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相信看過電影《城南舊事》的人都對電影中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難以忘懷。電影的故事以女孩英子的視角展開,當家庭發生一系列變故之後,英子的童年似乎也終結了。《城南舊事》中瀰漫的詩意和傷感打動了許多觀眾,也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這部電影正是剛剛去世的導演吳貽弓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逝世 享年80歲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相信看過電影《城南舊事》的人都對電影中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難以忘懷。電影的故事以女孩英子的視角展開,當家庭發生一系列變故之後,英子的童年似乎也終結了。《城南舊事》中瀰漫的詩意和傷感打動了許多觀眾,也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這部電影正是剛剛去世的導演吳貽弓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逝世 享年80歲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城南舊事》海報。

據說,關於《城南舊事》,吳貽弓至少寫過三個版本的導演手記。第一次成稿於1982年,即電影剛剛誕生時。此後,90年代和2007年他又兩次修改,增補的內容無不是他這些年對創作的反覆思考、對藝術的更深沉體悟。第一稿已然相當工整完備,以至於被許多電影學者稱為“論文”。由此可見,吳貽弓的為人和對電影的態度。

作為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貽弓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用自己的創作在電影中注入了頗具中國意蘊的美學特質,將中國文學和詩詞中的意象使用在電影創作中。他的電影《巴山夜雨》《城南舊事》 都可以被看做“中國詩電影”代表作。他的作品重視個人情感主義歷史和現代道德話語呈現,鮮明地凸顯了自覺創新意識,成功地將傳統美學和現代電影語言實現了完美結合,形成了富有個性的藝術風格。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相信看過電影《城南舊事》的人都對電影中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難以忘懷。電影的故事以女孩英子的視角展開,當家庭發生一系列變故之後,英子的童年似乎也終結了。《城南舊事》中瀰漫的詩意和傷感打動了許多觀眾,也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這部電影正是剛剛去世的導演吳貽弓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逝世 享年80歲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城南舊事》海報。

據說,關於《城南舊事》,吳貽弓至少寫過三個版本的導演手記。第一次成稿於1982年,即電影剛剛誕生時。此後,90年代和2007年他又兩次修改,增補的內容無不是他這些年對創作的反覆思考、對藝術的更深沉體悟。第一稿已然相當工整完備,以至於被許多電影學者稱為“論文”。由此可見,吳貽弓的為人和對電影的態度。

作為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貽弓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用自己的創作在電影中注入了頗具中國意蘊的美學特質,將中國文學和詩詞中的意象使用在電影創作中。他的電影《巴山夜雨》《城南舊事》 都可以被看做“中國詩電影”代表作。他的作品重視個人情感主義歷史和現代道德話語呈現,鮮明地凸顯了自覺創新意識,成功地將傳統美學和現代電影語言實現了完美結合,形成了富有個性的藝術風格。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城南舊事》劇照。

不僅如此,吳貽弓的電影創作開始於改革開放之後,他的電影不僅藝術風格鮮明,還有很強的對時代精神的迴應。不論是《巴山夜雨》中對一個時代的反思;還是《城南舊事》裡對老北京市井生活的懷念;抑或是《闕里人家》中以家國同構的寓言,吳貽弓的電影始終在以小人物書寫大歷史,以影像的先鋒性作為一種“叛逆”出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影壇之上。

吳貽弓同樣是一個電影的多面手,他不但出演過黃蜀琴版本的《圍城》裡的周經理,還擔任過張藝謀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製片人,1999年,他還擔任了神話動畫電影《寶蓮燈》的藝術指導。吳貽弓幾乎將自己的後半生奉獻給了電影事業,2018年他還有一部電影《那些女人》問世,講述了一個關於抗戰時期的非凡女性的故事。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相信看過電影《城南舊事》的人都對電影中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難以忘懷。電影的故事以女孩英子的視角展開,當家庭發生一系列變故之後,英子的童年似乎也終結了。《城南舊事》中瀰漫的詩意和傷感打動了許多觀眾,也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這部電影正是剛剛去世的導演吳貽弓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逝世 享年80歲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城南舊事》海報。

據說,關於《城南舊事》,吳貽弓至少寫過三個版本的導演手記。第一次成稿於1982年,即電影剛剛誕生時。此後,90年代和2007年他又兩次修改,增補的內容無不是他這些年對創作的反覆思考、對藝術的更深沉體悟。第一稿已然相當工整完備,以至於被許多電影學者稱為“論文”。由此可見,吳貽弓的為人和對電影的態度。

作為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貽弓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用自己的創作在電影中注入了頗具中國意蘊的美學特質,將中國文學和詩詞中的意象使用在電影創作中。他的電影《巴山夜雨》《城南舊事》 都可以被看做“中國詩電影”代表作。他的作品重視個人情感主義歷史和現代道德話語呈現,鮮明地凸顯了自覺創新意識,成功地將傳統美學和現代電影語言實現了完美結合,形成了富有個性的藝術風格。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城南舊事》劇照。

