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水:25萬畝有機紅粱穩了,豐收了!'

"

金秋時節,在習水縣廣袤的大地上,一片片高粱把山野溝壑染成了紅色,沉甸甸的高粱穗兒彎腰隨秋風搖曳,勤勞樸實的農民們和火紅的高粱地相映成一幅幅色彩豔麗的豐收畫卷。

"

金秋時節,在習水縣廣袤的大地上,一片片高粱把山野溝壑染成了紅色,沉甸甸的高粱穗兒彎腰隨秋風搖曳,勤勞樸實的農民們和火紅的高粱地相映成一幅幅色彩豔麗的豐收畫卷。

習水:25萬畝有機紅粱穩了,豐收了!

收割現場

在習水縣良村鎮吼灘村的一處有機紅粱地上,趙遠梅指著紅彤彤的紅粱喜滋滋地對記者說:“今年是個大豐收,看來今春把高粱種植擴大到30畝的選擇是正確的。”和趙遠梅一樣,習水縣大部分農民今年開春與種植多年的玉米惜別,換成種植有機紅粱。當下,全縣25萬畝有機紅粱正喜獲豐收,農戶們個個喜上眉梢。

據縣紅糧辦主任劉中平介紹,今年習水種植的25萬畝有機紅粱預計產量有6萬噸,隨著紅粱收購價達4.6元/斤,預計產值能突破5.5億元,可直接帶動全縣4.7萬戶農戶增收致富。

習水是茅臺酒用紅粱主產區,全縣有機地塊涉及25個鄉鎮(街道),目前已獲認證可使用面積達30.12萬畝,境內所產紅纓子糯高粱顆粒小、飽滿,是生產茅臺酒的優質原料。2003年起,習水與貴州茅臺酒公司和南京國環有機產品認證中心對接訂單生產有機高粱,最初年產量僅0.5萬噸,訂單收購價1.6元/公斤。為讓利更多紅粱種植戶,今年茅臺集團將收購價調整到9.2元/公斤,並給農戶提供免費有機紅粱種子、有機肥料等物資扶持。趙遠梅告訴記者,過去種植玉米是當地老百姓的傳統農業產業,近幾年要突然改種紅粱是件不容易的事,老百姓的觀念轉變需要一個過程,最關鍵是要看效益。

調產調出新年景,訂單保農來增收。掩飾不住內心喜悅的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往種玉米按平均每畝產量500公斤,一畝玉米的收入大概是1000元,除去用工、種子、肥料等支出,一畝的純收入不到800元,遇到年景不好時,還會賠本。今年種紅粱按平均每畝收500斤,每斤按保低價4.6元/斤計算,一畝紅粱的收入是2300元,再加上紅粱種子免費,一袋有機肥料才20元的低投入,一畝紅粱純收入最低也能拿到2000元。這樣一對比,種紅粱的純收入是種玉米的兩倍多。“就按這個保守的數字算,今年種植30畝紅粱純收入預計7萬元,奔小康指日可待!”趙遠梅信心滿滿地說。培育一項產業不容易,習水縣紅糧辦主任劉中平坦言,習水紅糧產業發展到今天已有16個年頭,成績並非一蹴而就。剛開始只管種、輕收購,過程跟蹤服務不到位,導致部分種植農戶賣糧難,一度讓老百姓對發展紅粱產業持懷疑態度。近年來,習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成立縣紅糧辦一班人專抓有機紅粱訂單種植,定期組織種植農戶集中培訓學習技術,到田間地塊召開現場會。

服務跟上了,收購價提高了,老百姓種得高興、賣得開心,種植積極性不斷高漲。近日,在習水土城、同民、醒民低海拔地區的鄉鎮,有機紅粱的收購也開始接連火熱上演。“年初通過扭轉土地,把紅粱種植面積擴大到了15畝,現在已經開始晒乾準備裝袋賣糧了,今年收入應該很可觀!”醒民鎮自力村的貧困群眾廖在平也是習水有機紅粱種植的受益群眾之一。近日驕陽似火,他仍在忙著紅粱裝袋。他說,今年種植的紅粱是歷年來品質最好、產量最高的一年,“秋老虎”這種天氣是豐收的好時候,幾天晒乾後就可裝袋收購運走。

如今,赤水河沿岸醬香白酒產業蓬勃興起,作為醬香白酒主要原料的紅粱產業也欣欣向榮。習水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旭說,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對接南京國環有機食品認證中心,已啟動新增有機地塊轉換認證,爭取明年全縣有機地塊面積達40萬畝、年種植有機紅粱能力30萬畝,全力保障茅臺、習酒和茅臺系列酒生產原料的供應,把紅粱發展成習水老百姓真正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

相關推薦

推薦中...