積極引導園區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採取入股合資方式共同建設項目,構建資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發展模式,確保企業抱團發展,合作共贏。著力推進鋁產業智能製造。力爭到2020年,鋁產業實現產值120億元。”

多元化發展,成功推動富源縣域經濟實現V型反轉。截至2018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7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94.6億元,同比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2億元,同比增長13.9%。工業經濟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本報記者蔣貴友文/圖

陸良:步履堅實高效發展

"

地處珠江源頭的曲靖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70年來,曲靖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曲靖的部分縣市,感受曲靖70年的鉅變——

宣威: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宣威,因火腿而聞名,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礦藏、秀美的風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宣威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砥礪前行,一個貧窮落後、百廢待興的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鉅變。近年來,宣威市深入實施基礎夯實、產業發展、城鄉提質、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和強化保障“六大”工程,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宣威城鄉基礎設施極為落後,城區面積只有0.4平方公里。今天的宣威,主城區規劃面積達12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9.8%。

多年來,宣威市堅持全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普宣高速、宣曲高速、沾會高速宣威段等建成通車,內通外達、互聯互通的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宣威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宣威即將進入“航空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宣威,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難,貧窮落後、缺衣少食。70年來,宣威經濟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跨越。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80.7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0343元,分別是1952年的968倍和323倍。

2018年,宣威全市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326元、12091元,分別是1983年的85倍和45倍,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就業保持穩定,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法治宣威、平安宣威建設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開展,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宣威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連片特困區,2019年,宣威市將實現56526名貧困人口脫貧、246個村出列,全市脫貧摘帽。今年以來,宣威市緊緊圍繞全市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堅持發展舉措圍繞脫貧攻堅制定、產業培育圍繞脫貧攻堅佈局、項目建設圍繞脫貧攻堅推進、工作力量圍繞脫貧攻堅部署,調集一切資源、整合一切力量,統籌推進脫貧摘帽工作。

宣威市圍繞“村出列”,全力補齊短板,對照新修訂的貧困村出列“七條標準”,經過反覆排查梳理核實,今年計劃出列的246個貧困村在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網絡寬帶、通廣播電視、有標準化衛生室、公共服務和活動場所等硬件建設方面已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宣威市將進一步鞏固提升,力爭全市256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圍繞“縣摘帽”,著力提升脫貧成效,把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提高脫貧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解決漏評、錯退等問題。同時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進一步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快行為習慣養成,切實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環境衛生,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宣威始終堅持“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推動農業提質、工業轉型、三產提速,加快形成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高原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目前,宣威農業正朝著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邁進。同時,以“一縣一業”為抓手,著力推動宣威火腿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市火腿及關聯產業產值達35億元。

宣威不僅是農業大市,也是工業大市,一直以來,工業經濟都是引領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宣威是老工業基地,以煤炭、電力、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六大傳統工業為主,是拉動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近年來,工業總產值在量上都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8年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10位。近幾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宣威市堅持一手抓存量盤活,通過技術改造來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手抓增量做大,通過發揮優勢、挖掘潛力,集中發展、延伸發展,並積極引進新興工業來解決宣威工業結構不優、重工業大而不強、輕工業小而不優等問題。

加快傳統工業改造提升,宣威市重點支持開發磷化工下游產品,推進磷酸氫鈣、磷渣海綿磚等項目建設,推進鳳凰鋼鐵新型鋼材加工項目建設,擴大新型建材生產,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切實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和扶持力度,宣威市自2014年引進並發展液態金屬產業以來,通過5年的努力,目前,宣威液態金屬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產、研一體的發展格局;著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宣威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三園”佈局,規劃面積30.67平方公里。2018年,宣威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44.1億元,同比增1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億元,同比增10%。宣威市將緊緊圍繞園區規劃定位,充分發揮園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作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產城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接下來,宣威市將繼續圍繞‘雲南現代農業強市、省際間節點城市、中國火腿美食文化名城’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繼續譜寫新時代宣威發展新篇章。”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表示。

本報記者張明磊文/圖

羅平:“東方花園”綠色崛起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羅平歷史文化悠久,布依族文化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後的文明”;羅平旅遊資源富集,享有“美麗的東方花園”“神奇的魚龍故鄉”“地球上春天最美麗的地方”的美譽;羅平生物資源多樣,是全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全國小黃姜交易基地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蜜蜂春繁基地和國家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縣;羅平氣候舒適宜居,縣城平均海拔1480米,富含負氧離子,是宜居宜業、康養度假的理想之地。

70年來,羅平縣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8.6億元,是1952年的2957倍,GDP總量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24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7477元,是1952年的916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4億元,是1952年財政總收入的6462倍。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

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改革開放以來,羅平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1%,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7.7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9.4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的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落後,屬於典型的農業社會。經過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48.7∶13.1∶38.2調整為2018年的25.5∶29.6∶44.9,實現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重大轉變。

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80.19億元,是1952年的29700倍;第二產業增加值達95.9億元,是1952年的5750倍;第一產業增加值82.96億元,是1952年的938倍。

201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04萬人次,旅遊綜合總收入70.4億元。如今,羅平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動旅遊與農業、旅遊與工業、旅遊與文化、旅遊與康養等深度融合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養生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金雞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臘者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城鄉面貌換新顏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百廢待興,城鄉基礎設施非常落後。70年來,羅平統籌推進城鄉發展,花海大地舊貌換了新顏。2018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1.6平方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7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7.56%,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

公路通車裡程從1978年的650公里增加到4560公里,行政村100%、自然村99%通硬化路,“出門靠腳走、運輸靠人背馬馱”的狀況已成為歷史。

擁有水庫25座,有效庫容3986萬立方米。阿崗水庫建設加快推進,設計總庫容1.29億立方米,預計2020年建成。建有大中小型水電站20座,水電裝機容量98.5萬千瓦,年發電量40.45億千瓦時,被譽為“電力之鄉”。4G網絡、光纖寬帶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羅平各族人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正闊步邁向小康社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64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693元。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目前,羅平縣累計減貧9001戶3595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8.08%降至2018年末的1.22%。2019年確保剩餘的10個貧困村退出、2162戶6328人穩定脫貧,實現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教育事業均衡發展、醫療衛生長足進步。羅平縣小學入學率達到99.97%,初中、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9.79%、84.58%;建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常見病就地就近就醫目標。

