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

隨著吉藥控股和修正藥業雙雙否定的表態,一場“蛇吞象”式的收購風波終於暫告一段落,人們期待中的創業板首例借殼上市也宣告無果而終。不管吉藥控股的信批“反轉”大戲出自何種目的,常年盤踞中國藥企前三名的修正藥業的上市夢碎卻是不容質疑的現實。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近年來,修正藥業用各種方式頻頻衝擊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融資,通過擴大資金規模在藥企競爭中搶佔市場。同時他還認為2012年曝光的“毒膠囊“事件成為修正藥業上市路上一塊無法抹去的“汙點”,資本市場對於產品質量不合格的藥企是異常警惕的,這也為修正藥業的上市加大了難度。

鉅額營收 魅影重重

7月24日,吉藥控股的一紙公告宣告了修正藥業的上市夢再次破碎。據媒體公開報道,從2004年開始,修正藥業曾多次傳出借殼上市、港股IPO的消息,但最終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公司官網顯示,修正藥業集團是集中成藥、化學制藥、生物製藥的科研生產營銷、藥品連鎖經營、中藥材標準栽培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製藥企業。修正藥業的目標是,要在10年內力爭實現銷售收入千億元目標,到2030年達到萬億元目標,成為世界百強制藥企業。

1999年,董事長修淶貴為新藥斯達舒砸下重金買下了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效果立竿見影,斯達舒銷量呈爆炸式增長,修正藥業也因此為大眾所熟知。

營銷的成功讓修正藥業食髓知味,之後的數年間,修正相繼請來了孫紅雷、徐崢等明星,代言肺寧顆粒、六味地黃膠囊等產品。

自2010年以來,修正藥業連續多年穩居“中國製藥工業百強榜”前十強,近三年來更是因為其營收超600億而登頂中國藥企排名前三甲。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修正藥業以507億元的收入獲得民營企業第50位排名,在民營醫藥業中位列第一;2015年,修正實現產值588億元,銷售收入575億元,達成了16%的增速,在民營500強中位列53名,依然保持醫藥行業第一名的龍頭位置;但在2016年,修正藥業下滑至醫藥行業第二名,銷售收入實現約636億元,增速下降至8.16%。2017年更是加速下滑,修正總體營業收入僅上漲不到2億元,約為638億元,增速僅為0.31%。

但修正藥業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市場對其高額營收下的實際淨利潤和產業規模一直是霧裡看花。

根據藍鯨產經記者查詢,修正藥業曾於2014年7月發行過一筆3億元的債券,並因此披露了2010年-2014年的年度報告。

"

隨著吉藥控股和修正藥業雙雙否定的表態,一場“蛇吞象”式的收購風波終於暫告一段落,人們期待中的創業板首例借殼上市也宣告無果而終。不管吉藥控股的信批“反轉”大戲出自何種目的,常年盤踞中國藥企前三名的修正藥業的上市夢碎卻是不容質疑的現實。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近年來,修正藥業用各種方式頻頻衝擊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融資,通過擴大資金規模在藥企競爭中搶佔市場。同時他還認為2012年曝光的“毒膠囊“事件成為修正藥業上市路上一塊無法抹去的“汙點”,資本市場對於產品質量不合格的藥企是異常警惕的,這也為修正藥業的上市加大了難度。

鉅額營收 魅影重重

7月24日,吉藥控股的一紙公告宣告了修正藥業的上市夢再次破碎。據媒體公開報道,從2004年開始,修正藥業曾多次傳出借殼上市、港股IPO的消息,但最終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公司官網顯示,修正藥業集團是集中成藥、化學制藥、生物製藥的科研生產營銷、藥品連鎖經營、中藥材標準栽培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製藥企業。修正藥業的目標是,要在10年內力爭實現銷售收入千億元目標,到2030年達到萬億元目標,成為世界百強制藥企業。

1999年,董事長修淶貴為新藥斯達舒砸下重金買下了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效果立竿見影,斯達舒銷量呈爆炸式增長,修正藥業也因此為大眾所熟知。

