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

近日,《財富》雜誌發佈了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華為相比去年的排名提升了11名,位列第61名,其在2018年的營收達到了1090億美元,超越了阿里和騰訊的營收之和,兩者分別為561億美元和472.7億美元。

不過利潤方面,華為卻遠遠不及阿里和騰訊,2018年華為的利潤僅為89.5億美元,而阿里為130.9億美元,騰訊為119億美元。華為的利潤率僅為8%,而騰訊則到了25%,也就是說華為的利潤率不到騰訊的三分之一。

"

近日,《財富》雜誌發佈了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華為相比去年的排名提升了11名,位列第61名,其在2018年的營收達到了1090億美元,超越了阿里和騰訊的營收之和,兩者分別為561億美元和472.7億美元。

不過利潤方面,華為卻遠遠不及阿里和騰訊,2018年華為的利潤僅為89.5億美元,而阿里為130.9億美元,騰訊為119億美元。華為的利潤率僅為8%,而騰訊則到了25%,也就是說華為的利潤率不到騰訊的三分之一。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硬件製造決定了低利潤

對於這個數據,很多人好奇為何華為營收那麼高,而且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利潤卻這麼少呢?這主要有三點。

華為之所以跟阿里和騰訊有著如此大的利潤率差距,第一點就是跟行業有著很大的關係。華為因為是硬件製造企業,本來就有著成本高,利潤低的特點。畢竟終端和基站設備的生產和營銷都有著巨大的成本,而互聯網公司則沒有。

"

近日,《財富》雜誌發佈了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華為相比去年的排名提升了11名,位列第61名,其在2018年的營收達到了1090億美元,超越了阿里和騰訊的營收之和,兩者分別為561億美元和472.7億美元。

不過利潤方面,華為卻遠遠不及阿里和騰訊,2018年華為的利潤僅為89.5億美元,而阿里為130.9億美元,騰訊為119億美元。華為的利潤率僅為8%,而騰訊則到了25%,也就是說華為的利潤率不到騰訊的三分之一。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硬件製造決定了低利潤

對於這個數據,很多人好奇為何華為營收那麼高,而且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利潤卻這麼少呢?這主要有三點。

華為之所以跟阿里和騰訊有著如此大的利潤率差距,第一點就是跟行業有著很大的關係。華為因為是硬件製造企業,本來就有著成本高,利潤低的特點。畢竟終端和基站設備的生產和營銷都有著巨大的成本,而互聯網公司則沒有。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不過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仍然表示,“華為賺的錢太多了,戰略投入還是不夠,不然今天的困難就要少一點”

巨大的研發投入

第二點就是研發投入的差別。眾所周知,華為一直保持著鉅額的研發投入,2018年華為在研發方面投入了1015億元,佔據總銷售14.1%,這十年裡,華為光是在研發方面就投入了4800億元,排名國內第一。

"

近日,《財富》雜誌發佈了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華為相比去年的排名提升了11名,位列第61名,其在2018年的營收達到了1090億美元,超越了阿里和騰訊的營收之和,兩者分別為561億美元和472.7億美元。

不過利潤方面,華為卻遠遠不及阿里和騰訊,2018年華為的利潤僅為89.5億美元,而阿里為130.9億美元,騰訊為119億美元。華為的利潤率僅為8%,而騰訊則到了25%,也就是說華為的利潤率不到騰訊的三分之一。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硬件製造決定了低利潤

對於這個數據,很多人好奇為何華為營收那麼高,而且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利潤卻這麼少呢?這主要有三點。

華為之所以跟阿里和騰訊有著如此大的利潤率差距,第一點就是跟行業有著很大的關係。華為因為是硬件製造企業,本來就有著成本高,利潤低的特點。畢竟終端和基站設備的生產和營銷都有著巨大的成本,而互聯網公司則沒有。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不過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仍然表示,“華為賺的錢太多了,戰略投入還是不夠,不然今天的困難就要少一點”

巨大的研發投入

第二點就是研發投入的差別。眾所周知,華為一直保持著鉅額的研發投入,2018年華為在研發方面投入了1015億元,佔據總銷售14.1%,這十年裡,華為光是在研發方面就投入了4800億元,排名國內第一。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根據此前歐盟發佈的《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華為以113.34億歐元的研發投入位列第五名,僅次於微軟,成為唯一進入TOP50的中國公司。雖然阿里巴巴和騰訊也進入了該榜單,不過遠遠不及華為,其中阿里研發投入為29.14億歐元,總榜排名第51,騰訊則是位列第61名。

高昂的人力成本

第三點就是人力成本的差別。華為雖然有著如此高的營收,不過卻很少見任正非出現在富豪榜中,這主要是華為是員工持股,任正非的持股比例僅有1%,其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員工更好的工作。

"

近日,《財富》雜誌發佈了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華為相比去年的排名提升了11名,位列第61名,其在2018年的營收達到了1090億美元,超越了阿里和騰訊的營收之和,兩者分別為561億美元和472.7億美元。

不過利潤方面,華為卻遠遠不及阿里和騰訊,2018年華為的利潤僅為89.5億美元,而阿里為130.9億美元,騰訊為119億美元。華為的利潤率僅為8%,而騰訊則到了25%,也就是說華為的利潤率不到騰訊的三分之一。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硬件製造決定了低利潤

對於這個數據,很多人好奇為何華為營收那麼高,而且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利潤卻這麼少呢?這主要有三點。

華為之所以跟阿里和騰訊有著如此大的利潤率差距,第一點就是跟行業有著很大的關係。華為因為是硬件製造企業,本來就有著成本高,利潤低的特點。畢竟終端和基站設備的生產和營銷都有著巨大的成本,而互聯網公司則沒有。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不過華為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仍然表示,“華為賺的錢太多了,戰略投入還是不夠,不然今天的困難就要少一點”

巨大的研發投入

第二點就是研發投入的差別。眾所周知,華為一直保持著鉅額的研發投入,2018年華為在研發方面投入了1015億元,佔據總銷售14.1%,這十年裡,華為光是在研發方面就投入了4800億元,排名國內第一。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根據此前歐盟發佈的《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名》,華為以113.34億歐元的研發投入位列第五名,僅次於微軟,成為唯一進入TOP50的中國公司。雖然阿里巴巴和騰訊也進入了該榜單,不過遠遠不及華為,其中阿里研發投入為29.14億歐元,總榜排名第51,騰訊則是位列第61名。

高昂的人力成本

第三點就是人力成本的差別。華為雖然有著如此高的營收,不過卻很少見任正非出現在富豪榜中,這主要是華為是員工持股,任正非的持股比例僅有1%,其目的就是為了激勵員工更好的工作。

華為營收超過阿里、騰訊之和,但為何利潤率卻不到騰訊三分之一?

根據數據顯示,華為的全球的員工人數達到了18萬人,而阿里巴巴僅為8.6萬人,騰訊僅為4萬人,華為的員工人數甚至比兩者之和還要多。而且華為給出的薪資也是相當豐厚,近日華為給8位應屆畢業生給出高達201萬元的年薪就受到了很多人關注。

雖然高額的研發投入和人力成本降低了華為的利潤率,不過華為也因此換來了強大的技術和人才儲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