基礎設施大改善

1987年,魯布革電站建設形成“魯布革衝擊波”,打開了羅平認識世界的窗口,也讓全國和世界認識了羅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羅平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如今,對外快速聯通的南昆鐵路、江召高速公路橫貫羅平,曲百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完成場址論證,南昆鐵路擴能改造、深圳至昆明高鐵、羅平至昆明城際鐵路、羅平至石林城際鐵路等項目列入省市規劃建設。通過組織舉辦國際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國際花海馬拉松賽、國際小黃姜養生文化高峰論壇,羅平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也逐漸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站在新起點、謀劃新跨越。今後,羅平縣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旅遊品牌化、城鄉一體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聯動”,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縣城”“美麗鄉村”,推動羅平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羅平新篇章。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師宗:突飛猛進活力迸發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師宗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毫不動搖推動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2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3萬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31000元、12000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6.4億元。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近年來,師宗縣始終堅持以產業為核心,堅定不移調結構、轉方式,高原特色農業快速發展,引進和培育37戶農業龍頭企業,建成全國優質菸葉基地縣和雲南省柑橘生產基地縣、速生杉木林基地縣、黑山羊保種基地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37億元。

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構建了以不鏽鋼、建築建材為主,新型煤化工、生物資源加工為輔的現代工業體系。不鏽鋼冶煉、熱軋、酸洗及下游產業產值有望達到150億元以上,以建築陶瓷等為主的建築建材產業產值有望達到30億元以上,煤炭產業向精深方向發展,產值可實現50億元以上。

現代服務業活力迸發,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兩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深入推進,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7億元。

70年來,師宗縣搶抓機遇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長期困擾師宗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得到了根本性破解。

目前,師宗縣建成了內聯外通的交通網。東西向的汕昆高速、南昆鐵路穿境而過,南北向的麒師、召瀘高速快速推進,南北向的師丘高速、師丘鐵路正在規劃籌建。農村公路大大改善,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公路硬化“組組通”,全縣公路的累計通車裡程達3200公里。

建成了供給充沛的水網。建成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5座、小型水庫167座、“五小水利”工程53165件,全覆蓋解決了縣鄉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自來水普及率達90%、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5%。

建成了全覆蓋的電網和高質量的通訊網。全面實現行政村通10千伏動力電,戶戶通電覆蓋率100%,實現行政村光纖通達率、4G網絡覆蓋率100%。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70年來,師宗縣遵循城鎮發展規律,搶抓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縣機遇,著力拉框架、優佈局、打基礎、提品質,實施了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形成了“一心兩軸四片區”城市格局,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3.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6.23萬人,城鎮化率42.5%,成功創建為“雲南省文明縣城”“雲南省衛生縣城”。

規劃建設了8個以水生態、民間文化等為主題的特色小集鎮,集鎮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承載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推進20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實現農村公共衛生保潔常態化,徹底結束了“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歷史。

70年民生事業蒸蒸日上。師宗縣堅持共建共享,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事業穩步向好,新建校舍近100萬平方米,教育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第三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衛生事業長足進步,在全省率先推進“醫聯體”改革,3家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標準,縣級醫療機構建設達到標準化要求,標準化衛生院、衛生室覆蓋率達100%,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文體事業亮點紛呈,一批精品節目走進央視熒屏,師宗“農村文化現象”廣獲點贊,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

生態建設富有成效,牢牢守住綠水青山不動搖,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森林師宗”建設,森林覆蓋率達48.11%,被國家授予“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先進集體”稱號,創建為“雲南省園林縣城”。

同時,師宗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終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紮實推進產業、住房、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群眾工作、城鄉人居環境提升“七個全覆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全縣累計減貧16642戶7151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左右。

2019年4月30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師宗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昔日的窮鄉僻壤變為了美麗鄉村。

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師宗縣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履行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責任,持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黨員幹部“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四個自信”更加堅定、踐行“兩個維護”更加堅決。

著力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和好乾部標準,大力選拔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各級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得到增強。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紅旗村”推選活動,“扶貧公司+村黨總支領導下的合作社+深度貧困戶”精準產業扶貧模式在全市推廣,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號召力進一步提升。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建立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乾事創業環境。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富源:資源大縣蝶變升級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經過70年的高速發展,富源縣從一個以煤炭資源為主的資源大縣,蝶變為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55.35億元,與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相比,增長了183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78年的86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4.59億元,增長了168倍。今年6月,園區有色金屬加工製造產業聚集區被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授予“雲南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榮譽稱號。

煤炭行業走上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

“我們企業過去是焦化廠,經過轉型升級後,建成了以循環經濟為發展模式的新型煤化工企業。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2500萬元,投進去的9000多萬元環保建設成本,5年即可收回。”富源德鑫集團董事長朱德芳說,“只有實現綠水青山,才能產生金山銀山。”

現在,富源德鑫集團從煤炭中生產出焦炭、煤焦油、硫磺、碳酸銨、化肥、粗苯、天燃氣等十七八個產品,實現了每天3個一百——100孔焦煤(1800噸),100噸化工產品,100萬元利潤。今年,德鑫集團工業產值預計達到50億元。

富源是雲南的東大門,素有“滇黔鎖鑰”之稱,總人口83萬。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地質儲量191億噸,是我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縣,也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在煤炭產業的推動下,縣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199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億元大關,2011年突破100億元大關,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全面提升。

但是,單一的煤炭產業,難以擔負起持久推進縣域快速發展的重任。“因煤而興”的富源縣,在享受了煤炭“黃金十年”盛宴後,由於受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影響,煤炭市場低迷,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產量、銷量、價格“三下降”,特別是2014年受產能過剩、下游發電企業和冶煉鋼鐵企業拉動需求乏力、煤礦整合關閉停產、火電機組停機備用等因素影響,經濟出現“斷崖式”下跌,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30.6%,工業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40%。

“面對發展困境,富源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堅定不移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累計關閉煤礦51處,退出產能732萬噸,地方煤礦從145處減少到94處。”曲靖市委常委、富源縣委書記唐開榮說,“出臺了煤礦安全生產和打擊非法開採黃紅牌‘雙十二條’制度,全面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創造了地方煤礦64個月零事故、零死亡的最長安全生產週期。”