營銷的成功讓修正藥業食髓知味,之後的數年間,修正相繼請來了孫紅雷、徐崢等明星,代言肺寧顆粒、六味地黃膠囊等產品。

自2010年以來,修正藥業連續多年穩居“中國製藥工業百強榜”前十強,近三年來更是因為其營收超600億而登頂中國藥企排名前三甲。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修正藥業以507億元的收入獲得民營企業第50位排名,在民營醫藥業中位列第一;2015年,修正實現產值588億元,銷售收入575億元,達成了16%的增速,在民營500強中位列53名,依然保持醫藥行業第一名的龍頭位置;但在2016年,修正藥業下滑至醫藥行業第二名,銷售收入實現約636億元,增速下降至8.16%。2017年更是加速下滑,修正總體營業收入僅上漲不到2億元,約為638億元,增速僅為0.31%。

但修正藥業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市場對其高額營收下的實際淨利潤和產業規模一直是霧裡看花。

根據藍鯨產經記者查詢,修正藥業曾於2014年7月發行過一筆3億元的債券,並因此披露了2010年-2014年的年度報告。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年度報告顯示,修正藥業在2010-2014年的營收分別為17.59億元、19.89億元、18.77億元、27.22億元、35.9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26億元、1.14億元、1.06億元、4.52億元、7.55億元。在發行該債券時,修正藥業還提供了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其中顯示營收6.94億元,淨利潤1.55億元。

從2014年的35.95億元到2015年的575億元,為何修正藥業在一年的時間內營收可以實現百倍的暴漲,修正藥業從未給出過官方答覆。藍鯨產經就此事採訪多未業內人士,大多以“修正藥業不是上市公司,因此不知情”的理由回絕。上述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表示,這一“跨越式”的大增長的確有些可疑,是否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還有待修正藥業的具體披露。

"

隨著吉藥控股和修正藥業雙雙否定的表態,一場“蛇吞象”式的收購風波終於暫告一段落,人們期待中的創業板首例借殼上市也宣告無果而終。不管吉藥控股的信批“反轉”大戲出自何種目的,常年盤踞中國藥企前三名的修正藥業的上市夢碎卻是不容質疑的現實。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近年來,修正藥業用各種方式頻頻衝擊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融資,通過擴大資金規模在藥企競爭中搶佔市場。同時他還認為2012年曝光的“毒膠囊“事件成為修正藥業上市路上一塊無法抹去的“汙點”,資本市場對於產品質量不合格的藥企是異常警惕的,這也為修正藥業的上市加大了難度。

鉅額營收 魅影重重

7月24日,吉藥控股的一紙公告宣告了修正藥業的上市夢再次破碎。據媒體公開報道,從2004年開始,修正藥業曾多次傳出借殼上市、港股IPO的消息,但最終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公司官網顯示,修正藥業集團是集中成藥、化學制藥、生物製藥的科研生產營銷、藥品連鎖經營、中藥材標準栽培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製藥企業。修正藥業的目標是,要在10年內力爭實現銷售收入千億元目標,到2030年達到萬億元目標,成為世界百強制藥企業。

1999年,董事長修淶貴為新藥斯達舒砸下重金買下了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效果立竿見影,斯達舒銷量呈爆炸式增長,修正藥業也因此為大眾所熟知。

營銷的成功讓修正藥業食髓知味,之後的數年間,修正相繼請來了孫紅雷、徐崢等明星,代言肺寧顆粒、六味地黃膠囊等產品。

自2010年以來,修正藥業連續多年穩居“中國製藥工業百強榜”前十強,近三年來更是因為其營收超600億而登頂中國藥企排名前三甲。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修正藥業以507億元的收入獲得民營企業第50位排名,在民營醫藥業中位列第一;2015年,修正實現產值588億元,銷售收入575億元,達成了16%的增速,在民營500強中位列53名,依然保持醫藥行業第一名的龍頭位置;但在2016年,修正藥業下滑至醫藥行業第二名,銷售收入實現約636億元,增速下降至8.16%。2017年更是加速下滑,修正總體營業收入僅上漲不到2億元,約為638億元,增速僅為0.31%。

