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 由中國影協指導、《電影藝術》編輯部主辦的電影《紅星照耀中國》觀摩研討會,日前在北京舉辦。記者在觀摩研討會上獲悉,由峨眉電影集團有限公司、四川新文廣影業有限公司、綠地控股集團、西安嘉方影視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王冀邢導演,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而創作的獻禮影片《紅星照耀中國》將於8月公映。

影片《紅星照耀中國》講述了1936年6月至10月,為尋找“東方魅力”的美國青年記者埃德加·斯諾,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使命感,衝破國民黨的重重封鎖,深入到陝北小鎮保安,採訪“東方巨人”毛澤東,以及周恩來、彭德懷、徐海東等一批共產黨領導人、紅軍戰士和蘇區百姓,親眼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工農紅軍的迷人風采,認定他們才是中國未來的故事。斯諾此後寫出大量通訊報道並結集出版《西行漫記》,第一次把“紅色中國”推介給全世界,發出了“紅星照耀中國”的歷史性預言。

觀摩研討會上,李準、仲呈祥、陳先義、尹鴻、袁新文、王一川、皇甫宜川、曹峻冰、譚政等專家學者,與韓梅、許傳通、王冀邢、湯溪等影片主創,共同探討了影片的藝術特色與創作得失。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名譽主席李準認為,《紅星照耀中國》的主創站在新時代這樣一個高度,“對斯諾的陝北之行,對《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的精神內涵進行新的發現,也是對這一題材在藝術呈現上一次新的拓展和探索。”李準認為,從藝術呈現上講,影片在紀實風格追求上達到了新的水平,“整個敘事框架,一些著名的關鍵點、重要人物,都忠於歷史、有歷史依據,體現了嚴謹的創作態度。”

在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看來,《紅星照耀中國》是一部舉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園的電影,繼承了中國電影的優秀歷史傳統。影片不僅再現了真實的歷史氛圍,尤其精妙的是把活躍於歷史氛圍當中、決定著歷史潮流走向的人物的精神面貌,用精準的筆法雕刻出來。“影片要回答的,不僅是歷史問題,更是現實的問題和未來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信仰何在,中國共產黨人的奮鬥目標是什麼。”

“這是一部正逢其時的優秀影片,”中國影協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表示,《紅星照耀中國》和正在進行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著特別重要的內在聯繫。影片藉助一個西方人的眼光去看待中國共產黨跟中國社會、中國歷史、中國老百姓之間的關係,講清楚了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影片講述了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一個“中國故事”,敘事角度別緻、藝術風格豐富、充滿強大的戲劇張力,是一部優秀的歷史題材和主旋律題材電影,也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一本生動的“教科書”。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