目前,全縣保留的94處地方煤礦已完成轉型升級12處,正在實施轉型升級82處。為進一步延伸煤炭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富源把精細化工(新型煤化工)作為重點發展的五大產業之一,新的煤化工一體化項目建設正在深入推進。力爭到2020年,實現原煤產量1800萬噸,實現產值135億元,稅收27億元。

同時,圍繞產業政策導向,破解電力產業發展困局。2018年,實現電力產值18.6億元。

新型工業化推動縣域經濟V型反轉

隨著“高原特色農業和生物資源加工、新型煤化工、鋁合金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加工製造、旅遊文化、現代商貿物流”五大產業的有力推進,“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得到有效破解,構建起了現代產業新體系。

工業園區活力增強。累計投入8億元,在大山裡建成了37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打造了產業發展的“新窪地”。2018年底,入園企業(項目)達46個,實現工業園區產值119.2億元,同比增長15.28%。今年6月,實現工業園區總產值59億元。

百億級產業集群初具雛形。依託雲南雲鋁澤鑫鋁業有限公司33萬噸綠色水電鋁項目,在工業園區重點打造以鋁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引進了浙江金華今飛集團投資建設鋁合金汽車輪轂項目、鋁合金摩托車輪轂項目,目前已經形成年產500萬件汽車輪轂、500萬件摩托車輪轂產能規模。

“富源生產的輪轂已經使用在奔馳、寶馬汽車上,產品還出口到了印度等地,實現了富源工業產品出口的‘零突破’。”富源縣縣長陳志說,“隨著飛揚年產300萬臺汽車變速器零部件一期、澤鑫年產15萬噸高強度鋁合金等項目的建成投產,富源已建成鋁產業項目7個。2018年,鋁產業實現產值60.05億元,佔工業經濟比重達38.2%。”

目前,富源利青400萬隻摩托車制動圈、富源格威100萬件摩托車零部件、中美合資雲南飛速汽車零部件、今飛年產30萬噸再生鋁資源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為打造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產業園奠定了堅實基礎。

招商引資注入發展新動能。2014年以來,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82個,建成166個,到位市外國內資金563億元。

“通過今飛集團的帶動,累計引進浙江金華、廣東江門等地47戶企業到富源考察洽談,其中落地項目5個,計劃投資55億元。”富源縣常務副縣長戴桃玲說,“我們積極引導園區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採取入股合資方式共同建設項目,構建資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發展模式,確保企業抱團發展,合作共贏。著力推進鋁產業智能製造。力爭到2020年,鋁產業實現產值120億元。”

多元化發展,成功推動富源縣域經濟實現V型反轉。截至2018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7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94.6億元,同比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2億元,同比增長13.9%。工業經濟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本報記者蔣貴友文/圖

陸良:步履堅實高效發展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陸良縣地處滇中腹地,是雲南第一大平壩,是爨文化的發祥地、陸良八老的故鄉。新中國成立後,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邁出了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堅實步伐,2018年與1952年相比,生產總值從2909萬元增至175.68億元,增長603倍;財政收入從142萬元增至21.26億元,增長1496倍;固定資產投資從5萬元增至136.5億元,增長27.3萬倍;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400元、14860元,分別是1984年的68.3倍、52.6倍,陸良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質量與效益相得益彰、硬實力與軟實力同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新中國成立以來,陸良縣先後實施了西橋炸灘、萬人開挖南盤江工程,用鋤頭、鐵鍬在平地上開鑿了34.5公里的南盤江。通過多年工程治理、截汙保潔、河長制的實施,南盤江基本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陸良圓滿完成了國務院確定的水利改革試點任務,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農田水利綜合改革路子,被稱為“高原水鄉”“魚米之鄉”。

治水興縣,修路富民。陸良全縣建成公路總里程2674公里,構建了以高速公路為龍頭、幹線公路為骨架、鄉村公路為脈絡的綜合交通網絡,主動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和“麒沾馬”一體化發展,積極承接昆明、曲靖產業轉移和物流商品集散。陸良獨特的區位優勢正逐步轉化為開放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

老城區改頭換面、新城區迅速崛起,70年來,陸良實現了由4條老街到“雙20”的華麗轉身。目前,建成區面積達20.1平方公里、城區人口20.5萬。縣城東南西北4個出口逐步暢通,城市管理邁入法治化、精細化,佔地1100畝的同樂公園成為城市“會客廳”,東西護城河實現引水入城,東聯西進、南北延伸的城市發展框架全面形成,被評為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宜居品質和文明內涵不斷提升。

陸良縣堅持規劃引領、融合城鄉,先後完成了大莫古特色商貿集鎮、龍海紅色幸福家園、板橋涼州古鎮等重點集鎮建設,實施了美麗家園、省級規範示範村、鄉村振興示範點、鄉村清潔工程,逐步解決“只建新房、不見新村”的問題,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小城鎮為支撐、美麗鄉村為基礎的城鄉一體化格局。

綠色發展提質增效

近年來,陸良縣高原特色農業蓬勃發展,蠶桑、蔬菜、食用菌、玉米制種、秋冬馬鈴薯等產業規模和效益位居全省前列,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生產、銷售、冷藏、運輸為一體的百億產業集群,先後榮獲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高原特色食用菌產業大縣,成功申報以蔬菜產業為主的“一縣一業”試點縣,正全力創建“全省綠色食品牌示範縣”。

陸良縣圍繞提升規模化、專業化、綠色化、組織化、市場化“五化”水平發展蔬菜產業。2018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60.2萬畝,總產量135.5萬噸,產值27.3億元。目前,已集中建成佔地370畝的“中國陸良蔬菜冷鏈物流園”,共有冷庫476座,具備年收購600萬噸蔬菜的產能,並建成了日處理能力達2500噸的蔬菜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處理中心。陸良蔬菜產業從業人數達20萬人,帶動了建檔立卡貧困戶8821戶、戶均增收7143元,蔬菜年加工產值40.5億元,綜合產值突破了百億元。

“在蔬菜產業‘一縣一業’示範縣打造中,我們將圍繞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目標,以綠色發展為主要任務,力爭用3年時間,發展成為全省蔬菜產業標杆,爭創省內知名、國內聞名的‘陸良蔬菜’綠色食品牌,推進陸良蔬菜大縣向蔬菜強縣轉變。”陸良縣委副書記、縣長鬍選坤介紹。