但修正藥業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市場對其高額營收下的實際淨利潤和產業規模一直是霧裡看花。

根據藍鯨產經記者查詢,修正藥業曾於2014年7月發行過一筆3億元的債券,並因此披露了2010年-2014年的年度報告。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年度報告顯示,修正藥業在2010-2014年的營收分別為17.59億元、19.89億元、18.77億元、27.22億元、35.9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26億元、1.14億元、1.06億元、4.52億元、7.55億元。在發行該債券時,修正藥業還提供了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其中顯示營收6.94億元,淨利潤1.55億元。

從2014年的35.95億元到2015年的575億元,為何修正藥業在一年的時間內營收可以實現百倍的暴漲,修正藥業從未給出過官方答覆。藍鯨產經就此事採訪多未業內人士,大多以“修正藥業不是上市公司,因此不知情”的理由回絕。上述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表示,這一“跨越式”的大增長的確有些可疑,是否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還有待修正藥業的具體披露。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但在高額營收和飛速的業績下,卻是修正藥業屢次上市屢次失敗的現狀。反觀A股市場,廣藥集團2018年營收約400億元,市值近3000億的恆瑞製藥2018年營收也不過只有174.17億元。但連年營收超600億元的修正集團是為何要謀求借殼上市呢?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借殼上市成本巨大,但對於多次陷入挪用資金、產品不合格風波的修正藥業來說,這或許是登陸資本市場的最佳途徑。

“黑料纏身” 上市難行

一面是暴漲百倍的營收,另一面卻是其投資的P2P相繼“爆雷”引發的“缺錢說”,修正藥業身上矛盾重重。

藍鯨產經記者注意到,2018年多家修正系投資的P2P平臺出現了“爆雷”事件。該年9月,“永利寶”“火理財”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歸案,修淶貴此前曾注資這兩家公司;9月4日,錢莊網通過官網宣佈清盤;12月,宜湃網發佈良性退出公告。這兩家公司同樣被指出與修淶貴有關聯。儘管在出事之前,修正藥業都已全身而退,但一家營收超百億的藥企接連與“爆雷”P2P平臺產生關聯,也引發了市場諸多討論。其中,“缺錢說”受到多方共鳴。

而真正引爆公眾信任危機的是曾經轟動全國的“毒膠囊”事件。2012年,修正藥業被央視揭露鉻含量超標,涉嫌非法添加工業明膠,羚羊感冒藥膠囊、斯達舒等陷入“毒膠囊”事件旋渦。

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飛行檢查(事先不通知被檢查部門實施的現場檢查)中發現,修正藥業用於生產肺寧顆粒的藥材返魂草部分發生黴變變質,還存在故意編造虛假檢驗報告等行為。事件曝光後,吉林省藥監局依法回收藥品GMP證書,修正藥業因此丟掉了相關藥品的生產資格。而肺寧顆粒作為修正藥業的主打產品,年營收在5億元以上。

"

隨著吉藥控股和修正藥業雙雙否定的表態,一場“蛇吞象”式的收購風波終於暫告一段落,人們期待中的創業板首例借殼上市也宣告無果而終。不管吉藥控股的信批“反轉”大戲出自何種目的,常年盤踞中國藥企前三名的修正藥業的上市夢碎卻是不容質疑的現實。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近年來,修正藥業用各種方式頻頻衝擊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融資,通過擴大資金規模在藥企競爭中搶佔市場。同時他還認為2012年曝光的“毒膠囊“事件成為修正藥業上市路上一塊無法抹去的“汙點”,資本市場對於產品質量不合格的藥企是異常警惕的,這也為修正藥業的上市加大了難度。

鉅額營收 魅影重重

7月24日,吉藥控股的一紙公告宣告了修正藥業的上市夢再次破碎。據媒體公開報道,從2004年開始,修正藥業曾多次傳出借殼上市、港股IPO的消息,但最終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公司官網顯示,修正藥業集團是集中成藥、化學制藥、生物製藥的科研生產營銷、藥品連鎖經營、中藥材標準栽培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製藥企業。修正藥業的目標是,要在10年內力爭實現銷售收入千億元目標,到2030年達到萬億元目標,成為世界百強制藥企業。