不僅如此,吳貽弓的電影創作開始於改革開放之後,他的電影不僅藝術風格鮮明,還有很強的對時代精神的迴應。不論是《巴山夜雨》中對一個時代的反思;還是《城南舊事》裡對老北京市井生活的懷念;抑或是《闕里人家》中以家國同構的寓言,吳貽弓的電影始終在以小人物書寫大歷史,以影像的先鋒性作為一種“叛逆”出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影壇之上。

吳貽弓同樣是一個電影的多面手,他不但出演過黃蜀琴版本的《圍城》裡的周經理,還擔任過張藝謀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製片人,1999年,他還擔任了神話動畫電影《寶蓮燈》的藝術指導。吳貽弓幾乎將自己的後半生奉獻給了電影事業,2018年他還有一部電影《那些女人》問世,講述了一個關於抗戰時期的非凡女性的故事。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寶蓮燈》劇照。

不可忽視的是,吳貽弓還是一位電影事業家,在他的艱苦努力下,創辦瞭如今已然成為A級國際電影節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完成了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夢想。他先後擔任了上海電影總公司總經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等職務。從這些履歷和職務當中,我們不是看到吳貽弓有多大的權威或能量,而是看見了他對電影的熱愛,是將自己的生命與之交融。

因為整個青壯年時代,吳貽弓都沒有機會拍攝電影,因此吳貽弓等一代人在晚年將全部身心投入到電影之中,他的創作也始終與中國電影歷史相聯繫。

"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相信看過電影《城南舊事》的人都對電影中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難以忘懷。電影的故事以女孩英子的視角展開,當家庭發生一系列變故之後,英子的童年似乎也終結了。《城南舊事》中瀰漫的詩意和傷感打動了許多觀眾,也成為上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電影的一座高峰。這部電影正是剛剛去世的導演吳貽弓的代表作。>>>《城南舊事》導演吳貽弓逝世 享年80歲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城南舊事》海報。

據說,關於《城南舊事》,吳貽弓至少寫過三個版本的導演手記。第一次成稿於1982年,即電影剛剛誕生時。此後,90年代和2007年他又兩次修改,增補的內容無不是他這些年對創作的反覆思考、對藝術的更深沉體悟。第一稿已然相當工整完備,以至於被許多電影學者稱為“論文”。由此可見,吳貽弓的為人和對電影的態度。

作為第四代導演的領軍人物,吳貽弓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用自己的創作在電影中注入了頗具中國意蘊的美學特質,將中國文學和詩詞中的意象使用在電影創作中。他的電影《巴山夜雨》《城南舊事》 都可以被看做“中國詩電影”代表作。他的作品重視個人情感主義歷史和現代道德話語呈現,鮮明地凸顯了自覺創新意識,成功地將傳統美學和現代電影語言實現了完美結合,形成了富有個性的藝術風格。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城南舊事》劇照。

不僅如此,吳貽弓的電影創作開始於改革開放之後,他的電影不僅藝術風格鮮明,還有很強的對時代精神的迴應。不論是《巴山夜雨》中對一個時代的反思;還是《城南舊事》裡對老北京市井生活的懷念;抑或是《闕里人家》中以家國同構的寓言,吳貽弓的電影始終在以小人物書寫大歷史,以影像的先鋒性作為一種“叛逆”出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影壇之上。

吳貽弓同樣是一個電影的多面手,他不但出演過黃蜀琴版本的《圍城》裡的周經理,還擔任過張藝謀電影《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的製片人,1999年,他還擔任了神話動畫電影《寶蓮燈》的藝術指導。吳貽弓幾乎將自己的後半生奉獻給了電影事業,2018年他還有一部電影《那些女人》問世,講述了一個關於抗戰時期的非凡女性的故事。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寶蓮燈》劇照。

不可忽視的是,吳貽弓還是一位電影事業家,在他的艱苦努力下,創辦瞭如今已然成為A級國際電影節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完成了幾代中國電影人的夢想。他先後擔任了上海電影總公司總經理、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上海市文聯主席、上海電影家協會主席等職務。從這些履歷和職務當中,我們不是看到吳貽弓有多大的權威或能量,而是看見了他對電影的熱愛,是將自己的生命與之交融。

因為整個青壯年時代,吳貽弓都沒有機會拍攝電影,因此吳貽弓等一代人在晚年將全部身心投入到電影之中,他的創作也始終與中國電影歷史相聯繫。

悼念吳貽弓:探索中國電影事業的“詩”與“路”

第15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式現場的吳貽弓(右)。圖/視覺中國

回顧自己的創作心境,吳貽弓用了“共和國情結”五個字。他們這一代人在時間的長河裡曾歷起伏、分流,但他說——“歸根結底我們的內心情結還是很單純的‘共和國情結’,我們總把新中國看得很理想、很美好、很親切,並千方百計想把這種情結投射在銀幕作品中”。

□余余(影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校對 李立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