此外,新型工業進程加快,陸良縣打造了44平方公里的“一園三片”工業園區,在全省率先實現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成功躋身省級工業園區、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列,先後入駐蒙牛集團、李子園乳業、米高鉀肥、宏源煤焦化等109戶企業,以園興產、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的發展態勢良好。

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為著力解決美好生活需求,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陸良縣規劃超前,基礎先行。自2016年開始,在全國徵集“滇中健康城”規劃方案,通過比選,確定項目規劃控制面積8.77平方公里,建設週期8至10年,總投資260億元。自2018年3月開始,通過拉框架、打基礎、修道路、搞綠化、建公園、強亮化,目前已完成投資15.05億元。

在陸良縣龍海山上,有8位老人用31年時間植樹造林13.6萬畝,成就了30年如一日甘於寂寞、無私奉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陸良八老”精神,成為“森林陸良”建設的縮影。近年來,陸良縣不斷繼承和發揚“陸良八老”精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鐵心保護、鐵腕治理、鐵面問責,中央環保督察和“回頭看”反饋問題紮實整改,路域桉樹、非煤礦山、裸露墳墓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南盤江河流水質明顯改善,歷史遺留鉻渣全部處置完成,西橋老工業片區實現“項目只出不進、排量只減不增”的總量控制,陸良退出全省重金屬汙染縣行列。美麗縣城、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陸良的山更美、水更綠、天更藍、空氣更清新。

“陸良縣將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和‘麒沾馬’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西南蔬菜加工貿易中心、全省綠色食品牌示範縣和曲靖新型工業化增長極、曲靖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陸良縣委書記張光彥表示。

本報記者張明磊文/圖

會澤:培育產業增強實力

"

地處珠江源頭的曲靖市,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銳意進取、深化改革,取得了輝煌的發展成就。70年來,曲靖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產業體系不斷完善,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近日,本報記者走進曲靖的部分縣市,感受曲靖70年的鉅變——

宣威: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宣威,因火腿而聞名,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礦藏、秀美的風光。新中國成立70年來,宣威人民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砥礪前行,一個貧窮落後、百廢待興的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鉅變。近年來,宣威市深入實施基礎夯實、產業發展、城鄉提質、民生改善、生態文明和強化保障“六大”工程,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夯實基礎保障民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宣威城鄉基礎設施極為落後,城區面積只有0.4平方公里。今天的宣威,主城區規劃面積達126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擴大到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9.8%。

多年來,宣威市堅持全力破解經濟社會發展瓶頸,統籌城鄉協調發展。普宣高速、宣曲高速、沾會高速宣威段等建成通車,內通外達、互聯互通的大通道格局正在形成。宣威機場建設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宣威即將進入“航空時代”。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宣威,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極為艱難,貧窮落後、缺衣少食。70年來,宣威經濟實現了從百廢待興到百業興旺的跨越。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達280.76億元,人均生產總值20343元,分別是1952年的968倍和323倍。

2018年,宣威全市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5326元、12091元,分別是1983年的85倍和45倍,老百姓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就業保持穩定,城鄉低保應保盡保,居民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教育、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法治宣威、平安宣威建設紮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縱深開展,全市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續提升。

宣威是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於一體的連片特困區,2019年,宣威市將實現56526名貧困人口脫貧、246個村出列,全市脫貧摘帽。今年以來,宣威市緊緊圍繞全市高質量脫貧摘帽目標,堅持發展舉措圍繞脫貧攻堅制定、產業培育圍繞脫貧攻堅佈局、項目建設圍繞脫貧攻堅推進、工作力量圍繞脫貧攻堅部署,調集一切資源、整合一切力量,統籌推進脫貧摘帽工作。

宣威市圍繞“村出列”,全力補齊短板,對照新修訂的貧困村出列“七條標準”,經過反覆排查梳理核實,今年計劃出列的246個貧困村在通硬化路、通動力電、通網絡寬帶、通廣播電視、有標準化衛生室、公共服務和活動場所等硬件建設方面已全部達到脫貧出列標準,宣威市將進一步鞏固提升,力爭全市256個貧困村全部達標出列;圍繞“縣摘帽”,著力提升脫貧成效,把鞏固脫貧、防止返貧、提高脫貧質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力解決漏評、錯退等問題。同時注重扶貧和扶志、扶智相結合,進一步發動群眾積極參與,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加快行為習慣養成,切實提升村容村貌,改善環境衛生,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宣威始終堅持“兩型三化”產業發展方向,全力推動農業提質、工業轉型、三產提速,加快形成三次產業協同發展的格局。高原特色農業加快發展,目前,宣威農業正朝著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方向邁進。同時,以“一縣一業”為抓手,著力推動宣威火腿產業轉型升級。2018年,全市火腿及關聯產業產值達35億元。

宣威不僅是農業大市,也是工業大市,一直以來,工業經濟都是引領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宣威是老工業基地,以煤炭、電力、化工、冶金、食品、建材六大傳統工業為主,是拉動宣威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近年來,工業總產值在量上都保持了平均10%以上的增長速度,2018年工業總產值223億元,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10位。近幾年,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宣威市堅持一手抓存量盤活,通過技術改造來推進傳統工業轉型升級,不斷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一手抓增量做大,通過發揮優勢、挖掘潛力,集中發展、延伸發展,並積極引進新興工業來解決宣威工業結構不優、重工業大而不強、輕工業小而不優等問題。

加快傳統工業改造提升,宣威市重點支持開發磷化工下游產品,推進磷酸氫鈣、磷渣海綿磚等項目建設,推進鳳凰鋼鐵新型鋼材加工項目建設,擴大新型建材生產,不斷拓寬市場空間;切實加大新興產業培育和扶持力度,宣威市自2014年引進並發展液態金屬產業以來,通過5年的努力,目前,宣威液態金屬產業已經初步形成產、研一體的發展格局;著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宣威工業園區形成“一區三園”佈局,規劃面積30.67平方公里。2018年,宣威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144.1億元,同比增17.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3億元,同比增10%。宣威市將緊緊圍繞園區規劃定位,充分發揮園區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作用,在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產城融合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接下來,宣威市將繼續圍繞‘雲南現代農業強市、省際間節點城市、中國火腿美食文化名城’的定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積極作為,繼續譜寫新時代宣威發展新篇章。”宣威市委副書記、市長周雲鋒表示。