1999年,董事長修淶貴為新藥斯達舒砸下重金買下了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效果立竿見影,斯達舒銷量呈爆炸式增長,修正藥業也因此為大眾所熟知。

營銷的成功讓修正藥業食髓知味,之後的數年間,修正相繼請來了孫紅雷、徐崢等明星,代言肺寧顆粒、六味地黃膠囊等產品。

自2010年以來,修正藥業連續多年穩居“中國製藥工業百強榜”前十強,近三年來更是因為其營收超600億而登頂中國藥企排名前三甲。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修正藥業以507億元的收入獲得民營企業第50位排名,在民營醫藥業中位列第一;2015年,修正實現產值588億元,銷售收入575億元,達成了16%的增速,在民營500強中位列53名,依然保持醫藥行業第一名的龍頭位置;但在2016年,修正藥業下滑至醫藥行業第二名,銷售收入實現約636億元,增速下降至8.16%。2017年更是加速下滑,修正總體營業收入僅上漲不到2億元,約為638億元,增速僅為0.31%。

但修正藥業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市場對其高額營收下的實際淨利潤和產業規模一直是霧裡看花。

根據藍鯨產經記者查詢,修正藥業曾於2014年7月發行過一筆3億元的債券,並因此披露了2010年-2014年的年度報告。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年度報告顯示,修正藥業在2010-2014年的營收分別為17.59億元、19.89億元、18.77億元、27.22億元、35.9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26億元、1.14億元、1.06億元、4.52億元、7.55億元。在發行該債券時,修正藥業還提供了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其中顯示營收6.94億元,淨利潤1.55億元。

從2014年的35.95億元到2015年的575億元,為何修正藥業在一年的時間內營收可以實現百倍的暴漲,修正藥業從未給出過官方答覆。藍鯨產經就此事採訪多未業內人士,大多以“修正藥業不是上市公司,因此不知情”的理由回絕。上述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表示,這一“跨越式”的大增長的確有些可疑,是否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還有待修正藥業的具體披露。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但在高額營收和飛速的業績下,卻是修正藥業屢次上市屢次失敗的現狀。反觀A股市場,廣藥集團2018年營收約400億元,市值近3000億的恆瑞製藥2018年營收也不過只有174.17億元。但連年營收超600億元的修正集團是為何要謀求借殼上市呢?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借殼上市成本巨大,但對於多次陷入挪用資金、產品不合格風波的修正藥業來說,這或許是登陸資本市場的最佳途徑。

“黑料纏身” 上市難行

一面是暴漲百倍的營收,另一面卻是其投資的P2P相繼“爆雷”引發的“缺錢說”,修正藥業身上矛盾重重。

藍鯨產經記者注意到,2018年多家修正系投資的P2P平臺出現了“爆雷”事件。該年9月,“永利寶”“火理財”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歸案,修淶貴此前曾注資這兩家公司;9月4日,錢莊網通過官網宣佈清盤;12月,宜湃網發佈良性退出公告。這兩家公司同樣被指出與修淶貴有關聯。儘管在出事之前,修正藥業都已全身而退,但一家營收超百億的藥企接連與“爆雷”P2P平臺產生關聯,也引發了市場諸多討論。其中,“缺錢說”受到多方共鳴。

而真正引爆公眾信任危機的是曾經轟動全國的“毒膠囊”事件。2012年,修正藥業被央視揭露鉻含量超標,涉嫌非法添加工業明膠,羚羊感冒藥膠囊、斯達舒等陷入“毒膠囊”事件旋渦。

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飛行檢查(事先不通知被檢查部門實施的現場檢查)中發現,修正藥業用於生產肺寧顆粒的藥材返魂草部分發生黴變變質,還存在故意編造虛假檢驗報告等行為。事件曝光後,吉林省藥監局依法回收藥品GMP證書,修正藥業因此丟掉了相關藥品的生產資格。而肺寧顆粒作為修正藥業的主打產品,年營收在5億元以上。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