本報記者張明磊文/圖

羅平:“東方花園”綠色崛起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羅平歷史文化悠久,布依族文化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後的文明”;羅平旅遊資源富集,享有“美麗的東方花園”“神奇的魚龍故鄉”“地球上春天最美麗的地方”的美譽;羅平生物資源多樣,是全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全國小黃姜交易基地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全國蜜蜂春繁基地和國家優質蜂產品生產基地縣;羅平氣候舒適宜居,縣城平均海拔1480米,富含負氧離子,是宜居宜業、康養度假的理想之地。

70年來,羅平縣始終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到178.6億元,是1952年的2957倍,GDP總量在全省129個縣(市、區)中排名第24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27477元,是1952年的916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4億元,是1952年財政總收入的6462倍。全縣經濟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

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

改革開放以來,羅平經濟發展步入快車道,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6.1%,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7.7個百分點;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9%,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9.4個百分點。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的產業結構單一、經濟發展落後,屬於典型的農業社會。經過發展,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48.7∶13.1∶38.2調整為2018年的25.5∶29.6∶44.9,實現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重大轉變。

2018年,第三產業增加值達80.19億元,是1952年的29700倍;第二產業增加值達95.9億元,是1952年的5750倍;第一產業增加值82.96億元,是1952年的938倍。

2018年,接待國內外遊客604萬人次,旅遊綜合總收入70.4億元。如今,羅平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契機,全力打好“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推動旅遊與農業、旅遊與工業、旅遊與文化、旅遊與康養等深度融合發展,休閒農業、鄉村旅遊、養生養老、電子商務等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金雞村獲評“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臘者村入選“首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城鄉面貌換新顏

新中國成立初期,羅平百廢待興,城鄉基礎設施非常落後。70年來,羅平統籌推進城鄉發展,花海大地舊貌換了新顏。2018年,縣城建成區面積達21.6平方公里,是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7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47.56%,被評為“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全國2018百佳深呼吸小城”。

公路通車裡程從1978年的650公里增加到4560公里,行政村100%、自然村99%通硬化路,“出門靠腳走、運輸靠人背馬馱”的狀況已成為歷史。

擁有水庫25座,有效庫容3986萬立方米。阿崗水庫建設加快推進,設計總庫容1.29億立方米,預計2020年建成。建有大中小型水電站20座,水電裝機容量98.5萬千瓦,年發電量40.45億千瓦時,被譽為“電力之鄉”。4G網絡、光纖寬帶實現行政村全覆蓋。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羅平各族人民日子過得越來越好,正闊步邁向小康社會。2018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264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693元。

脫貧攻堅成效顯著。目前,羅平縣累計減貧9001戶35952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8.08%降至2018年末的1.22%。2019年確保剩餘的10個貧困村退出、2162戶6328人穩定脫貧,實現貧困村全部出列、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教育事業均衡發展、醫療衛生長足進步。羅平縣小學入學率達到99.97%,初中、高中毛入學率分別達到99.79%、84.58%;建成了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基本實現大病不出縣、常見病就地就近就醫目標。

基礎設施大改善

1987年,魯布革電站建設形成“魯布革衝擊波”,打開了羅平認識世界的窗口,也讓全國和世界認識了羅平。黨的十八大以來,羅平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

如今,對外快速聯通的南昆鐵路、江召高速公路橫貫羅平,曲百高速公路建設加快推進,通用機場完成場址論證,南昆鐵路擴能改造、深圳至昆明高鐵、羅平至昆明城際鐵路、羅平至石林城際鐵路等項目列入省市規劃建設。通過組織舉辦國際油菜花文化旅遊節、國際花海馬拉松賽、國際小黃姜養生文化高峰論壇,羅平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也逐漸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

站在新起點、謀劃新跨越。今後,羅平縣將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新型工業化、旅遊品牌化、城鄉一體化、全域信息化“五化聯動”,打好三大攻堅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縣城”“美麗鄉村”,推動羅平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程中,奮力譜寫好中國夢的羅平新篇章。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師宗:突飛猛進活力迸發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市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師宗縣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第一要務,毫不動搖推動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億元大關、達到120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3萬元,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31000元、12000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6.4億元。

基礎設施不斷完善

近年來,師宗縣始終堅持以產業為核心,堅定不移調結構、轉方式,高原特色農業快速發展,引進和培育37戶農業龍頭企業,建成全國優質菸葉基地縣和雲南省柑橘生產基地縣、速生杉木林基地縣、黑山羊保種基地縣,實現第一產業增加值37億元。

新型工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構建了以不鏽鋼、建築建材為主,新型煤化工、生物資源加工為輔的現代工業體系。不鏽鋼冶煉、熱軋、酸洗及下游產業產值有望達到150億元以上,以建築陶瓷等為主的建築建材產業產值有望達到30億元以上,煤炭產業向精深方向發展,產值可實現50億元以上。

現代服務業活力迸發,三次產業融合發展步伐加快,建成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兩個,“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建設深入推進,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47億元。

70年來,師宗縣搶抓機遇補短板,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長期困擾師宗經濟社會發展的難題得到了根本性破解。

目前,師宗縣建成了內聯外通的交通網。東西向的汕昆高速、南昆鐵路穿境而過,南北向的麒師、召瀘高速快速推進,南北向的師丘高速、師丘鐵路正在規劃籌建。農村公路大大改善,在全省率先實現農村公路硬化“組組通”,全縣公路的累計通車裡程達3200公里。

建成了供給充沛的水網。建成中型水庫2座、小(一)型水庫15座、小型水庫167座、“五小水利”工程53165件,全覆蓋解決了縣鄉人口飲水安全問題,自來水普及率達90%、農村集中供水率達85%。

建成了全覆蓋的電網和高質量的通訊網。全面實現行政村通10千伏動力電,戶戶通電覆蓋率100%,實現行政村光纖通達率、4G網絡覆蓋率100%。

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70年來,師宗縣遵循城鎮發展規律,搶抓縣城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縣機遇,著力拉框架、優佈局、打基礎、提品質,實施了一批重大市政工程,形成了“一心兩軸四片區”城市格局,縣城建成區面積達13.8平方公里,城鎮人口16.23萬人,城鎮化率42.5%,成功創建為“雲南省文明縣城”“雲南省衛生縣城”。