隨著吉藥控股和修正藥業雙雙否定的表態,一場“蛇吞象”式的收購風波終於暫告一段落,人們期待中的創業板首例借殼上市也宣告無果而終。不管吉藥控股的信批“反轉”大戲出自何種目的,常年盤踞中國藥企前三名的修正藥業的上市夢碎卻是不容質疑的現實。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記者表示,近年來,修正藥業用各種方式頻頻衝擊上市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融資,通過擴大資金規模在藥企競爭中搶佔市場。同時他還認為2012年曝光的“毒膠囊“事件成為修正藥業上市路上一塊無法抹去的“汙點”,資本市場對於產品質量不合格的藥企是異常警惕的,這也為修正藥業的上市加大了難度。

鉅額營收 魅影重重

7月24日,吉藥控股的一紙公告宣告了修正藥業的上市夢再次破碎。據媒體公開報道,從2004年開始,修正藥業曾多次傳出借殼上市、港股IPO的消息,但最終都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樓”。

公司官網顯示,修正藥業集團是集中成藥、化學制藥、生物製藥的科研生產營銷、藥品連鎖經營、中藥材標準栽培於一體的大型現代化民營製藥企業。修正藥業的目標是,要在10年內力爭實現銷售收入千億元目標,到2030年達到萬億元目標,成為世界百強制藥企業。

1999年,董事長修淶貴為新藥斯達舒砸下重金買下了中央電視臺的廣告,效果立竿見影,斯達舒銷量呈爆炸式增長,修正藥業也因此為大眾所熟知。

營銷的成功讓修正藥業食髓知味,之後的數年間,修正相繼請來了孫紅雷、徐崢等明星,代言肺寧顆粒、六味地黃膠囊等產品。

自2010年以來,修正藥業連續多年穩居“中國製藥工業百強榜”前十強,近三年來更是因為其營收超600億而登頂中國藥企排名前三甲。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修正藥業以507億元的收入獲得民營企業第50位排名,在民營醫藥業中位列第一;2015年,修正實現產值588億元,銷售收入575億元,達成了16%的增速,在民營500強中位列53名,依然保持醫藥行業第一名的龍頭位置;但在2016年,修正藥業下滑至醫藥行業第二名,銷售收入實現約636億元,增速下降至8.16%。2017年更是加速下滑,修正總體營業收入僅上漲不到2億元,約為638億元,增速僅為0.31%。

但修正藥業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市場對其高額營收下的實際淨利潤和產業規模一直是霧裡看花。

根據藍鯨產經記者查詢,修正藥業曾於2014年7月發行過一筆3億元的債券,並因此披露了2010年-2014年的年度報告。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年度報告顯示,修正藥業在2010-2014年的營收分別為17.59億元、19.89億元、18.77億元、27.22億元、35.95億元;淨利潤分別為2.26億元、1.14億元、1.06億元、4.52億元、7.55億元。在發行該債券時,修正藥業還提供了2015年第一季度的財務數據,其中顯示營收6.94億元,淨利潤1.55億元。

從2014年的35.95億元到2015年的575億元,為何修正藥業在一年的時間內營收可以實現百倍的暴漲,修正藥業從未給出過官方答覆。藍鯨產經就此事採訪多未業內人士,大多以“修正藥業不是上市公司,因此不知情”的理由回絕。上述業內人士對藍鯨產經表示,這一“跨越式”的大增長的確有些可疑,是否存在數據造假的情況,還有待修正藥業的具體披露。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但在高額營收和飛速的業績下,卻是修正藥業屢次上市屢次失敗的現狀。反觀A股市場,廣藥集團2018年營收約400億元,市值近3000億的恆瑞製藥2018年營收也不過只有174.17億元。但連年營收超600億元的修正集團是為何要謀求借殼上市呢?