規劃建設了8個以水生態、民間文化等為主題的特色小集鎮,集鎮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承載力和吸引力不斷增強。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推進20個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實現農村公共衛生保潔常態化,徹底結束了“垃圾靠風颳、汙水靠蒸發”的歷史。

70年民生事業蒸蒸日上。師宗縣堅持共建共享,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教育事業穩步向好,新建校舍近100萬平方米,教育綜合改革持續深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被認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第三批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衛生事業長足進步,在全省率先推進“醫聯體”改革,3家縣級醫院達到二級甲等標準,縣級醫療機構建設達到標準化要求,標準化衛生院、衛生室覆蓋率達100%,醫療服務能力持續提升。

文體事業亮點紛呈,一批精品節目走進央視熒屏,師宗“農村文化現象”廣獲點贊,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

生態建設富有成效,牢牢守住綠水青山不動搖,全力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深入推進“森林師宗”建設,森林覆蓋率達48.11%,被國家授予“保護森林和野生動植物資源先進集體”稱號,創建為“雲南省園林縣城”。

同時,師宗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始終緊扣“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紮實推進產業、住房、醫療、教育、基礎設施、群眾工作、城鄉人居環境提升“七個全覆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全縣累計減貧16642戶71515人,貧困發生率降至1%左右。

2019年4月30日,省政府正式批准師宗退出貧困縣序列,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昔日的窮鄉僻壤變為了美麗鄉村。

幹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

師宗縣始終把黨建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認真履行全面從嚴管黨治黨責任,持續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不懈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黨員幹部“四個意識”更加牢固、“四個自信”更加堅定、踐行“兩個維護”更加堅決。

著力加強幹部隊伍建設,堅持黨管幹部原則和好乾部標準,大力選拔培養忠誠乾淨擔當的幹部,各級領導班子整體功能得到增強。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在全市率先開展“紅旗村”推選活動,“扶貧公司+村黨總支領導下的合作社+深度貧困戶”精準產業扶貧模式在全市推廣,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和號召力進一步提升。

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建立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乾事創業環境。

本報記者張雯文/圖

富源:資源大縣蝶變升級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經過70年的高速發展,富源縣從一個以煤炭資源為主的資源大縣,蝶變為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

2018年,全縣生產總值達155.35億元,與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相比,增長了183倍,地方財政收入從1978年的866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4.59億元,增長了168倍。今年6月,園區有色金屬加工製造產業聚集區被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授予“雲南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榮譽稱號。

煤炭行業走上新型工業化發展之路

“我們企業過去是焦化廠,經過轉型升級後,建成了以循環經濟為發展模式的新型煤化工企業。通過資源的循環利用,每年可節約生產成本2500萬元,投進去的9000多萬元環保建設成本,5年即可收回。”富源德鑫集團董事長朱德芳說,“只有實現綠水青山,才能產生金山銀山。”

現在,富源德鑫集團從煤炭中生產出焦炭、煤焦油、硫磺、碳酸銨、化肥、粗苯、天燃氣等十七八個產品,實現了每天3個一百——100孔焦煤(1800噸),100噸化工產品,100萬元利潤。今年,德鑫集團工業產值預計達到50億元。

富源是雲南的東大門,素有“滇黔鎖鑰”之稱,總人口83萬。境內煤炭資源豐富,地質儲量191億噸,是我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縣,也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在煤炭產業的推動下,縣域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1996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億元大關,2011年突破100億元大關,經濟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全面提升。

但是,單一的煤炭產業,難以擔負起持久推進縣域快速發展的重任。“因煤而興”的富源縣,在享受了煤炭“黃金十年”盛宴後,由於受國際、國內經濟下行影響,煤炭市場低迷,從2012年下半年開始,出現了產量、銷量、價格“三下降”,特別是2014年受產能過剩、下游發電企業和冶煉鋼鐵企業拉動需求乏力、煤礦整合關閉停產、火電機組停機備用等因素影響,經濟出現“斷崖式”下跌,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30.6%,工業增加值、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40%。

“面對發展困境,富源以刮骨療毒、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堅定不移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累計關閉煤礦51處,退出產能732萬噸,地方煤礦從145處減少到94處。”曲靖市委常委、富源縣委書記唐開榮說,“出臺了煤礦安全生產和打擊非法開採黃紅牌‘雙十二條’制度,全面壓實安全生產責任,創造了地方煤礦64個月零事故、零死亡的最長安全生產週期。”

目前,全縣保留的94處地方煤礦已完成轉型升級12處,正在實施轉型升級82處。為進一步延伸煤炭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富源把精細化工(新型煤化工)作為重點發展的五大產業之一,新的煤化工一體化項目建設正在深入推進。力爭到2020年,實現原煤產量1800萬噸,實現產值135億元,稅收27億元。

同時,圍繞產業政策導向,破解電力產業發展困局。2018年,實現電力產值18.6億元。

新型工業化推動縣域經濟V型反轉

隨著“高原特色農業和生物資源加工、新型煤化工、鋁合金汽車摩托車零部件加工製造、旅遊文化、現代商貿物流”五大產業的有力推進,“一煤獨大”的產業結構得到有效破解,構建起了現代產業新體系。

工業園區活力增強。累計投入8億元,在大山裡建成了37平方公里的工業園區,打造了產業發展的“新窪地”。2018年底,入園企業(項目)達46個,實現工業園區產值119.2億元,同比增長15.28%。今年6月,實現工業園區總產值59億元。

百億級產業集群初具雛形。依託雲南雲鋁澤鑫鋁業有限公司33萬噸綠色水電鋁項目,在工業園區重點打造以鋁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引進了浙江金華今飛集團投資建設鋁合金汽車輪轂項目、鋁合金摩托車輪轂項目,目前已經形成年產500萬件汽車輪轂、500萬件摩托車輪轂產能規模。

“富源生產的輪轂已經使用在奔馳、寶馬汽車上,產品還出口到了印度等地,實現了富源工業產品出口的‘零突破’。”富源縣縣長陳志說,“隨著飛揚年產300萬臺汽車變速器零部件一期、澤鑫年產15萬噸高強度鋁合金等項目的建成投產,富源已建成鋁產業項目7個。2018年,鋁產業實現產值60.05億元,佔工業經濟比重達38.2%。”

目前,富源利青400萬隻摩托車制動圈、富源格威100萬件摩托車零部件、中美合資雲南飛速汽車零部件、今飛年產30萬噸再生鋁資源等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為打造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產業園奠定了堅實基礎。

招商引資注入發展新動能。2014年以來,累計簽約引進項目182個,建成166個,到位市外國內資金563億元。

“通過今飛集團的帶動,累計引進浙江金華、廣東江門等地47戶企業到富源考察洽談,其中落地項目5個,計劃投資55億元。”富源縣常務副縣長戴桃玲說,“我們積極引導園區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採取入股合資方式共同建設項目,構建資源共享、利益互惠的發展模式,確保企業抱團發展,合作共贏。著力推進鋁產業智能製造。力爭到2020年,鋁產業實現產值120億元。”

多元化發展,成功推動富源縣域經濟實現V型反轉。截至2018年末,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97戶,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94.6億元,同比增長1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1.2億元,同比增長13.9%。工業經濟再次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

本報記者蔣貴友文/圖

陸良:步履堅實高效發展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陸良縣地處滇中腹地,是雲南第一大平壩,是爨文化的發祥地、陸良八老的故鄉。新中國成立後,經過70年的艱苦奮鬥,邁出了高質量跨越發展的堅實步伐,2018年與1952年相比,生產總值從2909萬元增至175.68億元,增長603倍;財政收入從142萬元增至21.26億元,增長1496倍;固定資產投資從5萬元增至136.5億元,增長27.3萬倍;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1400元、14860元,分別是1984年的68.3倍、52.6倍,陸良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質量與效益相得益彰、硬實力與軟實力同步增長的良好態勢。

基礎設施日益完善

新中國成立以來,陸良縣先後實施了西橋炸灘、萬人開挖南盤江工程,用鋤頭、鐵鍬在平地上開鑿了34.5公里的南盤江。通過多年工程治理、截汙保潔、河長制的實施,南盤江基本實現了“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陸良圓滿完成了國務院確定的水利改革試點任務,走出了一條可複製、可推廣的農田水利綜合改革路子,被稱為“高原水鄉”“魚米之鄉”。

治水興縣,修路富民。陸良全縣建成公路總里程2674公里,構建了以高速公路為龍頭、幹線公路為骨架、鄉村公路為脈絡的綜合交通網絡,主動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和“麒沾馬”一體化發展,積極承接昆明、曲靖產業轉移和物流商品集散。陸良獨特的區位優勢正逐步轉化為開放優勢、發展優勢和競爭優勢。

老城區改頭換面、新城區迅速崛起,70年來,陸良實現了由4條老街到“雙20”的華麗轉身。目前,建成區面積達20.1平方公里、城區人口20.5萬。縣城東南西北4個出口逐步暢通,城市管理邁入法治化、精細化,佔地1100畝的同樂公園成為城市“會客廳”,東西護城河實現引水入城,東聯西進、南北延伸的城市發展框架全面形成,被評為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宜居品質和文明內涵不斷提升。

陸良縣堅持規劃引領、融合城鄉,先後完成了大莫古特色商貿集鎮、龍海紅色幸福家園、板橋涼州古鎮等重點集鎮建設,實施了美麗家園、省級規範示範村、鄉村振興示範點、鄉村清潔工程,逐步解決“只建新房、不見新村”的問題,形成了以縣城為中心、小城鎮為支撐、美麗鄉村為基礎的城鄉一體化格局。

綠色發展提質增效

近年來,陸良縣高原特色農業蓬勃發展,蠶桑、蔬菜、食用菌、玉米制種、秋冬馬鈴薯等產業規模和效益位居全省前列,逐步形成了以蔬菜生產、銷售、冷藏、運輸為一體的百億產業集群,先後榮獲全國蔬菜生產重點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高原特色食用菌產業大縣,成功申報以蔬菜產業為主的“一縣一業”試點縣,正全力創建“全省綠色食品牌示範縣”。

陸良縣圍繞提升規模化、專業化、綠色化、組織化、市場化“五化”水平發展蔬菜產業。2018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60.2萬畝,總產量135.5萬噸,產值27.3億元。目前,已集中建成佔地370畝的“中國陸良蔬菜冷鏈物流園”,共有冷庫476座,具備年收購600萬噸蔬菜的產能,並建成了日處理能力達2500噸的蔬菜廢棄物資源化綜合利用處理中心。陸良蔬菜產業從業人數達20萬人,帶動了建檔立卡貧困戶8821戶、戶均增收7143元,蔬菜年加工產值40.5億元,綜合產值突破了百億元。

“在蔬菜產業‘一縣一業’示範縣打造中,我們將圍繞雲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目標,以綠色發展為主要任務,力爭用3年時間,發展成為全省蔬菜產業標杆,爭創省內知名、國內聞名的‘陸良蔬菜’綠色食品牌,推進陸良蔬菜大縣向蔬菜強縣轉變。”陸良縣委副書記、縣長鬍選坤介紹。

此外,新型工業進程加快,陸良縣打造了44平方公里的“一園三片”工業園區,在全省率先實現熱電聯產集中供熱,成功躋身省級工業園區、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行列,先後入駐蒙牛集團、李子園乳業、米高鉀肥、宏源煤焦化等109戶企業,以園興產、以產促城、產城融合的發展態勢良好。

民生福祉不斷增強

為著力解決美好生活需求,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陸良縣規劃超前,基礎先行。自2016年開始,在全國徵集“滇中健康城”規劃方案,通過比選,確定項目規劃控制面積8.77平方公里,建設週期8至10年,總投資260億元。自2018年3月開始,通過拉框架、打基礎、修道路、搞綠化、建公園、強亮化,目前已完成投資15.05億元。

在陸良縣龍海山上,有8位老人用31年時間植樹造林13.6萬畝,成就了30年如一日甘於寂寞、無私奉獻、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陸良八老”精神,成為“森林陸良”建設的縮影。近年來,陸良縣不斷繼承和發揚“陸良八老”精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鐵心保護、鐵腕治理、鐵面問責,中央環保督察和“回頭看”反饋問題紮實整改,路域桉樹、非煤礦山、裸露墳墓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南盤江河流水質明顯改善,歷史遺留鉻渣全部處置完成,西橋老工業片區實現“項目只出不進、排量只減不增”的總量控制,陸良退出全省重金屬汙染縣行列。美麗縣城、美麗鄉村建設紮實推進,陸良的山更美、水更綠、天更藍、空氣更清新。