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借殼上市成本巨大,但對於多次陷入挪用資金、產品不合格風波的修正藥業來說,這或許是登陸資本市場的最佳途徑。

“黑料纏身” 上市難行

一面是暴漲百倍的營收,另一面卻是其投資的P2P相繼“爆雷”引發的“缺錢說”,修正藥業身上矛盾重重。

藍鯨產經記者注意到,2018年多家修正系投資的P2P平臺出現了“爆雷”事件。該年9月,“永利寶”“火理財”平臺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的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被抓捕歸案,修淶貴此前曾注資這兩家公司;9月4日,錢莊網通過官網宣佈清盤;12月,宜湃網發佈良性退出公告。這兩家公司同樣被指出與修淶貴有關聯。儘管在出事之前,修正藥業都已全身而退,但一家營收超百億的藥企接連與“爆雷”P2P平臺產生關聯,也引發了市場諸多討論。其中,“缺錢說”受到多方共鳴。

而真正引爆公眾信任危機的是曾經轟動全國的“毒膠囊”事件。2012年,修正藥業被央視揭露鉻含量超標,涉嫌非法添加工業明膠,羚羊感冒藥膠囊、斯達舒等陷入“毒膠囊”事件旋渦。

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飛行檢查(事先不通知被檢查部門實施的現場檢查)中發現,修正藥業用於生產肺寧顆粒的藥材返魂草部分發生黴變變質,還存在故意編造虛假檢驗報告等行為。事件曝光後,吉林省藥監局依法回收藥品GMP證書,修正藥業因此丟掉了相關藥品的生產資格。而肺寧顆粒作為修正藥業的主打產品,年營收在5億元以上。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修正藥業六百億營收疑雲:排名前三的中國藥企上市為何屢戰屢敗?

除了常年登上藥品質量黑榜,年收入超600億元的修正藥業在研發上的投入卻相當吝嗇,據其官網顯示,修正藥業每年的研發投入僅10億元。而且自斯達舒之後,修正再沒推出過具有同樣市場影響力的拳頭產品。沒有新興產品的修正藥業雖然當下營收仍然可觀,但卻面臨著後繼無力的困境。

此外,修正藥業近年來還深陷法律訴訟。天眼查數據顯示,涉及修正藥業的法律訴訟高達109件、開庭公告為34起,自身風險及周邊風險分別為80例、146例。通過檢索裁判文書網發現,與修正藥業有關的案件超3000個結果。除公司銷售人員多次非法挪用公款外,修正藥業董事長也曾陷入行賄風波。

頻繁的經濟案件反映出修正藥業這個“龐然大物”內部的資金管理極其混亂。不僅如此,修正藥業在銷售成本上也居高不下。據其披露的2012-2014年的年度報告顯示,修正藥業2012年、2013年、2014年銷售成本分別為的4.84億元、6.61億元、9.25億元,短短三年翻了近一倍。

除了廣告營銷,修正在銷售團隊建設上也“快人一步”。據媒體報道,2003年修正就設立了由30家省級分公司、350個地級辦事處、7900多位一線員工組成的三級渠道。修淶貴長子,修正藥業集團原總經理修遠曾表示,修正10萬員工,8萬從事銷售。

財務部的《從藥企銷售費用分析藥價虛高現象》研究指出,高昂的銷售費用既是藥品價格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也會吞噬企業正當利潤,更易滋生出大量灰色地帶,甚至賄賂已成為行業普遍現象。

隨著“兩票制”的全面推廣,修正藥業這種層層代理的銷售模式也將面臨危機。“兩票制” 是指在藥品流通過程中,藥品從生產企業到流通企業開一次發票,流通企業到醫療機構開一次發票。這項始於2016年4月的醫藥行業的變革,意在壓縮藥品流通層級,減少藥品層層加價情況,從而擠掉藥價虛高成分。

當龐大的銷售團隊的優勢不再,這對常年依賴銷售網絡的修正藥業而言,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特別是在六百億營收疑雲之下,以“銷售為王”的修正藥業的上市路或許將更加坎坷。(藍鯨產經餘詩琪[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