“陸良縣將自覺踐行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滇中城市經濟圈和‘麒沾馬’一體化發展,全力打造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西南蔬菜加工貿易中心、全省綠色食品牌示範縣和曲靖新型工業化增長極、曲靖南部區域中心城市。”陸良縣委書記張光彥表示。

本報記者張明磊文/圖

會澤:培育產業增強實力

珠江源頭謀跨越 富民強市譜新篇

會澤地處滇東北烏蒙山主峰地段,是出滇入川的重要通道。歷史上因銅而興,銅商文化冠絕雲滇,有“萬里京運第一城”“會館之都”“錢王之鄉”美譽,2013年會澤古城被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

新中國成立初期,會澤一窮二白,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經過70年來的高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1950年,農業總產值僅為2976萬元,工業總產值僅為120萬元,財政總收入僅為73萬多元。截至2018年末,全縣生產總值達190億元,其中,農業總產值達81.25億元,工業總產值151.4億元,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

“十大攻堅戰”助力精準扶貧

會澤是曲靖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深的縣,在106萬人總人口中,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4萬多人,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我省深度貧困縣。經過歷屆縣委、縣政府的不懈努力,廣大群眾不斷脫貧出列。到目前為止,全縣還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萬人。

為了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開放成果,會澤舉全縣之力,打好“產業扶貧、素質提升轉移就業、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生態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等十大脫貧攻堅戰。

“要打贏脫貧攻堅戰,產業培育是關鍵。我們重點謀劃打造‘高原特色農業和生物資源加工、能源、冶金化工及建材、文化旅遊和體育健康、現代商貿物流’五大優勢特色產業。同時,結合‘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推動畜牧、馬鈴薯、果蔬、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向規模化、商品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會澤縣委副書記、縣長孫榮祥說。

圍繞產業發展這一主題,會澤縣多措並舉。一是流轉土地49.4萬畝,加大組織化生產力度。建立平臺聯建、資源聯合、利益聯結“三聯”機制。注入運行資金2000萬元,整合國有資產1.8億元,成立了道成開發公司及23個分公司、5個服務中心、271個合作社。實施“雲品進京入滬”工程,建成示範區大棚1000畝,計劃到2020年達到5萬畝。抓住中國工程院掛鉤幫扶機遇,完成13個高產燕麥、蕎麥品種選育工作,今年,在大橋、駕車等鄉(鎮)推廣種植新品種燕麥5萬畝以上。認定無公害糧油、果蔬、漁業種養基地109萬畝,認證“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13個、綠色食品20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5個。先後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生豬調出大縣”“中國辣椒之鄉”“中國核桃之鄉”等榮譽稱號。二是加快工業轉型升級。千方百計盤存量、擴增量,推動捲菸、鉛鋅冶煉等傳統支柱產業升級發展,加快培育生物資源加工、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興產業,著力推進溫氏25萬噸飼料廠、中藥材和工業大麻種植及加工、油橄欖和核桃深加工、以禮河四級電站復建等產業項目建設。三是加大文旅產業發展力度。搶抓高鐵時代即將到來的發展機遇,把縣城作為核心景區來打造,圍繞“南保、北拓、東延、西擴、中提升”的規劃思路,及時啟動“美麗縣城”和“5A級古城景區”規劃編制和建設,著力建設“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園中”的山水旅遊城市。目前,正加快推進引水入城、蔓海湖等項目前期工作。今年1至7月,共接待遊客303.5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23.9%,創旅遊服務綜合收入40.4億元,同比增28%。

“易地搬遷”斷窮根謀新生

會澤的貧困,與山有關。全縣5886平方公里國土面積,山區半山區面積佔95.7%。12.25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居住在高寒、冷涼山區,這些地方乾旱少雨,交通閉塞,石漠化嚴重,地區資源承載能力嚴重不足,修路、引水、架電等公共配套成本過大,且難以穩固。

為從根本上解決深度貧困地區群眾的脫貧和發展問題,徹底斬斷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2018年3月,會澤縣委、縣政府作出了“引導十萬人進城、再建一座會澤新城”的重大決策。計劃用3年時間,規劃建設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125個,安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627人。其中:在鄉鎮建設安置點119個,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20859人;在縣城建設安置點6個,安置建檔立卡貧困戶62768人。

經過半年多的攻堅大會戰,新城一期建設項目順利完工。今年1月29日,244戶917名群眾順利搬遷新城。如今,在新城區安家落戶的搬遷群眾已達兩萬餘人。

“為確保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脫貧’,會澤縣多措並舉,通過政府購買公益崗位、引進企業建立扶貧工廠、加強勞務輸出、引導自主創業等措施,讓群眾逐漸融入當地的經濟社會中。”會澤縣委常委、縣委宣傳部部長潘利華說,“到目前為止,已實現轉移就業21829人,正加快推進產業扶貧基地和冷鏈物流園區建設,到時可提供就業崗位2300個。已在安置點建成1個服裝加工扶貧工廠,帶動103名群眾就業,正在推進2個扶貧工廠建設、可容納1000人就業。對無勞動能力的912戶2462人,全部納入城鎮低保或特困人員救助範圍。”

縣委、縣政府採取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一是深入開展“跟黨走、感黨恩,自力更生拔窮根”主題教育,教育引導貧困群眾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奮發圖強;二是創新載體,通過“扶貧工廠”“愛心超市”等方式,引導群眾通過辛勤勞動改善生產生活環境、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三是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大力開展送政策、送理論活動,建立起了覆蓋縣、鄉、村三級的新時代脫貧攻堅講習所402個,常態化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和措施講解,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提高脫貧質量。

“從2016年以來,全縣貧困發生率從42.41%降至15.35%。”會澤縣常務副縣長滿江泉說,“2019年,脫貧攻堅總攻打響,全縣52名縣級領導帶頭包保鄉(鎮、街道),355支扶貧工作隊駐村幫扶,省市縣1.6萬名幹部掛包幫扶92974戶貧困戶。力爭實現10個鄉鎮116388人達到脫貧出列標準,使貧困發生率降至2.53%,確保2020年實現全縣脫貧摘帽,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建成小康社會。”本報記者蔣貴友文/圖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